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卖炭翁》《卜算子·咏梅》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3111003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说》《卖炭翁》《卜算子·咏梅》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马说》《卖炭翁》《卜算子·咏梅》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马说》《卖炭翁》《卜算子·咏梅》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马说》《卖炭翁》《卜算子·咏梅》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说》《卖炭翁》《卜算子·咏梅》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马说卖炭翁卜算子咏梅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精品文档.三、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9-14小题。(共18分)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乙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

2、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白居易卖炭翁丙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9、对丙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头两句叙述季节的变化,交代梅花开放的背景。“风雨”是指暮春的风雨,“飞雪”是指冬天的飞雪,它们象征着政治形势的变化。B、“已是悬崖百丈冰”是以对比的手法突出梅花开放的难能可贵

3、。“俏”字用得传神,它既能表现梅花的俏丽,又能象征革命者面对困难坚强不屈的情操。C、“俏也不争春”是写梅只报春,而不想争占春光,表现梅花谦虚的品质。“山花烂漫”“她在丛中笑”,是用衬托和拟人的手法,表现梅花崇高的精神境界。D、词上阕着重写梅花傲寒开放,下阕着重写梅花的精神品格,由外而内地表现了梅花不畏严寒、品格高洁的动人形象。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骈死于槽枥之间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卖油翁B、食不饱,力不足 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C、才美不外见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小石潭记D、心忧炭贱愿天寒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十二章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

4、分)(1)骈死于槽枥之间(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4)系向牛头充炭直(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2)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13、甲文中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14、乙“翩翩两骑来是谁”中的“翩翩”一词表现了宫使怎样的形象?答案:三、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9-14小题。(共18分)9、B【解析】不是“对比”,而是“陪衬”10、A【解析】A两个都是介词“在”B第一个为“充足”,第二个为“值得”C第一个同“现”,为“显露”,第二个为“看见”D第一个为动词“担忧”第二个为名词“忧愁、忧苦”。11、(1)成批地死去(2)同“饲”,喂(3)相同、一样(4)同“值”,价格12、(1)用马鞭敢它,不能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它吃,不能让它竭尽才能,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2)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碾轧冰冻的车轮印往集市上赶去。13、寄托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对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强烈不满。14、“翩翩“本意是形容轻快洒脱的情状。这里表现了宫使得意忘形,骄横无理的样子,与卖炭翁为生活操劳的凄惨的个人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揭露了唐代“宫市”的罪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