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青藏地区[1]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3108674 上传时间:2022-09-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节 青藏地区[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四节 青藏地区[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四节 青藏地区[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四节 青藏地区[1]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第四节 青藏地区[1]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节 青藏地区[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节 青藏地区[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节 青藏地区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读图确定青藏地区的范围、位置特点,分析归纳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读图能力及相关的思维能力;(2):能根据自然特征,结合地图说出该地区种植业、畜牧业、人口、交通等的分布特征;(3):能说出该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及简单分析原因;能根据所学知识说出开发青藏、建设青藏、维护统一的原因和重要性。2、过程与方法 首先通过读图活动认识本区地势的主要特征,继而简介了地势高这一主导因素对气候、太阳辐射、地表形态、河流、植被及生产方式的影响,同是还以“图片+说明”的方式联系介绍了上述各方面的特色景观和开发建设情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

2、学生的求知欲望和积极投身西部建设的热情。教学重点 分析青藏地区以“高”和“寒”为特色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由此形成的其他地理特征。教学难点 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的关系 【导入新课】 展示两幅景观图 【讲授新课】 【板书】第四节 青藏地区 【设问】为什么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和青藏高原景观相差如此之大?(海拔差异大) 【设问】请你们读“中国地形图”估计青藏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平均海拔。 学生讨论、回答。 【设问】你们感觉青藏地区地形最大的特点是什么?(高) 【设问】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请大家计算两地的气温差。 学生计算并回答。 【设问】可见,青藏地区气候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寒) 【过渡

3、】刚才我们了解了青藏高原的位置:地处亚热带,深居内陆,那么青藏地区的范围如何呢? 【启发】请你们把刚才堆的青藏地区的模型再加工一下,即根据地形图在模型上制作出耸立在青藏地区周围的主要山脉,并把写有山脉名称的小旗插在对应的山脉上。 学生动手操作。 【板图】青藏地区主要山脉。 【启发】请读第26页图6.31和第3页图5.1两图相结合,识别青藏地区包括哪些省级行政区?请把写上省级行政区名称的小旗插在模型的相应位置上。 【投影】 地区 西北地区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青藏地区 面积占全国总面积(%) 30 20 25 25 人口占全国总人口(%) 4 40 55 1 【设问】该表格说明青藏地区人口分布有

4、什么特点?为什么?(地广人稀,高寒) 【设问】这是我国藏族的主要聚居区。藏族同胞有哪些生活习惯与高寒的环境相适应?(简介藏族服装与日较差大的关系及藏族舞蹈动作幅度小与高原缺氧的关系) 【设问】请你们读手中青藏地区地形图,据图分析这占全国1的人口会选择居住在哪里?为什么? 请各组同学讨论之后在模型上你们选择的地方插上小旗。 学生分组讨论、画图,各组间交流、讨论。 【小结】青藏地区的人口城镇都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两岸,如雅鲁藏布江谷地和黄河支流湟水谷地。 【指导】请你们在模型上开挖出雅鲁藏布江、黄河及湟水的河道。 【板书】地广人稀 【过渡】请你们读书第26页图6.31,看看青藏地区还有哪些重要的河

5、、湖,请你们在模型上开挖出来。 【板图】重要河、湖 【设问】青藏地区的河湖有什么特点?(世界河源,多咸水湖) 【设问】为什么青藏地区能成为许多大河的发源地?(冰川纵横,固体水库) 【设问】为什么多咸水湖? 【板书】冰雪河湖 录像展示青海湖景观。 【设问】青藏高原能否发展种植业?有哪些有利条件?哪些不利条件?(能。有利条件:日照强,温差大。不利条件:降水少,气温低) 【投影】水稻、小麦、青稞、豌豆等作物习性比较表。 【设问】青藏高原适于种植哪些作物?(简介青稞) 【设问】观察青藏地区地形图,你们觉得这些作物应该种植在哪些地方?请你们把画有小麦、青稞、豌豆的小旗插在模型的相应位置。 各组讨论、组间

6、交流。 【板书】河谷农业 【讲解】这些作物有两个特点:即喜温凉和优质高产。在青藏地区培育出的黄瓜能有小孩胳膊粗。 【设问】为什么青藏地区作物单产高? 学生讨论。 【投影】农作物单产高白 天 光合作用强 大气洁净、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制造营养物质多 夜 晚 呼吸作用弱气 温 低 消耗营养物质少 全 年 生育期长 气 温 低 积累营养物质多 【设问】青藏地区农作物的分布也具有垂直分布规律,请你们把下列右侧的三纸签贴在左侧示意图的对应位置上。 【板图】 学生讨论,贴纸签。 【过渡】青藏地区适于发展种植业的地方不多,其它的地方适于发展什么样的农业?(畜牧业) 【设问】青藏地区分布最广的三大畜种有:牦牛、

7、藏绵羊、藏山羊。请同学们看课本第29页图6.37牦牛的图片。这些畜种有哪些特点与高寒环境相适应? 【板书】高寒牧业【课堂小结】指板书小结本区奇特的自然景观,并简述高寒环境对气候、水文、人口、农业、牧业的影响。 【课堂练习】1: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维度相当,但气温却低于长江中下游,主要是因为青藏高原 A纬度高B海拔高C距海远D晴天多2:下列地理事物中,与青藏地区高寒特征无关的是A藏羚羊B农业多分布于河谷地带 C太阳能丰富 D矿产资源丰富3我国被誉为“中华水塔”的是A长江中下游地区B喜马拉雅山脉 C东北三省D三江源地区4.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的突出特征是A高寒B干旱C温和多雨D冬冷夏热52006年

8、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试运行,首次开通四列旅游专线关于入藏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须做好氧气的供应设备B须准备防晒霜或防晒伞C需准备较为保暖的衣服D选择冬季旅游最好6.歌曲坐上火车去拉萨中唱到“山有多高啊,水有多长,通往天堂的路太难.”反映了青藏地区A气温低,降水少B河流多,流程短C海拔高,地势险D矿产资源丰富读“我国青藏地区图”,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一场里氏7.1级的强烈地震突然降临在青海省玉树县(北纬33.1度,东经96.7度),顷刻间,美丽的山川变得满目疮痍,温馨的家园化为废墟,天真可爱的孩子失去双亲,白发苍苍的老人失去了儿女,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凋零陨落,三江

9、流泪,昆仑呜咽截至5月30日18时,地震已造成2698人遇难,失踪270人。(1)玉树所在省区的行政中心是 ,该省地处 高原,本地区居民以 族为主,由于地势高,成为亚洲不少大江大河的源地,如A (河流)发源于此(2)图中B铁路东起 ,西至 它穿过我国四大盆地中地势最高的 盆地,为此次抗震救灾提供了巨大的便利。(3)按照板块构造学说,玉树地震是由于 板块与 板块相互挤压碰撞造成的。玉树地震发生后,济南某救援队迅速到达灾区进行抗震救灾。救援队员在救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不利自然条件是 (填字母)。A烈日炎炎 B高寒缺氧 C极度干燥 D暴雨连连(4)玉树位于中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地区,该地区主要的自然特

10、征是 (“高寒”或“干旱”)。 课堂检测答案:1-6:BDDADC 综合题:(1):西宁 青藏 藏 黄河 (2)格尔木 拉萨 柴达木 (3)印度洋 亚欧 B (4)高寒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说出该区太阳能、地热能、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2.能分析出该区发展的瓶颈问题(交通运输)及发展方向。 3.能根据地图在自制模型上标出该区主要公路、铁路、城市和柴达木盆地。 4.能根据所学知识说出开发青藏、建设青藏、维护统一的原因和重要性。教学重点 理解开发青藏,维护统一的重要性。教学难点 分析该地区发展经济的瓶颈问题及解决办法。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媒体 ppt课件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上节

11、课我们学习的青藏高原最主要的自然特征是什么? 【导入新课】对于人类来说青藏高原的环境是十分恶劣的。我们是否应该放弃开发这块土地?如果不放弃,我们应该怎样开发这块土地呢? 【设问】青藏地区有哪些资源可供人们开发利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水能、矿产资源、科研旅游资源等) 【板书】资源宝库设问】青藏高原有哪些无污染的洁净能源? 【设问】为什么青藏地区气温低、太阳能却非常丰富,拉萨有“日光城”之称? 【投影】上海与拉萨的纬度、海拔、日照时数比较表格。 【设问】为什么青藏地区地热资源丰富?(位于板块交界处) 【引导】请读课本第27页图6.35,找到目前我国最大的蒸气田羊八井,并且把写有“羊八井”的小

12、旗插在模型的相应位置处。 【讲解】羊八井已建成地热发电站。地热是一种洁净能源、新能源。在勘探羊八井地热田的时候,曾有一口钻井打下去,竟能喷出热气柱高达800多米,热水柱高达50多米。 【设问】柴达木盆地为什么叫作“聚宝盆”?(矿藏丰富,煤、石油、铅锌矿、盐都在开采利用。) 【引导】读第27页图 6.33,找到柴达木盆地和盆地里的察尔汗盐湖。制作两个小旗,然后插在模型的相应位置处。 【讲解】柴达木蒙语“盐泽”的意思。察尔汗湖的盐是多成分的,有钾、镁、硼、硝等,我国在这里建设了最大的钾肥厂。察尔汗盐湖内光是食用盐就可供世界人口吃2000年。这里的铁路、公路都建在盐盖上,修补公路时用盐水浇灌路面即可

13、。在这里炒菜用不着买盐,住房用盐块砌墙,吹来的风都带有咸味。所以,这里被称为“盐的世界”。 【提问】为什么青藏地区水能丰富? 【提问】为什么说这里是科研、旅游的宝地? 【过渡】由于青藏地区有这么丰富的资源,所以,我们不能放弃开发这块宝地。我们开发利用青藏地区时应从哪里入手呢? 【设问】一个瓶子里的东西能不能拿出来取决于瓶子的哪个部位呢?(瓶颈) 【设问】那么,青藏地区发展的瓶颈首先是什么问题呢?为什么?(交通运输) 【板书】交通运输 【讲解】介绍青藏过去的交通运输状况。介绍溜索。 【设问】首先,我们要修四条公路,请你们观察中国地形图,各组讨论,你认为这四条公路的起迄点分别应该在哪里?大致路线应

14、如何?请在地形图上用铅笔勾绘出来。 学生分组讨论、绘制。 【讲解】另外,我们还修建了拉萨通往尼泊尔的公路。 【引导】高原上第一条铁路是从西宁到格尔木的青藏铁路北段。请你们对照第27页图6.34,把这条铁路线刻在模型上。 【设问】为什么高原上第一条铁路选择修建在这里?(为了加速开发建设柴达木盆地) 【讲解】介绍青藏航空事业的发展。介绍解放军和筑路工人为青藏交通建设付出的代价。 【设问】交通运输条件改善后,根据本区的资源情况,下一步该如何发展? 【板书】巨大变化 【设问】极少数人认为西藏应该从祖国分离出去,形成独立的国家。这种观点对不对?为什么?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课堂小结】青藏地区在高寒的自然环境下产生了许多独有的特点,但这些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