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方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3149365 上传时间:2024-01-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08.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瓦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瓦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瓦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瓦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瓦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瓦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瓦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方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瓦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方案l=JI三m1超前地质预报方案根据李家山高瓦斯隧道的工程特点,李家山隧道设置专业地质预 报组,以地质素描法、地质水平钻探、TSP地震波法等相结合的综合 手段对前方围岩情况的探测,对掌子面前方的隧道围岩进行长期、中 期及短期预报。通过长、中、短期预报相结合,达到相互验证,准确 预报,从而建立一套适合本隧道的地质预测预报系统,提高预报的准 确度,对异常地质情况认真分析,为决策提供依据,以便制定施工方 案及处理预案,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手段,避免地质灾害所带来的损 失和负面影响,确保施工安全。地质素描开挖后通过对围岩类别、岩性的判断,围岩风化程度、节理裂隙、 产状,地

2、下水等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进行观察和测定后,绘制剖 面、平面地质素描图,并结合位移量测和超前地质预测、预报资料来 判断前方地质情况,据以指导施工。TSP203探测法TSP超前地质预报系统是目前国内外在这一领域里应用较多的隧 道及地下工程探测设备。TSP203是最新一代智能型预报仪,传感器 能采集不同方向的地震信号,根据地震反射波判断发射截面的三维几 何形态,经电脑分析,自动得出图像和结果。可以比较准确的预报工 作面前方100200m范围内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应用TSP203超前地质预报系统进行地质探测的频率为:岩层完 整、岩性一致地段1次/100m,断层破碎带、采空区富水地段1次/50m

3、, 必要时再增加频率,以相互重叠、复核,提高预测精度。操作方法是: 在开挖工作面排列布置地震激发和反射波接收的装置。为排除表面波 的影响,传感器对称布置在隧道两侧的侧帮,距洞表面23m的围岩 内部,安装时使传感器与岩石结合紧密;激发地震波信号的爆破孔, 第一排紧靠掌子面,最后一排距传感器1520m,正常布置24孔, 用YT28风枪钻孔,孔径为M2M2mm之间,钻孔间距13m,孔深23m,每孔装药量50100g。爆破后,测量系统数据记录部分实 时显示所有的数据采集通道,并实时通过测量系统计算机显示监视爆 破信号的质量和传感器与岩石之间的耦合状况,初步评价结果在测量 完成后8h内即能读出,以图像和

4、表格的直观形式显示隧道施工前方 和四周测量范围内的不良地质带和不连续界面的位置。超前地质水平钻孔隧道在开挖前采用加深炮眼探测是否有瓦斯、天然气等气体,每 个断面加深炮眼的个数不小于5个,均匀分布于掌子面,炮眼深度不 小于5m。当加深炮眼探测到有瓦斯、天然气等有害气体后,应采用3 台100HQF110全风动水平钻钻孔进行超前地质探测进行验证,孔长 度为30m,搭接长度不小于5m,超前地质钻孔每25m 一循环。超前地 质钻孔按下图布置,并在超前地质钻孔处设置检测点,检测是否有有 害气体涌出,并检测瓦斯涌出的浓度及压力是否超标。每个循环工序 必须做好记录、地质素描和影像资料。若探测到有害气体,要根据

5、记录确定有害气体的涌出位置,当超 前探物及验证孔确认富含瓦斯时,增加不少于3个巾100超前钻孔 (46号孔),进一步确认瓦斯、天然气浓度、岩体破碎程度。图1-1隧道超前探孔布置示意图2.围岩监控量测2.1 一般规定2.1.1监控量测工作必须紧接开挖、支护作业,应按设计要求进 行布点和监测,并根据现场施工情况及时调整量测项目和内容。量测 数据应及时分析处理,并将结果反馈到施工过程中。2.1.2监控量测应纳入施工工序,并贯穿施工的全过程,为施工 管理及时提供以下信息:围岩稳定性、支护结构承载能力和安全信息。二次衬砌合理的施作时间。为施工中调整围岩级别、完善设计方案及参数、优化施工方案 及施工工艺提

6、供依据(铁路隧道的围岩分级判定可按附录H)。2.1.3监控量测的管理必须科学合理,施工中应按监测计划实 施,工程竣工后将监测资料整理归档并纳入竣工文件中。2.1.4施工现场应成立专门的监控量测小组,责任落实到人,并 建立相应的质量保证体系,确保监控量测工作的有效实施,监测资料 完整清晰。2.1.5现场监控量测工作应包括现场情况的初始调查、编制实施 性监控量测计划、测点布设及取得初始监测值、现场监测、提交监测 结果、报送周(月)报和编写总结报告。2.1.6根据监测精度要求,应减小系统误差,控制偶然误差,避 免人为错误。应经常采用相关方法对误差进行检验分析。2.1.7监控量测组负责测点的埋设、日常

7、测量、数据处理和仪器 保养维修及送检等工作,并及时将监控量测信息反馈于施工和设计。2.2监控量测项目和技术要求2.2.1隧道监控量测的项目应根据工程特点、规模和设计要求综 合选定。量测项目可分为必测项目(见表21)和选测项目两大类。 选测项目应根据工程规模、地质条件、隧道埋深、开挖方法及其他要 求依据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 一 2007)进行选择。表21监控量测必测项目序号监测项目常用量测仪器备注1洞内、外观察现场观察、数码相机、罗盘仪2拱顶下沉水准仪、钢挂尺或全站仪3净空变化收敛计、全站仪4地表沉降水准仪、铟钢尺或全站仪隧道浅埋段2.2.2隧道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地质素描,有条

8、件时应进行数码成像技术;初期支护完成后应进行喷层表面裂缝的观察和记录。2.2.3浅埋隧道地表沉降测点应在隧道开挖前布设。地表沉降测点和隧道内测点应布置在同一里程断面。一般条件 下地表沉降测点纵向间距应按表2-2要求布置。表2-2地表沉降测点纵向间距埋深与开挖宽度纵向测点间距(m)2BHo2.5B2050B5B1 次/7d注:B一隧道最大开挖宽度。出现异常情况或不良地质时,应增大监测频率。由位移速度决定的监测频率和由距开挖面的距离决定的监测频率之中, 原则上采用较高的频率值。表2-5按位移速度确定的监测频率位移速度(mm/d)监测频率N52次/d151次/d0.5 11次/23d0.51 次/7

9、d2.2.8监控量测控制基准应包括隧道内位移、地表沉降等控制基 准。地表沉降控制基准根据地层稳定性、周围建(构)筑物的安全 要求分别确定,取最小值。位移控制基准根据测点距开挖面的距离,可参考表2-6要求确 定表2-6位移控制基准类别U距开挖面1B(U1B)距开挖面2B(U2B)距开挖面较远允许值65%U090%U0 一100%U0注:B一隧道最大开挖宽度;U0一极限相对位移值(查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 (TB10121 2007)。2.2.9位移管理等级按三级管理,相应的位移管理等级见表2-7。表2-7位移管理等级管理等级距开挖面1B距开挖面2BmUU1b/3U2U1b/3U2U2b/3注:

10、U实测位移值。2.2.10测试仪器的精度应满足表2-9的要求,测试仪器的量程 应满足设计要求,并具有良好的防震、防水、防腐性能。表2-8监控量测必测项目测试精度序号监测项目测试精度1拱顶下沉0.5 1mm2净空收敛0.5 1mm3地表沉降0.5 1mm注:F.S.仪器满量程2.3监控量测方法2.3.1现场监测应根据设计文件的要求进行测点埋设、日常量测 和数据处理,及时反馈信息,并根据地质条件的变化和施工异常情况, 及时调整监控量测计划。2.3.2现场测点读数应读三次,取其平均值,并详细记录。2.3.3施工过程中应进行洞内、外观察,洞内观察可分开挖工作 面观察和已施工地段观察两部分,其内容如下:

11、开挖工作面观察应在每次开挖后进行,及时绘制开挖工作面地 质素描图、数码成像、填写开挖工作面地质状况记录表和施工阶段围 岩级别判定卡,并与勘查资料进行对比。对已施工地段进行观察,记 录喷混凝土、锚杆和钢架等的工作状态。洞外观察重点应在洞口段和洞身浅埋段,记录地表开裂、地表 塌陷、边坡及仰坡稳定状态、地表水渗漏情况等。2.3.4隧道净空收敛量测可采用收敛计或全站仪进行。采用收敛计量测时,测点采用焊接或钻孔预埋。采用全站仪量测时,测点应采用膜片式回复反射器作为测点靶 标,靶标粘附在预埋件上。量测方法包括自由设站和固定设站两种。2.3.5拱顶下沉量测可采用精密水准仪和钢挂尺或全站仪进行,在隧道拱顶轴线

12、附近通过焊接或钻孔预埋测点,测点应与隧道外监测 基点进行联测。2.3.6地表沉降监测可采用精密水准仪、铟钢水准尺进行。基点 应设置在地表沉降影响范围之外。测点采用地表钻孔埋设,测点四周 用水泥砂浆固定。当采用常规水准测量手段出现困难时,可采用全站 仪量测。2.4量测数据处理与应用2.4.1监控量测数据的分析处理应包括监测资料的整理、计算和 分析。2.4.2每次观测后应立即对原始观测数据进行校核和整理,包括 原始观测值的校验、物理量的计算、填表制图,误差处理、异常值的 剔除、初步分析等,并将校验过的数据输入数据库管理系统。2.4.3监控量测数据的计算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将拱顶下沉、净空收敛量测记录及时录入计算机系统,根据记录 绘制纵横断面地表下沉曲线和洞内各测点的位移u-时间t的关系曲 线见“图2-2”。图2-2位移u-时间t关系曲线图若位移-时间关系曲线如上图中b所示出现反常,表明围岩和支 护已呈不稳定状态,应加强支护,必要时暂停开挖并进行施工处理。当位移-时间关系曲线如上图中a所示趋于平缓时,进行数据处 理或回归分析,从而推算最终位移值和掌握位移变化规律。2.4.4在分析监测数据时,根据散点图进行回归分析,可采用如 下指数模型:U A(e - Bt e - Bto)式中:U变形值;A、B 回归系数;tQ测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