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选择题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3042612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选择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教育学选择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教育学选择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教育学选择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教育学选择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学选择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选择题(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学选择题浙 江 省 20_ 年 教 师 招 聘 考 试 教育根底知识模拟练习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项选择或未选均无分。D.教育规律 2.教育的本质特征是什么?A.动物的本能活动 B.儿童对成人的模拟 C.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D.人类认识世界的活动 3.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一定有教育,这就说明教育具有什么D.继承性 4.反映孔子教育思想的文献是哪一本?A.学记B.论语C.礼记D.中庸 5.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是在时期。D.社会社会 6.“严师出高徒”“棍棒出孝子”等谚语表达了( )的观点对人的教育方式的影响结果。D

2、.平行论 7.“产婆术”是谁提出的教学方法?D.昆体良 8.与资本教育特征相不一致的是( )。A.师生关系民主化,出现了双轨制9.教育与消费劳动相脱离是出如今(D.资本社会 10.教育与消费劳动的关系从别分开场走向结合是在D.社会社会 11.“道而弗牵,强尔弗抑,开而弗达”,这种启发教学的思想最早出自A.学记B.论语C.礼记D.中庸 12.首先提出“普及教育”口号的是在( )时期。D.社会社会 13.以下哪一观点是亚里士多德的思想( )。D.教育即生活 14 独立形态时期的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是( )。A.雄辩术原理B.康德论教育 C.大教学论D.论科学的价值和开展 15.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本现代

3、教育学著作的是A.普通教育学B.大教学论C.爱弥儿 D.康德论教育 16.提出“儿童中心论”将“做中学”作为教学原那么的教育家是 ()D.杜威 17._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称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D.裴斯泰洛齐 19.“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一到了人的手里全变坏了”这句话出A.夸美纽斯的大学论B.卢梭的爱弥尔 C.洛克的教育漫话D.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与葛笃德 20.世界上第一部教育专著是A.学记B.论语C.大教学论D.普通教育学 21.提出泛智教育思想,认为教育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艺术”。这种观点出自D.裴斯泰洛齐 22.明确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为近代教育学的创

4、立做出了奉献。D.赫尔巴特 22.教育开场具有阶级性是出如今D.资本社会 23.标准教育学建立的标志是A.大学论B.康德论教育C.普通教育学D.毕达哥拉斯 25.( )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D.教育目的 26.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这是_的观点。D.劳动起说 27.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而且存在于人类社会之外,甚至存在于动物界。这是教育的()的观点。D.劳动起说 28.教育具有传承、保存古籍文献的作用,这表达了教育的哪一种功能?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C、文化功能D、社会功能 29.“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是属于哪一种观点? A、环境决定论B、遗

5、传决定论C、教育万能论D、二因素论 30.中国古代最早的教育论著学记提出:“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该阐述表达了()的观点。D.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31“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犯了人的身心开展的什么特点?A、阶段性B、顺序性C、 不平衡性D.课堂活动 33.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根据是( )。D.消费力和科技开展程度 34.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布卢姆创立的是哪一种学习方式?A、掌握学习B、发现学习C、合作学习D、承受学习 35.儿童身体开展是先头部后躯干和四肢,这是其身心开展的_的表现。(D.顺序性 36.10 多岁的儿童就其身体发育看已经接近成人的程度

6、了,但是其心理开展还不成熟。这说明儿童身心开展具有(D.顺序性 37.在人的身心开展过程中存在关键期,这说明了人的身心开展具有()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D.资本社会 39.作为在一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的理论活动,教育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子系统,它包括三种根本要素,即教育者、学习者和D.教育影响 40.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观根据是( )。D.历史开展进程 41.我国中小学实行的六三三学制首次规定是在_年公布的_中。( ) A.1902,壬寅学制B.1903,癸卯学制C.1911,壬子癸丑学制D.1922,壬戌学制 42 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教育家是谁?D.加

7、里宁 43.我国的学制类型属于() A分支学制B多轨学制C单轨学制D双轨学制 44.美国的学制类型属于() A分支学制B多轨学制C单轨学制D双轨学制 45._的学制类型主要是在欧洲产生并开展的。() A分支学制B多轨学制C单轨学制D双轨学制 46.中国近代史上产生的第一个现代学制系统称之为C.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 47.我国正式施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 48.我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规定男女同校的学制是C.子癸丑学制D.非自愿性 50.明确提出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的文件是A._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B.中国教育改革与开展纲要C.面向教育 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

8、方案D.国务院关于根底教育改革与开展的决定 51._年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决议,确定每年的 9 月 10 日为“老师节”。D.1987 52.“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的老师职业道德内容是由老师劳动具有的_特点决定的。( )D.广延性 53.“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这表达了老师劳动的D.广延性 54.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教育情景的复杂性决定了老师劳动具有D.长期性 55.老师劳动手段的特殊性,决定了老师劳动具有。D.广延性 56.“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老师劳动具有D.迟效性 57.老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C.严于律己,为人师表D.遵守法律法规 58.“染于黄那么黄,染于苍那么苍”,这表达了学生

9、明显的D.自主性 59.下不属于学生主体性表现的是D.开展性 60.学生不是被动的劳动对象,他们是具有主体性的受教育者。学生的主体性包括五个方面,即独立性、选择性、_、创造性和自我意识性。D.主动性 61.“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为枳”,这句话反映了什么因素对个人开展的影响?D.环境 62.我国中小学普遍实行的学科课程及相应的理论,是()的表现,这也是国内最有代表性和广泛性的课程观。D.课程是方案 63.针对传统课程观“见物不见人”局限性提出的、强调尊重学生的课程观是D.课程是方案 64.与“课程是经历”的课程观不一致的表述是。A.强调课程是学习者本身获得的某种形式的经历 B.学习者是学习的主

10、体 C.强调和依赖学习者个性的全面参与 D.强调课程的逻辑体系。65.杜威是以下哪种课程观的代表人物D.课程是教材 66.强调学生的兴趣、需要,但有关注课程的综合性和整体性的课程观是()。D.课程是活动 67.有关学科课程的错误描绘是C.有利于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D.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68.以下表述与活动课程不符的是D.强调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才能 69.将心理学引入教育的第一人是A柏拉图B毕达哥拉斯C苏格拉底D亚里士多德 70.真正为课程论建立起心理学根底的是B夸美纽斯B卢梭C裴斯泰洛齐D赫尔巴特 71.关于要素课程论的正确表述是B.强调承受学习,老师是教学的中心C.课程的施

11、行上倡导“发现法”D.课程的编制要根据学生的思维程度,采取螺旋上升的方式 72.被称为课程论经典的学术著作是泰勒的。A.课程与教学的根本原理B.教育目的分类学 C.教育过程D.教学与一般开展 73.关于课程目的的程度研究,最著名的是布鲁姆,他建立了() A教学目的分类学B教育评价分类学 C教育目的分类学D教育测验分类学 74.根据布鲁姆的观点,完好的课程目的应该包括A.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B认知领域、情感领域、行为标准领域 C知识领域、智能领域、道德领域D认知领域、行为标准领域、动作技能领域 75.泰勒提出了教育目的的表述方式的主张有别于以往的做法,做到了目的后的行为及能在生活中运

12、用的范围。他采用的表述方式是()。D.二维图表式 76.课程的一般构造是A.教学方案、教学大纲、教科书B.教育目的、学科目的、课程目的C.课程目的、课程评价、课程施行D.主题、任务、评价标准 77.制约课程的三大因素是A.社会、学校、老师B.社会、知识、学生C.学校、老师、学生D.社会、学校、学生 78.校本课程开发的主导力量是D.专家 79.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D.课外辅导 80.最早提出班级授课制思想的是( )A.夸美纽斯D.凯洛夫 81.最优化教学理论是()提出来的.A.赞可夫D.凯洛夫 82.在老师指导下,学生围绕某个问题发表和交换意见,通过互相启发、商量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即是( )D.讨论法 83.学校的中心工作是()。84.中小学“双基教学”中的“双基”指什么? A、根本概念和根本原理B、根底知识和根本技能 C、根本理论和根本技巧D、根本原理和根本才能 85.普通中小学的双重任务是( ) A 传授根底知识,培养根本技能B 开展体力智力,培养思想品德 C 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新生,为社会输送劳动,后备力量 D 培养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86.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对教学活动明晰认识的根底上对教学活动进展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叫做_,它是老师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活动的整体性把握和推进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