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级康复治疗专业《康复评定》课程规范标准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3121335 上传时间:2023-09-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1.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度级康复治疗专业《康复评定》课程规范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6年度级康复治疗专业《康复评定》课程规范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6年度级康复治疗专业《康复评定》课程规范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6年度级康复治疗专业《康复评定》课程规范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6年度级康复治疗专业《康复评定》课程规范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度级康复治疗专业《康复评定》课程规范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度级康复治疗专业《康复评定》课程规范标准(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康复评定技术课程标准课程编码:23302230课程名称:康复评定技术学分:6学时:108开课学期:2一、课程概述1课程性质与作用康复评定技术是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该课程是在对专业人才市场需求和就业岗位进行调研、分析的基础上,以康复治疗技术岗位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培养为重点,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理论,校院合作开发的一门工学结合课程。2课程与前修后续课程的关系与本课程相关的课程有:前修课程人体发育学、功能解剖学、运动学,后续课程运动疗法、作业疗法、康复工程学、临床康复学、言语治疗学。3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本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遵循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指导思

2、想,以医院调研为基础,围绕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在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职业教育思想和方法的基础上,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思想,与医院专家共同合作,实施本课程的系统开发与实践。4课程标准设计思路本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为遵循职业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从宏观(培养目标定位)、中观(课程体系)、微观(教学单元内容)三方面进行系统化设计。结合学生已有学习基础和学习风格,按照教学做合一的原则,根据职业活动特点,重组教学内容,安排教学单元次序。采用案例教学、任务驱动、现场教学、讨论法和小组学习等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调动学生主体积极性,将理论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实现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系统化培

3、养。系统化规范教学环境条件,对校院合作、实训基地、专兼结合的“双师”团队,教材等进行系统规划,保障课程的有效实施。本课程标准用于指导康复评定技术课程建设与课程教学。二、课程目标1课程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具备的能力,并具备的能力,促进企业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具备掌握各种功能评定的方法的能力,并具备熟练应用运动感觉等功能评定方法评定患者的各项功能的能力,促进患者康复。2知识、能力与素质目标(1)知识目标 系统掌握各种康复评定的定义、影响因素、适应证、禁忌症,以及各种功能评定的方法; 熟悉各种功能活动的解剖结构、生理过程; 了解现阶段国际通用的评定方法和手段。(2)能力目

4、标 专业能力:具有初步运用计算机处理工作领域内的信息和技术交流能力;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和初步的专业英语阅读、会话的能力,英语达三级水平。具有阅读英语文献的能力。具有翻译康复医学专业英语技术文章的能力及初步听说能力;具备熟练运用康复技术的能力,较系统地掌握康复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获取最新护理及康复领域知识的自学能力。具有熟练应用运动功能评定方法评定患者的运动功能;能够使用各种量表对各种作业能力、感觉功能、疼痛、心理功能,环境及生活质量进行评定;能够使用精密仪器评定各种功能; 方法能力:能制定康复工作计划的步骤,提出解决各种临床实际问题的思路;具有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能力,以及资料查询、文献

5、检索及计算机等现代技术获取信息的能力、对工作结果进行评估的能力;具有全局思维与系统思维、整体思维与创新思维的能力;具有决策、迁移能力;能记录、收集、处理、保存各类专业技术的信息资料;具有管理及人际交往的能力,具有不断获取新知识和创新的能力;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胜任各种康复相关的技术工作。 社会能力:具有一定的人文艺术、社会科学知识,对自然、社会生活和艺术具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和高尚的生活情操与美的心灵;具有从事专业工作安全生产、环保、职业道德等意识,能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具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立业能力;具有医疗安全意识,各部门间协调、合作能力;具有康复信息的收集与处理能

6、力;具有适应职业变化的终身学习能力。(3)素质目标具备良好的质量意识和工作责任感;具备认真、严谨的学习和工作态度;具备自觉维护工具和工作环境清洁的良好习惯,能遵守操作规范和安全文明生产规程;-/具备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具备人际沟通与团队协作能力。三、课程学习内容与学时分配1课程教学总体设计模块(章)项目(节)理论实践合计模块一:绪论康复评定定义、内容和方法模块二:人体反射和形1.基本生理指标的测量态学评定技术2.人体形态学测量模块二:运动功能评3人体发育性反射和反应的评定1关节活动度的测量102. 肌力检查123肌张力的评定4. 平衡功能的评定5. 协调运动障碍的评定6. 步态分析模块四:

7、神经电生理检查技术1. 肌电图检查技术2. 神经传导检查技术模块五:感觉功能评1.感觉的评定2.疼痛的评定模块六:心理功能评定3.高级脑功能障碍的评定1.社会心理技能和心理成分的评定模块七:言语功能评1.吞咽障碍的评定模块八:社会功能评1.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2. 生活质量的评定模块九:心肺功能评定3.环境的评定1.心功能评定2.肺功能评定模块十:常见疾病的康复评定1脑卒中的康复评定2.脑外伤的康复评定2-/3. 脑性瘫痪的康复评定4. 脊髓损伤的康复评定5. 骨折的康复评定6. 骨关节炎的康复评定7. 颈肩腰腿痛的康复评定&压疮的评定54541081:1理论与实践比2教学单元设计模块(章)

8、项目(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学时模块一:绪论康复评定定义、内容和方法1. 熟练掌握定义及评定的目的2. 掌握评定的层面3. 了解评定指标种类、评定流程1康复评定的定义2. 康复评定的内容3. 康复评定的实施讲授法;现场教学;讨论教学;2模块二:人体反射和形态学评定技术1.基本生理指标的测量1. 掌握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的正常值2. 熟悉非正常值的意义1. 血压2. 脉搏3呼吸4.体温讲授法;现场教学42.人体形态学测量1. 熟悉人体姿势的评定方法以及意义2. 掌握身体的重要体表标志,掌握肢体长度和围度的测量,以及残肢长度和围度的测量方法。3. 了解身咼、体重、体重指数、脂肪厚度的测量方

9、法1人体姿势评定2.肢体长度测量3肢体围度测量4. 残肢长度测量5. 残肢围度测量6. 身高、体重、体重指数的测量和计算7. 脂肪厚度的测量以及体脂百分比的计算8扁平足的测量讲授、演示、现场指导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角色扮演、案例法、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63.人体发育性反射和反应的评定1掌握反射与反应的分类2熟悉脊髓水平及脑干水品的反射评定方法3.学会浅反射、深反射的检查方法,能够对各种病理1.反射2反射的检查方法3.结果记录与分析讲授法;现场教学6反射做出判断。模块三:运动功能评定1.关节活动度的测量1. 了解关节活动度相关概念,熟悉测量方法与步骤、结果记录与分析,掌握各关节活动度的具体测量2.

10、学会测量脊柱、上肢关节、下肢关节的主动和被动关节活动度,能够进行个关节活动度的具体测量。1. 关节活动度2. 测量方法与步骤3各关节活动度的具体测量4.结果记录与分析讲授、演示、现场指导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角色扮演、案例法、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102肌力检查1知识目标:了解检查方法与步骤,熟悉各肌肌力的检查方法,掌握脑神经支配肌的检查。2.能力目标:学会进行徒手肌力检查的方法与步骤学会上肢、下肢、躯干、面部主要肌肉的肌力手法检查,并能够正确分级。1. 肌力2. 检查方法与步骤3. 各肌肌力的检查方法4. 脑神经支配肌的检查5. 结果记录与分析6. 等速运动测定仪测定7背力计测定讲授、演示、现场指导

11、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角色扮演、案例法、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123.肌张力的评定1知识目标:了解肌张力的生理学基础,熟悉正常肌张力、异常肌张力,掌握肌张力的检查方法。2.能力目标:学会用改良的Ashworth方法对肌张力进行评定,并能够对痉挛进行评定。1. 肌张力的生理学基础2. 正常肌张力3异常肌张力4. 肌张力的检查方法5. 结果记录与分析讲授、演示、现场指导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角色扮演、案例法、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64.平衡功能的评定1. 知识目标:了解相关概念,熟悉定量评定、定性评定,掌握功能性活动的评定。2. 能力目标:学会进行定量评定、定性评定、功能性活动的评定学,能够用Fugl-Mayer

12、、Berg平衡量表等方法对平衡进行评定。1. 概述2. 定量评定3. 定性评定4功能性活动的评定讲授、演示、现场指导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角色扮演、案例法、45.协调运动障碍的评定1. 知识目标:了解协调运动,掌握协调运动障碍的评定方法与步骤。2. 能力目标:学会进行协调运动障碍的评定方法,学会协调试验的方法。1.协调运动2评定的方法与步骤3.结果记录与分析讲授、演示、现场指导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角色扮演、案例法46.步态分析1. 知识目标:了解正常步态,掌握定性、定量分析法,熟悉常见病理步态的原因及表现。2. 能力目标:学会步态的定性、定量分析法,学会分析正常的步态,能够对常见的异常步态进行定性或

13、定量的分析。1. 概述2. 正常步态3定性分析法4. 定量分析法5. 常见病理步态的原因及表现讲授、演示、现场指导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角色扮演、案例法8模块四:神经电生理检查技术1.肌电图检查技术1知识目标:了解sEMG仪的基本构成与工作原理,熟悉sEMG仪的操作、sEMG仪的分析及有关指标,掌握sEMG仪在康复医学的应用。2能力目标:学会sEMG仪的操作、sEMG的分析,并能利用sEMG仪解决康复医学中的相关问题。1. 概述2. sEMG仪的基本构成与工作原理3. sEMG仪的操作4. sEMG仪的分析及有关指标5. sEMG仪在康复医学的应用讲授、演示、现场指导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角色扮演、案

14、例法、22.神经传导检查技术1知识目标:了解神经传导速度,熟悉临床肌电图。2能力目标:学会临床肌电图,并能够进行神经传导检查。1临床肌电图2神经传导速度讲授、演示、现场指导相结合的教学方式;2模块五:感觉功能评定1.感觉的评定1. 知识目标:了解躯体感觉,掌握感觉功能的检查步骤与方法。2. 能力目标:学会感觉功能的检查步骤与方法,能够利用各种设备对感觉功能障碍进行评定。1. 躯体感觉2. 检查步骤与方法3. 结果记录与分析角色扮演、案例法、42疼痛的评定1知识目标:了解疼痛的分类与评定目的,掌握评定方法与结果记录。2.能力目标:学会进行疼痛的评定,能够对疼痛进行分1疼痛的分类与评定目的2.评定方法与结果记录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4析、评定。3.高级脑功能障碍的评定1知识目标:了解认知功能与认知功能障碍,掌握知觉功能障碍的评定、认知障碍的评定。2能力目标:学会进行高级脑功能障碍的评定。1认知功能与认知功能障碍2. 知觉功能障碍的评定3. 认知障碍的评定讲授、演示、现场指导相结合的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