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信息技术突破课堂教学重难点 (12)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3063780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用信息技术突破课堂教学重难点 (12)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运用信息技术突破课堂教学重难点 (12)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运用信息技术突破课堂教学重难点 (12)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运用信息技术突破课堂教学重难点 (1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用信息技术突破课堂教学重难点 (1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运用信息技术突破课堂教学重难点 21世纪是开放的、信息的时代,信息已成为重要的资源,信息技术已渗透、影响各行各业。在教育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已非常普遍了,这是教育现代化的体现,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教师应抓住信息技术和教育发展的机遇,努力研究信息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充分发挥其优势,开创教育教学的新天地。思想政治教师应该与时俱进,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功能,推动教改的深入发展。教学目标中的重难点的处理不仅关系一节课的成败,而且体现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否先进。如何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根据不同的课程性质、要求和对象,会有不同的方法,其中有效的一种方法是运用信息技术加以解决,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一、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以突破重难点。 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要融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也需要融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才容易被学生理解、消化、吸收。我们的教学应把知识融入情境,融入生活、回归生活。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需要学生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社会规范也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才能真正内化。”新课程提倡的是“将新课程的价值引导意图转化为学生发展的内在需要和自主选择”。也只有如此,才可真正体现学习是学生的学习,学习是内在的而非外界强制的。当前仍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育形式下,要想达此目的,就需借助信息技术只管生动的信息展示方式,创设条件和情境,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参与学习。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场景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确实,让学生置身于有生活情趣的情境中,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得到情感的升华。思想政治课的内容一般比较抽象、理论性较强,教师如果照本宣科,仍然按照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模式讲课,学生只会觉得枯燥无聊,昏昏欲睡,课堂缺乏活力,尤其是对于重难点的解决十分不利。因此,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课堂活力,有利于重难点问题的突破。例如经济生活在讲:“学会合理消费”时,用多媒体展示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学生身边发生的故事

4、为线索,贯穿重难点知识讲解的过程中,把这一课的重点“合理消费与健康的消费心理”讲的清晰、透彻。情景一:开学初,小明看到同学穿新鞋,要妈妈买名牌运动鞋。情境二:小明的爸爸是机关工作人员,妈妈开小店,准备贷款买一处商品房。情景三:小明妈妈的小店打算买一冰柜,如果买无氟的有氟贵400多元,家人拿不定主意,假如你是小明,如何建议爸妈? 这三个情境都配以动画和人物对话,而且源于生活,同学们学习积极性很高,在轻松的情境中理解了应该客服四种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做到合理消费,顺利突破重点。二、运用信息技术,以情感突破重点。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以人为本的思想在教学中的体现,它实质是关注人,是三维目标中根本。

5、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与关注学科、关注过程方法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学科教学体系,也是教学中一对重要的关系。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结合中学生的身心特点,深入钻研教材,探幽索隐,借助信息技术创设好情感气氛,洞察社会现实深化道德情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思想政治课居于重要地位,而且很多重难点问题正是要解决情感、态度、价值观问题。学问明智,意在导行,在政治课中知识目标和情感问题,依次作为突破重难点的切口,而信息技术正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益帮助。 例如在经济生活中“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这一重点内容,如果单纯给学生讲解理论,将依法纳税有多重要就显得的苍

6、白无力。运用信息技术,先举出两则违反税法受到法律制裁的资料,然后播放法院案件审理违反税法的案例的录像片段,再举出一些明显偷税、漏税受到法律制裁的资料,使学生结合材料和录像清楚的认识到“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任何违反税法的行为都是要受到法律制裁。接着积极引导学生思考:作为我们中学生还没有参加工作,但是我们可以多做宣传,对于违反税法的行为进行举报。通过学生的讨论,结合前面的教学,使他们深深体会到了作为公民,应该自觉维护国家的税收制度。从而帮助他们树立“纳税人“意识,约束自己的思想行为。政治生活中讲到“自觉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时,播放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谈香港问题的视频资料,邓小平说到:“

7、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谈论的问题”。使学生感受到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坚定信念。奥运火炬传递过程中残疾女孩金晶奋力保护火炬的视频自恋是同学们为之感动。这样的教学效果,不是教师单靠讲述时间就可以达到,而是信息技术的魅力使然。因此运用信息技术营造情感氛围,寓情于理、情理交融,能产生强烈的感情效应,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三、运用于信息技术,以时政突破重难点。任何知识只有运用才有价值,思想政治课程只有结合时代,放眼全球、关注时事、联系生活,才能有生命力,才能发挥其价值,这也是思想政治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政治课的教学不能是枯燥的说教,不能只限于书本知识,更要突出它的时政特点,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

8、社会现实问题,做到学以致用。这也决定了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信息量要丰富紧扣时代脉搏。在教学中以鲜活的时政资料突破重难点不为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例如经济生活中“加强宏观调控”这个问题,看是去理论性特强,学生很难理解把握它的定义和必要性,而教材中的资料毕竟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说服力不够强。通过选取三峡工程、京津城际铁路的画面,以及国家发行特别国债支援西部大开发的一些资料,通过国家为解决金融危机投入资金救市的资料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引导学生对这些资料、图像分析、理解、讨论,学生更好的体会了宏观调控的巨大作用。 再如政治生活中“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利益”时,正值金融危机20国峰会召开,以时政新闻为资

9、料,让学生探究峰会召开的背景、原因,进而思考国家间合作与冲突的决定性因素,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问题意思,心理学有关记忆的理论研究表明,主体加工信息时受信息特点和主体经验及需求等因素有关,教学信息新颖有趣必然容易形成独立而清晰的记忆痕迹。运用时政资料突破重难点正是这一理论的体现。四、运用信息技术,以练习法突破重难点 思想政治教学的重要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提高,能力的增强,关键在一个“用”字。在运用中领悟,在运用中发展,这是学好思想政治课的关键。我们应当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多渠道的训练途径,从学生“学”的实际出发,抓住训练点,恰当运用信息

10、技术,提高信息课堂容量,加快教学节奏,精讲精练,把宝贵时间还给学生,多做多练,达到学以致用。尤其是对于一个学期下来经常是紧赶慢追课时,联系的时间非常少。而运用信息技术就可以弥补课时少的缺憾,增大课程容量。写板书、抄题米的时间节省出来就可以多做习题。而且有些典型的题目直接以幻灯片显示。也没必要全班复印,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这样一来,几乎每节课都可以找到代表性强的题目大家一起做,选择题的思路更清晰了,材料分析得更透彻了,同学们在练习中还掌握了很多做题技巧,可谓收获颇丰。五、运用信息技术,以活动方式突破重难点。学习不仅是是一种个体获得的知识与发展能力的认识过程,同时也是一种人与人之间交往过程。所谓交

11、往,就是共在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了解,这是人基本的存在方式。人正是在交往中生活着,并通过交往学习着生存所需的知识、技能、经验等,形成积极地人生观和主动的生活方式、发展人之为人的一切方面,获得人的本质每一单元都设置活动课,实质是单元的总结、提升,也恰恰是重难点的知识的再现、归纳、运用。利用信息技术将单元知识构建网络体系,以立体、直观、感性的方式呈现出来,这一过程中师生共同参与,共同活动,共同体验。单元活动设置的问题可以将学生的准备呈现,也可将教师准备的相关材料呈现交给学生完成,这一过程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多种交往,交往的内容不再仅仅是知识,它已包含了知识的运用的技能培养、合作的能力,尤其是在此基础上的情感体验和自我的态度,从而实现重难点的突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