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名地名翻译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3064887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名地名翻译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名地名翻译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名地名翻译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名地名翻译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名地名翻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名地名翻译(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几年前我曾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年 1 月出版的英语姓名词典,写过一篇 英语姓名词典与外国人名翻译问题,发表在2002 年第12 期博览群书杂志上。近读 景德祥先生从默克尔谈起一一小议德语人名的音译的文章(中华读书报学林2006 年 4 月 26 日),觉得似乎还有必要再谈谈这个问题,并且连带涉及 地名翻译,因为二者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通常都采用音译的办法,很少采用意译。原因很简 单,人名和地名,即令意思很清楚,也是不宜意译的。地名还有少数可以意译,例如 牛津 、 好望角,人名则几乎无例外都应该音译。例如英语姓Snow不能意译为雪,只能音译为 斯诺;德语姓Fapbinder不能意译为箍

2、桶匠,只能音译为法斯宾德;俄语姓Momtob 不能意译为锤子,只能音译为莫洛托夫一一尽管原名斯克里亚宾(Ckpua6uH)的那位革 命者当初取这个假名就来自俄语MO刀OT (锤子)。语音有差别,音译难准确景德祥先生认为现在一些德语人名音译不恰当,举了许多例子,但是他所建议的一些译 法也未必就恰当。例如他说Nietzsche译为尼采不准确,准确的音译应该是尼切、尼策 或 尼秋 。然而读者很容易发现切、策、秋这三个汉字读音相差何其大也,可以用它们中的 一个来译 -tzsche ,不正说明译得都不准确吗?德汉两种语言语音不尽相同,这是音译很难 都准确的根本原因。例如,德语变元音u与汉语韵母U类似,但

3、覿和鮭在汉语里都没有相 同或相近的音,这样有覿和鮭的德语人名(像景先生举到的例子Viler)要音译成汉语就不 可能准确。德语又多有辅音连缀的现象,像上面所说Nietzsche里的-tzsche便是典型例子。 古汉语曾经有过类似情况,例如笔字现在的声母是b,古代曾经是双声母bl。双声母在 汉语里早已消失,遇到德语(以及其他语言)的辅音连缀就不大好译。辅音连缀 Sch 在 Schussel里与U相拼还不难翻译,在Schmidt和Schr鮭der里它都不与元音相拼,翻译 起来就不容易了。把不与元音相拼的 Sch 译作 施 ,大概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译法, Schleicher、Schlendof、Sch

4、neider、Schwarz 都是这样。实际上德语Sch 发音与汉 语 施 、 许 都不大一样,译成哪一个都很难算得上准确。两位当总理期间为中国人民熟悉 的德国人施密特和施罗德,还有以演茜茜公主为我们喜欢的奥地利电影明星罗米施奈德( RomySchneider),都姓施,如果让他们改姓许,许多中国人恐怕会感到陌生。德语如此,其他许多语言又何尝不是如此。各种语言的语音有一些是相同或者相近的, 音译起来不困难,但遇到那些差别大、或者一种语言里有而另一种语言里无的语音,就不好 办了。法语发鼻化音的字母组合gn (例如二战著名战场、比利时法语区的Bastogne),法 语、德语、西班牙语、俄语都有而又

5、不太一样的颤音,都是汉语没有的,音译起来都不可能 准确。对于汉语,还存在一个有其音而无其字的问题。例如,法语姓Dubois里的辅音d 与汉语拼音声母d类似,u则接近汉语拼音韵母U (与德语变元音U类似而不同于元音 u ),按说应该容易翻译了吧,然而汉语没有读dU的字,只好用读du的字代替。那样的 字倒很多(都、读、堵、杜等),于是音译为杜布瓦。德国地名Dusseldorf译作杜塞尔 多夫 ,也是同样原因。音译欠准确,非不为也,实不能也。约定俗成的译名不准确的不在少数,可以小调,不宜大动 我在英语姓名词典与外国人名翻译问题一文中曾经建议,凡已有约定俗成译法的应 该一律从 俗 ,即令原来的译法不大

6、合适,也不要轻易更改。人们熟悉的许多约定俗成的译 名,实际上都存在与景先生所说阿登纳、俾斯麦、毛奇那样音译不准确的问题,译自英语的 丘吉尔(Win st onChurchill)和杜鲁门(Harry S.Truman),译自法语的戴高乐(CharlesdeGaulle)和大小两仲马(Alexander Dumaspere 和 AlexanderDumasfils)都是这样。二战苏联名将朱可夫r.K.*yKOB)的名字大家都不陌生,但俄罗斯 诗人B.A.*yKOBCKU( 1783-1852)却约定俗成地译作茹可夫斯基。应该说*y音译为茹 比 朱 准确,但如果把朱可夫改成 茹可夫 ,恐怕许多对那

7、场战争的历史很熟悉的人也会问: 他是谁?民族名、地名、国名音译不准的例子就更多了,俄罗斯或俄国俄文是Poccu只, 英文是Russia,何俄之有?德语germanisch译作 日耳曼的,deutsche译作德意志 的,准确吗?就连景先生提到但并未表示异议的歌德,德语Goethe当中的辅音t是类似 汉语拼音声母t还是d ? Goe音译成汉语是难以准确的,因为汉语没有与oe相同或相似 的韵母,但the音译成汉语完全可以更准确一点,改不改?类似的还有法兰西、西班牙、 葡萄牙、比利时、丹麦、巴西等许多人们熟悉的名字。约定俗成的译名很多都是不准确或者欠准确的,其原因有的可以说清楚,有的就不大容 易说清楚

8、。景先生说到 方言的影响 、 语种的穿帮 以及 生硬的更改 ,其中 语种的穿帮 恐怕是一个重要原因。德国南部那个叫巴伐利亚的州,显然就不是从德语Bayern而是从 英语Bavaria译过来的,其首府慕尼黑显然也不是译自德语 Munchen而是译自英语 Munich。不过后者标注的读音是mju:nik,那里面的k是怎么变黑的?恐怕也很难说 清楚。 上面 提到 germanisch 译作 日耳 曼的 ,大 概与 法语 有关,因 为只 有在法语 germanique (日耳曼的;日耳曼人,日耳曼语)、germaniser (日耳曼化)里ge的发 音廾藓才与汉语 日 相近。现在突出的问题是许多已经有约

9、定俗成译法的人名,一些人偏要另译,不明白是出于无 知,还是存心让人看不懂。例如谢天振先生曾经在2002 年 9 月 27 日文汇读书周报上 批 评 一 本 评 述 伽 达 默 尔 哲 学 的 书 , 指 出 作 者 把 英 国 著 名 诗 人 蒲 伯(AlexanderPope,1688-1744)译为 坡,这就与美国著名诗人爱伦坡(EdgarAllanPoe,1809-1849)相混。我也曾指出中外期刊文萃1997年第18期希特勒的遗嘱一 文把纳粹德国著名人物戈林(HermannGring)译为格宾,戈培尔(Joseph Goebbels)译为格贝尔斯,里宾特洛甫(Gertrudvon Ri

10、bbentrop)译为里本特罗普。最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一些教科书也出现这种问题,例如我 手头有一本注明 卫生部规划教材 的医学微生物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 年 6 月第 4 版第21次印刷,就把微生物学奠基人之一、1905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科赫(Robert Koch,1843-1910)译为郭霍。1982年中国为他发现结核杆菌100周年专门发行过纪念邮 票,这本高校教材的编写者都是微生物学的专家,对那个德国人应该是很熟悉的。如果约定俗成的译名只有少数不准确,我们大可更改过来,不再念白字、错字。问题是 那样的译名太多了,而且不少名字很难甚至不可能改得准确,怎么办? Dumas 译成 仲马

11、 确实不准确,改成 杜马 好一点,但仍然算不得准确。获得 1929 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德国作 家托马斯曼(ThomasMann)虽然有名,但中国人知道他、尤其是读过他作品的就不很多,把曼改成芒也许影 响不大(其实仍欠准确),但基度山伯爵、三个火枪手、铁面人作者大仲马,茶花 女作者小仲马,在中国知名度都非常高,如果改成大小杜马 ,情况会怎样?给毛奇更改 译名问题也许不大,如果让丘吉尔、戴高乐、德意志、俄罗斯、法兰西、西班牙、葡萄牙、 比利时、苏格兰都 正名 ,情况又会怎样?我认为,约定俗成的译名即使不能一律从 俗 ,也只能小调,不宜大动;大动会引起混 乱,而且是大范围的混乱。做点影响面有限的调整是

12、可以的,例如考古界通常把发掘特洛伊 遗址闻名的德国人HeinrichSchlieman译为谢里曼,那就不妨仿照施密特、施罗德、施奈 德的办法译作 施里曼 。一名一译 与 一名多译同样的名字翻译应该相同,亦即 一名一译 ,这似乎是不言而喻的事,但在约定俗成的 译名里也不乏例外。例如,美国第五位总统(1817-1825年在位)叫JamesMon roe,汉语翻译为 门罗,他以提出Mon roeDoctrine (汉译 门罗主义 )而闻名。百年之后美国出了一个在西方非常著名的性感明星, 原名 N orma Jea nMortenson,但艺名却选了与门罗总统一样的姓,这样全名就成了M arilynM

13、on roe,汉语翻译为玛丽莲梦露。门罗和梦露都译自Mo nroe ,是典型的一名二译, 但要把二者统一起来,就有点麻烦。要是把性感明星改成 门罗 ,恐怕太严肃了一点,不够 性感 ;让总统改叫 梦露 ,则恐失之轻佻,延伸下去 梦露主义 会让人怎么想?看来音译Mon roe比较好的办法还是保留现已存在的一名二译,因为名字不只是符 号,还负载了一定的文化信息。一名二译另一个有趣的例子是Charles,目前的英国王 储就叫这个名字,我们译为 查尔斯 。其实这个名字汉语最初多半译作 查理 ,早期取了洋 名字的买办便有不少张查理、陈查理、宋查理。后来虽然通行查尔斯 ,但作为国王的名字 仍然译作查理。查尔

14、斯王子日后如果继位为王,排下来正好在1660年复辟的CharlesII (查理二世)之后,当为 CharlesIII ,这样就产生一个问题,届时我们是译成 查理三世 呢?还是译为 查尔斯三世 ?值得注意的是,欧洲语言里许多人名有着共同的来源,例如来源于基督教圣经人物, 但一些名字宗教界的译法与世俗的译法就不一样。 Michael 便是一例,它本是犹太教、基 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天使长(archangel),圣经中文本译作米迦勒,还专门有个纪念他 的节日(9月29日),叫做Michaelmas (米迦勒节)。但作为普通人名字却译成迈克尔, 例如美国著名篮球明星乔丹就叫MichaelJordan 。这

15、位 天使长 还被看作德国的护佑圣徒,所以德国男子叫这个名字的也很多,与 乔丹同龄的联邦德国著名游泳运动员格罗斯全名就是MichaelGross 。德语拼写与英语相同但读音不同,通常音译为 米歇尔 或 米切尔 。西班牙语则拼 写也略有区别,作 Miguel ,音译为 米格尔 。俄罗斯人叫这个名字的也不少,俄文作 Muxau刀,音译米哈伊尔,罗曼诺夫王朝第一位沙皇(1613-1645年在位)就叫这个名 字(MuxaunI,米哈伊尔一世)。除一些名字宗教界译法与世俗译法不大一样以外,不同宗教同一名字的译法常常也小有 差异。例如犹太人通常把自己的祖先追溯至到Abraham (亚伯拉罕,基督教称呼与此相

16、同), 但这同一个老族长伊斯兰教却称Ibrahim (易卜拉欣)。他与女奴夏甲(Hagar)所生的儿 子圣经称为Ishmael (以赛玛利),伊斯兰教却称为Ismail (伊斯梅尔)。名从主籍罗曼诺夫王朝第一位沙皇的英语译名是MichaelI,显然我们不应该根据它译作迈克尔一世,而只能根据俄语译作米哈伊尔一世。也就 是说,应该从姓名主人的母语译出,遵从名从主籍的原则。应该按名从主籍原则翻译的 名字很多,上面说到的Charles就是一个。戴高乐也叫那个名字,然而他是法国人,就不能 译作查尔斯或查理,应该译作夏尔。因为法语、ch的读音不同于英语、ch而类似于英语 、sh,词尾的、s不发音。英语、法语写法相同而读音不同的Charles都来自日耳曼语,原 意大丈夫。现代德语作Carl(如Car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