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活动设计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3121280 上传时间:2022-09-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育活动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德育活动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德育活动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德育活动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德育活动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德育活动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育活动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百度文库德育活动设计- 团结的力量课例名称:学会团队合作,体验团结的力量报送单位:牡丹江市林口县第四中学设计教师:张振宇设计时间:一、活动设计背景:1、在国家新课程改革的带动下要求我们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与动手方面的能力成为当前教学形式下的当务之急。2、针对当前我校学生的家庭教育方面比较匮乏,留守学生、 独生子女过多, 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不注重集体,过分强调以个人为中心的形势,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能起

2、到重要的作用。二、体验活动主题:1、在新课堂教学改革的形势下要求我们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在教学中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行为习惯。2、因为新课改的标准把学生的真实体验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强调思想品德教育主要不在于对道德知识的死记硬背,而在于体验与实践。所以,本堂“体验式”德育教学课案,旨在于诱发和唤醒学生的道德体验,对其生存实践和生命健康成长发挥实际的促进作用。三、体验活动目的:1百度文库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团队意识、团结协作的能力;在活动中自我展示、自我教育的能力。结合我县已全面铺开的新课堂

3、教学改革模式,进一步解放学生的天性,增进小组成员之间的配合意识,找到自己在小组中的位置,增强集体荣誉感,认识到个人只有依靠集体才能将能力发挥到最大。四、体验活动基本原则:1、参与性原则: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让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展示自己的能力,教师进行点拨, 启发学生的思维。 用事实来说话, 让每个学生参与实践。2、体验式原则:让学生自己动手,总结活动感想,抒发活动感悟,达到“行有所感,感有所悟”。五、活动准备:学生准备:收集有关“团结合作”的成功事例或故事教师准备:一把筷子、塑料管、剪刀、墙纸、透明胶六、体验活动基本流程:1、互动游戏,营造气氛。游戏设计:“我行,你也行”目的与意义:通

4、过游戏拉近师生间距离,打开课堂的拘谨局面,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营造师生互动的活跃氛围。组织形式:组织学生在教室里按四路纵队站好,男女生各两队,让学生跟着教师学做手势与动作。2、分组参与,体验“团结”游戏设计:“十双筷子抱成团”“同手同脚”目的与意义:通过这两个体验式游戏寓教于乐,让学生们进行团结合作的体验,2百度文库切身的体会到团结的力量。组织形式:教师演示,学生分组进行体验3、现场探究,感悟“团结”环节设计: (1) 让学生们谈一谈游戏过后的感受;(2) 让学生们将课前准备的关于 “团结合作” 的成功事例或故事进行现场展示目的与意义:通过游戏感言和“团结”故事展示让学生们分享活动心得,交流活动

5、经验,深化活动感悟。组织形式:可设计成围坐交流的形式,有利于拉近师生距离,消除师生隔阂。4、迁移经验,学会“团结”活动设计:“建塔”目的与意义:通过分组进行分工协作的过程,模仿新课堂教学改革的形式,在彼此的交流与合作过程中体现“团结”的精神,真正的体验团结合作的重要性。组织形式:全班同学按照课改小组的形式进行分组,每组分发 30 根塑料管、一卷墙纸、一把剪刀、一卷透明胶。要求:每个塔要建到50 厘米左右高,在 25 分钟之内完成,每个小组要求分工明确5、交流唤醒,内化提升教师根据学生活动的整体情况进行疏导点拨,结合学生的亲身体验谈“团结的力量”如何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体现出来,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

6、学会团结,乐于团结,精于团结。总结: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主题班会活动:学会合作,体验团结的力量”,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3百度文库七、体验活动总结反思:我认为新课堂教学改革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机遇,在课改的大潮下德育手段要尽量的克服单一化, 形式化,口号化。“体验式” 教学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 ,旨在于诱发和唤醒学生的道德体验,对其生存实践和生命健康成长发挥实际的促进作用。所以我觉得以后多开展此类的活动对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水平与生活能力是有很大的好处的。通过本次“体验式”德育课我得到了几点感触:1. 建立学友型师生关系在教学中尽可能地开展师生互学、角色互换活动,多给孩子展示自我的机会

7、,多鼓励他们标新立异,提出问题。初中生有着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对周围的事物有着特殊的敏感,甚至老师不经意的一言一行都会引起他们情绪波动。因而教师精神饱满、富有激情,由浅入深地“感染”学生,引发师生情感上的共鸣,提供学生对问题的思考。2. 情景体验利用学生喜欢的各种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游戏、音乐、角色扮演体验自己的心理行为,或者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创设一些形象逼真的情景,以打动学生,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达到教学目的。3生活体验生活是最好的教育环境,生活在人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学会做人,主要在生活中体验实现。教学过程当中的反思:1. 学生对“体验式”教学的这种形式是比较喜欢的,但是

8、在上课的过程当中学生的课堂纪律成了一件比较棘手的事情,所以在以后的教学当中应该仔细的想想,4百度文库如何在不扼杀孩子天性的前提下把握好课堂的秩序。2. 孩子们在课堂里面的表现让我非常的满意,但是也许是由于此类型的课上的不多的缘故,孩子们在分组设计“塔”的过程中并没有按照我事先的提示去做,结果导致大部分的小组没有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3. 如何更为有效地创设适合教材内容也适合学生实际的情境,以及如何顾及学生体验水平个别差异,最大限度地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深刻体验。一节课,既可运用于记忆、理解,也可用于分析、综合、创造性学习、体验式教学,把大部分的时间还给学生进行体验、 思考、讨论,小部分时间

9、留给学生进行指导和启发,符合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规律,促进了知识的有效转化。在教学中通过大量的体验,促使学生将道德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情感,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信心,体验式教学仍需深入研究学生的思想状态,不断把握教学规律,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从而内化为行为。八、体验活动课例评价:听完这个课例,这个课例应该是一个很有价值很有意义的课题,它的价值就在于把新课改的理念融入到学校的德育工作中来,它的意义就在于要研究“如何唤醒学生体验集体生活的乐趣,使他们对集体充满热爱与感恩等,并为其今后的健康成长奠基。更可贵的是,本堂课不是将一般“课题研究”那样脱离课堂地做纸上(论文报告式)功夫,而是让学生在亲身实验切身体会的的前提下做研究。所以这不仅是一个课例,应该拓展开去,是一个课题。这种形式,它拓展了德育教学的空间,体现了人文教育的特点,表现了“教育塑造人”这一思想。每一堂课都有它的价值很与意义,但不是每一堂课都能让学生有如此收获,这归功于本堂课以一种新的形式,让学生真正的体验到了“团结”对于一个小组,一5百度文库个班级,一个集体的重要性。 所以我认为这样的课要继续的上下去,而且要多上,变着法子的上。总结: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主题班会活动:学会合作,体验团结的力量”,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