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力学实践报告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3042335 上传时间:2024-02-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91.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流体力学实践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流体力学实践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流体力学实践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流体力学实践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流体力学实践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流体力学实践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体力学实践报告(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黑龙江科技大学建筑工程二学历实践报告流体力学实践报告一、实践概述在此次实践中,老师给我演示了雷诺试验和伯努利方程试验。下 面我就实践的主要内容进行一下总结。二、雷诺实验(一)、实验目的1、观察液体流动时的层流和紊流现象。区分两种不同流态的特 征,搞清两种流态产生的条件。分析圆管流态转化的规律,加深对雷 诺数的理解。2、测定颜色水在管中的不同状态下的雷诺数及沿程水头损失。 绘制沿程水头损失和断面平均流速的关系曲线,验证不同流态下沿程 水头损失的规律是不同的。进一步掌握层流、紊流两种流态的运动学 特性与动力学特性。3、通过对颜色水在管中的不同状态的分析,加深对管流不同流 态的了解。学习古典流体力学

2、中应用无量纲参数进行实验研究的方 法,并了解其实用意义。(二)、实验原理1、液体在运动时,存在着两种根本不同的流动状态。当液体流 速较小时,惯性力较小,粘滞力对质点起控制作用,使各流层的液体 质点互不混杂,液流呈层流运动。当液体流速逐渐增大,质点惯性力 也逐渐增大,粘滞力对质点的控制逐渐减弱,当流速达到一定程度时, 各流层的液体形成涡体并能脱离原流层,液流质点即互相混杂,液流 呈紊流运动。这种从层流到紊流的运动状态,反应了液流内部结构从量变到质变的一个变化过程。液体运动的层流和紊流两种型态,首先由英国物理学家雷诺进行 了定性与定量的证实,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液流型态可用下列无量 纲数来判断:R

3、e=Vd/vRe称为雷诺数。液流型态开始变化时的雷诺数叫做临界雷诺数。在雷诺实验装置中,通过有色液体的质点运动,可以将两种流态 的根本区别清晰地反映出来。在层流中,有色液体与水互不混惨,呈 直线运动状态,在紊流中,有大小不等的涡体振荡于各流层之间,有 色液体与水混掺。2、在如图所示的实验设备图中,取1-1, 1-2两断面,由恒定总 流的能量方程知:p a V2p a V2z H1 + 1_L = z +2 +2_才 + h1 Y 2g2 Y2g f因为管径不变VV2. h = (z +斗)-(z +匕)=Ah1 2fi y2 y所以,压差计两测压管水面高差Ah即为1-1和1-2两断面间的 沿程

4、水头损失,用重量法或体积浊测出流量,并由实测的流量值求得 断面平均流速v = Q,作为lgh和lgv关系曲线,如下图所示,曲线Af上EC段和BD段均可用直线关系式表示,由斜截式方程得:lgh =lgk+mlgv lgh =lgkvm h =kvm m 为直线的斜率式中:1Vffflgh - lghm = tgO=勺filgv lgv21实验结果表明EC=1,e=45,说明沿程水头损失与流速的一 次方成正比例关系,为层流区。BD段为紊流区,沿程水头损失与流 速的2次方成比例,即m=,其中AB段即为层流向紊流转变的过渡 区,BC段为紊流向层流转变的过渡区,C点为紊流向层流转变的临界 点,C点所对应

5、流速为下临界流速,C点所对应的雷诺数为下监界雷 诺数。A点为层流向紊流转变的临界点,A点所对应流速为上临界流 速,A点所对应的雷诺数为上临界雷诺数。(三)实验设备下图是流态实验装置图。它由能保持恒定水位的水箱,试验管道 及能注入有色液体的部分等组成。实验时,只要微微开启出水阀,并 打开有色液体盒连接管上的小阀,色液即可流入圆管中,显示出层流 或紊流状态。1、自循环供水器;2、实验台;3、可控硅无级调速器;4、恒箱;5、有色水水管;6、稳水孔板;7、溢流板;8、实验管道;9、实验流量调节阀供水流量由无级调速器调控,使恒压水箱4始终保持微溢流的程 度,以提高进口前水体稳定度。本恒压水箱还设有多道稳

6、水隔板,可 使稳水时间缩短到35分钟。有色水经水管5注入实验管道8,可 据有色水散开与否判别流态。为防止自循环水污染,有色指示水采用 自行消色的专用有色水。(四)实验步骤1、开启电流开关向水箱充水,使水箱保持溢流。2、微微开启泄水阀及有色液体盒出水阀,使有色液体流入管中。 调节泄水阀,使管中的有色液体呈一条直线,此时水流即为层流。此 时用体积法测定管中过流量。3、慢慢加大泄水阀开度,观察有色液体的变化,在某一开度时, 有色液体由直线变成波状形。再用体积法测定管中过流量。4、继续逐渐开大泄水阀开度,使有色液体由波状形变成微小涡 体扩散到整个管内,此时管中即为紊流。并用体积法测定管中过流量。5、以

7、相反程序,即泄水阀开度从大逐渐关小,再观察管中流态 的变化现象。并用体积法测定管中过流量。三、伯努利方程实验(一)、实验目的l、研究流体各种形式能量之间关系及转换,加深对能量转化概 念的理解;2、深入了解柏努利方程的意义。(二) 、实验原理丨、不可压缩的实验液体在导管中作稳定流动时,其机械能守恒方程式为:u 2 pZ1g + 寸 + K + Weu2=Z 2 g + 号 +1)式中:U、U 分别为液体管道上游的某截面和下游某截面处的流速, l2ms;P、P 分别为流体在管道上游截面和下游截面处的压强,Pa; 12z、z 一分别为流体在管道上游截面和下游截面中心至基准水l2平的垂直距离,m;P流

8、体密度,Kg/m; We液体两截面之间获得的能量,JKg;g 一重力加速度,m/s2; X仲一流体两截面之间消耗的能量,J/Kg。2、理想流体在管内稳定流动,若无外加能量和损失,则可得到u 2 p u2 p2)z g +- + 1 = z g + 丄 +21 2 p 2 2 p表示1kg理想流体在各截面上所具有的总机械能相等,但各截面 上每一种形式的机械能并不一定相等,但各种形式的机械能之和为常 数,能量可以相互转换。3、流体静止,此时得到静力学方程式:zg+P=zg+匕1 p 2 p所以流体静止状态仅为流动状态一种特殊形式。(三)、实验装置及流程试验前,先关闭试验导管出口调节阀,并将水灌满流

9、水糟,然后 开启调节阀,水由进水管送入流水槽,流经水平安装的试验导管后, 试验导管排出水和溢流出来的水直接排入下水道。流体流量由试验导 管出口阀控制。进水管调节阀控制溢流水槽内的溢流量,以保持槽内液面稳定,保证流动系统在整个试验过程中维持稳定流动。此次实验主要以老师演示实验为主。1、静止流体的机械能分布及转换将试验导管出口阀全部关闭,以便于观察(也可在测压管内滴 入几滴红墨水),观察A、B、C、D点处测压管内液柱高低。2、一定流量下流体的机械能分布及转换缓慢调节进水管调节阀,调节流量使溢流水槽中有足够的水溢出,再缓慢慢开启试验导管出口调节阀,使导管内水流动(注意出口 调节阀的开度,在实验中能始

10、终保持溢流水槽中有水溢出),当观察 到试验导管中部的两支测压水柱略有差异时,将流量固定不变,当各 测压管的水柱高度稳定不变时,说明导管内流动状态稳定。可开始观 察实验现象。3、不同流量下稳定流体机械能分布及转换 连续缓慢地开启试验导管的出口阀,调节出口阀使流量不断加大, 观察A、B、C、D处测压管内液柱变化。(五)、实验注意事项1.本实验装置系演示仪器,因此所测得的数值精确度较差,但 在一定情况下仍能定量地说明问题。2高位槽的水位一定要和溢流口相齐,否则流动不稳定,造成 很大实验误差。3若管内或各测压点处有气泡,要及时排除以提高实验的准确 性。4有的标尺固定不紧,因振动会上下移动,应及时予以调整。5测压孔有时会被堵塞,造成测压管液位升降不灵,此时可用 吸球在测压孔上端吸放几次即可疏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