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宁德语文中考试卷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3042606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宁德语文中考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4年宁德语文中考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4年宁德语文中考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4年宁德语文中考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4年宁德语文中考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宁德语文中考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宁德语文中考试卷(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2014年福建省宁德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语 文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以下各题。(6 分) 天然良港三都澳,碧波浩渺,一望无垠。海深湾阔似天湖,风平浪静时, ;波涛xing ( )涌时, 。这里处处弥漫着神异的气息,险如滚卵的“螺壳岩”,清晰可辨的“笔架山”,千回百转的“斗姆迷宫”三都澳正等待你去探寻它的o( )秘。(l)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4分)波涛xing ( )涌。 o ( )秘浩渺( ) 清晰可辨( ) (2)从下面三个句子中选择两句,依次填入语段的横线处。(按顺序只写序号,2分) A.活泼得如花季

2、少女 B.粗犷得像西北汉子 C.温婉得像江南女子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 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 B.他苦苦地思索着这究竟是什么道理。然而,在众目睽睽之下决不能就此作罢,遭人晒笑。 C.有人是这样回答的:“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诲人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D.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3.诗文默写。(12分)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范仲淹岳阳楼记) (2)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3)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4) ,甲光向

3、日金鳞开。(李贺 雁门太守行) (5)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6)悠悠中国梦,千古华夏情。在文天祥那里,中国梦是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的生死无畏;在辛弃疾那里,中国梦是破阵子中“ ,赢得生前身后名”的建功立业,在杜甫那里,中国梦是望岳中“会当凌绝顶, ”的雄心壮志。(7)王维在使至塞上中描绘塞外奇特、壮美风光的千古名句是: , 。(8)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发展,蕴涵哲理的诗句是: , 。4.名著考查。(8分)(1)下面名著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鲁滨逊在荒岛上从一群野人手中解救了一个俘虏,并将他带回住处做自己的仆人,还给他取名叫“星

4、期五”。B.祥子在混乱中逃出了军营,顺手牵走了大兵们丢下的三匹骆驼卖给了一个老者。C.阿廖沙对布料变色一事充满好奇,又受到表哥萨沙的怂恿,将一块白桌布投进染缸染成了蓝色,事后遭到了外祖父的一顿毒打。D.白骨精在白虎岭一变村姑,二变老翁,三变老妇迷惑唐僧赶走。(2)鲁智深的故事家喻户晓。请在上面横线处填上相应的人物,并选择其中的一个情节加以简述。(70字左右,6分)他为救助 ,拳打镇关西;他力服泼皮,倒拔垂杨柳;他为解救 ,大闹野猪林。故事情节: 二、综合性学习(10分) 5.为迎接宁德市举办的“天毫杯汉宇听写大赛”,某中学组织以“善待汉字,热爱母语”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活动一 对对

5、联 某班举行“硬笔书法”比赛,想拟副对联,请完成下联。(要求:与上联语意相关、句式相同、字数相同,2分) 上联:规规矩矩写字 下联: 活动二 品汉字 “囧”,读“jing”,象形文字,本义是“光明”,在网络中使用颇频繁的汉字之一,也是“21世纪最风行的一个汉字”。请仔细观察右图,说说“囧”在网络中的意思。(2分) 囧活动三 说看法流行在网络上的“囧”字,引起了一些争议。有人认为应该尊重汉字,用来恶搞不雅,有损中华民族文化的厚重感;也有人认为关注“囧”这样的生僻宇,有利于汉字文化的传播。你同意哪一种说法?请说出理由。(3分) 活动四 探究竟 下面是几则来自网络的评论,请你写出探究的结论。(3分)

6、 材料一 某网友感叹道:“看了几期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再也不能说自己语文功底好,感觉自己己经不是中国人了,居然有这么多的汉字不认识。还是应该活到老,学到老。” 材料二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郁波表示,汉字特别依赖于它的书写情感,不书写就会造成提笔忘字,就会导致情感的淡化。材料三 汉字听写节目让观众开始正视“提笔忘字”的“现代病”。在键盘打字当道的今天,重拾汉字书写显得难能可贵。不少家长和孩子一起观看节目,发现许多熟悉的汉字,不仅不会写,还把读音弄错了。 三、阅读(52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6-10题。(18分)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

7、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宋谦送东阳马生序) 乙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翼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

8、诽谤非法。”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廉,几误罪言者。” (明史宋濂传)【注释】帝:指明太祖朱元璋。翼日:第二天。“翼”同“翌”。馔(zhun):食物,多指美食。主事:官职名,茹太素是人名。恶(w):疑问代词,加强反问语气。类似于“怎么”。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4分)(1)走送之 (2)俟其欣悦 (3)濂具以实对 (4)微景廉 7.翻译下面句子。(4分)(1)家贫,无致书以观。 (2)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 8.填空。(用原文语句回答,4分)甲文中,很多人愿意把书借给宋濂的原因是“ ”。乙文中,宋

9、濂只列举好的大臣的原因是“ ”。9.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按语意划分一处,2分) 门 人 弟 子 填 其 室10.结合甲、乙两文,联系生活实际,从读书和做人两个方面谈谈你得到的启示。(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1-15题。(21分) 公交车上 旸 子 中秋节,一个民工满心欢喜地来到火车站,接从老家来探亲的妻儿。 这是他的妻儿第一次来广州探亲,一家三口终于在广州火车站见面了。他们上了开往工地的公交车。女人随身带来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有被褥,有锅碗瓢盆。男孩的手里还提着装有宁只雪白兔子的笼子。 可是他们刚把东西弄上车,就遭到司机的斥骂:“带这么多东西,中途的旅客怎么上车? 你们以为

10、这是乡下的运货站吗? 补三张票吧!”三张票就是30元,而这些破破烂烂的家当一共也值不了几个钱。见民工犹豫,司机不耐烦了:“想什么想? 不行就下车!”司机眼神里的轻蔑和奚落,让他无地自容。此时此刻,他不想让这样的眼神也落在他妻儿身上。他开始往身上摸,摸了半天,只摸出20 元来。男人的脸上急出了一层细细的汗珠儿。来源:学|科|网 司机越发不耐烦,脸上甚至有了冷笑:这些民工,让他们拿钱比割肉还难受。司机不想再等,他从座位上站起来,动手往车下扔行李 男孩一直蹲在那里,守着放在行李上的小白兔,大人的争吵让他惊慌失措。突然,司机拎起了装着小白兔的笼子,小白兔的眼里满是大难临头的惊恐 男孩“嗷”的一声扑上去,准确地咬住了司机的手腕。这是在乡下跟孩子们打架时练出来的绝技,现在派上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