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知识点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3128415 上传时间:2023-09-2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62.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知识点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知识点(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物质的特性知识点第一节物质的构成1、定义: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构成物质的微粒还可以是:原子、离子。2、 性质:(1)分子很小。(2)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3)分子不停的做无 规则运动。(4)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同种物质分子的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分子的 性质不同)。3、气体分子之间空隙最大,液体分子次之,固体分子之间间隙比较小。4、扩散现象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物质扩散也 就越快 。(4)用分子观点解释:若将50毫升水和50毫升酒精混合,混合液的总体积将 小于 (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

2、100毫升。这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空隙 。5、蒸发的微观解释:处于液体表面的分子由于运动克服其他分子对他的引力, 离开液面进入空气的过程,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越容易离开液面。沸腾的微观解释:一方面处于液体表面 的分子要离开液体进入空气,另一方 面,液体 内部气泡壁上 的分子也要离开液体。沸腾比蒸发剧烈 得多的汽化 现象,同时也认识到两者在本质上是 相同(一样) 的。6、物质在发生状态变化时只是 分子之间的空隙大小变化了,并没有产生别的 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注意:分子运动与物体运动要区分开。扩散、蒸发等是分子运动的结果,而飞扬 的灰尘,液、气体对流是物体运动的结果,不属于 分子的热运动

3、。7、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水蒸气容易被压缩,而水和冰并不容易压缩:水蒸气、 水和冰都是由分子构成的,但水分子之间间隙差别较大,水蒸气的水分子之 间的间隙较大,而水和冰的水分子之间间隙很小,所以水蒸气易被压缩,而 水和冰不易被压缩。第二节质量的测量1、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物体的质量是由 物体本身决定的。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温度、位置、形状、状 态的变化而改变。2、质量的主单位是千克,单位符号是Kg。其他单位有吨(t)、克(g)、毫克(mg)。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06毫克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150g,成人:50Kg6

4、0Kg,大象6t; 一只公鸡2Kg,一个铅球的质量约为4Kg.3、测量质量常用的工具有电子秤、杆秤、磅秤等。实验室中常用托盘天平测量质量。4、托盘天平的基本构造是:分度盘、指针、托盘、横梁标尺、游码、砝码、底座、平衡螺母5、在使用托盘天平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放平: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调平:将游码拨至“0”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 度线或指针在中央刻度线左右小范围等幅摆动。(判断天平是否平衡的依据)当指针偏左时应当如何调节平衡螺母?把左端的平衡螺母或右端的平衡螺 母向右移 称量:物品称量值不能超过天平的量程。左物右码(游码以左端刻度线为准,注意每一小格代表多少g)

5、加砝码时,先估测,用镊子由大加到小,并调节游码直至天平平衡。用已经调平的天平测量物体时如果称量过程中,指针偏左,说明左盘重,此时要向右盘加 砝码或是向右移动游码,如果是指针偏右,贝U要减砝码。(称量时绝对不可用平衡螺母来 调节平衡) 读数:左盘物体质量=右盘砝码总质量+游码指示的质量值注意:不可把潮湿的物品或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左盘上(可在两个盘中都垫上大小质量相同的两张纸或两个玻璃器皿)。 整理器材:用镊子将砝码放回砝码盒中,游码移回“0”刻度线处。(向左移动)思考:有位粗心的同学错将物体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问,此时物体的质量 如何求算?将上述公式变为右盘物体质量=左盘砝码总质量-游码指

6、示的质量值若砝码磨损了(变轻),测量结果比真实值偏大,如果砝码生锈了(变重),则测 量值比真实值偏小。第三节物质的密度1、密度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该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形状、体积、质量无关,即对于同一物质而言,密度值一般是不变的。(如: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样的;)通常不 同的物质,密度也不同;2、密度的公式: P= m/v(公式变形:m=Pvv=m/p)P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单位:千克或克),v表示体积(单位:米3或厘米3)(1)对于同种物质:P是一个定值,m与v成正比,P的大小与m、v无关(2)对于不同种物质:当v相同时,皿越大的P越大(P与m成正比

7、)当m相同时,越大的P越小(P与v成反比)水银的密度为13.6X103千克/立方米,它所表示的意义是1立方水银的质量是13.6X103 千克。3、密度的单位:(1)常用密度的单位:千克/立方米或克/立方厘米(质量/体积单位就可)1千克/立方米1 吨=10001 升=10-3(2)两者的关系:1克/立方厘米二1000千克/立方米= 1X10-3克/立方厘米(3)水的密度:1X103千克/立方米或1克/立方厘米(4)单位转化:1毫升二1立方厘米二1X10-6立方米千克二1X106克1毫升二1X10-3升立方米4、密度的测量(1)测量原理:P=m/v(2)测量步骤(固体):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m;

8、用量筒或量杯测量物体的体积V;形不规则且不溶于水的固体的体积可通过“排水法”来测定 计算P=m/v(3)测量步骤(液体):量取一定体积液体并称重M1倒掉V体积液体称量剩余液体质量M2计算液体密度P=(M1-M2) /V5、密度知识的应用:1 2(1)在密度公式中,知道其中任意两个量,即可求得第三个量。(2)可用于鉴别 物质的种类。(3)判断物体是否空心一个质量为158克,体积为50厘米3的铁球,问:这个铁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 的?如果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大?方法一:如果V实V物 则物体是空心的V = m/p = 158克/ 7.9克/厘米3 = 20厘米3 158 克方法三:如果P实P物

9、则物体是空心的P= m/ V = 158克/ 50厘米3 = 3.16克/厘米3 7.9克/厘米3只能判断出 此球是空心的其中通过比较体积的方法最好,既直观,又便于计算空心部分的体积,V空二V物-V实第四节物质的比热1、热量定义:指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热(能量)的多少,用 符号 Q表示。热传递的条件:物体间有温差。热传递的方向:热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热传递的结果:高温物体放热,温度下降;低温物体吸热,温度上升。最终两者 等温,热传递停止。2、热量的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J。更大的热量单位是千焦(KJ)。1千焦=1 0 0 0焦耳3、热量的大小影响因素:温度的变化值、物质的质量、物

10、质的种类(比热)4、比热:我们把1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在升高(降低)1C时所吸收(放出)的 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为比热。比热容是物质一种_特性.它可 以用来鉴别物质比热单位:焦/ (千克乂。6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J/(kg.C)水的比热:4.2X103焦/(千克XC)意义:1kg水温度升高1C时,需要吸收的热量 为 4.2X103焦。5、比热容的实质:(1)反映了物质吸热、放热的本领;比热容越大,吸热或放热本领越强(2)物质对冷热反应的灵敏程度;比热容越小,对冷热反应越灵敏6、比热表的阅读:水的比热最大。(由此说明水作冷却剂、保温剂的作用)不同物质的比热是不同的。所以比热是

11、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质量、升高 的温度、吸放热多少无关不同状态的同一种物质的比热不同,说明比热与物质状态有关7、沿海地区气温变化小,内陆气温的变化大同一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冬季陆地降温快,海洋降温慢夏季陆地降升温快,海洋降升温慢原因:海洋(水)的比热容比陆地(岩石)要大,升温慢第五节熔化与凝固1、物质的存在状态通常有三种:气态、液态、固态,物质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 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种变化叫做物态变化。2、我们把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凝固过程要放出热量,熔化过程要吸收热量。具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物体叫做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12、的物体叫非晶体。晶体和非晶体的主要区别是:是否具有熔点;无论是晶体还是非晶体,熔化时都要吸收热量。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它是晶体的一种特性。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做 凝固点。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3、4、5、6、熔化特点晶体;特点:熔化过程吸热,温度保持不变。gin乙非晶体:熔化条件:达到熔点,吸热。熔化过程吸热,温度逐渐升高。特点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保持不变凝固特点凝固条件:达到凝固点,放热。非晶体:熔化过程放热,温度不断降低。常见晶体:萘、海波、冰、石英、金刚石及各种金属常见非晶体:沥青、玻璃、松香、橡胶、塑料、石蜡等7、在晶体加热熔化过程中,熔化前温度逐渐上升,

13、固态;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 状态为固液共存;熔化后温度逐渐上升,液态。(注:熔化时间不是加热时间。)8、区分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图像的标志是:看T-t的图像中有没有一段平 行于横轴的等温图像。9、萘的熔点是80C,硫代硫酸钠的熔点是48C。水的熔点是0C第六节汽化与液化1、2、3、物质由液态变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汽化吸热,液化放热。液体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进行的汽化现象,一般只在液体表面进行;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沸腾特点:在一定温度(沸点)下进行,低于这个温度时,液体吸收热量,温度上升,不沸腾

14、;在这个温度时,液体吸收热量,温 度不变,沸腾。沸腾的条件:(同时具备)a液体的温度达到沸点(沸点:液体沸腾是的温度);b继续吸收热量。沸腾过程:沸腾前气泡上升,气泡体积变小(因为液体温度没有达到沸点,气泡内水蒸气增多后气泡会在水中上浮,上浮的气泡遇到上层凉水将变 小)沸腾时气泡上升,气泡体积变大(因为水的温度达到沸点,液体 变气体进入气泡,并在水面破裂放出大量蒸汽)刚烧开水的时候,容器边出现气泡(因冷水中溶有少量空气,温度高,气体在液 体中溶解少)4、蒸发的三个影响因素是:液体温度高低、液体的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空气 流通快慢。5、蒸发时,液体的温度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降低。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后示数将先下降后上升。(下降是因为玻璃泡上的酒精在蒸发时要吸收热量,后上升是因为酒精蒸发完后 回到室温)6、液化是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也叫凝结)。7、同一物质,液化温度和沸点相同。气体液化时要放出大量的热。(所以100C的水蒸气比100C的沸水对人的烫伤要 厉害得多)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压缩体积。气压低,沸点低;(高压锅,一个标准大气压,高山上)7、电冰箱就是利用低沸点的冷凝剂在汽化时,从冷冻室吸热,又利用压缩机将 气体的冷凝剂液化,向外放热,而将从冰箱的冷冻室“搬”到冰箱外面的。热管温控技术,管内工作的液体在高端汽化吸热,在低端液化放热。水蒸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