地质灾害报告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3150900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质灾害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地质灾害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地质灾害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地质灾害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地质灾害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质灾害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灾害报告(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地质灾害报告前言受某水利水电投资有限公司委托, 某省有色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承担了某省省某县某河流阿一山水电站工程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本工程评估主体为阿一山水电站引水枢纽、引水隧洞和发电厂房等建设场地,评估的目的和要求是阐明工程建设场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基本特征;分析论证工程建设区各种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和综合评估; 提出防治地质灾害的措施建议;对建设场地的适宜性作出评价。具体任务是:1、研究评估区范围内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地质条件与地质灾害的内在联系;2、查明地质灾害的类型、分布、规模、稳定程度及危害对象、危害程度等,对

2、各灾种分别进行危险性现状评估;3、结合工程场地地质条件及工程类型、规模,分析预测水电站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及建成使用后,地质环境与工程之间的相互影响;分析工程建设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及其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地段、灾害的类型及危险性;4、分析评价工程建设本身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5、对工程建设场地的适宜性作出评价;6、提出防治地质灾害的措施建议。评估工作的主要依据有:.精品文档(1)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 号);( 2)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69 号文及其附件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 (试行);( 3)某省省国土资源厅 关于转发 的通

3、知 ( 甘国土资环发 200415 号) ;( 4)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实施细则)(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5)某省省国土资源厅 2003 年颁布的某省省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技术要求;( 6)某省省某县某河流阿一山水电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某省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7)某省省某县某河流阿一山水电站初步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某省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第二分院)。第一章评估工作概述第一节工程概况与征地范围一、工程概况某县位于某省省某自治州。全县辖 3 镇、 11 乡,总人口 7.78 万,其中藏族占 72%;2002 年全县国民生产总产值为 2.28 亿元,农

4、牧民人均收入 1450 元,某县是国家扶贫开发的重点县。.精品文档阿一山水电站位于某省某县的某河流干流桑科土门关的达麦乡段,是某河流梯级开发的第六座小水电工程, 本水电站采用引水式方案开发,枢纽建筑物挡水高度为 5.51m,正常蓄水位 2778.45m,最大净水头 48.7m,最小净水头 44.0m,保证出力 0.84 MW,电站设计引水流量 13.06m3/s ,设计保证率为 P=85%,多年平均发电量 2206 万KWh,装机年利用 4411h。本工程初设拟定两个方案, 设计采用上坝线方案, 即处于达麦乡下游1.37km 河段为上坝线方案。工程主要建筑物由引水枢纽、引水隧洞和厂区三部分组成

5、。 引水枢纽采用闸坝结合的布置方式,从左至右依次为:左岸溢流坝长10.8m,泄洪冲砂闸长17.2m,右岸泄冲闸上游布置引水建筑物进水口。引水建筑物主要由进水口、隧洞、调压室、压力管道组成。进水口位于河道右岸,其底板高程为 2773.25m,并通过喇叭口与隧洞连接。隧洞全长 2387.45m,断面为圆形,洞径 3m。调压室为阻抗式,总高度 25.13m,内径 6m。压力管道采用集供中水方式,管道为采用 Y 形布置,总管直径 2.3m,长 90.11m;两条岔管与水轮机连接,管径 1.6m,总长 60.84m。厂区位于河道右岸,主厂房长 25.33m,宽 10.6m,内置两台 HLA551WJ90

6、( SFW2500 10/1730 )卧式水轮发电机,装机 22.5 MW,机组中心距 8.5m。副厂房布置于主厂房上游,长 25.33 ,宽 7.5 ,设有中央控制室、高压开关室等。升压站位于主厂房左侧 40m,占地 2520m。厂区设 401.5m 的护岸。该工程距某县城 18km,距兰州市约 270km,距合作市 67km,对外交通较为便利。.精品文档二、征地范围阿一山水电站主要建筑物由引水枢纽、 引水建筑、厂区三部分组成。工程完工后无淹没耕地,工程永久占地 19.2 亩(图 1-2 ),其中枢纽区占地 6.7 亩,管理区占地 2 亩,厂区占地 6 亩,道路占地 4.5 亩;土地类别是:

7、耕地 4 亩,弃耕地 0.7 亩,坡地 11.8 亩,河道 2.7 亩。另需占用河漫滩 20 亩,作为弃渣场地,工程完工后平整铺土,植树造林。第二节以往工作程度区内先后有多行业在此开展了区域地质和水文、工程、环境、灾害地质等方面的工作,基本查明了区内的构造、地层,对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水文地质条件和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规律等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为本次评估工作提供了基础资料。主要有:1、某省省区域地质志 ,某省省地矿局 ,1989 年;2、1:100 万某省省水文地质图及说明书 ,某省省地质环境监测院,2005 年;3、1:20 万合作幅地质图及说明书 ,某省省地质局第一区测队, 1972年;4、1

8、:20 万循化幅地质图及说明书 ,某省省地质局第一区测队, 1972 年;5、某省省东部地质灾害研究 ,某省省地勘局水文一队,1993 年;7、某河流阿一山水电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某省省水利水电勘.精品文档测设计研究院, 2006 年;8、某河流阿一山水电站初步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某省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2006 年。第三节工作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1、工作方法( 1)充分收集利用已有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气象、水文及工程建设对地质环境影响等方面的资料; (2)进行场地地质地貌与地质灾害调查,以 1:50000 地形图为工作底图,调查点采用 GPS定点,并进行地质灾害致灾灾情

9、访问、数码相机拍照、填制表格等;(3)室内资料整理、综合研究,进行评估报告编写。2、工作开展情况2006 年 4 月下旬接受委托后,院成立了专门项目组,认真收集有关区域地质、水文、工程、环境、灾害地质和气象、水文等资料,并根据技术要求,结合建设项目特点对地质环境条件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初步确定了评估级别和评估区范围,于 2006 年 5 月 2 日 5月 3 日进行了野外调查工作, 随后开始室内资料整理和评估报告的编写工作,于 2006 年 5 月 15 日完成评估工作。共计投入技术人员 5 人。3、完成工作量完成的主要工作量见表1-1 。表 1-1完成的主要工作量表项目单位数量说明.精品文

10、档调查面积km6.5以工程为中心展开调查2调查路线km10包括穿插路线灾害调查处2崩塌、泥石流点收集利用份5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气象、资料水文等现场访问人次3本地居民、年老者为主地质照片张174、工程质量评述评估工作程序严格按技术要求进行(图 1-3 ),充分收集了评估区及周边已有资料, 认真细致地开展野外地质调查和访问; 各项工作严格按全面质量管理和 ISO9001标准要求进行全过程标准化管理,并通过内部三级校审。工作程序、工作内容、工作精度等均满足技术要求规定。第四节评估范围与级别的确定一、评估范围根据技术要求,结合本区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的分布和发育特征以及工程建设特点,确定评

11、估范围为:以某河流为轴线,两侧外推至斜坡第一分水岭,泥石流沟适当向沟脑延伸,上、下游分别以水库回水位和场区边界分别向外延伸500 800m。评估面积约.精品文档2.80km2。二、评估级别的确定1、建设项目的重要性电站总装机容量 5MW,保证出力 0.84 MW,最大净水头 48.7m,最小净水头 44.0m,电站设计引水流量 13.06m3/s ,多年平均发电量 2206万 KWh,装机年利用 4411h。电站工程总投资 3547.78 万元,工程静态总投资 3396.2 万元,工程永久占地 19.2 亩。工程规模属等小(2)型。依据技术要求 5.8.2 条建设项目重要性分类,该项目属一般建

12、设项目。2、地质环境条件该建设工程位于我省的地质灾害低易发区。 评估区地形较简单, 地貌类型单一,岩相岩性变化不大,岩土体工程地质条件较好,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一般, 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属一般。综合分析确定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中等。3、评估级别根据拟建工程的重要性和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按技术要求分级标准,拟建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级别为三级。第二章地质环境条件第一节气象、水文一、气象.精品文档本区属甘南高原气候, 具有冬季较长、夏季较短、温差较大等特点。据某县气象站资料,年平均气温 2.6 ,一月平均气温 - 9.0 ,七月平均气温 12.8 ,极端最低气温 - 26.7 ,极端最高气温 28.9 。全年日照时数 2296h。多年平均降水量 444.4mm,主要集中在 69 月,占全年降水量的 71%;多年平均年蒸发量 1134mm。年最大积雪深度16cm,最大冻土深度 139cm。以 SW风为主,最大风速 16m/s,平均风速 2.2m/s (表 2-1 )。表 2-1夏河站基本气象资料表项目/ 月123456份气温() -9-6.5-1.147.910.4极端最高14.716.921.326.824.928.9气温()极端最低-24.623.720.3-16.8-6.5-2.5气温()相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