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按课文内容填空1-4单元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3121277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按课文内容填空1-4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按课文内容填空1-4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按课文内容填空1-4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按课文内容填空1-4单元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按课文内容填空1-4单元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按课文内容填空1-4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按课文内容填空1-4单元(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按课文内容填空4单元1. 题秋江独钓图是 朝 写的,这是一首 诗, 一扁舟,一丈丝纶 。一曲高歌 ,一人独钓一江秋。古人说:“诗中有画。”读了这首诗,我的眼前仿佛浮现出一幅画,画中有所有 等景物,体现了诗人 心情。2. 寻隐者不遇的作者是唐代诗人 。全诗内容: ,。 , , ,我还懂得她的另一首诗是 。补充:这首诗记叙了诗人前去山中寻访隐者而没有遇到的事,诗人与童子的问答,体现了隐者高洁的性格,以及诗人对隐者的仰慕。3. 所见的作者是 代诗人 ,全诗内容: ,. , , .诗篇向我们展示了一幅_ 图,抒发了_,牧童“忽然闭口立”的因素是 。4. 是生命之本, 是一切迈进活力的源

2、泉, 是做人的主线。5. 陶校长演讲一课中,陶校长在演讲里提到的“每天四问”是从 、. 、 、 、四个方面来谈的。6.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句话中的“真人”是指 的人。7. 让明亮的眼睛去发现 。用绚丽的色彩去描绘 。8. 去吧,天空会 ,给你们送去 。去吧,大地会 ,给你们留下 。9. 开始脱壳了!蝉虫整个身体来回地抽搐了几下,背上立即 ,蝉背露出来了。背一那一层保护甲的颜色也在不久地变化着,先是 ,一会儿 。接着 ,前面 像两颗花椒籽同样又黑又亮。10. 观测是我们结识世界的基本。巴甫洛夫说过:“_ _”。伽利略说:“_ _”苏霍姆林斯基觉得:“观测

3、对于小朋友之必不可少,正如_ _之必不可少同样,在这里_ _”11. “但是不久就发生了奇迹般的变化。 的翅膀_ ,不久盖住身子,像两把扇子。蝉儿的肚子在_ _,每颤抖一次,身上的颜色就 _变化一次,徐徐地变成了_ _,变成了_ _。翅膀上浮现了_ _、 。”这段话重要写了 , 。之因此写得这样生动具体,缘于作者细致观测,因此苏霍姆林斯基说:“ 。12. “夜幕来临,蝉虫就从土里_ 出来,偷偷地_到树干上,_ 它身上的旧衣,_ 华丽的新装。”正由于作者观测仔细,由此,我想到了这句名言:_。13. 祖国敞开了绿色的大门,给孩子一片_。去吧,去 _ ,去吧,去打开 ,让明亮的眼睛去发现_ 。用_

4、_去描绘果园的丰收,_ _ _。14. 飞机在_高空回旋,鲜花伴着_,撒向_无垠的大海_。大海 _呜咽_,寒风卷着浪花,痛悼伟人的拜别15. 时近中午,专机回旋着向大海辞别透过舷窗望去,水天一色波,波翻浪涌,从那_永不断息_的涛声中,人们仿佛听到了邓小平爷爷那震撼人心的声音:“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16. 春天到了,儿子种的花_全都开了_。_春风吹来_,_姹紫嫣红_的花儿_轻轻摇晃着_,散发出_阵阵芳香_,引来_了一只只蜜蜂_。17. 傍晚,_彩霞染红了天空_。高尔基坐在院子里,_欣赏着儿子种的花,心里有说不出的快乐。瞧,_那些盛开的花朵_多像_儿子红扑扑的脸庞_啊

5、!18. “要是你_无论在什么时候_,_什么地方_,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那你的生活该会_多么快乐呀!”“那时候,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好。你要懂得,给永远比拿快乐”19. 人们多次规定,张僧繇只得提起笔来,_轻轻一点。_霎时间,只见 乌云密布,电闪雷鸣,_被点上眼睛的龙_腾空飞去_。游客们_惊叹不已_,无不佩服张僧繇神奇的_点睛之笔。20. 嫦娥奔月是国内流传甚广的_神话_故事。记叙了_后羿_为民除害,射掉了九个太阳;奸诈贪婪的_逢蒙_,一心想得一仙药,_嫦娥_为了不让老百姓受害,吃了仙药,升天成仙的故事。这一天是农历的_八月十五日_,后来就成了中国老式节日中秋节。21. 把下面的谚语补

6、充完整。1)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2) 百日笛子千日箫,小小胡琴拉断腰。3) _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4) _艺多不压身_,艺高人胆大。5) 要练惊人艺,须下苦功夫。6) 若要戏路通,全靠幼时功。22. 贾岛拜访李凝时写了一首诗_题李凝幽居_,其中有一句是:“鸟宿池边村_,_僧推月下门_。”后来她觉得这诗中的“推”字用得不太好,于是改为“敲”。这样改的好处是烘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比“推”字响亮。后来,人们把在写作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23. 伊索寓言集中有许多有趣的故事,你所懂得的有哪些?请写出四则寓言的题目。(课本中的除外)农夫与鹰 狡猾的人 青蛙邻居 人与宙斯24. 目前市

7、场上常常浮现某些拿假冒伪劣商品冒充名牌的现象。对于这些鱼目混珠,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事,我们要给以严肃的打击。句中“鱼目”指假冒伪劣商品,“珠”指名牌商品。“鱼目混珠”在句中的意思是拿假冒伪劣商品冒充名牌商品。25.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_祖国_和_人民_。26. 她得知自己的病情后,不是悲观消沉,而是开始学习如何坦然地面对生活,面对可怕的艾滋病。27. “与_大海_同在,与_祖国_同在,与_人民_同在。”这句话运用了_排比_ 的修辞手法,体现了邓小平爷爷虽死犹生,永远活在人民心中。28. 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_会把她的骨灰送往祖国的万里海疆_;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_会把她的骨灰送往

8、澳门_;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_把它的骨灰送往宝岛台湾_;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_会把她的骨灰送向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_这段话运用了拟人手法。其中“她”指_邓小平爷爷_。29. “你回去了,可是_你栽的花留了下来_。我望着它们,心里想:我的儿子在岛上留下了美好的东西鲜花。”要是你_无论在什么时候, 什么地方,_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那你的生活该会多么快乐呀!“那时候,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_。你要懂得,给,永远比拿快乐”这部分文字出自_高尔基_给_儿子_的信中,她写这封信的目的是告诉她的儿子给永远比拿快乐。其中“给”指的是_留给人们美好的东西_,课文中高尔基的儿子(人物)给岛上的人们(人物)留下了美好的东西鲜花。30. 高尔基的代表作是童年妈妈在人间等,她为孩子们创作的作品有意大利童话俄罗斯童话等。31. 牧童和狼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贯说谎的人虽然说真话,也没有人会相信。 这句话告诉我们说谎导致的成果是没人信任。 32. 狐狸和葡萄这则寓言所论述的道理是:挖苦了那些“无能为力,做不成事”反而找多种借口自我解嘲的人。 33. 蝉和狐狸这则寓言所论述的道理是:一种聪颖的人,总能从别人的劫难中吸取教训。这句话点明了寓意,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