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管理信息化在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3121629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物流管理信息化在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现代物流管理信息化在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现代物流管理信息化在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现代物流管理信息化在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作用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现代物流管理信息化在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作用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物流管理信息化在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物流管理信息化在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作用(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物流管理信息化在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限制,从选购原材料起先,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终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整合并优化了供应商、制造商、零售商的业务效率,使商品以正确的数量、正确的品质、在正确的地点、以正确的时间、最佳的成本进行生产和销售。经济国际化趋势的日趋显著,使得信息网络,信息产业融合在供应链的需求不断增加,随之而带来的整个社会的管理体系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更。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很多领域中,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从根本上变更了原先成本高、机构冗余、管

2、理困难的局面,从而提升了企业在供应链这一方面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在现阶段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新局面中赢得了机会。一、物流管理的概念(一)物流管理的概念物流管理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物流管理是指物资的选购、运输、仓储和配送等活动,是企业之间的一种物资流通活动。广义的物流管理包括了生产过程中的物料转化过程,基于这种广义的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也经常被人们认为即是物流管理。(二)传统物流传统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指产品出厂后的包装、运输、装卸、仓储,详细地说,就是使物流向两头延长并加入新的内涵,使社会物流与企业物流有机结合在一起。(三)现代物流现代物流(modern time

3、s Logistics)指的是将信息、运输、仓储、库存、装卸搬运以及包装等物流活动综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集成式管理,其任务是尽可能降低物流的总成本,为顾客供应最好的服务。(四)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的区分1.传统物流只供应简洁的位移,现代物流则供应增值服务;2.传统物流是被动服务,现代物流是主动服务;3.传统物流实行人工限制,现代物流实施信息管理;4.传统物流无统一服务标准,现代物流实施标准化服务;5.传统物流侧重点到点或线到线服务,现代物流构建全球服务网络;6.传统物流是单一环节的管理,现代物流是整体系统优化。7.与传统物流的运作模式相比,现代物流更趋向于现代化的电子信息技术。二、供应链管理(一)

4、将来物流发展的趋势现如今世界的物流已从量变到质变物流进入了供应链的时代。从物流发展历程分析,物流细想经验了一个持续变革的过程:50年头以前:强调运输效率;50年头:强调物流成本、客户服务;60年头:强调综合外包;70年头:强调运作整合、质量;80年头:强调财务表现和运作优化;90年头:强调客户关系和企业延长; 21世纪:强调供应链整合管理。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推动和全球统一大市场的建立,全球性的竞争日趋激烈。一些先进的企业在竞争和协同发展的实践过程中,渐渐相识到,必需从根本上转变经营思想,充分利用企业内、外的资源,增加企业的适应性、响应速度。于是便产生了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

5、anagement,简称SCM)这一新的经营与运作模式。如今全球的物流已经快步迈入供应链管理的时代。传统物流模式的规模与成本上的优势已经被供应链的优势所取代,物流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演化成为了供应链的竞争。(二)供应链的概念及特征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限制,从选购原料起先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终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网络结构和模式。各种物料在供应链上移动,是一个不断采纳高新技术增加其技术含量或附加值的增值过程。因此,供应链不仅是一条连接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料链、信息链、资金链,而且是一条增值链。

6、供应链一般都具有如下几方面的特征:1. 供应链的每个节点都是供应链必不行少的参加者。从范围上看,供应链把全部对成本产生影响的和产品满足顾客需求的过程中产生作用的每一方都考虑在内,包括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物流服务商、直到最终用户。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之间应当是供需协调、物流同步的关系。2.供应链是一条物流链、信息链、资金链和增值链。供应链不仅是一条连接从供应商直到最终用户的物流链、信息链、资金链,而且还是一条增值链,它能使全部参加者共同受益,物流在供应链上因加上、包装、运输、配送等过程增加了产品的价值,可以给相关企业带来增值收益。3.供应链是由若干条线状的链集成的网链结构。供应链往往由

7、多个、多类型、甚至多国企业构成。(三)供应链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1.节约交易成本。用互连整合供应链将大大降低供应链内各个环节的交易成本,缩短交易时间。2.降低存货量。通过扩展组织的边界,实现联合库存,供货商能够随时驾驭存货信息,因此核心企业、物流企业均已无必要维持较高的存货量。3.降低选购成本。促进供货商的管理。由于供货商能够便利地取得存货和选购信息,选购管理人员等均可以从这种低价值的劳动中解脱出来,从事具有更高价值的工作。4.削减循环周期。通过供应链的自动化系统,预料精度将大幅度提高,这将能缩短生产的时间,提高客户的满足度。5.收入和利润增加。通过组织边界的延长,企业能履行它们的合同,增加收入

8、并维持和增加市场份额。三、现代物流的信息化(一)物流企业信息化当今世界,企业的竞争是综合实力的竞争,物流职能是企业主要职能之一,因此被誉为“第三方利润源泉”,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的关注。目前,加拿大、英国、德国、芬兰、意大利、日本、韩国等都在投入巨资深化探讨探究物联网。国外的阅历也证明白信息化是中小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据英国有关企业物流科研机构调查显示,欧洲年收入在1亿美元到10亿美元之间的中型企业中,有91.3进行了信息化建设;年收入小于1亿美元的小企业中,有76.1进行了信息化建设。在美国,物流信息化探讨院有数据表明,这几年美国经济的发展有33.4是由信息化拉动的。(二)物联网时代中国

9、进入不行逆转的“物联网时代。物联网时代信息化成为物流业发展的核心。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时代、物联网时代。物流企业必需满足货主对物流服务的专业化、快速、高质量、正确、低成本的要求,并让货主随时掌控物流过程和库存信息查询。这些需求的实现无不是借助现代物流体系来完成。物流信息化对企业而言不是没必要,而是很有必要。物流专家探讨发觉,企业每投入1元钱进行信息化改造,平均能带来1.61元的经济效益。事实表明,在信息化的进程中,企业传统的生产方式正发生着巨大变更,信息技术在企业的广泛应用使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资源消耗和生产成本成为可能。把物联网运用于物流领域,就会全面提高货物装卸、运输、仓储、检验和

10、通关的智能化水平,实现物流业的高效、快捷、集约、透亮,节约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水平。物流企业主动推广射频技术(RFID)、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无线视频等技术的应用,帮助企业建立起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和智能化的管理系统,从而形成以各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为信息结点的物联网络。四、信息化在供应链中的重要作用(一)物流信息技术现有的物流信息技术主要有计算机技术、条码技术、RFID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在物联网时代,全部的物流设施设备都将嵌入RFID电子标签,小到托盘、货架,大到运输车辆、集装箱、装卸设备、仓库门禁等,标签中所记录的信

11、息会帮助物流管理系统实时地掌控各项物流进程,做出最有利的决策。这种高度信息化、智能化的物流管理将有助于物流企业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并推动整个物流业的发展。(二)信息化在中国物流业的应用信息共享是实现供应链管理的基础。供应链的协调运行建立在各个节点企业高质量的信息传递与共享的基础,因此,有效的供应链管理离不开信息技术系统供应的支持。目前,EDI、RFID、GPS、供应链信息系统集成和物联网技术是供应链信息化管理的主流技术据中国国务院官方探讨统计,中国已经实施和部分实施信息化的企业只有21,全面实施信息化的企业仅有10。在中国整个行业供应链当中,中国物流企业与上下游的信息基本无法实现共享,

12、导致流通成本居高不下。信息化技术对物流行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特殊是物流行业作为服务类行业,能够满足更多工商企业的各种需求,将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三)物流信息化对于企业的重要价值1.信息化使物流功能得到整合。物流系统是由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加工、配送等多个作业环节(或称为物流功能)构成的,这些环节相互联系形成物流系统整体。在物流信息化之前各功能之间的连接不协调或相互脱节。解决这些冲突,须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上述物流环节进行功能整合,联合运输、共同配送、延迟物流、加工、配送一体化等都是物流功能整合的有效形式。2.信息化使供应链各环节之间协调运行。传统物流管理的弊病就在于供应链各成员,

13、企业管理各环节之间相互脱节、信息沟通少,造成了信息流淌慢、物资流淌慢、资金流淌慢、响应速度慢,满足客户需求的实力不高。而物流信息化通过物流信息网络,就能使物流各环节上的成员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从而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精确、快速传递。在这种物流信息实时反应的网络条件下,物流各环节成员能够相互支持,相互协作,以适应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3.信息化改善了物流系统的时空效应。时间效应和空间效应是物流系统的两个主要功能。时间效应指通过商品库存消退商品生产与消耗在时间上的冲突,使生产与消耗在时间空间上达到一样;空间效应指通过运输、配送等活动消退商品生产与消耗在空间位置上的冲突,达到生产与消耗位置空间上

14、的一样。物流信息化通过快速、精确地传递物流信息,将生产地和流通过程中的库存削减到最低程度,供应商与生产厂商或消费者之间的距离被拉近,甚至达到“零库存” 或“零距离” ,由此降低物流费用。4.信息化提高了物流系统的快速反应实力。现代生产系统是以定单为依据,即采纳定制化生产方式,以满足消费者的特性化需求。而且,满足消费者的特性化需求必需快速反应,这既是消费者的要求,也是生产者降低成本、形成竞争优势的须要。生产系统的快速反应必定要求物流系统与之匹配,即也要快速反应。只有物流信息化才能实现快速反应。(四)国内物流企业无法实现信息化的因素据国家对重点企业的调查分析,中国企业普遍存在信息化程度低,信息机构

15、不健全,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与建设成本过高,经营管理中协作不充分的问题。从总体上看,存在地区不平衡,还较多停留在表面应用层次上,没有深化到企业的运行、管理各个环节。企业信息化投资不足和缺乏专业的信息技术人才是存在的两大难题。(五)供应链信息化的发展趋势1.新技术应用提升供应链标准化水平。RFID、射频技术、GPS、自动立体化仓库等新技术设备的广泛应用,将为供应链信息化基础水平带来质的飞跃。 2.精准的供应链安排需求。供应链安排包括需求安排、库存优化和选购安排三个部分。精准的供应链安排是消退供应链“牛鞭效应”的最主要的手段对供应链管理有着重要影响。随着将来软件厂商的实力提升,制造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16、,精准的供应链安排将建立更加高效和灵敏的供应链。3.一体化解决方案。目前供应链信息化软件缺乏整体的一体化解决方案企业系统集成的工作量大。一体化解决方案将是将来制造业供应链信息化管理的需求之一。 4.移动互联。移动设备的客户端如今越来越热门,这种移动的互联方式将打破时间和空间上对物理静态设备操作的显示。手持订单处理终端、移动化的流程审批等设备和系统的应用,加速信息流高效流通。将来供应链信息化对此方面有着更为广袤的需求。 5.智能的供应链数据挖掘。目前,大部分中小型企业的信息系统还远远谈不上决策支持,只能起到部分协助决策的作用。志向的供应链信息系统应当能够帮助企业进行信息的收集整理,将有用的、精确的、刚好的信息,以可利用的形式呈现给不同层面的决策者。以精确的数据构建起企业数据仓库,开展数据挖掘和学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