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3063188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06.14)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文本)刘臣:各位老师,今天下午16:00-18:00,是本课程网上期末复习答疑活动时间,欢迎各位老师积极参与。周莉:刘老师好。各位电大同事下午好。最近太忙,终于能上来接受刘老师的指导,好开心。刘臣:没关系,有事就忙事,没事常联系,谢谢周老师多年的支持。刘臣:考核对象广播电视大学专科起点的本科开放教育金融学、会计学、工商管理、经济学、物流管理等专业的学生。考核方式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性考核采用大作业的形式,共6次,其中两次为综合思考题,两次计算题,两次理论分析题,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统一命题,形成性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0

2、%(每次5分,成绩判定以百分制形式进行);目的是强化教学过程的教学效果,培养、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终结性考试采取闭卷考试形式,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70%,以考核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技能为主。周莉:我们这边西方经济学(本)是全部推行的试点,网考。刘臣:那就简单了,您也轻松了。刘臣:考核依据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是本考核说明和本课程的教学大纲。本课程使用的文字主教材是由侯荣华教授主编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西方经济学(本科第2版);辅助教材是由刘臣副教授主编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西方经济学导学(本科第2版)。考试内容本课程的考核内容是本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本考核说明规定

3、的主要内容,以本考核说明为主。在教师辅导和学生学习过程中,依据本考核说明规定的“重点掌握、掌握、了解”三个层次来把握。重点掌握的内容:是指西方经济学的重要原理或与我国经济建设密切相关的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其它专业知识和其从事经济、管理、会计、金融等工作密切相关的内容,对于这一部分内容,要求学生要准确记忆、深刻理解并能运用于现实经济生活。掌握的内容:是指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对于这部分内容,要求学生正确理解,准确记忆,并能对相近或相关的理论进行比较。了解的内容:是指西方经济学的常识知识,对于这部分内容,要求学生能知晓即可。考试内容的分布:微观部分占总成绩50%左右,宏观部分占总成绩的

4、50%左右。重点掌握的内容占总成绩的75%左右,掌握的内容占20%左右,了解的内容占5%左右。命题的指导思想与原则命题的指导思想:考察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的记忆、理解、掌握程度及基本技能的运用。命题原则:以教材阐述比较规范的题目作为命题的主要着眼点(理论联系实际题除外)。题型及答题要求本课程考试的形式为闭卷。题型如下:1单项选择题:检查学生对基本原理、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回答这一问题时要求准确无误。比重15分左右)2多项选择题:检查学生对西方经济学重点理论的掌握程度。回答这一问题时要求准确无误。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比重15分左右)3判断题:检查学生对基本原理、基本知识的掌握

5、程度。回答这一问题要求只判断正误即可。判断错误不得分也不扣分。(比重10分左右)4配伍题:本题是针对本课程基本概念而设计的,检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考试中的名词以基本概念、重点概念、中心概念为主。所谓基本概念或重点概念、中心概念是指在西方经济学的某一领域中有相当大的涵盖和解释能力的概念。回答时只需将左侧的名词与右侧的内容相对应即可。(比重10分左右)5简答题:检查对基本原理、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回答这一类问题时,要求思路清晰,条理分明,对该题所涉及的要点要叙述全面、完整、准确。同时对每个要点要作简要解释。(比重20分左右)6计算题:检查学生对西方经济学原理的运用程度。回答时要求列出答题步

6、骤和计算公式。(比重15分左右)7论述题:检查学生对西方经济学的重点理论、重点原理的掌握程度。这类问题有两种:一种为深入阐述题,通过对比分析,说明问题的实质,回答时要求首先解释本题所涉及的中心概念,然后阐述问题的基本要点,要点要完整、全面,分析时要有条理、要清楚;一种为联系实际题,回答时要求首先解释本题所涉及的中心概念,然后阐述理论要点,从而给出理论的全貌;其次,联系实际时理论要点与现实要扣得准确、适当。要避免所涉及的理论与现实相脱节的现象;最后能根据要点联系实际得出小结。(比重15分左右)复习的基本要求第一、全面、认真阅读教材,系统、深刻领会所学的基本理论,在此基础上把握重点内容、重点概念(

7、重点内容为本辅导后面所列内容)。在复习过程中要结合录像讲座、直播课堂及导学,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把握本课程的内容。第二、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西方观经济学本身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运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来分析现实中的问题,这也是在编写教材和录制录像辅导中尽力注意的问题。考试时间长度及工具本课程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可以携带计算器及绘图工具。考试时间本课程考试时间是:2012年7月7日(周六)11:00-13:00李娟:请问哪几章内容是不考的?刘臣: 1,7,9,11,17章不考,复习时大家要注意。刘臣:复习范围第二章供求理论一、重点名词:需求规律供给规律均衡价格需求

8、的收入弹性二、重点掌握:1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变动的异同。2需求的价格弹性。3均衡价格与均衡产量及其影响因素。4计算价格需求价格弹性与均衡价格、均衡产量。三、掌握:1交叉弹性。2供给的价格弹性。3需求曲线及其特点。4供给曲线及其特点。第三章效用理论一、重点名词:边际效用无差异曲线替代效应收入效应二、重点掌握:1总效用和边际效用的变动规律。2无差异曲线、预算线和消费者均衡。3正常物品与吉芬物品的收入效应、替代效应、总效应。4计算消费者最大化效用时的产品数量。三、掌握:1消费者剩余及其衡量。2从序数效用理论分析,消费者均衡的条件,为什么?3确定条件下的消费者选择。第四章生产与成本理论一、名词解释:边

9、际产量机会成本边际成本等产量曲线边际技术替代率生产扩展线规模报酬二、重点掌握:1等产量曲线的特征。2等成本线的特征。3一种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4短期平均成本与短期边际成本、短期平均成本与长期平均成本的关系。5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及其发生作用的条件。6计算成本、收益和利润最大化。三、掌握:1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关系。2短期成本曲线及其特征。3长期成本曲线及其特征。第五章厂商均衡理论一、重点名词: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寡头垄断二、重点掌握:1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2完全垄断市场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3斯威齐模型。4比较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的收益曲线。5计算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

10、均衡与长期均衡的产量与市场价格。三、掌握:1超额利润的变动规律。2垄断竞争市场的厂商需求曲线的特点。3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与垄断竞争市场结构的异同。4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四、了解:1四种市场结构的条件。2一级价格、二级价格、三级价格。3古诺模型、斯威齐模型卡特尔和价格领袖制。第六章分配理论一、重点名词:边际产品价值工资率地租利率边际收益产品二、重点问题:1生产要素价格决定与一般商品价格决定相比的特点。2完全竞争条件下,要素市场的均衡及其条件。3土地的供给曲线及地租的决定4劳动供给曲线为什么是向后弯曲的?二、掌握:1均衡利率的确定。2准地租与经济地租的异同。第八章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一、重点名词:

11、不完全信息外部经济科斯定理公共物品二、重点掌握:1外部性与资源配置。2解决外部性的对策。3科斯定理及其评述。4洛伦兹曲线和吉尼系数是如何体现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三、掌握:1逆向选择及其防止。2不完全信息造成市场失灵。3产生委托代理的原因及对策。第十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一、重点名词:平均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投资乘数二、重点掌握:1短期消费曲线与长期消费曲线的异同。2佛里德曼的相对收入理论及其评述。3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理论及其评述。4影响三部门经济条件下的国民收入的因素。5投资乘数形成的原因、作用及其计算公式。6计算均衡收入、消费、投资和居民可支配收入。三、掌握:1消费曲线与储蓄曲线的关系。2

12、消费倾向与储蓄倾向的关系。3影响两部门经济条件下的国民收入的因素。第十二章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一、重点名词:总需求总供给短期供给曲线长期供给曲线二、重点掌握:1总需求曲线为什么向右下方倾斜。2影响总需求曲线的因素。3总供给曲线的种类及其特点。4总需求曲线的移动对均衡点的影响。5计算均衡收入与均衡价格。三、掌握:1总需求曲线的推导。2总供给曲线为什么根据劳动市场均衡的情况而定。3总供给曲线的移动对均衡点的影响。第十三章失业与通货膨胀一、重点名词:失业率通货膨胀菲利普斯曲线滞胀二、重点掌握:1失业对经济的影响。2通货膨胀的种类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3菲利普斯曲线的经济含义及我们为什么要阻止其恶化。三、

13、掌握:1失业的种类。2如何防止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3如何防止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第十四章财政理论与政策一、重点名词:财政政策税收乘数挤出效应二、重点掌握:1财政政策的内容。2政府购买支出乘数与转移支付乘数的区别。3自动稳定器的作用及其波动的意义。4计算税收乘数、购买支出乘数与转移支付乘数。三、掌握:1财政政策的职能。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局限性。3如何理解赤字预算政策。4政府增加公债发行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第十五章货币理论与政策一、重点名词:货币乘数货币政策再贴现率存款准备率二、重点掌握:1佛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的内容及其影响因素。2公开市场业务的含义及应用。3再贴现率的含义及应用。4存款准备率

14、的含义及应用。5计算存款乘数、货币供给及货币乘数。三、掌握:1货币乘数的涵义与公式。2影响货币供给的因素。3凯恩斯学派与货币学派的货币理论的区别。4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因素。第十六章开放经济与对外经济政策一、重点名词经济开放度国际收支汇率对外贸易乘数二、重点问题1资源禀赋理论。2四部门经济条件下的国民收入的形成与变化。3对外贸易乘数。三、掌握1国际收支平衡表。2固定汇率制下的国际收支调节。3浮动汇率制下的国际收支调节。4关税与进口限额对本本进出口的影响。第四部分样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总计15分。请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填写在该题后的括号内)例: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二曲线的交点决定了()A均衡价格B供给价格C需求价格D弹性价格参考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总计15分。请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填写在该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例:家庭部门是()。A商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