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发展规划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3146445 上传时间:2023-07-3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6.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室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科室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科室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科室发展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科室发展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室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室发展规划(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十堰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脑病科五年发展规划(2010-2014)为了全面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建设目标与要求,结合 我院“十一五”发展规划,强化重点专科建设,凸显专科优势,培育 省级知名专科的战略思想,我科紧紧围绕建设计划书,邀请相关 专家,制定了十堰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脑病科重点专科发展规划, 重点突出人才培养和亚专科新技术发展,以脑血管病、痴呆、眩晕为 基础,在中风预防、急性期中医干预、恢复期中医调理、痴呆早期预 防、眩晕辩证施治等领域寻找中医切入点,在临床科研、临床新药、 新疗法等方面寻求创新思路,不断夯实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内涵建 设,以期形成独特治疗体系,努力将我科建设成为在中西医结合脑

2、病 领域处于全省领先地位的知名中西医结合重点专科。第一节总体规划为了全面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建设目标与要求,结合 我院“十一五”发展规划,强化重点专科建设,凸显专科优势,培育 省级知名专科的战略思想,我科紧紧围绕建设计划书,邀请相关 专家,拟制定十堰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脑病科重点专科发展规划, 重点突出人才培养和亚专科新技术发展,以脑血管病、痴呆、眩晕为 基础,在中风预防、急性期中医干预、恢复期中医调理、痴呆早期预 防、眩晕辩证等领域寻找中医切入点,在临床科研、临床新药、新疗 法等方面寻求创新思路,不断夯实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内涵建设,以 期形成独特治疗体系,努力将我科建设成为在中西医结合脑

3、病领域处 于全国领先地位的知名中西医结合重点专科。一一、指导思想发挥让每一个人发挥聪明才智;发扬发扬良好的团队精神;发展让每一个人有所发展,科室才会有更大的发展。二、人才培养规划1、总体思路:规划性、目标性的建立完善的人才管理培养制度,确定明确的培 养方式和方法措施,不仅重视人才培养的数量,更注重其质量,从而 有效促进专科、亚专科的发展。2、根据专业方向进行培养:以专科整体发展为前提,亚专科的发展与推进为目标实行有针对 性的人才培养。这主要是指对重点人才的培养,即从中、高级职称的 人员中选择重点人才苗子,定目标、给任务、加压力、重投资,强化 品德与学术的造就,培养目的是使其较好地掌握新技术,跟

4、上该领域医 学发展的步伐,使专科保持某些专业领域的先进性设立“脑血管病(神 经介入)、眩晕、痴呆、癫痫”等学组,对各学组的带头人及主要成员 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如送至国内该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医院进修学 习,使其回科以后能成为本区域内该亚专科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高级人 才。3、人员培养方式及具体措施1. 脑病科将继续实行“请进来”(请专家讲学、技术指导、会诊、 带教),“送出去”(外出进修学习、参加院内外各类学术活动及培 训班)的形式,及院内组织专题学术讲座,科主任(护士长)查房、 科室内定期业务学习,个人自考、自学的方式,多种形式多层次地开 展继续医学教育。2. 加强学科骨干人才培养。以专科整体发

5、展为前提,实行有针 对性的人才培养,从中、高级职称的人员中选择重点人才苗子,定目 标、给任务、加压力、重投资,强化品德与学术的造就,培养目的是 使其较好地掌握新技术,跟上该领域医学发展的步伐,使专科保持某 些专业领域的先进性。设立“脑血管病(神经介入)、眩晕、痴呆、 癫痫”等学组,对各学组的带头人及主要成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 如送至国内该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医院进修学习,使其回科以后能成 为本区域内该亚专科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高级人才。骨干人才培养计划:(1)国内进修:2010年选送兰俊到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进修。2011年选送陈立兵到湖北省中医院进修。2012年选送中医执业医师周阳到中国

6、康复中心进修。2013年选送中医执业医师邓钰杰武汉中西医结合医院脑病科进 修。2014年选送宋典意到武汉同济医院神经内科进修。(2)继续学习与深造:鼓励医护人员通过自学、自考、函授等 形式取得高层次学历,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继续鼓励各级医师攻读硕士研究生,提高学历层次,改善学历结构,(3)高年资医师参加短期提高班。(4)对新毕业的本科生,采取院内轮转3年,接受住院医师规 范化培训,本科生5年内原则上必须攻读硕士学位或完成硕士课程的 学习;对新毕业的硕士生,采取院内相关科室轮转1年。(5)对主治医师,要求确定专业方向,每年须撰写该专业方向 综述1篇,计划每年派出1名主治医师外出进修学习。(6)

7、对副主任医师和主任医师,安排其外出讲课,院内及科内 讲课,主持科内疑难病例讨论,每年要求提交学术经验总结1篇。(7)全科医护人员除值班外,必须参加医院所规定的继续教育 学习,此外,专科定下每周四下午进行科内业务学习。3. 积极开展科内业务继续医学教育,每月至少组织2次专题讲 座。4. 积极开展院内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每年不少于1次。5. 结合中西医结合医院的特点,加强“中学西”或“西学中”人 才培养计划。对中医学院毕业的医师实行有计划、有步骤的派往国内 知名西医院神经内科进修学习,从而提高其西医基础知识与专科临床 技能。对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的医师,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西学中培 训班”,并创造条件推

8、荐参加国内“西学中高级研修班”。6. 有计划的安排科主任、护士长参加省、市学术会议及短期培训 班等,为培养学科带头人奠定良好基础。7鼓励并支持医务人员在各种期刊上撰写、发表学术论文,每年 至少有2篇以上论文发表并上报业务部备案,在国家统计源期刊上每 发表1篇文章,科室奖励500元。8. 鼓励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及申报市级、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提高我科继续医学教育的等级。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确实能给医院 带来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个人,推荐到医院评议后授予“科技 奖”。9. 做好学分档案的管理工作,要求每人每年必须按规定完成继 续医学教育计划所规定的任务,学分档案登记在册。做好继续医学教 育

9、学分录入,保证继续教育学分合格率100%。三、医疗质量管理科内科室成立了由科主任领导,护士长、病区责任组长、住院总、 科秘书、科研秘书、教学秘书、病区质控员共同参与的核心工作小组, 定期召开会议讨论专科发展及目前存在的问题。狠抓核心制度的落 实,保证医疗服务质量,防止差错事故。制定出详细的科内评价体系, 即从工作人员自我评价、核心小组总体评价,临床基础工作、新技术的 掌握、科研论文、学会任职、奖励荣誉等方面对科内医务人员进行综合 评价,作为年度评优的依据,从而增强医务人员的主人翁意识,提高工 作积极性,进而带动专科的发展。具体而言,核心制度的落实就是要:(1) 严抓医疗质量管理,实行医生、护士

10、考核制度,要求甲级 病案率95%,基础护理合格率95%。(2) 制定中西医结合脑血管病诊疗常规,在日常医疗活动中全 体医护人员以诊疗常规为标准进行诊治,使中西医结合诊疗规范化、 系统化,促进疗效不断提高。(3) 在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的同时,追求医疗服务质量的提 高,执行一系列的治疗流程及服务规范,如单病种病情介绍规范、服务细节等。(4) 不断完善脑病科管理细则,全科医护人员须严格遵守, 自觉履行。(5) 成立以科主任牵头、病区质控员具体负责的医疗质量管理 小组,每月定期对科室的医疗质量进行抽查。四、新技术、新业务1、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立科之本,是科室得以迅猛发展的 法宝之一专科自2011年成

11、立卒中单元以来,通过5年多的临床实践,初 步形成了特色显明的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脑病科注重加强卒中单元的内涵建设,先后开展了肢体运动康 复、心理治疗、语言治疗等;同时,依靠和发挥自身在中医药治疗和 研究方面的传统优势,充分发挥中医、西医治疗特色,将中医、西医 有机地结合,有计划、有步骤地在临床医疗活动中开展中西医结合特 色治疗;制定脑血管病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路径,使中西医结合诊疗 规范化、系统化。今后五年,“卒中单元”仍将作为专科发展稳定的方向之一,专 科将进一步深化卒中单元内涵建设。加大康复治疗的力度,加强语言、 心理治疗,增加康复治疗的手段,如除物理治疗、作业治疗等常规康 复手段外,增加传

12、统中医康复治疗手段,如针灸、推拿、按摩、药浴、 熏蒸等等。同时,在卒中的预防方面加强中医药优势的研究,如卒中 预防的中草药疗效评价、中西医结合卒中预防的序贯治疗方案、阿司 匹林抵抗患者的中药干预等环节。2、中西医结合特色治疗中、西医治疗相互取长补短,达到 优势互补重点突出以脑血管病、痴呆、眩晕为基础,在中风预防、急性期 中医干预、恢复期中医调理、痴呆早期预防、眩晕辩证施治等领域寻 找中医切入点,在临床科研、临床新药、新疗法等方面寻求创新思路, 不断夯实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内涵建设,以期形成我科独特治疗体 系。专科在治疗脑卒中时,根据其不同阶段介入相应中医药,从而使 中、西医治疗相互取长补短,达到

13、优势互补,如将专科自制的“活络 膏”、“开窍醒神丸”巧妙应用于脑卒中不同阶段患者已取得了良好 的临床疗效;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同时予以中药 调理,可减少出血之弊,减轻再灌注损伤;此外,专科将中医传统针 灸治疗广泛应用于临床亦取得了良好疗效,大大降低了脑卒中患者 的残疾率。3、DSA诊断及治疗提高科室核心竞争力今后五年,专科将进一步开展神经介入,在“颅内外动脉狭窄支 架治疗”和“动脉溶栓”治疗方面积极探索。每年引进有23名医师, 每年至少选送一名主治医师外出进修神经介入,逐步达到科内主治医 师以上职称人员能独立操作脑血管造影术,3名医师完全掌握并独立 操作血管内支架植入术及动脉溶

14、栓术。五、科研、论文1、科研目标(1)申报自然科学基金或省、部级课题。(2)成立脑病研究室,搭建科研、教学平台,扩大脑病科影响。(3)五年内拟申报相关科研课题3-5项,在研课题鉴定25项。(4)五年内每年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5篇。(5)五年内出版专着1-2部。2、近期拟开展的研究围绕中风、眩晕、痴呆等优势病种的治疗验点开展临床研究工作, 计划在2-3年内开展脑中风急性期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研究、眩晕 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等。六、文化建设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 学发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 认识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思想

15、和方法体系,是中医药服务的 内在精神和思想基础。一直以来,脑病科十分注视科室中医药文化建设,建科初期即提 出了 “诚信做人,严谨做事,中西汇通”的科训,确立“西为中用, 中为立足之本”的发展战略,制订脑病科管理细则,规范医务人 员的中西医诊疗行为,强调“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在医院树 立起良好的形象。近两年,为进一步提高科室中医药文化内涵,一方 面将病区走廊建成反映科室内涵建设的中医药文化长廊其内容包括有 科室简介、科室发展简史、科室特色疗法、新业务新技术的介绍、古代 医学大家的名言警句、与脑病科治疗相关的中药图谱中医小知识等等;另一方面,扩建并美化示教室,墙壁上挂有科室工作人员的集体照,

16、才 艺展示等等,突出我科中医药文化内涵。今后五年,我科积极推行中医药文化建设,增强科室竞争力,主 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1、培养中医职业荣誉感,规范中西医诊疗行为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培育和倡导中医药文化的价值观念,营 造一个特色鲜明的中医药文化氛围,不断推进中医药文化创新,将“医 乃仁术”、“大医精诚”等中医文化价值观深深植入每一位医护人员的 心中。每年都在孙思邈等医家雕塑前重温医学生誓言。规范中医诊疗 程序,要求查舌把脉,中医术语记录等。将中医药文化融入各种规章 制度、工作规范,从语言、举止、礼仪以及服务方式、服务流程等方 面,不断完善行为规范体系,形成富含中医药文化特色的服务文化和 管理文化,促进服务价值、服务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