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教学设计表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3113219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相思》教学设计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长相思》教学设计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长相思》教学设计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长相思》教学设计表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长相思》教学设计表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相思》教学设计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相思》教学设计表(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表学校辽宁省本溪市实验小学设计者祖娜学科(版本)人教版语文5年级上册章节2单元第5课学时1课时年级 5年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1.通过创设的情境,更好地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词中的意境和诗人所表达的感情。2.能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地诵读长相思,进一步感受词的抒情韵律。3.了解“风一更,雪一更”的对仗手法,感受“更”在古典诗词中的特殊情味。【过程与方法】:利用课文插图、音乐渲染、多样化朗读和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来完成对词的理解和感悟。【情感和态度】:体验诗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感悟诗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体味“故园”的文化意蕴。教学重点难点以及措施【教学重点】:在想象、质疑

2、和情境诵读中,体验诗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感悟诗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教学难点】:在移情想象中建构“故园”的丰富意象,体味“故园”的文化意蕴。学习者分析本课我面对的是五年级学生,他们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理解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探究式学习的优势,引导学生用教师提供的方法自学课文,但是,学生在此之前从未接触过分上阕下阕的词,在理解词义和体会整理内心思想感情方面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科学合理的引导,还要在初读环节中交待清楚关于诗词特点的语文知识,为后面的教学环节打下基础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活动设计活动目标媒体使用及分析(交互式电子白板使用功能)一、借助注释, 初读词意教学环

3、节(一)导入我们已经学习了第五课的前两首古诗,在王安石的眼中,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江南岸的春风;而到了张籍的笔下,乡愁又成了一封意犹未尽的家书。那么,在纳兰性德的心中,乡愁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板书课题)(二)整理简介(三) 初读长相思1.一读 读准音2.二读 品节奏 (读出长句子中的停顿)3.三读 找不同 师小结词的概念、 分类、特点教学内容1. 学生简介整理,检查预习情况2. 学生自由读词一读 读准字音学生到白板前自己进行形近字练习二读 品节奏学生到白板前标注断句方法。三读 找不同 学习通过朗读自己总结诗和词的不同。活动设计1. 读准字音2. 学会断句3. 理解诗和词的不同,了解

4、词的分类和特点活动目标1.在初读环节,学生为了更好的识记生字“榆”“畔”,使用了电子白板中的拖拽功能,将两个生字的基本字分别拖拽到其他偏旁部首的旁边,形成一组形近字练习。这样的设计,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区分形近字,帮助学生记忆。2.为了更好更系统的带领学生反复诵读,我设计了“一读读准音,二读品节奏,三读找不同”直至“七读”七个主要教学环节,我使用电子白板的拉幕功能将这七个环节七个要求按教学的顺序依次展示,学生不但明确了每次读书的目的,也明确了教学顺序,掌握学习的方法。3.使用白板笔的书写功能,在指导断句环节中由学生自己到白板前标注断句,加强师生互动媒体使用及分析(交互式电子白板使用功能)二、

5、 品读感悟 理解词义教学环节(一)四读 知上阕1.师:带着这些印象和感觉,默读长相思的上阕,结合书中的插图,和书中的注释想想这上阕大概讲了怎样的意思。读后讨论:整理的“身”曾在何处?你们是从哪儿读出来的?(学生自学 讨论 )2.汇报 :曾经身处山上 身处水中 身处山海关 身处军营 师:整理的身在哪儿?他经过了崇山峻岭,他经过了小河大川,他经过了山海关外,他经过了军营的帐篷,他还经过了许许多多的地方,一句话,整理身在征途上。(板书:身在征途)3. 语言练习4.指导朗读(二) 五读 赏下阕1.师:上阕叙事 下阕侧重写什么呢 ?整理的“心”又在哪里?(板书:心)你们是从哪儿读教学内容懂的?请按照学习

6、上阕的方法自学下阕( 生自学 汇报)2. 教学对仗3.课堂小练笔 请按照这样的格式 用对仗这样的方法 紧紧围绕词的主题 试着填词。交流汇报(三)六读 齐吟诵 理解故园之恋 师:如果身在故园,又会出现怎样的画面和情景呢?(播放音乐、画面)那可能是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那也可能但是,这一切现在有吗?没有。在这里,有的只是(指名学生朗读词) 我们可以想见整理的那份矛盾、痛苦、煎熬的感情。怀着这份感情,大家齐读长相思。1. 在教师指导下小组学习上阕,理解:身在征途2. 语言练习 积累词语3. 小组自学下阕,理解:心在故园4. 课堂小练笔按照对仗的方法试着填词5. 朗读训练 活动设计1. 理解上阕和下阕词意

7、2. 了解上阕叙事下阕抒情的方法3. 积累8-10个描写路途遥远又艰难的成语4. 初步了解对仗的方法,能填简单的词5. 有感情的朗读词活动目标1.在“五读 赏下阕”这一环节中,学生理解了词的意思后,我使用电子白板中的拖拽功能,将“山、水、程、夜深千帐灯”等字拖走,空出:( )一( ),( )一( ),身向榆关那畔行,( )。( )一( ),( )一( ),聒碎乡心梦不成,( )。请学生试着填词,这样的情境之下,学生对“对仗”这一方法理解的更好。2.使用白板的播放功能,链接视频,学生亲身感受大军风雪中前行的艰辛。3. 使用白板笔的书写功能,及时板书身在征途,心在故园。4. 通过电子白板的插入图片

8、功能,在“理解故园之恋”这一环节媒体使用及分析(交互式电子白板使用功能)中,展示几幅表现故园美丽、宁静的精美画面,与词中描写的寒风朔雪形成鲜明的对比,学生更好的理解了整理的思乡之情。5. 使用电子白板的播放功能,用悠扬的古筝曲渲染良好的课堂氛围,学生朗读或练笔都更入情境三、互文印证,教学环节读透词心教学环节1.七读 入意境品味思乡情大家读得真好 读出了他教学内容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痛苦,可是,我们是否真正走进纳兰的内心了呢我们是否理解了他长相思中的全部内涵了呢?故园这么让人留恋,他为何还要离开呢?在菩萨蛮中,纳兰也这样的问自己出示菩萨蛮:问君何事轻离别 一年能几团圆月 谁会这样问纳兰?妻子如何

9、问?朋友如何问?父母如何问? 你能将君字换成什么字?纳兰真的是轻离别吗?请你替他回答 师小结; 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 长相思。 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 长相思。 爱故园,爱祖国,字字化作 长相思。2八读 试背诵教学内容1.从菩萨蛮中,“问君何事轻离别 一活动设计年能几团圆月”一句入手,体会整理内心,理解词的内涵2.背诵长相思。活动设计1. 理解整理不是真正的轻视离活动目标别,理解整理为家为国的豪情壮志,真正体会词的意境。2. 会背长相思。活动目标1.在“七读 入意境” 这一环节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纳兰为何媒体使用及分析(交互式电子白板使用功能)要离开故乡,我出示了他的另一句词“问君何

10、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我首先使用电子白板的“拖拽“功能,将“君”字拖走,引导学生猜想,在家乡都有谁会这样不解的问纳兰?父母,妻子,子女分别会怎样问?学生将“君”字换成另外一个字填进词中。学生们填出了“问儿何事轻离别”“ 问夫何事轻离别”等等。通过拖拽、换字的方法,学生不但能够灵活的理解运用这句词,而且学生还将更准确地体会整理内心思想感情。2.然后,我使用电子白板的“聚光灯”功能,学生们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在“轻”字的上面,此时学生思考:纳兰真媒体使用及分析(交互式电子白板使用功能)的是轻离别吗?引导学生替纳兰回答。通过对一个“轻”字的分析,让学生体会词的意境,理解纳兰性德离家踏上征程的真正含义。四 、拓展延伸 诗词积累还知道哪些思乡的诗词 交流一下分课内 课外两部分,积累思乡的诗词让学生了解积累更多的思乡诗词,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文化的思想感情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