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活动闹元宵教案(通用5篇).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3086955 上传时间:2023-10-1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活动闹元宵教案(通用5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社会活动闹元宵教案(通用5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社会活动闹元宵教案(通用5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社会活动闹元宵教案(通用5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社会活动闹元宵教案(通用5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活动闹元宵教案(通用5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活动闹元宵教案(通用5篇).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会活动闹元宵教案通用5篇社会活动闹元宵教案通用5篇社会活动闹元宵教案1活动目的:1.理解元宵节,理解儿歌意思,2.能完好地朗读儿歌。3.体验节日的快乐气氛。4.帮助幼儿体验和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讲清简单的事情。5.初步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语言的重复性特点。活动准备:彩泥、玩具小碗、根据儿歌内容绘制的图标。活动过程:一、老师演示搓元宵,谈话导入元宵节。老师:老师拿的是什么?变变变,我用彩泥变出了什么?一碗香喷喷的元宵来啦!元宵节里人们都要吃甜甜糯糯的元宵。元宵节马上就要到了。是哪一天呢?二、学习儿歌。1.老师示范朗读儿歌闹元宵。2.理解儿歌意思老师:正月十五那天是什么节日?3.看图标跟念儿歌

2、,分析p 理解团团聚圆、闹元宵的意义。老师:谁知道团团聚圆是什么意思?家里人都来了,很多亲戚朋友在一起。儿歌叫闹元宵,为什么要说闹?人很多,大家在一起很热闹、很开心。三、完好朗读儿歌。幼儿完好学习,朗读儿歌2/3遍。活动延伸:1.区域活动:美术区搓团聚。2.家园共育:家长和孩子一起参加元宵节传统活动。附:儿歌闹元宵月亮走,我也走,月亮圆,人团聚,团团聚圆元宵节。反思和建议:正月十五元宵节,在小班孩子的印象中只有吃汤圆,为什么要吃汤圆?元宵节还有哪些风俗呢?我们的孩子很少接触,知之甚少。我们的传统节日正被大家所忽略,所以在本周周末活动开展了一个迟来的元宵节活动。根据小班孩子直观形象的思维特点,我

3、利用正月十五拍来的花灯照片和图片给孩子直接的感官冲击,并让他们在看一看、说一说中理解元宵节的风俗,并知道是“团团聚圆”“期盼来年顺利”的意义。在猜灯谜的游戏中到达高潮,孩子们积极踊跃,因为猜对了可以得到一个兔子花灯,他们非常喜欢!通过本次活动相信孩子们对元宵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社会活动闹元宵教案2活动目的:1.知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进一步理解元宵节的风俗。难点)2.能运用揉,搓,团聚,包馅等技能做元宵。(重点3.品味元宵的不同味道,体验劳动的快乐。4.感受到节日的快乐。5.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活动准备:1.有关元宵节的录像。2.黑芝麻,豆沙,五仁,不同口味的熟元宵。3.花灯。4.黑芝麻,

4、豆沙,五仁馅假设干分别盛在小碗内。和好的糯米粉并分成小团,干糯米粉5.碗,勺子,抹布,塑料台布,盛元宵的容器。6.欢快的庆新年乐曲。活动过程:一、观看“元宵节”录像,并引出主题。1.师:小朋友们从录像中看到了什么?幼:吃元宵,看花灯,猜灯谜,放烟花引出元宵节的风俗。二、学做元宵。1.师:小朋友们吃过元宵吗?幼:吃过。师:吃过什么馅的呢?幼:有五仁,豆沙,黑芝麻,花生等,小朋友们真厉害吃过这么多口味的。那大家老师这有什么口味的元宵,请小朋友来尝一尝幼儿挨个品味不同口味的元宵,并说出它的口味。2.师:院校是什么形状的啊?幼:圆形的。师:你们想不想自己来动手做元宵呢?幼:想3.认知做元宵的原料-和好

5、的糯米粉团,干糯米粉,黑芝麻,豆沙,五仁馅。4.观察老师做元宵:现将小团的糯米粉揉一揉,搓一搓,团聚,再挖坑,然后把馅放在中央并包起来,最后再把它团聚。5.让幼儿自己动手做元宵,根据老师讲解的做元宵时的重要细节:揉,搓,团聚,挖坑,包馅。并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馅料,最后将做好的元宵整齐的排列在容器中。小结:让幼儿理解元宵的形状,颜色及不同口味的元宵,同时能运用揉,搓,团聚,挖坑,包馅等技能制作元宵。小百科:元宵节是中国自古的传统节日,元宵赏灯始于上古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直到今天,中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

6、或晒谷场跳舞。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社会活动闹元宵教案3活动目的:1、乐于参与游戏,体验“元宵灯会”游戏活动的乐趣。2、通过律动和打击乐器感应乐曲的拍子和重音。3、理解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欣赏各式各样花灯并创造性地运用肢体动作表现花灯的造型。4、让学生理解节日的风俗。5、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活动准备:1、经历准备:幼儿看过有关元宵灯会的录像、图片。2、打击乐器(大鼓、小鼓、吊镲、鼓棒)、呼啦圈、打棒、故事挂图等。活动过程:一、故事引导“宝宝和爸爸妈妈吃完元宵

7、后,就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元宵灯会。哇!好多灯笼啊!都有些什么灯笼?幼儿观察图片,说出自己看到的龙灯、金鱼灯笼、火箭灯笼等,宝宝看得眼花缭乱。”二、风俗活动:认识元宵节和花灯观看VCD花灯造型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灯笼呢?哦,原来是过元宵节啦!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或“灯节”,在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它是整个春节节庆活动的最后一个高潮,家家户户都热闹庆贺。元宵节的夜晚,小朋友手提灯笼在外面玩耍,全国各地也会组织各种活动假如提供有关元宵节的视频给幼儿欣赏,效果会更好三、肢体花灯造型你们今年元宵节看到花灯吗?你们在哪看到花灯呢?万绿园你们见过什么样的花灯?能与你的朋友一起做出花灯造型吗?1、老师敲鼓可尝试放

8、音乐,鼓励幼儿尝试随拍子的快慢以及各种步伐行进。2、幼儿听音律动,创编单人、双人或多人一组,变化各种花灯的造型。1单人游戏。幼儿听音走一种步伐,听吊镲一声变一种花灯造型,二声变两种造型,多声变多种造型。2双人游戏。幼儿双人听音走另一种步伐,听吊镲一声变一种花灯造型,二声变两种造型。3多人游戏。幼儿多人组合听音变步伐,听吊镲一声变一种花灯造型,二声变两种造型。四、感应拍子和重音1、欣赏中国民间音乐(元宵灯会)这么热闹的元宵灯会,还有一首好听音乐,我们一起听听元宵灯会。1肢体乐器坐地听音乐的拍子:拍腿每次重音后换另个地方感应拍子,拍头,肩,脸等重音时拍地板。口唱:准备好2欣赏后提问:听了这首乐曲有

9、什么感觉?这首乐曲有什么变化?3引导幼儿认识重音:和前面的音不一样,声音中敲得响的那个音,叫重音。4感应重音2、律动游戏:跳呼啦圈摆造型1老师示范游戏,并介绍规那么。2分组拿圈。3听音乐,集体游戏。3、大型打击乐器1推出大鼓。2老师示范。3分组拿鼓棒4练习互敲鼓棒5配乐演奏调孩子分四组,轮流当小组长组长的任务是带着组员走不一样的步伐。小百科:元宵,原意为“上元节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节”主要活动是晚上的吃汤圆赏月,后来节日名称演化为“元宵节”。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将从除夕开场延续的庆贺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成为世代相沿的风俗。元宵在早期节庆形成过程之时,只称

10、正月十五日、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后称元夕或元夜。唐初受了的影响,又称上元,唐末才偶称元宵。但自宋以后也称灯夕。到了清朝,就另称灯节。在国外,元宵也以The Lantern Festival而为人所知。社会活动闹元宵教案4教学目的:1、通过资料交流让学生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风俗,通过赏花灯、猜灯谜,让学生体验、熟悉我国传统的元宵节活动的热闹气氛,亲身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所在。2、在元宵节活动中能表现出探究的意识,发现元宵节活动的新颖事,有趣事;学习搜集与元宵节活动相关的资料,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别人经历等获取信息的才能;教学过程:一、解释“元宵”的含义1、同学们,你们知道

11、星期天是什么日子吗?2、有谁知道“元宵”一词的含义呢?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二、理解元宵节的由来1、那么元宵节是怎么来的呢?学生交流。元宵节起于汉朝,据说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惠帝刘盈死后,吕后篡权,吕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陈平等人在吕后死后,平除吕后权力,拥立刘恒为汉文帝。因为平息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后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汉文帝都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并把正月十五日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在正月十五。司马迁在太初历中就把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三、知

12、晓元宵节的风俗学生交流。一我国民间有元宵节吃元宵的风俗。民间相传,元宵起于春秋时期的楚昭王。某个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经过长江,见江面有漂浮物,为一种外白内红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请教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复兴之兆。元宵和春节的年糕,端午节的粽子一样,都是节日食品。吃元宵象征家庭象月圆一样团聚,寄托了人们对将来生活的美妙愿望。元宵在南方称汤圆、圆子、浮圆子、水圆,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二元宵节燃灯的风俗起于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元宵

13、节燃灯放火,自汉朝时已有此风俗,唐时,对元宵节倍加重视;在元宵节燃灯更成为一种风俗。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绘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元宵节燃灯的风俗,经过历朝历代的传承,节日的灯式越来越多,灯的名目内容也越来越多,有镜灯、凤灯、琉璃灯等等。元宵节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三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如今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场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送。元宵节除了庆贺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

14、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四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动。四、赏花灯,猜灯谜1、学生互相欣赏各自的花灯,老师引导学生用连接的语言介绍自己花灯的形状、颜色、名称、制作方法及特别之处等;评选出最能代表班级程度的花灯。2、猜灯谜。五、畅谈元宵节的意义1、同学们,你们将如何度过这次元宵节呢?2、学生畅谈六、作业1、周日,元宵节,学生与父母、长辈一吃元宵、欣赏电视元宵庆贺晚会,让他们感受一下渐渐淡去的年味,体验元宵节的快乐;2、拍一张团聚照。选出5张最温暖人心的“团聚照”,在3月展板上予以展示。七、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社会活动闹元宵教案5活动目的通过故事学习,让幼儿理解元宵节的来历及有关风俗,开展幼儿的口语表达才能。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活动准备挂图、故事磁带。活动过程1、老师讲述故事。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2、边看挂图边听故事。3、老师讲解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4、分组游戏。活动延伸请家长带着幼儿参观十五灯展。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