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报告山东职业学院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3124650 上传时间:2024-02-1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2.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报告山东职业学院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山东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报告山东职业学院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山东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报告山东职业学院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山东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报告山东职业学院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山东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报告山东职业学院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报告山东职业学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报告山东职业学院(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支持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报告山东省教育厅二0-0年八月山东省支持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报告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在省委 省政府的领导下,山东省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 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 号)、国务院关于大力 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 号)等文件精神,尤其是 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 高200616 号)文件精神指导下,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强力推 动山东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为全省经济建设和社会 发展培养了一大批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 能型人才。一、坚持质量为

2、本,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取得显著成绩2002 年山东省政府颁布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 展的决定,我省高职教育进入迅速发展时期;2006 年教育部关 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实施后,我省高 职教育统筹规划,强化内涵,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 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再次迈上了新台阶,取得了显著成 效。1. 高等职业教育布局结构趋向合理目前,山东省拥有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 71 所,在校生 83万余人,占高校在校生总数的 52.45%,高等职业教育已成为 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布局结构上,全省 17 个地市都建有高职 院校;办学主体上,政府举办24 所,行业企业办学27

3、所,社会 力量办学20 所,形成了多元化的办学格局。2. 高职院校基础能力显著提升全省高职院校总占地 6.5 万亩,校舍建筑面积 1298 万平方 米,固定资产204 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2.7 亿元, 图书3483万册。专任教师31326 人,其中正高级职称 1456人, 占 4.6% ,副高级职称 8305 人,占 26.5% ,双师型教师 10540 人,占33.6,高职院校专兼结合教师队伍逐步建立。部分高职 院校办学条件及生均财政拨款超过了本科院校的平均水平,有效 地保证了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3.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机制初步形成 我省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围绕山东省

4、重点发展的 10 个支柱 产业、13 个新兴产业和 40 个特色产业,积极增设工科类和涉海 类专业,服务工业结构调整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 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需要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同时,组织实 施“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及新上专业”统一管理。目前,独立设置 的高职院校设有专业 405 种,专业点 2646 个,形成了一批基本 适应我省经济建设和改革发展、以制造业为主体、体系完整的专 业群,基本满足了山东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对高素质、高级技能型 人才的需求。4.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不断深入我省高职院校围绕全省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以校企共赢为 基础,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在教学管理、师资队

5、伍建设、 招生就业、社会服务等方面与企业全方位进行合作,校企合作不 断深入。如威海职业学院以产权联结为纽带,引进资金 1100 万 元,把威海东方模具有限公司、威海天信电子有限公司、威海精 密机床附件厂 3 家企业引入学校,建立了“双向嵌入”式的校企合 作长效机制。各高职院校还建立了由知名专家组成的专业指导委 员会,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师资共享, 形成了“教学合作、管理参与、就业订单、文化融入”的合作模式, 构建了一个政府牵头、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学院实施、多方受 益、互惠多赢的平台,实现了开放校企信息,整合校企资源,更好的服务于学生、企业、行业和社会的目标,进一步增强了高

6、职 院校办学活力,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5.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以教学团队、教学名师、精品课程、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工作全面开展,取得了明显成 效,实现了全省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有力促进了高职教育教学 质量的提高。我省 6 所院校被国家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 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 设了 24 个示范专业。全省建设了省级精品课程 452 门,国家精 品课程77门;建有73 个省级教学团队,1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 培养了省级教学名师 22 人,国家级教学名师 4 人;打造了 231 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高职

7、教育教学质量得到社会认可, 2009 年全省高职毕业生就业率达 87.19%,部分院校招生录取分数线 超过三本线,呈现“出口畅、进口旺”的良好态势。6.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全省高职院校认真践行社会服务职能,充分发挥高校的人才 智力优势,不断创新服务社会模式,提升服务质量,在服务中赢 得社会认可和自身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全省高职院校每年开展 企业在岗职工业务培训 25 万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7 万人 次,进城务工劳动力培训 3万人次,乡村医生培训 1.3万人次。二、坚持政府主导,不断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山东省委省政府坚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 育,把发展职业教育作

8、为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 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各级政府切实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 职责,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健全多渠 道投入机制,加大职业教育投入,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升 全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1. 各级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大力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 为深入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山东省人民政府制 定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鲁政发200266 号),实施山东省 2005-2010 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方案,山 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了省教育厅等部门制定的关于进一步 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各地市也相继出台系列政策, 保障高等职业教育

9、又好又快发展。2. 教育经费投入逐年增长,公共教育职责得到强化 一是教育经费投入逐年增长。山东省教育厅转发了教育部 关于切实增加教育投入确保实现教育经费法定增长有关工作的 通知(鲁教财字200560 号),要求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教育 经费投入总量逐年增长,切实保障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2009 年全省教育经费总收入 839.74 亿元,比上年增长 8.37%。其中财政性教育经费 636.48 亿元,增长 10.75%,占 GDP 的比例为 1.88%,比上年提高 0.03 个百分点。财政预算内 教育经费(不含城市教育费附加)567.68 亿元,增长 11.24%, 预算内教育经费(含城市教

10、育费附加)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为 18.83%,下降了 1.72 个百分点。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有了一 定增长,生均财政拨款有了一定增长。二是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基本建立。山东省 出台了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国家助学贷款代偿资助工作有关 事项的通知(鲁学助20074 号)等系列文件,率先在全国实现 了各类学校贫困学生政府资助政策全覆盖。山东地方高校(含民办高校)均享受国家奖、助学金政策, 42万人次大学生享受到政府资助,资助面平均占在校生的 20%, 较好地解决了山东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问题。目前,家 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全面建立,义务教育、普通高中、 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

11、阶段补助金额分别达到 9.0 亿元、1.4 亿元、7.2 亿元和 6.1 亿元。三是教育专项经费逐年增多。为提高高等职业院校科研水平 和综合实力,促进高校内涵式发展,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教育 厅联合出台山东省高校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办法 (鲁财教 200816 号),投入专项经费用于省属高校开展科学技术、人文 社会科学研究,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励,国家和有关部委下达的 省属高校科研项目的配套资助;支持中青年教师提高科研水平, 增强其承担国家和省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培育教师的科研素养 和创新能力,促进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通过这些政策措施引导, 保证了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内涵质量的全面提升。3. 发挥示范

12、校引领作用,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根据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 设计划 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 (教高 200614 号)文件精神,山东省积极支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加强对示 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督导检查。出台相关政策,在6 所示范校均 开展了单独招生改革试点工作,在招生录取批次上给予政策倾 斜。同时,在生均财政拨款、专项经费投入、教学改革、专业建 设、教师队伍建设、职称评聘等方面都给与了政策支持。充分发 挥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在发展定位和办学方向上的模范带动作 用,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上 的改革先锋作用,在学生职业技能和素质的全面提升、

13、人才培养 质量保障体系、就业指导与服务上的标杆示范作用,引领全省高 职院校把提高质量和促进就业作为高职教育工作的重点,打造品 牌,凝练特色,努力提高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的能力,逐步建立 科学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结构,带动整个山东高等职业教育健康 发展。4. 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水平 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高职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全面实 施基础能力建设工程,积极推动学校通过校企合作、资源整合等 方式,在学校建设、实训基地建设、重点专业建设以及校企合作 等方面,建立符合现代社会职业培养与实训,教学、生产相结合 的职业教育基地。相继出台了职业教育“十、百、千”建设工程、 职业教育实训基

14、地建设计划、专业骨干教师培训和兼职教师聘任 计划、品牌特色专业资助计划、校企合作计划,已取得显著成效。建设期间,出台了山东省“十一五”期间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建设规划(鲁教职字20056 号)、山东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 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鲁财教200653 号),省财政拨专项基金 投入实训基地建设及购置高端设备,建成了多个功能齐全、设备 先进、利用率高、符合高职教育需求的职业技能实训平台,完成 “十一五”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项目 114个。5. 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我省认真贯彻“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 重在建设”的方针,充分发挥评估促进学校建设、改革、发展和

15、提 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导向作用,切实把教学评估工作的着眼点、着 力点放在加强建设、深化改革、规范管理、提高质量上,加强高 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数据采集平台建设,建立评估回访、整改制 度,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日趋完善。目前,接受评估的高职院校和 成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率为 55,按新方案评估的 院校评估结论均为“通过”。通过评估,进一步加大了经费投入力度, 改善了教学条件,健全了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完善了教学质量监 控体系,各高校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强化,教学改 革更加深入,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极大地促进 了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推动了学校可持续健康协调发展。6. 加强

16、就业指导,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 为贯彻教育部关于当前形势下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 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0821 号)、教育部关于加快高等职业 教育改革促进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的通知(教高20093号) 精神,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 学生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促进毕业生就业,出台山东省教育 厅关于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增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意见 (鲁 教高字20092 号),在坚持分类办学的前提下,结合高校自身特 点,科学定位,明确培养目标,努力办出特色,形成优势。引导 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加强内涵建 设,优化专业结构,深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人才培养模式改 革,强化实践教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增强毕业生创业、就业 能力,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源头上解决高职毕业生就业问 题;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