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压站及逆变器室施工作业指导书(DOC 31页)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3087598 上传时间:2023-12-12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2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升压站及逆变器室施工作业指导书(DOC 31页)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升压站及逆变器室施工作业指导书(DOC 31页)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升压站及逆变器室施工作业指导书(DOC 31页)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升压站及逆变器室施工作业指导书(DOC 31页)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升压站及逆变器室施工作业指导书(DOC 31页)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升压站及逆变器室施工作业指导书(DOC 31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升压站及逆变器室施工作业指导书(DOC 31页)(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综合楼及逆变器室施工作业指导书1、 工 程 概 况序号项 目内 容1工程名称 大唐格尔木太阳能发电格尔木二期20MWp并网光伏发电项目综合楼工程2建设规模;女儿墙高4.8米m。3结构形式砖混结构4质量要求合格5工期要求总工期55日历天。计划开工日期:2012年8月12日;竣工日期2012年9月30日6建筑类别抗震设防类别丙类抗震设防裂度7度安全等级 二级耐久年限50年7建筑面积8建筑层数、层高地上1层,9建筑标高0相当于绝对标高m室内外高差m序号项 目内 容1工程名称 大唐格尔木太阳能发电格尔木二期20MWp并网光伏发电项目逆变器室工程2建设规模建筑面积48.76;女儿墙高4.8米m。3结构形

2、式砌体结构4质量要求合格5工期要求总工期55日历天。计划开工日期:2012年8月12日;竣工日期2012年9月30日6建筑类别抗震设防类别丙类抗震设防裂度7度安全等级二级耐久年限50年7建筑面积建筑面积48.768建筑层数、层高地上1层,9建筑标高0相当于绝对标高m室内外高差m总体施工进度计划:见附表计划进场机械及人员:施工阶段进场人数进场机械2050搅拌机1台50装载机1台26装载机1台切断机1台弯曲机1台8050搅拌机2台50装载机1台26装载机1台切断机1台弯曲机1台4050搅拌机1台50装载机1台26装载机1台2050搅拌机1台50装载机1台2、各部分、分项工程2.1各分部、分项工程的

3、主要施工方法:.1测量方案:坚持由整体到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所有结构控制线必须清楚明确,并从有利于施工出发,认真做好与合作施工单位的配合,做好交接处的测量和放线。.2 测量依据: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工程施工图纸。.3人员组织:(1) 工程师:负责测量专业技术;工作安排及制定测量方案;(2) 施测人员:负责操作仪器及读取数据;(3) 资料员:负责测量资料的整理及报验。.4仪器配置:序号设备名称型 号精度指标数量用 途1全站仪21台施工放样2水准仪3mm1台抄平使用350m钢卷尺1把距离丈量2.1.2高程控制网的建立2.1. 布网原则:(1) 在整个场地内主体结构附近

4、设12个高程点或0.000水平线;(2) 邻点间距60m左右;(3) 构成高程闭合控制网。2.1. 精度要求:高程闭合控制网的闭合差控制在mm。2.1. 观测方法:依据测绘院提供的水准基点及设计要求的相对)水平线,用附合法将高程引测至场内,联测主体高程控制点或0.000水平线后,附合到另一指定的水准点,当精度合格后,按测站数正比例分配闭合差。2.1.3建筑物的定位放线2.1. 定位的基本原则:依据测绘院提供的控制桩以较长的已知边测设较短边,坚持以精定粗、以长定短、以大定小的基本原则。2.1. 地下结构施工平面采用外挖法,经校核无误后,依据施工图纸及控制点进行主要轴线的测设,并将控制主轴线向外偏

5、移1000mm,在其延长线上适当位置设立主轴线的控制桩(轴线控制桩最好设在平面控制网上,控制桩不宜离建筑物太近,以防基坑位移造成控制桩位置偏差),作为基坑开挖及地下室施工阶段平面放线的依据。2.1. 轴线控制桩的校核: 校测轴线控制桩位置是否正确,有无碰动;在建筑物基础施工过程中,对轴线控制桩每半月复测一次,以防止因桩位位移而影响正常施工及工程施测精度。2.1. 轴线投测法 0.000以下的基础施工一般采用经纬仪方向线交会法来投测轴线,引测点误差不可超过3mm,轴线间误差不应超过2mm。 根据场区平面轴线控制桩和基础开挖平面图测放出基槽开挖上口线及下口线,并用白灰撒出。当基槽开挖到接近槽底设计

6、标高时,用经纬仪分别投测出基槽边线和积水坑及电梯井控制轴线,并钉出控制桩指导开挖。 待垫层打好后,根据基槽边上的轴线控制桩,将DJD2-G经纬仪架设在控制桩位上,将轴线投测到施工平面层上,在同一层上投测纵横轴线不少于三条,以此作为角度、距离的校核; 测设其他的设计轴线及细部轴线; 据基础图以各轴线为准,用墨线弹出基础施工所需的边界线、墙宽线、柱位线、基坑线,作为支摸板的依据; 当施工平面图测量工作完成后,应在墙、柱侧面投测出相应的轴线以供下道工序的使用; 一层平面或每一段轴线测设完毕后,经自检、互检合格后,填写“楼层平面放线记录”,并及“施工测量报验表”提请有关部门验线。2.1. 基础放线的允

7、许误差:序号长度(L)宽度(W)单位(m)允许误差(mm)1L(W)305230L(W)6010360L(W)9010490L(W)102.1. 0.000以下结构施工中的高程传递: 程控制点的联测;在向基坑内引测标高前,首先联测校核高程控制点(0.000相当于绝对高程2681.55m),经联测后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内引测所需的标高; 标高的施测;传递位置:选择高程竖向传递的位置,应满足上下贯通,竖直量直的条件,主要为结构外墙处,在同一平面引测的高程至少要有三处向下传递,以便于施工层校核使用;待模板支好检查无误后,用水准仪在模板内壁定出垫层平面的设计标高线,砌体完成后抄出+0.500米线,在

8、此基础上用钢尺作为标高传递的工具。2.2 土方工程:此工程所在地区为沙地,为了保证施工安全土方开挖时应加大边坡坡度。在开挖过程中及时引侧标高控制点及定位轴线,确保标高及位置的准确。开挖和施工过程要设专人看护,土方及基础施工时要加强安全教育,多设紧急疏散爬梯,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避免人身伤亡。回填是否及时关系到基础和主体施工的工作面是否能顺利展开,因此基础完成并验收办好隐验后即可安排逐步回填土施工。2.2.2.1 操作工艺(1)填土前应将基土上基槽内的垃圾等杂物处理完毕,清干净。(2)检验回填土料的种类、粒径、有无杂物,是否符合要求,以及土料的含水量是否在控制范围内;如含水量偏高,可采

9、用翻松、晾晒;如遇填料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预先洒水润湿等措施。(3) 素土粒径不大于50mm。(4) 采用蛙夯回填时应分层夯实,每层厚度300mm,边角部位用冲击夯夯实。(5)填方应按填方高度和压实密度预留填方沉降量,不超过填方高度的3%。夯实遍数不少于3遍,要做到行行相间一夯压半夯。 (6)土方回填每步回填完毕,应及时见证取样并送检,待土工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7)打夯时应戴绝缘手套,一人牵线,一人打夯。 回填技术质量控制措施:(1)对回填土进行技术鉴定,应符合设计要求。(2)回填前,应组织有关单位检验结构及基槽清理情况,包括轴线尺寸、水平标高,以及有无积水等情况,办完隐检手续。

10、(3)设置控制回填土铺筑厚度的标志,如水平标高桩或弹上水平线。(4)处理地基表面:将地基上表面的浮土和杂物清除干净,原有地基应平整。(5)回填土时,应注意保护好现场轴线桩、标高桩。(6)夜间施工时,应设有足够的照明设施防止铺筑超厚。 基础防水工程:根据设计要求,本工程基础需做防水,防水采用沥青胶泥涂层。沥青胶泥涂层的施工顺序为:基层清理1:2砂浆找平刷冷底子油2道沥青胶泥涂层。在施工防水层之前,处理好基层后,先在垫层上做10mm厚1:1水泥砂浆找平层,找平层要求表面平整光滑,平整度应满足规范要求。用长柄刷涂刷基层处理剂,要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或露底。冷底子油涂刷完毕后,方可做沥青胶泥涂层。防水施

11、工前应对进入施工现场的防水材料进行取样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防水层施工完毕后,经过隐蔽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土方回填施工。2.4 模板工程根据本工程结构状况,模板主要采用10mm厚胶合板。胶合板模板背楞加固均采用10045方木,增加方木的通用性和周转次数。模板加固:240mm高基础圈梁用10mm竹编胶合板及10045方木制作模板,方木纵向2道,置于横向穿墙方木上并用100mm钉牢,穿墙方木间距1米模板顶端用步步紧金属紧固件加固。模板预先加工制作,现场组装。支模见下图:构造柱阳角模板节点图 梁接头阴角模板节点图构造柱加固详图楼板模板面板使用12mm厚覆塑竹编胶合板模板,纵横向背楞均使用80100

12、方木,上层背楞沿房间长边布置,间距300mm,下层背楞与上层楞垂直布置,间距1000mm。模板支撑使用满堂红脚手架,带快拆头,立杆间距1000,水平杆间距1000mm一道,离地200mm设扫地杆。楼板起拱为房间长边跨度的0.15%。沿房间短边支楼板图(1)门窗洞口模板:应在与模板接触面边框上粘贴海棉条,防止漏浆;角部伸缩缝处用聚苯泡沫板条填塞严密,防止伸缩套内渗进砂浆,影响顺利脱模:窗口模和砼接触的表面,涂刷脱模剂,涂面要求均匀;门窗口模支模时,角模部位顶丝螺栓必须禁固牢靠,调节机构至工作状态。拆模时,松开角模部位顶丝,达到810mm间隙,拆开支撑定位销和连接螺栓,门口模应先旋转调节水平方向支

13、撑螺栓,使模板与侧面混凝土脱离,完成侧立面拆模;再调节顶部支撑螺栓,使顶模竖直方向脱离下落,旋转中心机构螺杆,即可脱模。(2)顶板模板:顶板模板面板采用12厚木质胶合板,主、次龙骨均采用10045方木,支撑系统采用满堂红脚手架,立杆根部垫短方木,顶部加调节丝头。距地20cm设一道扫地杆、距地设一道水平拉杆。主龙骨基本间距900mm,次龙骨间距300mm。(3)楼板模板:1)根据墙上50mm线确定顶板下皮线。根据房间的尺寸确定起拱的高度及起拱的方式,即单向板在跨中起拱,双向板沿对角线起拱,起拱高度为板跨的0.15%。2)根据模板顶柱布置图,弹好顶柱位置十字线,按线布置立柱,调节好高度后,用纵横向

14、水平拉杆拉结牢固。然后在其上铺主龙骨,沿垂直主龙骨方向铺次龙骨。主龙骨距墙距离均为300mm。第一根次龙骨沿房间四周贴墙设置。3)根据顶板模板布置图铺设木质胶合板,用50mm圆钉将木质胶合板固定在次龙骨上。模板的尺寸、位置严格按模板布置图进行施工,胶合板与墙体接缝处粘贴海绵条。.2模板的拆除: 混凝土浇注完成后,常温下,混凝土的强度达到1.2MPa以上方可拆模。拆模顺序为:先拆除安装配件,后松动、拆除穿墙螺栓时,先松动管母,取下垫片,利用卡头拆卸器拆去穿墙螺栓卡头,再轻击小端,螺栓退出混凝土。旋转支腿,使大模板和墙体脱离,如有吸附,可在模板下口进行撬动。模板拆除后应及时对结构棱角部位进行成品保护。(1)楼板模板:梁板底模拆除时必须达到下表规定强度:(通过同条件试块试压提供数据)构件类型跨度(m)达到设计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板2502,8758100梁拱8758100悬臂1001)柱模板拆除:先拆掉柱斜拉杆或斜支撑,卸掉柱箍,再把连接每片柱模板的连接件拆掉,然后用撬棍轻轻撬模板,使模板与混凝土脱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