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区专业性植物园总体设计规划书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3146189 上传时间:2024-01-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区专业性植物园总体设计规划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校区专业性植物园总体设计规划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校区专业性植物园总体设计规划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校区专业性植物园总体设计规划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校区专业性植物园总体设计规划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校区专业性植物园总体设计规划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区专业性植物园总体设计规划书(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校区专业性植物园总体设计规划书一、历史概况南阳师范学院新校区位于南阳市卧龙区内原有校区的西部,占地570.525亩,计划主要作为学校本科教学某地,兼有部分研究生教育和开展科研学术活动的功能,与现有的两个校区一起组成南阳师范学院的主校区。本次规划的重点为新校区中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开展科研学术研究使用的专业性植物园。该植物园位于新校区东北隅,南临西教楼和图书馆,东接十二里河,隔河与老校区相望。北临规划中的武候路,西靠规划中的城市道路,对外联系方便。植物园与图书馆教学区联系紧密,便于学术交流与研究。二、现状分析区内地势北高南低,呈倒L形。南阳属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适宜,年平均气温

2、14.9 C。属于北亚热带向北暖温带过渡的气候。日较差不大。降水较多。该地位于南阳市郊区,空气环境相对较好。三、设计依据 南阳师范学院新校区总体规划设计招标说明书 南阳师范学院新校区总体规划设计任务书 南阳师范学院新校区地形图 南阳师范学院新校区市政管线设计资料和环保意见书 普通高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建标(92)245号 国家相关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规范四、指导思想西区植物园规划定位是以植物专类园为主要内容,具有观赏、科普科研、生态示范等功能,突出地域特色和专业特色,为学者提供一处实践研究的好去处。五、设计理念1、生态环保理念 地方性:全园基础绿化所用植物全部来源于南阳乡土植物,如杨树,柳树,槐树

3、,栎树,松树,杉树,柏树,椿树,楝树,苟树,榆树等,这些植物不仅最适宜在当地生长,管理和维护的成本也较低,还因为乡土树种的消失已经成为当代主要的环境问题,所以保护和利用乡土物种也是时代对于我们的要求。2、科学的设计理念 充分利用南阳地区中具有生态代表性且景观突出的植物群落作为环境设计的主体要素,同时辅以在当地表现良好的外来植物,从而打造出一个生态健康、季相分明的环境。3、可行性原则 坚持以能够健康生长、管理容易、苗源丰富、移栽成活率高的植物为主体,形成大面积的绿色环境,适当配置观赏性高、能体现植物分类系统的珍贵树种。六、整体构思 空间组织布局(一)入口服务区植物园主入口处安排服务管理区,为进出

4、人群提供服务。(二)植物专类园植物专类园是植物园最体现其科普教育意义的一个区域,它是按照科学的植物分类系统来整理收集到的植物,从而形成各个专类园进行展出,提供给游人集中欣赏学习的场所。 本植物园的专类园中植物以克朗奎斯特系统进行分类,布置,一共包含了59个科(裸子植物6个科)的植物。(1) 芳香类植物区 a.蔷薇园:以绣线菊圃与观赏海棠圃为主,其品种有,三裂绣线菊、珍珠绣线菊、日本绣线菊、珍珠梅、黄刺玫、蔷薇、李、杏、山桃、山楂、山荆子、榆叶梅、稠李、平枝荀子等植物,同时搭配种植豆科、虎耳草科、八仙花科等科属的植物。b.忍冬园:主要品种有,六道木、金银花、金银木、锦带花、天目琼花、香荚蒾、接骨

5、木、鞑靼忍冬等,同时搭配种植卫矛科、鼠李科、胡颓子科、小檗科等科属植物。(2) 水生植物区:位于园内景观示范区内主要水体的中部位置,该区水体水深富于变化,配置有多种水生、湿生植物,从而形成丰富的水生植物观赏区,主要植物品种有,唐菖蒲、水葱、香蒲、芦苇、荷花等。 (3) 藤本植物区:位于该区西北部,该区应用各种攀援植物结合花架形成丰富的竖向植物景观,主要植物品种有,山葡萄、乌头叶蛇葡萄、五叶地锦、山荞麦、金银花等。 (4) 宿根花卉展示区(百花园):该区位于全园的西南部,其内地形以缓坡结合梯田为主体,从而将区域划分为不同的空间,为花卉的分类种植创造良好条件,其内主要以大丽花圃与郁金香圃为主体,辅

6、以鸢尾、萱草等其他科属的植物。 (5) 园林景观示范区:该区域划分出若干小的区域进行园林景观展示。 (6) 松柏园(裸子植物区):主要植物品种有云杉、红皮云杉、白杄、青杄、华北落叶松、兴安落叶松、长白落叶松、油松、黑皮油松、湿地松、马尾松、白皮松、华山松、雪松、沙地柏、龙柏等,同时搭配种植桦木科、椴树科、山毛榉科、榛科等科属的植物。(7)木兰园展示木兰科作为最古老被子植物的花果形态及色香味形的观赏植物景观。现存木兰科植物有三十余种,主要有木莲、望春玉兰、桂南木莲、马褂木、二乔木兰等。利用该园的自然地形形成缓坡疏林景观。(三)实验区是将野生植物转化为栽培植物,将外来树种转化为当地植物,改变植物性

7、状,培育新的优良植物种类,为发展城市园林事业奠定基础。 温室区:位于东北处的实验区内,通过露地展览区和大型生态温室的结合进行植物的培育栽培,同时让广大群众在游赏的过程中,了解并学习植物进化系统以及植物分类系统的知识,育教于游,实现植物科普教育。(四)植物研究与学术交流区 用于学术交流和实验研究的场所,与园外相邻的图书馆结合。 园路交通分析 交通规划的指导思想为“顺势辟路,曲折有情”,其意之一是指全园道路应当与地形巧妙结合,根据不同的地势营造出,或曲度舒展,或顿置婉转的园路。其意之二就是要在设计园路走势的同时,兼顾全园景观序列的分布和游览的形式,从而达到“因势利导,构园得体”的意境。总体规划的道

8、路以园内园区的分割为依据,绿地内部只设有少量分流游览的园路,更多的还是利用植物景观的分布对空间进行分割和交通组织,让游人在观赏景观的同时,亦能体会一下探寻的乐趣。园内一级道路为5米宽,二级道路为4米宽,散步小道为1.5米宽。 七、总设计方案八、苗木表九、给排水规划 1.人工湖水的补给,是在利用地下水进行补给的基础上,再辅以全园降雨的收集进行补给。2.绿地养护用水采取自动喷灌系统,设计两套系统:一是水平喷灌系统,用于大面积草地、灌木的喷灌,另一套是垂直喷灌系统,用于乔木喷灌。3.自动饮水系统。该系统只主路系统进行管网铺设,饮水器根据需要随时安装。4.排水系统规划。园内降水主要利用地形和园路进行有效的组织后,统一排入园内水体。十、照明规划结合园路设不同类型庭院灯,以散射光为主,主要景点采用各色射灯、地灯,使不同灯光达到梦幻柔和、丰富夜色的效果。 九、设施小品规划 规划用地内的设施小品建议采用木质或石材,并与具体环境相协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