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教科版)小学科学最新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知识要点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3088353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教科版)小学科学最新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知识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2教科版)小学科学最新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知识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2教科版)小学科学最新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知识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2教科版)小学科学最新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知识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2教科版)小学科学最新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知识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教科版)小学科学最新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知识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教科版)小学科学最新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知识要点(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欢迎阅读(2022教科版)小学科学最新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知识要点-(20_教科版)小学科学最新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知识要点 第一课、水到哪里去了 1.蒸发: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气化现象,只在液体外表发生。 2.水蒸气:是水的气体形式,自然界中的水无时无刻的缓慢地蒸发成水蒸气。 3.水和水蒸气的一样点:没有固定的形状、无色、无味、透明。 4.水和水蒸气的不同点:水看得见摸得着,水蒸气看不见摸不着。水是液体、空气是气体。 第二课、水沸腾了 1.沸腾: 液体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内部出现大量气泡。气泡迅速胀大,上升到液面后放出大量蒸气,整个液体发生剧烈汽化。 2.水沸腾时会有大量气泡产生并

2、伴有声音,这是水变成水蒸汽散发到空气中的表现。 3.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液体温度不再上升,此时的温度称为液体的“沸点”。 第三课、水结冰了 1.冰融化能使周围的温度降低,在冰里面加盐,可以加快冰融化的速度,制造更低的温度。 2.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开场结冰,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3.水结冰后,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体积变大。 4.水和冰的一样点:无色、无味、透明。 5.水和冰的不同点:水是液体,冰是固体。 第四课、冰融化了 1.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开场融化。 2.冰融化成水后,体积变小。 3.冰是固态的水,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冬季下的雪也是固态的水。水是液态,

3、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水蒸气是气态的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存在于空气中。 第五课、水能溶解多少物质 1.溶解:指物质均匀、稳定地分放在溶剂中,不会自行沉降,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别离出来。 2.水可以溶解的物质的数量是有限的。 3.不同物质的溶解才能是不同的。 第六课、加快溶解 1.食盐在热水中溶解的更快。 2.搅拌能加快食盐溶解的速度。 3.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温度,搅拌,颗粒大小。 第七课、混合与别离 1.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式可以别离食盐和沙。 2.过滤:通过特殊装置将流体提纯洁化的过程。 3.蒸发结晶:加热蒸发溶液,使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继续蒸发,过剩的溶质就会呈晶体析出,

4、叫蒸发结晶。 1.用磁铁可以别离木屑和铁屑 2.理解物质的特性,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很多问题。 第八课、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 1.我们可以改变橡皮泥和纸的形状或大小,但是构成它们的物质没有改变。 2.冰、水、水蒸气虽然状态不同,但都是同一种物质。 3.物理变化:指物质的状态虽然发生了变化,但物质本身的组成成分却没有改变。 20_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 第二单元空气知识点汇总 第一课感受空气 1.空气能占据空间,形状不固定,有质量,但是很轻。 2.空气具有无色、透明、无味、会流动等特征。 3.空气在地球上无处不在。 4.空气中包含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 5.空气中的氧气能帮助火柴燃烧,

5、动植物需要呼吸空气。 第二课空气能占据空间吗 1.打孔前,空气占据空间,水不能进入杯子;打孔后,空气流出,水进入杯子;打气后,空气重新占据空间,杯中的水明显减少。 结论:空气占有一定的空间,并且充满各处。 第三课压缩空气 1.空气占有一定的空间,空气占据的空间可被压缩,也可以被扩张。 2.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 第四课空气有质量吗 1.空气具有一定的质量。 2.质量是空气的根本特征之一,并且可以被测量。 3.质量是所有物质的本质属性之一,空气作为一种物质,是有质量的。 第五课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 1.测量空气质量时,要选择“轻重和大小适当的物体”当作测量标准物。 2.质量一样的物体,体积可能不同

6、。 第六课我们来做“热气球” 1.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 2.热气球上升原理:口袋里的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重量变轻,所以会上升。 3.热气球下降原理:远离热后口袋里的空气变冷,体积缩小,重量变大而下降。 第七课风的成因 1.热空气上升会引起空气流动。 2.当热空气上升时,空出来的区域低压区将由附近的冷空气填补,形成我们平时感受到的风。 3.空气的冷热变化会导致空气流动,这是自然风形成的主要原因。 第八课空气和我们的生活 1.地球被一层厚厚的空气包围着,人们称它为大气层。 2.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对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3.空气可以帮助燃烧。 4.风具有能量,风能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

7、20_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 第三单元天气知识点汇总 第一课我们关心天气 1.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天气可能不一样,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也可能不一样。 2.天气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 3.天气总是在不断变化,有些天气会给我们带来灾害,如台风、洪水、干旱。 4.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大气圈中的自然现象。 5.天气日历是对天气变化进展一段时间的记录,搜集数据并对数据进展分析p 和研究。 6.天气日历的内容由气温、云量、降水量、风向和风速四局部组成。 第二课认识气温计 1.气温计是测量气温的专用工具。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2.读数口诀零刻度,读数起;向

8、上数,摄氏几;向下数,零下几。 3.气温计由面板、液柱、液泡、刻度、单位符号组成。 第三课测量气温 1.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空气温度。为了比拟,每天可以选同一时间点来测量气温。 2.一天的气温变化有一定的规律。 3.气象预报通常会报一天24小时内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最高气温是指一天内气温的最高值,一般出如今下午2到3时;最低气温是指一天内气温的最低值,一般出如今清晨日出前。 第四课测量降水量 1.降水的常见形式:雨、雪、冰雹。 2.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 3.雨量器的单位是毫米。 第五课观测风 1.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绘。 2.风向指的是风吹来

9、的方向, 3.风向的八个方位。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4.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即“蒲福风力等级”。 5.风级歌:零级烟柱直冲天,一级清烟随风偏, 二级轻风吹脸面,三级叶动红旗展, 四级枝摇飞纸片,五级小树随风摆, 六级举伞有困难,七级迎风走不便, 八级风吹树枝断,九级屋顶飞瓦片, 十级拔树又倒屋,十一、十二级陆上很少见。 第六课观察云 1.小水滴或小冰晶漂浮在空中形成云。 2.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多云和阴。 3.云的三种根本形态:层云,积云,卷云。 第七课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 1.天气是不断变化的,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展分析p 和整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2.气候和天气的概念不同,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3.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第八课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1.天气预报主要由分布在全球各地的气象部门制作并发布。 2.制作天气预报,大致有五个步骤:数据搜集、数值天气预报、气象员做出预报、天气会商、发布天气预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