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课文内容的实践与探索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3086428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概括课文内容的实践与探索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概括课文内容的实践与探索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概括课文内容的实践与探索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概括课文内容的实践与探索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概括课文内容的实践与探索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概括课文内容的实践与探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概括课文内容的实践与探索(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概括课文内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第二学段的阅读教学要求是:“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因此,从第二学段开始,学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应该成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和学习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方法。但是,学生往往对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掌握得不是很好,不得要领,缺少方法。一、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目的1、 整体感知。注意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提高教学实效性应该是语文教学的永恒主题,各个年段都要努力追求。上课伊始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能从整体快速把握课文内容,学生很快和文本对话,从而杜绝繁琐的分析课文,肢解文本,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2、 培养能力。现在的课文一般都比较

2、长,要准确地概括课文主要内容需要一定的方法,学生掌握不了方法,就概括不到点子上,概括得不准确,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得不到有效提高。用学生自己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整体感知课文,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3、 指向语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言文字运用应该是今后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和导向,是指向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的新的教学观,这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室要更新教学观念,更改以往的教学方法,适应语文教学的正确方向,真正把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正是语言运用的重要形式。学生掌握了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课文阅读能力和习作能力也会

3、得以提高。二、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要求1、语言简洁再长的文章、再厚的书想表达的主要内容常常也只有几句话。因此,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语言要简洁、明了、切忌繁琐。2、表述准确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遇到的很大问题就是不能准确表达自己想说的意思。因此,“准确”是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基本要求。3、 内容全面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要全面、不遗漏。内容相似部分要合并,次要部分要舍弃。三、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1、 段意合并法就是把每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即成课文的主要内容。各段大意之间,有时要加些过渡词语,这样就连贯了。还要区分重点段落和非重点段落,做到有详有略,详略得当。如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课,写了这个小村庄的美丽景色

4、,人们拎起斧头上山砍树,树木变成了一年的八月,雨一连下了五天五夜,这个小村庄被冲毁了,什么都没有了。把课文每段的大意连在一起,再加上一些过渡词使之连贯、通顺就是本课的主要内容了。2、 要素串联法写事情的课文要概括出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其中,事情的经过是重点,要写清楚。如晏子使楚,讲了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显示楚国的威风,然而,晏子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尊严的故事。这么概括有时间,有地点,还有事情的经过等,比较全面。再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讲的是有一年发生在美国的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生命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

5、经过38个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其他同学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学生概括时把几个要素串联起来就可以了。3、 问题概括法作者写一篇文章,往往是围绕着一个明确的主题,按一定的顺序写的。因此,读写一篇文章,我们要想一想,作者想要说的是哪几个问题?把这几个问题概括串联起来,就是主要内容。如穷人初读后可以先提出以下几个问题:桑那在等丈夫回来的时间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她是怎样做的,又是怎样想的?为什么她会这样想?丈夫回来以后,她又是怎么想的?这些问题的答案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4、 题目扩展法我们也可以从课文题目入手,提出几个问题,然后回答这些问题,回答的内容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6、,透过题目我们往往能捕捉到很多课文信息。不少课文的题目,就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归纳这类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们可以借助课题。首先要读懂字面上表达的意思,再根据课文内容把课题扩展成一句完整的话,在此基础上逐步进行丰富。使表达更加完整,更加全面。如草船借箭读课文后,请学生把课题四个字扩展成一句话: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来了十万支箭。在此基础上请学生补上借箭的起因,及周瑜最后的态度,然后稍加整理就能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周瑜妒忌诸葛亮,要求他十天之内改造十万支箭。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来了十万支箭。周瑜自叹不如。学会从课题人手,也就悟到了“概括”与“具体”之间的关系了。5、 内容借助法内容借助

7、法就是根据文章的中心句、重点句或者重点段落概括出主要内容。如桂林山水课文开头和结尾的句子“桂林山水甲天下”“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描写山和水的重点句子“奇”“秀”“险”“静”“清”“绿”就可以帮助我们概括主要内容:桂林的山奇、秀、险;桂林的水静、清、绿。桂林山水甲天下。6、 抓关键词法有些课文中有一些关键词语,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语,概括主要内容。关键词可以是教师出示,也可以由学生自己去寻找。例如詹天佑一课,就可以通过找到关键词:阻扰 要挟 轰动 勘测线路 开凿隧道 人字形线路 提前竣工 回击等关键词,让学生加上一些语句让语句连贯起来就成了本课的主要内容。7、 填词语法这个方法我们在教学中也

8、有用到,例如在学习该课词语的时候就有意识地选用和主要内容的概括有关的词语,学习完之后再要求填空。这样就完成了主要内容的概括。这样的方法一般在中段才接触主要内容的概括的时候。例如:纪昌学射,先教学生认读:纪昌 妻子 飞卫 射箭 注视 练眼力 百发百中然后出示:-拜-为师学习射箭,-告诉他先要下功夫-,一一照做。等练好眼力,-才开始教他开工放箭。后来,-成了-的射箭能手。以上的7种方法中,15的难度要大一些,适合第三学段的学生,6、7两种的难度相对小一点,适合第二学段的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其方法要根据课文内容来选择,同一篇文章所采用的方法也是多样的,掌握了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就获得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对学生的课内外阅读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学生能够终生受用。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