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国际比较及其启迪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3111040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关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国际比较及其启迪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有关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国际比较及其启迪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有关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国际比较及其启迪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有关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国际比较及其启迪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有关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国际比较及其启迪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关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国际比较及其启迪》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国际比较及其启迪(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关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国际比较及其启迪 论文摘要: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各国昔遍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人口老龄化和其它国家比起来有其显著的“催生”痕迹之特征。十七大汇报提出“加强老龄工作”,足见党对其的重视。对于这个世界性问题,我们既要看到其共性,又要看到之特征,既要学习国外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经验和教训,又要结合国情,提出切实有效的应对方法。论文关键词: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国际比较;启迪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逐步增加的动态过程,尤其是指在年纪结构类型已属年老型的人口中,老年人口比重连续上升的动态过程。迄今为止,世界各国普遍接收并广泛使用的老年人社会界定标准有两个,即1956年联

2、合国和1982年世界老龄问题大会所制订的标准:通常是指60岁及以上或65岁及以上人口。从老龄人口结构来看,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达成10以上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达成7以上的人口属于老年型人口结构。人口老龄化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一、人口老龄化保障体系的基础态势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关键会经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822021年是人口老龄化的过渡阶段;第二阶段20212021年是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阶段;第三阶段20212050年是人口老龄化的高峰阶段。现在正处于老年人口和高龄老年人口快速增加期和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期:014岁人口比重逐步降低,65岁以上人口比重连续上

3、升。2021年的老年人口仅占总人口的11。根据国家统计局的人口预计,2021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数为171亿,占总人口的126。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数为113亿,占到总人口的83;到2050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数为45亿,占到总人口的325,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数为336亿,占到总人口的243。这表明未来50年老年人口数量稳步上升。人口老龄化和国外比较起来现有其共性,又有其特殊性。1人口老龄化含有显著的“催生”痕迹。人口老龄化是个普遍规律,但不一样国家或地域人口老龄化的过程并不完全一样。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现象是自然发生的:伴随经济社会的不停发展和大家生活水平的不停提升,大家的生活方

4、法和价值观念的改变促进大家寿命延长、人口生育率不停降低,从而使少年儿童百分比下降,老年人口百分比上升,这些改变是缓慢的、渐进的,不知不觉进行的。在,人口老龄化则有显著的“催生”痕迹: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口生育率快速下降和计划生育基础国策相关。2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准备严重不足。和人口老龄化相伴随的老龄问题可分为人道主义方面的问题和发展方面的问题。前者很大程度上是老年人问题,即日益增多的老年人的多种需求,包含基础需求和特殊需求;后者指的是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宏观方面的影响,包含对整个社会的生产、消费、储蓄、分配、投资和政治、文化等各方面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通常是经济起飞在先,

5、富裕以后才迎来老龄化。3面临人口规模和人口结构双重压力。从某个角度说,人口老龄化的提前到来也是自我选择的结果,更确切地说是控制人口过快增加所必需付出的一个代价。既然是自我选择,可否有其余选择呢?这么的问题学术界一直在争论。有两种针锋相正确意见:一个是深入降低生育率,降低人口,是“真正头等优先大事”,人口结构问题是次要的。另一个则表示反对,认为今天生育率已经降到更替水平以下,人口仅仅展现的是低惯性增加,在这种态势之下,假如继续坚持以牺牲结构为代价的“数量第一”的看法,则很可能会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4调整人口年纪结构的余地很有限。既然人口“规模压力”仍然存在,所以,现行的稳定低生育水平的政策在一定

6、时期内不宜改变。在部分超低生育水平的区域内,生育政策能够而且已经开始进行微调,但其对人口老龄化的缓冲作用十分有限。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生的独生儿女,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将陆续进入婚育期。从理论上讲,这会引发人口出生率的回升,有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实际情形是新世纪新的一代,其生活方法及价值取向也自然和她们的父母辈有所不一样。二十一世纪的育龄人群和20世纪80年代的育龄人群不太一样,少生优生已经成为她们的主流取向。5健全老年社会保障体系是根本出路。因为特殊国情,我们不可能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从容应对人口老龄化,不过因为我们成功地控制了人口的过快增加,为经济连续快速发展发明了良好的人口条件劳动力充裕而被

7、抚养人口百分比较低,因此我们有必须也有可能建立起和人口老龄化相适应的养老保障体系。发达国家在处理养老问题上有很多宝贵的经验,也不乏深刻的教训,我们必需从国情出发,认真吸收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教训,走一条含有特色的应对老龄问题的路子。二、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国际比较1自保公助型养老保障模式。这种制度关键实施于德、美、日等西方工业化国家。强调养老保障是个人的事,国家只能给予部分资助。这种模式的特征是:一是政府制订并经过相关立法,作为其详细实施的法律依据;二是以自我保险为主,国家资助为辅,公民个人缴纳养老保险金,企业主为雇员缴纳社会保险金,政府福利机构依法拨款和发放;三是保险制度含有一定的强制性,公民只有

8、在推行缴纳养老保险金的义务,取得享受这一制度的资格后,才能领取养老保险津贴;四是保险基金多元化,受国家经济发展形势的影响较小,并以较强的经济基础做后盾。先说德国,养老保障的目标在于养老金应是以保障退休者(及其配偶)的生计,维持其购卖力。养老保障制度的三大支柱是法定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私人养老保险。法定养老保险的覆盖面较大,既包含通常的年老养老金,也包含职业康复待遇、职业能力或就业能力丧失养老金及遗嘱养老金。标准上讲,全部雇员全部是法定养老保险的义务参保人。法定养老保险金关键于雇主和雇员缴费,费率采取依据实际需要一年一定的措施。养老保险机构支付的养老金有三种:达成退休年纪的“正常养老金”

9、、丧失就业能力的“伤病养老金”和“遗嘱养老金”。只有当投保人参与保险达成一定时限以后,才有权享受养老保险机构的服务。每个年满65岁而且参与保险最少35年的男性投保人,全部有权享受正常养老金,妇女则降至60周岁。实施灵活养老金以后,男性投保人年满63周岁后,也能够享受养老金。再说美国,1935年颁布了社会保障法,经数次补充和修改,扩展成了一个包含老年和残障者在内的综合性社会保障制度,要求:凡缴纳社会保险税的年满65岁的公民全部可享受养老退休金,6265岁退休者只能享受部分养老退休金。另外,对于参与保险的因伤残退休者和其未成年的儿女、配偶也给一定的保险费。联邦政府的养老基金是经过征收社会保障税获取

10、的。依据联邦社会保障法要求,通常参与工作的人全部要按其收入的一定百分比缴纳社会保障税,直接从个人工资中扣除,也称为工资税。社会保障税率伴随联邦平均工资的增加百分比自动调整。政府征收的社会保障税全部用于政府的社会保障项目,专款专用,节余结转下年继续使用,不足就提升税率和税基,从而确保了庞大的社会保障支出。在养老保障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方面,美国的社会保障税全部记人财政信托账户,首先用来满足养老保障支出的需要。再来说说日本,养老金保障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关键,关键包含三方面的内容:退休金、伤病养老金和家眷抚恤金。在现行的养老金保险制度体系中既;政府承接的公共养老金也有企业主办的企业养老金,还有个人自行

11、投保的个人养老金储蓄。公共养老金用来保障基础的、标准的需要,难以充足满足的部分需要则由企业养老金和个人养老金储蓄来满足,力争确保老年人晚年生活的稳定。公共养老金依据加入者的职业分为厚生养老金、国民养老金和共济养老金。厚生养老金保险制度建立于1942年,现在和国民养老金保险一起组成日本公共养老金保险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厚生养老金保险以日本政府为保险人,现在参与厚生养老金保险的人数占整个参与养老金保险人数的514。国民养老金保险是依据1959年4月国民养老金法设置的,它是指农民、自营者和其它公共年金未包含的人员,通常要缴纳保险费。1961年4月正式制订和实施包含全体国民在内的国家养老金体制。198

12、6年日本又将国民养老金改为向全体国民支付的基础养老金,对在国家及企机关供职的人则另外再实施厚生养老金制度,形成了以全体国民为对象的基础养老金制度。国民养老金保险的资金是政府的基础养老金拨款和被保险人的保险费。2福利国家型养老保障模式。这种模式关键实施于瑞典等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它是这些国家借助于财政经济政策的调整作用,来保障老年人的生活安定,缓解社会矛盾的关键方法。其特征有:一是立法把养老保障作为国家福利政策的一项关键内容,并设有主管的专门法院依法监督、管理和实施。二是强调福利待遇的一般性和人权性。全部老年人可领取养老金,退休人员还能够享受和收入相关的养老金。三是养老金支出由国家财政负担,公民个

13、人不缴纳或缴纳低标准的养老保险费。四是养老保险基金通常于税收。% 关键说说瑞典,高福利国家,其社会保障从“摇篮到坟墓”几乎无所不包。瑞典男女退休年纪均为65岁,65岁以上老年人的收入关键靠养老金。瑞典的养老金由三部分组成:基础养老金、附加养老金和部分养老金。最突出的特点是它的基础养老金,这是每个公民的社会权利。瑞典公民年满65岁即可领取全额基础养老金,年满63岁能够领取养老金的94,而且无须缴纳任何费用,也无须经过收入情况调查,贫富一视同仁。雇工和雇员不需缴纳保险税,而雇主关键缴纳47的工资税,政府负担基础养老金费用总额的55。政府在这方面的开支于税收。基础养老金的数额仅供老年人在瑞典境内维持

14、最低生活水平,这也是老年人的基础生活确保。附加养老金向全部退休者提供。退休者退休前工龄有长有短,原收入有高有低,因此得到的附加养老金有多有少。部分养老金是指年满60岁的人能够要求降低工作时间,并能领取因工时缩短而降低的收入补助。3强制储蓄型养老保障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一是实施储蓄保险基金制度,其费用只由雇主和雇员两方负担,政府不负担;其待遇由雇主、雇员缴纳的保险费和一定利息三部分组成,多为一次性支付。二是含有强制性,其关键目标是为职员提供足够的储蓄,方便在退休后或丧失工作能力时能取得保障。在这里关键说说新加坡,新加坡公积金实施全国统一管理。中央公积金制度于1955年7月建立,关键目标是为职

15、员提供足够的储蓄,方便在退休后或丧失工作能力时有所依靠。它是一项为新加坡职员而设的养老储蓄基金,是一项强制性的储蓄计划。50多年来,它已发展成为一个全方面的,能够满足大家退休、购房、医疗保健及教育等需要的社会保障制度。在新加坡,每个就业者全部在公积金拥有户头,每个月要向公积金交纳一定百分比的个人工资,现在交纳的基数上限是月工资6000新元,会员年满55岁或永远离开新加坡时,就可提走全部公积金存款,存款享受和市场利率挂钩的利息。中央公积金局统一管理和使用公积金储蓄,还制订了中央公积金法以保护公积金会员的正当权益,规范管理、使用公积金储蓄的行为。三、国外养老保障制度正确启迪1构建适应本国国情的养老

16、保障体系。养老保障体系包含依据不一样职业或不一样阶层的劳动者设置企业职员养老保险、公务员养老保险、农民养老保险、自由职业者养老保险、其它职业者养老保险等详细项目。即使上述各国政府不一定一次性地构建上述全部的养老保险,但在构建过程中,前后不一样程度地构建了适应本国国情的完整的养老保障体系。所以,我们认为,不论各国政府构建养老保障制度的宗旨怎样,但构建适应本国国情的养老保险体系则是一国养老保险制度构建的关键。发达国家的养老保障体系是伴随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建立起来的。养老福利费用对于国民经济是十分沉重的负担。比如,现在德国社会福利费用在我国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约为345,如此庞大的开支假如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是极难支撑起这么高福利的养老保险体系的。2正确选择养老保险金筹资模式。从上述各国政府的做法中我们能够看到,尽管不一样的国家筹集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