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校的意义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3121384 上传时间:2023-03-1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依法治校的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依法治校的意义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依法治校的意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依法治校的意义(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依法治校的意义 010661040 王志坚依法治校就是要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有法可依,建设一个稳定、法治、公平、有序的和谐校园。依法治校是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基础工程之一,是新时期的领导思想、领导方式在教育领域的体现。依法治校是依法治教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治校就是要在依法理顺政府与学校的关系、落实学校办学自主的基础上,实现学校管理与运行机制的制度化、规范化,形成政府宏观管理,学校依法按照章程自主办学,依法接受监督的新格局。从法律概念上讲,依法治校必然体现一种教育法律关系,即依法治校必须由主体、内容和客体三大要素构成。从国家机关以学校为对象进行管理的角度而言,主要是指各级政府及教育主

2、管部门,还包括其他行政机关对学校各项具体事务的依法管理;从学校管理者的角度来看,是以学校的各项内部事务为对象,依法管理学校。依法治校,从教育行政法学角度界定,是指政府及教育等各职能部门依法治理学校;从学校管理学的角度而言,是指学校管理者对学校各项事务进行依法管理。依法治校的“法”不仅包括专门的教育法律、法规和规章,如教育法、教师法等,还应包括宪法中有关学校教育之内容,同时其他与学校教育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如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在学校内部主要是专指有关学校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伴随着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理念深入人心,公民个人权利意识不断增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近

3、几年来,高校侵犯学生权益现象屡见端,。究其原因,与管理理念陈旧,法治观念淡薄,以及整个教育法治化进程落后不无关系。坚持以人为本,切实保障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的合法权益,就必须依法治校、依法管理。依法治校作为依法治国方略的组成部分,就是按照法治的原则和精神对学校进行管理。依照法律法规的要求,通过建立和完善必要的制度和程序,规范学校秩序,尊重和保护学生的权利,将其纳入法治化、程序化轨道,实现法治状态下的学生管理。 依法治校,对学校自身的发展建设有重要意义。学校管理者依法行政、依法办学,势必推进学校管理方式的重大变革,即从封闭的集权式管理向开放式的民主化管理转化,从而有利于规范办学行为,提高学校

4、管理水平,并有利于营造学校教育的法制氛围,积极推动全社会依法维护学校合法利益、依法支持学校建设,同时,有利于维护学校及师生的合法利益,对教师依法从教和学生遵守法纪也有积极作用。另外,依法治校对我国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和进步起推动作用。学校教育是整体教育事业的核心部分。目前,我国受经济发展、现实国情所限,国民教育主要靠学校教育来完成。如何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是我国社会发展走向新的历史时期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依法治校的实施将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起重大的推动作用。依法治校是推进我国全民素质教育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教育系统依法治校的整体水平,维护广大

5、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合法权益,增强学校领导、教师和广大学生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的能力,提高学校依法决策,民主管理和监督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学校管理科学化,促进学校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近年来,高校的管理水平有了一定提高,依法治校工作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从总体上看,在高校的各项工作中,管理还是一个弱项,依法办学的理念还很薄弱,依法治校的水平还不高,这就影响了高校的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因此,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牢固确立依法治校的理念,不断推进依法治校,以加快自身的发展。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离不开学校教育。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强化学校的法制化管理,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率,这是依法治校的价值定位,是我国迈入21世纪教育发展的必然抉择。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