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的护理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3123523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管切开的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气管切开的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气管切开的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气管切开的护理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气管切开的护理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气管切开的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管切开的护理(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气管切开的护理 气管切开术是一种抢救垂危病人的急救手术,系将颈段气管前壁切开,通过切口将适当大小的气管套管插入气管,病人可以直接经气管套管进行呼吸. 气管切开的目的是防止或迅速解除呼吸道梗阻,确保呼吸道通畅,改善呼吸;便于分泌物从气道吸出、便于给氧或行机械通气。 (一)适应证 1.深昏迷、颅内及周围神经疾病所致的咳嗽、排痰功能减退,呼吸道分泌物黏稠潴留,使下呼吸道阻塞、肺不张等,造成肺泡通气不足。 2.由于肺功能不全所致的呼吸功能减退或衰竭,需要进行机械通气。 3.各种急、慢性咽喉阻塞,严重颌面,颈部外伤,以及上呼吸道外伤、异物、肿瘤、感染,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导致呼吸道阻塞。 (二)操作前

2、准备 1.要向病人及家属交待做气管切开的必要性和可能发生的意外,使病人及家属有心理准备,并在手术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2.护士要正确评估病人呼吸困难程度、对气管切开知识了解程度,对意识清醒病人要做好心理护理,耐心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鼓励及指导其配合手术。 3.操作者两人,医生、护士各一人,按无菌操作要求,穿工作服、戴帽子、口罩、洗手。 (三)用物准备 气管切开包、手套、选择合适型号的气管套管、2利多卡因1支、棉签、消毒液、吸引器、吸痰管、无菌生理盐水、多参数监护仪、照明灯,必要时备抢救药物。 (四)环境准备 环境要安静、清洁,注意调节室内温度,减少人员流动,要遮挡病人,劝说病人家属离开操作区域。

3、 (五)操作配合 1.操作配合护士用枕头垫高病人肩部,使头向后仰,以充分暴露气管轮廓。 2.协助操作医生进行颈部皮肤消毒,消毒范围是以切口为中心。 3.操作配合护士协助打开气管切开包、操作医生戴手套、铺治疗巾、暴露颈部、行局部麻醉。 4.在操作医生手术进行中,护士要密切观察病情,发现异常报告医生及时处理。如病人痰多应及时吸痰,严格无菌操作,要备吸痰专用盘,吸痰管要一用一废弃。 5.手术后护士要协助固定好气管套管于颈部,松紧适度,如过松套管易脱出,过紧造成局部皮肤损伤。并用呼吸过滤器覆盖气管套管,以达到湿化呼吸道的目的。 6.术毕后护士将病人安排舒适卧位,一般是平卧位;整理用物,按垃圾分类丢弃废

4、弃物。 7.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并认真记录。 (六)气管切开术护理配合的注意事项 1.手术前护士应给病人取正确体位,一般采用仰卧位,头向后仰,使颏、喉结和胸骨上切迹成一直线,清醒病人应指导配合,对于精神紧张的病人做好心理疏导,必要时征得病人同意,可约束双上肢。 2.术前护士要将物品准备齐全,操作中严格遵守无菌原则。 3.术后要密切观察病人是否有皮下血肿、气肿、肺部感染发生,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处理,按要求规范记录。 4.嘱清醒病人不能自行拔管,对不合作或意识障碍的病人适当约束肢体,防止自行拔管造成窒息、大出血等意外。 (七)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1、病房环境保持病房清洁、安静、空气流通,室温20

5、22,湿度60%70%。 室内每日用紫外线灯照射2 次,每次30min,消毒时注意保护病人眼角膜,避免皮肤暴露。严格限制陪床探视人员,任何人不得在室内吸烟、乱扔垃圾。为气管切开术后病人的治疗及护理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减少院内感染。2、体位为了减轻气管下端压迫及气管内壁的损伤,并防止胃内容物返流引起吸入性肺炎,气管切开术后病人应取平卧或半卧位,颈部略垫高,使颈伸展,保持呼吸道通畅。病人的头部不要过高或过低,应保持在15-30。对病情严重及昏迷病人,应每日定时给予翻身。一般每2h 翻身一次,并对受压部位进行按摩,以预防肺部并发症及压疮的发生。在翻身叩背时,应防止套管对皮肤的摩擦,同时要保持病人的头颈

6、躯体在同一轴线上,防止套管因旋转角度太大影响通气而引起窒息。小儿和昏迷病人应约束手臂,防止自行拔管。3、心理护理 术后患者不能发音,活动受限,常产生焦虑、恐惧、烦躁等消极情绪及心理,严重影响患者的休息和睡眠。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采用书面交谈或动作表示进行交流,建立有效的沟通方式,鼓励病人,满足病人需求。用护理心理学的知识给病人做好思想工作, 加强对疾病知识的宣教,引导病人正确认识疾病,使其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更好的配合治疗,以利于病情的好转。 4、饮食护理 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通常无法正常进食,除了靠静脉补给营养外,也需要给予鼻饲来维持全身的营养状况。抬高患者体位30-45,时间为30-60mi

7、n。鼻饲应以牛奶、稀面糊、果汁为最好,避免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注意维生素的补充,提高患者的抵抗力。鼻饲量每次不应超过200ml,间隔时间不少于2h,温度保持在3840。推速应缓慢,同时观察患者的面色、呼吸。如果发现食物从气管咳出,应立即吸出气管内食物,进食速度并检查是否出现气管食管瘘。喂食后1h内不翻身、拍背、吸痰。5、口腔护理 对气管切开患者咳嗽和吞咽都有不同程度障碍,口腔分泌物无法自行排出。因此做好口腔护理,防止病原体下移引起呼吸道感染,尤其引起吸入性肺炎。每天清洁口腔护理两次,根据口腔PH值选择清洗液,PH值高选用2%3%硼酸溶液擦洗,PH值低选用2%碳酸氢钠擦洗,PH值中性时选用1%3%

8、双氧水或生理盐水擦洗。加强口腔护理也是预防感染的重要措施。6、湿化气道气管切开的患者失去湿化功能,易产生气道阻塞、肺不张和继发感染等并发症。充分气道湿化可起到抗炎解黏,稀释痰液, 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作用。除了要保持适宜的室内温度和湿度外,还应做到:首先每4h行雾化吸入一次,每次20分钟,保持呼吸道湿润,以利于分泌物排除,最后套管口覆盖呼吸过滤器,既起到湿化作用,还可防止空气中的微生物灰尘进入气道。7正确吸痰吸痰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重要措施,临床上根据患者咳嗽有痰,呼吸不畅,听诊有啰音,血氧饱和度下降等进行吸痰。吸痰应首选密闭式吸痰装置,若使用一次性吸痰管时,应选外径不超过气管套管内径1/2的柔软一

9、次性吸痰管,吸痰前用生理盐水润滑;吸痰前后应增加氧气的吸入,且时间不宜过长,以免造成病人缺氧。吸痰时负压调节要适宜,一般成人40.053.3kPa,儿童40.0kPa。插管过程中不可打开负压,且动作要轻柔,以免损伤呼吸道粘膜。吸痰时要做到四个字:轻、提、转、快。(1) 轻:动作轻,切勿粗暴,先用手捏住负压,防止无效吸入肺内空气,损伤气管黏膜。(2) 提:吸痰管趁吸气时再将管送入气管,气管切开长度15 20 cm左右,插入到位停留12 s使周围痰吸入管内再提拉。感觉某个地方痰多的可稍停顿。(3) 转:边吸边旋转吸痰管,以便吸出贴在管壁的粘稠痰液。(4) 快:动作迅速,每次不超过15 s。整个过程

10、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口鼻和气道吸痰管要分开,先吸气道后吸口腔。对分泌物粘稠的病人,抽吸前向导管内滴入无菌盐水3-7ml,可协助病人变换体位、配合叩击(叩背时应自下而上, 从边缘到中央, 手成勺状)、雾化吸入等方法稀释痰液。8、气管切口的护理 观察切口有无出血、感染等情况。切口周围用75%酒精消毒,每日两次。保持切口部位敷料清洁干燥,如有分泌物污染及时更换。9、气管导管的护理更换套管期间应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血压变化。气管套管每4-6小时消毒一次,取放内套管时吸净气道分泌物,及时清除管口分泌物,保持套管的清洁,避免咳出的痰液附着于管口形成干痂,堵塞呼吸道。固定气管套管的

11、寸带松紧适宜,以通过一指为限,太松套管易脱出,太紧影响血液循环。10、拔管的护理 拔管应在病人病情稳定,呼吸肌功能恢复,咳嗽有力,能自行排痰,解除对气管切开的依赖心理时,才能进行堵塞试验。堵管时,应准备好医用胶布,一般第一天封住1/3,第二天封住1/2,第三天全堵。堵管期间,严格观察呼吸变化,如出现呼吸困难,立即拔除胶布,并报告医生;如堵管后24-48h后呼吸平稳、发音好、咳嗽排痰功能佳可考拔管。拔管时动作要轻柔,拔管后的瘘口用75%酒精消毒,用蝶形胶布拉拢2-3d即可愈合,愈合不良时可缝合。11主要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气管切开早期并发症:1、肺不张;2、出血;3、感染;4、意外性脱管;5、气道

12、梗阻.迟发性术后并发症1、气管食道瘘; 2、无名动脉瘘;3、声门狭窄;4、拨管困难;5、皮肤气管瘘.(1)皮下气肿皮下气肿是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与气管前软组织分离过多,气管切口外短内长或切口缝合过紧有关。大多数日后可自行吸收。(2)出血气管内出血为气管切开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多因术中止血不彻底,操作损伤所致。术后伤口或套管内有少量血性物均属正常,如果观察到有新鲜血液渗出或血液自套管处有咯出,应立即报告医生,查找出血原因,协助止血。 (3)气胸及纵膈气肿气胸和纵膈气肿是气管切开术后较严重的并发症,多因手术切破胸膜或使用机械通气设备所致,轻者无明显症状,严重者可引起窒息。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脉搏加

13、快、胸部刺痛等。发现后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置,如果少量积气可自行吸收,纵隔气肿较严重时可行胸膜腔穿刺抽除气体,如为张力性气胸,应放置闭式引流。同时,应嘱咐患者不要剧烈咳嗽,以免使肺内压剧增,加重病情 。(4)感染 感染亦为气管切开常见的并发症,主要由痰液感染、交叉感染、空气污染、病人自身的感染灶以及机体抵抗力低等原因造成。因此在护理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消毒制度,同时减少陪护,严格探视制度,以减少细菌传播,必要时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5)气管导管脱落 脱管是气管切开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0.7%3.4%,多因套管带固定不牢或过松,病人频繁刺激性咳嗽或躁动等引起。如发现病人突然烦躁,出现呼

14、吸困难,口唇紫绀等现象,常是气管套管脱落的表现。应及时查找原因, 并立即再请医生将消毒好的套管重新安放,做好重置套管的准备。因此,为防止脱落,应随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其头部位置,套管系带时必须打死结, 以防止套管脱落,其松紧以能容纳一指为宜。 对于小儿和意识不清的病人, 应约束四肢,避免自行拔管。(6) 气管食管瘘少见,切开气管软骨时切入过深,穿入气管后壁,损伤食道是致气管食管瘘的常见原因。轻者用碘仿纱条填塞,可自愈;若瘘口较大,则需择期手术修补。 (八)带管出院的病人的护理对于非喉部病变而致的气管切开者,如气管套管已拨除且伤愈合良好,在具体的体格检查后,应告诉病人原发病的状况和目前治疗情况,督促病人积极进行原发病的治疗.配带气管套管出院者,应告诫患者及家属以下问题:切不可取出外套管,注重寸带是否固定牢固,以防套管滑出发生意外,沐浴时防止水渗入气管套管内,教会患者及其家属清洁消毒内套管的方法,告诉病人气管切开术迟发性并发症的症状和体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