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适宜行为研究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3149396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适宜行为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适宜行为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适宜行为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适宜行为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适宜行为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适宜行为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适宜行为研究(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适宜行为研究主体报告一、“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适宜行为研究”的提出与意义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在学校体育近二十年的教学改革中,我们始终围绕着“为什么教”、“教什么”和“怎么样教”的问题进行研究。改革的浪潮有力地冲击了以运动技术教学为主体、以竞技体育为目的的教学体系,然而,如何使体育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并成为他们所理解和热爱的体育,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尤其令人不安的是,我们的学生在学校接受了十几年的体育教育之后,当他们走出校门时,却与体育再见了。这不能不说是我们学校体育的悲哀。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要使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学校的体育教育教学工作是一个主要的环节之一,而教师与学

2、生是学校教育教学两个最为主要的因素,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切行为对学生都将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直接影响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参与意识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更为重要的是将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习惯、思想品质、学习态度以及个性发展。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目前,还有很多的教师存在着传统的或者说是不太适宜的教育教学行为,如:教师的思想观念没有转变,不能真正的做到与学生形成学习共同体;教学准备不足;教师的穿着打扮不庄重;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机智不够;言行随意,不自觉的出现地方方言或对学生指手划脚;不分青红皂白的批评学生;语言粗鲁;甚至有违法行为等。教师的这些不良行为在某些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自尊与自信,课堂参与意识,处世态

3、度及人生观、世界观等等。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1、本课题是2003年立项为海盐县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2、题研究组组长:潘海锋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组员:顾琴锋王明良崔高明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3、报告撰写人:潘海锋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中的行为将对学生的学习表现、个性品质甚至成长过程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改变原有的不良行为,使自己的行为更加规范而富于艺术性,已经成为了热门话题之一,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二、“适宜行为”的界定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何谓教学行为?“教学行为不是简单的教学形式、手段、方法和技能的构成

4、体,而是一个包括教和学两个动因在内的、结构复杂的、内容丰富的目的性行为,是由行为主体(教师和学生)以及与行为主体相联系的起着直接与间接作用的因素所构成的、在动静交替转换过程中反映出来的一种态势。”在其构成上包括两个层次:其一、就是那些直接显示结果的行为。这种行为有很大成份的无意性和不由自主性。其二、是情感、意志、道德、价值观、潜在能力和个性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种态势,在行为上表现出较强的意识性、稳定性和自主性。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教师的适宜行为是指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对教育教学产生积极影响作用的,传导给学生优良的品质(包括学习积极性、自尊心、自信心、自主参与意识等)、坚定的意志能力,对学生的行

5、为习惯等向着积极方面发展起着潜移默化作用的教育教学行为。反之,不适宜行为将对教育教学产生消极的作用,传染给学生的只能是一些不良的作风、习性和“小毛病”,有时甚至会影响学生的自尊与自信。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是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以何种适宜行为,使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三、研究目标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1、通过课题研究,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用正确的言行举止进行教学,并贯彻于整个教育过程之中。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2、通过研究,教师在教育观念上得到转变,师生之间真正形成学习共同体。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3、以教师的适宜行为来激发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信心、积极性、主动性,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思想品质、学习

6、态度以及个性品质,促进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4、通过研究,教师用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影响学生。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四、研究内容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1、教学中适宜行为(言语行为与非言语行为)的准确应用。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言语行为包括:平等口吻、亲和感、激励性、简练、幽默等。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非言语行为包括以下几点:(1)教学中教师印象整饰的规律与策略;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2)教学中站姿的操作和应用;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3)教学中手势语的操作和应用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4)教学中触摸技巧和应用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5)教学中的眉目语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6)教学中目光分配的技巧体育新

7、课程版权所有2、教学中不适宜行为的矫正。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不适宜行为包括:随意言行,常忽略的小节,错误言行,违法行为等。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3、教学中教师调节情绪的方式方法。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4、教学中的机智艺术。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五、研究设计: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1、研究对象: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本课题以三毛小学2003/2004学年度的一(2)、三(2)、五(1)、三个班级的体育教师与学生为研究对象。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2、研究方法: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对于本课题,我们主要采用以行动研究法与观察、调查法相结合进行研究。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3、研究步骤: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我们在针对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适宜

8、行为的研究上做了大量的工作。本课题的研究是从2003年5月开始至2004年8月结束,总共分为以下几下步骤: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1)2003年5月2003年8月为实验准备阶段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在本阶段,我们主要的工作是:学习相关理论,理清研究思路,根据教师与学生实际,制定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其中阐述了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必要性,并初步拟定了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做好前期必要的前测调查工作(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摸底,了解一下大部分同学的活动能力、对教师的印象、学习积极性、对体育课的看法等情况)等。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2)2003年9月2004年6月为课题实施阶段(以学期为单位又分为两个阶段)体育新课程版权所

9、有以学期为单位,在每个学期初制定符合本学期的具体实施计划,明确阶段研究目标及研究方法;重视观察、记录与案例反思;注重研究课的议、备、上、再议、思的过程;期末进行测量调查、对比、分析,在学期临近结束的时候我们对实验班的学生作一个初步的了解,发现这些学生学习积极性、自信心、毅志力、师生情感、活动能力等方面比其它的班级有明显的加强,特别是那些平时活动能力比较差的同学,由于受教师适宜行为和他们的评价尺度的影响,使他们也变得自信心十足,学习积极性旺盛,这正是我们这次实验所希望的;重视在研究过程中的理论学习和研究资料的积累,在这一年的实践中,为了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从而能够更好地完成这项研究,我们特地参阅

10、了KimK.Metcalf所著的教学行为指导、傅道春所著的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和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李瑾瑜、柳德玉和牛震乾所著的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转换以及MaryLouiseHendy所著的教师行动研究,同时,我们还从网络、杂志等途径学习相关的理论,并认真作好摘录,并根据研究经验和学习理论,撰写了相关论文。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3)2004年7月2004年8月为研究总结阶段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整理资料,分析研讨,完成课题研究报告。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六、研究策略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重点研究教师自身的教学行为,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的身心素质得到和谐健康的发展

11、。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主要的研究的内容与策略有: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1、明确了适宜行为的原则: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1)善意尊重原则。既要严格要求学生又要尊重学生,肯定学生的优点,尊重学生的特点,避免学生对教师产生疏远倾向。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2)师生共意原则。在新课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都是课程的创造者和课程的主体。学校应当是教师和学生这两类主体“交互作用”形成的“学习共同体”。而教师只不过是在这“学习共同体”中的“首席”而已。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3)协调一致原则。对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我们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做到相互协调,最终能过到一致的目的。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4)意识调控原则

12、。教师在碰到突发或偶发的事情时,对于自己的意识调控要做好,以防有不适宜行为出现。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5)积极作用原则。教师的行为在对学生的学习在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6)自我意识原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做好教学反思的工作,要做到自己以自己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7)最优搭配原则。教与学、师与生、教学与生活等都要有一个最优的搭配。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2、教学中教师调节情绪的方式方法:(1)培养良好的教师风度;(2)全身心的投入(包括设置适当教学坡度和充分挖掘本学科知识的内在魅力等);(3)运用管理艺术(委婉暗示法、以静克乱法等)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所谓委婉暗示法:就

13、是指在教学管理中,不要用一味的批评,有时用一个眼神、一个细小的动作等,也许效果会更好。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以静克乱法:就是指以静制动,指如果学生在情绪比较激动或精神比较兴奋的时候,不要用同样的方式去与学生针锋相对,也许冷静一下,等静下来以后再去和学生进行对话,效果会更好。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3、重视研究课与反思:上课时,加强了对相关内容记录,并在课后进行探讨、交流、反思,从中提取经验,归纳成理性的材料。加强研究过程的开发度,在平时研究的基础上多开实验研究课,多讨论,勤思考。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4、教师适宜行为课堂教学流程: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自主合作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主题导入游戏激趣

14、科学放松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交流讨论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多元评价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主题导入:给学生一个主题,让学生在教师预设的主题中展开自己的想像和创造能力,使学生能全身心的投入到课的主体中去。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游戏激趣:通过一至二个小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起到准备活动的效果。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自主合作:让学生在合作讨论中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交往能力。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教师给学生提供发展的空间,创造的空间,学生的创造力是无穷的,学生就能发挥其潜能,张扬其个性。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交流讨论:学生通过合作练习,针对在练习中

15、出现的情况,从不同的角度交流讨论,发表各自的见解。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科学放松:通过游戏、舞蹈等形式对学生的生理及心理出现的疲劳进行放松。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多元评价:在自主合作练习后,以及在交流讨论过程中进行学生之间的互评和自评,以及教师的评价。体育新课程版权所有案例(执教:潘海锋):在小学一年级的套圈这个教学内容中,在课的开始教师没有说:“这节课教师们套圈”,而是设计了一个主题:“各位小朋友是一名小杂技员”,把学生带入一个“教师是一名小杂技员”的情境,使学生的主动性更强(主题导入),然后让学生拿着手中的藤圈模仿杂技员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如:滚圈、抛圈、当呼拉圈等等(游戏激趣)。在进行用圈搭障碍进行接力比赛中,教师是让学生小组讨论,自己设计接力方式,当然,在这里教师是给学生要求的,那就是:第一、不得少于三种接力方式;第二、距离要相同;第三、要使自己小组得第一。然后让学生用自己设计的接力方式进行比赛,比赛后如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