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建筑供热供暖节能技术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3085503 上传时间:2023-12-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67.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章 建筑供热供暖节能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八章 建筑供热供暖节能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八章 建筑供热供暖节能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八章 建筑供热供暖节能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八章 建筑供热供暖节能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八章 建筑供热供暖节能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 建筑供热供暖节能技术(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建筑供热、供暖节能技术81供暖系统的构成?热源(锅炉等设备)一热网、输送系统(水泵及管网)一热用户(末端设备、散热设备);由热 源、热网和热用户组成的系统,称为供暖供热系统。82热源的种类有哪些?集中供热热源有:热电厂余热(蒸汽和热水)、区域锅炉房(蒸汽和热水)、工业余热、地 热水供热、热泵机组、直燃机。83什么是供暖供热系统节能?实现供暖供热系统节能,首先,需要提高两个效率,即锅炉运行效率和管网输送效率; 其次,是提高末端设备的换热效率。其中,锅炉运行效率为锅炉产生的、可供有效利用的热量与其燃烧的煤燃气、油所含热 量的比值。在不同条件下,又可分为锅炉铭牌效率(又称额定效率,指锅炉在设计工

2、况下的 效率)和锅炉运行效率(指锅炉实际运行工况下的效率)。为实现供暖供热系统节能,必须强调 提高锅炉运行效率。而室外管网输送效率为管网输出总热量 输入总热量减去各段热损失) 与管网输入总热量的比值。通过几个方面能效比的提高,在保证用户的需求的条件下,降低供暖系统的能耗,降 低运行成本。84什么是供热系统综合能效指标?供热系统综合能效指标,考虑了系统的总耗能量,包括燃料消耗量和相关电力消耗量, 从而把耗煤量和水输送系数两个指标结合。&=RSQf/SQz式中&供热系统综合能效指标;R室温合格率;R Q达到热用户要求室温的有效热量;Qz系统年耗能量,包括热源的燃料耗热量与系统用电设备电力消耗的折合

3、热量。85供暖供热系统能耗过高的原因?(1)建筑围护结构的能耗损失与建筑形式、使用功能、所在地域、建筑材料等因素有关。(2)供暖供热系统能耗损失与设计、系统形式、供热方式、输送方式、管网平衡、系统 调试、运行管理等因素有关。(3)在技术方面,供暖供热设计往往存在不利于节能的先天性缺陷,如设计热负荷偏高, 因而选用设备偏大,形成锅炉低负荷运行,水泵大流量运行等;运行管理水平低、能耗大, 如供暖运行方式不合理、缺少科学的运行调节等。86供暖供热系统可以从哪些方面开展节能?为推进供暖供热系统节能,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设计前期与建筑协调配合,做好负荷模拟,有条件的应对同地域同类项目进行负荷 调研

4、,合理配置热源负荷,确定供热系统方式、输送方式;系统设计外网应注意水力失调, 室内管网必须做水力平衡计算;有条件应合理配置成熟的自控管理系统。(2) 施工时应确保设计要求的落实,确保材料、特别是保温材料的质量和施工质量。(3) 系统必须进行平衡调试,确保系统的运行质量。在旧有供暖供热系统节能改造方面, 大力推广全国供暖网的总结和推荐,并在实践中收到明显节能效益的12项锅炉供暖节能 技术措施。在新建节能住宅实施“热表到户,计量收费”,在旧有非节能住宅中逐步实施“热表 到户,计量收费”。(5) 在新建的供暖供热系统中,实现远期配套的动态调节方面,由我国近期不完善的静 态调节,过渡到远期配套的动态调

5、节(如国外早已普遍使用的散热器温控阀、气温补偿器、 压差遥控器以及调速循环泵等),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目前国外产品已大量涌进,国内厂 家引进产品国产化或自行开发的产品也层出不穷,应尽快将进口的、国产的动态调节设备分 别配套使用在整个供暖供热系统的试点工程上,以便总结经验,研究适合于我国国情的远期 动态调节技术,择优选用。(6) 在节能立法和政策方面,建议制定城市锅炉供暖运行节能标准;新建供暖供热系 统的节能资金投入应纳入基建投资;旧有供暖供热系统的节能改造费应纳入供暖成本;制定 锅炉、供暖运行节能的奖励政策;建立锅炉供暖节能奖励基金。(7) 热源节能:应该包括锅炉房和换热站(供热站)内的所有节

6、能。主要应提高能源转换的 效率,包括锅炉和换热器的效降、降低输送系统的能耗(风机和水泵的能耗);降低辅助系统 的能耗包括煤、灰和排污等系统的能耗。(8) 热网节能:应包括热网的各项能量损失的减少。减少散热损失是热网节能的重要一 环,由于管道保温达不到标准要求而失热能是不允许的;由于热网上用户距热源远近不同, 造成的不平衡而产生的热损失,必须力求避免;由于种种原因供热系统内热媒一热水通过热 网的某些环节造成损失也会导致能源的浪费。 l(9) 用户节能:用户的供热系统的节能应该包括保证管网系统平衡,不出现垂直失调(上 热下冷);保证室内系统不漏水;使室内供热系统便于调节和计量,避免因供暖过热引起的

7、 开窗等能耗损失。 87建筑集中供热热源形式选择应符合什么原则?居住建筑集中供热热源形式选择,应符合以下原则:(1) 以热电厂和区域锅炉房为主要热源;在城市集中供热范围内时,应优先采用城市热 网提供的热源。(2) 在技术经济合理的情况下,宜采用冷、热、电联供系统。(3) 集中锅炉房的供热规模应根据燃料确定,采用燃气时,供热规模不宜过大,采用燃 煤时供热规模不宜过小。(4) 在工厂区附近时,应优先利用工业余热和废热。(5) 有条件时应积极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等。88为什么要进行供热供暖热计量?供热供暖系统有热源、输送和用户端组成,除了热源、输送系统的供热效率,用户端 的能耗使用情况,

8、使用效率需要通过热计量得出;同时,可改变过去不按用户端使用的热量 计费而按平方米均摊的收费办法,避免用户端不必要的能耗损失(过热开窗),达到按需用热、 降低能耗的目的。89燃气锅炉供热节能的关键是什么?提高燃煤供热供暖系统的两个效率(即锅炉效率和管网输送效率)是落实节能的关键。燃 气锅炉供热的节能,也应遵循此原则。下面分别简要说明燃气锅炉供热提高“两个效率”的 要点。(1) 关于提高燃气锅炉效率要提高每一台锅炉的平均运行效率,最好选配比例调节燃烧机;同时,要求厂家的调 试工作一定要规范、到位,并以测试报告为依据,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运行中,在30%100% 负荷工况下,使平均运行效率尽量接近额定效

9、率成为可能。(2) 要尽量减少整个供暖期内各锅炉的启、停次数和待机时间。因每次锅炉启、停都要经过吹扫,消耗燃气;而待机时,锅炉就相当一个大散热器, 也要损失热。(3) 总之,为提高锅炉组(群)的季节效率,设计的选型配置至关重要,如选用多大容量的 锅炉?各选用几台?如何组合最佳?都是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考虑的原则:一是使锅炉的组合具有较好的变负荷调节能力;二是锅炉的最小出力尽量与最低负荷相匹配(只有这样才能具备“减少锅炉启、停次数 和待机时问”的条件)。这也是设计中选型配置需要遵循的原则。做好这一点就能为运行节 能打下良好的基础,就是最好的设计;反之,如果配置不合理,即使额定效率90%的锅炉,

10、其锅炉组的季节效率有可能仅达到70%,自然就不节能了。810燃油燃气及燃煤锅炉的选择,应符合什么规定?燃油燃气及燃煤锅炉的选择,应符合以下规定:(1) 锅炉的最低热效率,不应低于表81中规定的数值。锅炉热效率表8-1锅炉类型热效率(%)燃煤(II烟煤)蒸汽、热水锅炉78燃油、燃气蒸汽、热水锅炉89(2)应合理确定锅炉房单台锅炉的容量,确保在最大热负荷和低谷热负荷时都能高效运行。(3) 锅炉台数不宜少于2台,中、小型建筑一台锅炉能满足热负荷和检修需要时可设1 台。(4) 应充分利用锅炉产生的多种余热。811锅炉的设计效率如何确定?意义是什么?锅炉的选型应与当地长期供应的燃料种类相适应。锅炉的设计

11、效率不应低l于表82 之中规定的数值,在保证了锅炉最低设计效率不低于73 %,才能保证锅炉运行效率大于 70%。锅炉的最低设计效率(%)表82锅炉类型、燃料 种类及发热值在下列锅炉容量(MW)下的设计效率(%)0.71.42.84.27.014.028.0燃煤烟煤II7374787980m7476788082燃油、燃气86878788899090812为什么严寒和寒冷地区的住宅内,不应设计直接电热供暖?建设节约型社会已成为全社会的责任和行动,用高品位的电能直接转换为低品味的热能 进行供暖,热效率低,是不适合的。同时必须指出,“火电”并非清洁能源。在发电过程 中,不仅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而且

12、还产生大量温室气体(CO2),对保护地球、抑制 全球气候变暖非常不利。严寒、寒冷地区全年有46个月供暖期,时间长,供暖能耗占有较高比例。近些年来 由于供暖用电所占比例逐年上升,致使一些省市冬季尖峰负荷也迅速增长,电网运行困难, 出现冬季电力紧缺。盲目推广没有蓄热配置的电锅炉,直接电热供暖,将进一步劣化电力负 荷特性,影响民众日常用电。因此,应严格限制应用直接电热进行集中供暖的方式。813燃气锅炉房节能应符合什么规定?燃气锅炉房节能应符合下列规定:(1) 给高层建筑供暖时供热面积不宜大于70000皿,给多层建筑供暖时供热面积不宜大于 40000 tf0(2) 锅炉房的供热半径不宜大于150m。当

13、受条件限制供热面积较大时,应经技术经济比 较确定,采用分区设置热力站的间接供热系统。(3) 模块式组合锅炉房,宜以楼栋为单位设置;数量宜为48台,不应多于10台。每个锅炉房的供热量宜在l.4Mw以下。总供热面积较大,且不能以楼栋为单位设置 时,锅炉房也应分散设置。(5) 燃气锅炉直接供热系统的锅炉供、回水温度和流量的限定值,与负荷侧在整个运行 期对供、回水温度和流量的要求不一致时,应按热源侧和用户侧配置二次泵水系统。814锅炉供热系统设计时应如何利用锅炉产生的各种余热?锅炉房设计时利用以下措施回收锅炉产生的余热:(1) 热媒供水温度不高于60 r的低温供热系统,应设烟气余热回收装置。(2) 有

14、条件时应选用冷凝式燃气锅炉,当选用普通锅炉时,应另设烟气余热回收装置。815什么是燃气锅炉的烟气冷凝回收?燃气锅炉房的烟气冷凝回收可提高锅炉热效率。目前,大多数燃气锅炉的排烟温度大 约为150C,所以,把高温烟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不但造成环境热污染,而且还造成了能源 浪费。如果在锅炉排烟管道上增加一套冷凝型烟气换热器,回收烟气中的余热,无疑可以解 决上述两个问题。安装冷凝型烟气换热器,目的是利用烟气的余热,尤其是烟气中以蒸汽形 式存在的能量(潜热)。烟气冷却到露点以下开始冷凝,蒸汽相变所释放的热量把冷却介质(如 供热系统的回水)加热,即可回收烟气的余热,如图81所示.图S t燃弋熊炉的地七冷瞠回

15、收1TH炉回收装丹 热站816采用户式燃气炉节能吗?作为热源时有何要求?(1) 户式燃气炉的优点是可以独立控制,按需供暖;有一定的节能优势,但能耗也受户 室之间供暖需求的影响。(2) 在有条件采用集中供热或在楼内集中设置燃气热水机组(锅炉)的高层建筑中,不宜采 用户式燃气供暖炉(热水器)作为供暖热源。采用户式燃气炉作为热源时,应设置专用的进气 及排烟通道,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 燃气炉自身必须配置有完善且可靠的自动安全保护装置。2) 燃气热风供暖炉的额定热效率不低于80%。3) 燃气热水供暖炉的额定热效率不低于89%,部分负荷下的热效率不低于85%。4) 具有同时自动调节燃气量和燃烧空气量的功能,并配置有室温控制器。5) 配套供应的循环水泵的工况参数,与供暖系统的要求相匹配。817什么是供暖系统的质调节?量调节?意义是什么?(1) 集中供热调节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质调节。通过改变网路的供水温度,而用户的循环水量和供热时数保持不变。2) 分阶段改变流量的质调节。3) 间歇调节。改变每天供暖小时数。4) 质量流量调节(2) 意义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