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社区卫生站工作计划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3124218 上传时间:2024-01-1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4.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度社区卫生站工作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年度社区卫生站工作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年度社区卫生站工作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年度社区卫生站工作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年度社区卫生站工作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年度社区卫生站工作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度社区卫生站工作计划(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年度社区卫生站工作计划年度社区卫生站工作计划【精选】 社区是我们生活的地方,不同的社区会有不同的工作 ,我们要做 好相关社区的工作,让居民们有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下面是为大家整 理的关于年度社区卫生站工作计划,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喔!年度社区卫生站工作计划(精选篇1)_年对我们来说是一个突破之年,我们团结一致,齐心协力, 我们的工作终于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我们要戒骄戒躁,一切重头再 来,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踏实的工作,为了确保今年的卫 生服务项目顺利完成,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服务的质量,提高农民群 众的健康水平,特定_年虞家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计划一:各位乡村医生要明确今年

2、的工作职责,我们今年的工作任 务和计划将会适当调整,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到人,适当调整包村 人员,根据人口比例,村落范围,进一步完善考核奖励制度,加强与 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的联系具体工作要求(一)12 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1)健康教育必须要有计划和总结,内容详实2)健康教育要有12 种资料发放,宣传栏 1 个面积2 平方米每2 个月更换一次 6 期3)举办知识讲座每年有6次4)健康管理:家庭健康档案建档率要求 90%档案册中内容必 须完整,准却无缺项,并输入电脑。要求无漏项。二)精神病管理,慢病管理(每季度一次)时间我们一起安排, 孕产妇管理,叶酸的发放,及时完成三)体检工作,有纸质资料的准备,通

3、知居民,覆盖全村 95%, 体检结束后,一周之内反馈下去,一个月之内反馈完成,要求是 100% 2 个月之内整理完所有的纸质资料和电脑的录入工作四)儿童保健 0/3 岁在门诊进行,3.6.8.12.18.24.30.36 共八次, 均按要求完成同时也排查有无禁忌症,由吴文华负责落实完成钟慧兰 协助。3/6 岁儿童三月份在幼儿园进行体检,由我负责落实完成。五)孕产妇产前 5 次,对期进行营养,心理,康复,保健指导, 孕产妇管理率完成 75%由杨文姬负责,张建国负责督导协助。六)及时收集辖区内的食品安全,职业卫生,饮水卫生,传染 病的防控非法行医,非法采血供血等公共卫生信息,及时上报到我院, 配合

4、上级部门调查处理工作七)预防接种由虞成强全面负责,各村乡医配合,具体工作由 防御医生拟定。具体时间安排,初步拟定:2 月份起开始门诊儿检,3 月份幼 儿园儿检,三月份(全部电话随访一次辖区内的慢病)4 月份下村体 检同时进行慢病体检 9 月份下村一次做慢病。其余两次,你们可以电 话随访,如果 4 月份没做的,我们门诊以后每月 10 日体检,可以利 用这时间段完成补充。具体包村人员安排曹x(山湖)何x(郭桥)徐x(东光)开天 项曙光,段莉莉协助)大桥吴文华,鲁x(杨X,钟X)慢病明确下 达到各村,高血压(由杨X负责指导,门诊的有杨X和钟X完成)糖 尿病由吴 x 完成包括门诊的排查。年度社区卫生站

5、工作计划(精选篇 2)一、规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与管理1、健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网络 综合考虑区域内卫生计生资源、服务半径、服务人口以及城镇 化、老龄化、人口流动迁移等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社区卫生服务 机构设置规划,按照规划逐步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在城市新建居 住区或旧城改造过程中,要按有关要求同步规划建设社区卫生服务机 构,鼓励与区域内养老机构联合建设。对流动人口密集地区,应当根 据服务人口数量和服务半径等情况,适当增设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 人口规模较大的县和县级市政府所在地,应当根据需要设置社区卫生 服务机构或对现有卫生资源进行结构和功能改造,发展社区卫生服务 在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

6、,应当因地制宜地同步完善农村社区卫生 服务机构。城镇化进程中,村委会改居委会后,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 按有关标准将原村卫生室改造为社区卫生服务站或撤销村卫生室。2、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办医的积极作用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的主体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 服务站,诊所、门诊部、医务室等其他承担初级诊疗任务的基层医疗 卫生机构是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应当积极创造条 件,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满足居民多样化的健康服 务需求。鼓励各地积极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对社会力量举 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予以补助。3、规范全科医生执业注册 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事

7、全科医疗 (含中医)工作的临床医师, 通过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或取得全科医学专业中高级技术职务任职 资格的,注册为全科医学专业;通过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中医药 管理部门认可的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和岗位培训,其执业范围注册为全 科医学,同时可加注相应类别的其他专业。各地要在 2016 年 6 月底 前完成现有符合条件人员的注册变更工作,具体注册办法由省级卫生 计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制定。4、改善社区卫生服务环境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为服务对象创造良好的就诊环境,规范科 室布局,明确功能分区,保证服务环境和设施干净、整洁、舒适、温 馨,体现人文关怀。预防接种、儿童保健、健康教育和中医药服务区 域应

8、当突出特色,营造适宜服务氛围;挂号、分诊、药房等服务区域 鼓励实行开放式窗口服务。鼓励使用自助挂号、电子叫号、化验结果 自助打印、健康自测等设施设备,改善居民就诊体验。规范使用社区 卫生服务机构标识,统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视觉识别系统,统一工作 服装、铭牌、出诊包等,机构内部各种标识须清晰易辨识。保护就诊 患者隐私权,有条件的应当做到一医一诊室。完善机构无障碍设施, 创造无烟机构环境,做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全面禁止吸烟。二、加强社区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1、提升社区医疗服务能力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当重点加强全科医学及中医科室建设,提 高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的诊治能力。可根据群众需求,发

9、展康复、 口腔、妇科(妇女保健)、儿科(儿童保健)、精神(心理)等专业科室。综 合考虑服务需求、老龄化进程、双向转诊需要和机构基础条件等因素, 以市辖区为单位统筹规划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病床规模,合理设置每个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床位数,提高床位使用效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病 床以护理、康复为主,有条件的可设置临终关怀、老年养护病床。乡 镇卫生院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其住院床位和内设科室可根据 实际需要予以保留或调整。根据分级诊疗工作需要,按照有关规定和 要求配备所需药品品种,满足患者用药需求。2、加强与公立医院上下联动 支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公立医院之间建立固定协作关系,探 索推动医疗联合体建设。

10、协作医院应当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预留一定 比例的门诊号源,开通转诊绿色通道,优先安排转诊患者就诊。鼓励 公立医院医生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多点执业,通过坐诊、带教、查房 等多种方式,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能力。以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等 疾病为切入点,搭建全科医生与公立医院专科医生联系沟通平台,加 强分工协作,上下联动,探索社区首诊和双向转诊制度。逐步建立公 立医院出院患者跟踪服务制度,为下转患者提供连续性服务。推进远 程医疗系统建设,开展远程会诊、医学影像、心电诊断等远程医疗服 务。充分利用公立医院等资源,发展集中检验,推动检查检验互认, 减少重复就医。3、落实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充分利用居民健康档案、卫生

11、统计数据、专项调查等信息,定 期开展社区卫生诊断,明确辖区居民基本健康问题,制订人群健康干 预计划。实施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不断扩大受益人群覆盖 面。严格执行各项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和技术规范,按照服务流程为特 定人群提供相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高居民的获得感。加强社区卫 生服务机构与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合理设置公共卫生服务 岗位,进一步整合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推动防治结合。在稳步 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数量的同时,注重加强对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的监测 和管理,关注健康管理效果。4、大力发展中医药服务在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以及慢性病康复中,充分利用中医 药资源,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和作用。

12、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集中 设置中医药综合服务区。加强合理应用中成药的宣传和培训,推广针 灸、推拿、拔罐、中医熏蒸等适宜技术。积极开展中医“治未病”服 务,为社区居民提供中医健康咨询、健康状态辨识评估及干预服务, 大力推广普及中医药健康理念和知识。5、加强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合理配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岗位结构,加强以全科医生、 社区护士为重点的社区卫生人员队伍建设。继续加大对全科医生规范 化培训的支持力度,积极采取措施,鼓励医学毕业生参加全科医生规 范化培训。大力推进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充实全科医生队伍。以提高 实用技能为重点,加强社区卫生在岗人员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社区 卫生技术人员每 5

13、 年累计参加技术培训时间不少于 3 个月。各地要 定期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人员培训,培养一批懂业务、会管理、 群众满意的管理人员。三、转变服务模式,大力推进基层签约服务1、加强签约医生团队建设签约医生团队由二级以上医院医师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务 人员组成。根据辖区服务半径和服务人口,合理划分团队责任区域, 实行网格化管理。签约医生团队应当掌握辖区居民主要健康问题,开 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危险因素干预和疾病防治,实现综合、连续、 有效的健康管理服务。到2022 年,力争实现让每个家庭拥有一名合 格的签约医生,每个居民有一份电子化的健康档案。2、大力推行基层签约服务推进签约医生团队与居民或

14、家庭签订服务协议,建立契约式服 务关系。在签约服务起始阶段,应当以老年人、慢性病和严重精神障 碍患者、孕产妇、儿童、残疾人等长期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的人群为重 点,逐步扩展到普通人群。在推进签约服务的过程中,要注重签约服 务效果,明确签约服务内容和签约条件,确定双方应当承担的责任、 权利、义务等事项,努力让居民通过签约服务能够获得更加便利的医 疗卫生服务,引导居民主动签约。探索提供差异性服务、分类签约、 有偿签约等多种签约服务形式,满足居民多层次服务需求。完善签约 服务激励约束机制,签约服务费用主要由医保基金、签约居民付费和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等渠道解决。3、开展便民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合理安

15、排就诊时间,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 务机构应当适当延长就诊时间和周末、节假日开诊,实行错时服务, 满足工作人群就诊需求。鼓励各地以慢性病患者管理、预防接种、儿 童保健、孕产妇保健等相关服务对象为重点,逐步开展分时段预约诊 疗服务。对重点人群开展定期随访,对有需要的病人进行上门访视。 大力发展社区护理,鼓励开展居家护理服务。4、做好流动人口社区卫生服务各地要将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纳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范围, 根据实际服务人口合理配置卫生技术人员,方便流动人群就近获得医 疗卫生服务。流动人口按有关规定与居住地户籍人口同等享受免费基 本公共卫生服务。要深入流动人口集中区域,采取宣讲、壁报、发放 材料、新

16、媒体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使其了解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项目的服务对象、内容、流程等。针对流动人口的特点,应当重点加 强健康教育、传染病防控、预防接种、孕产妇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5、延伸社区卫生服务功能根据社区人群基本医疗卫生需求,不断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内容, 丰富服务形式,拓展服务项目。鼓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养老服务机 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加强与相关部门配合,协同推进医养结合服 务模式。鼓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面向服务区域内的机关单位、学校、 写字楼等功能社区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引导社 区居民参与社区卫生服务,通过开展慢性病患者俱乐部或互助小组、 培训家庭保健员等形式,不断提高居民自我健康管理意识。四、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保障与监督管理1、加强医疗质量安全保障严格执行医疗质量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诊疗规范, 加强医疗质量控制。加强一次性医疗用品、消毒剂、消毒器械等索证 和验证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