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戏曲的教学反思范文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3037777 上传时间:2022-08-1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69.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戏曲的教学反思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古代戏曲的教学反思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古代戏曲的教学反思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古代戏曲的教学反思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古代戏曲的教学反思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代戏曲的教学反思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戏曲的教学反思范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戏曲的教学反思范文导语:戏曲教学是小学音乐课程教学的难点。首先在学生方面,学生接触国粹京剧太少,生活中根本听不到京剧。在与学生的谈话中发现,绝大多数同学喜欢的是流行音乐,对周杰伦等歌星无人不知。而谈到戏曲,特别是京剧,就一无所知。我认为这也是学生唱不出戏韵的主要原因。下面是为大家搜集的古代戏曲的教学反思范文,欢迎大家阅读。戏曲教学是小学音乐课程教学的难点。首先在学生方面,学生接触国粹京剧太少,生活中根本听不到京剧。在与学生的谈话中发现,绝大多数同学喜欢的是流行音乐,对周杰伦等歌星无人不知。而谈到戏曲,特别是京剧,就一无所知。我认为这也是学生唱不出戏韵的主要原因。其次老师方面,据我对本地小学

2、老师的理解,能识简谱的老师不过十之一、二,大部分老师连常规的唱歌教学都难以完成,何况戏曲教学。再者,对教学戏曲的认识缺乏。我也是在国培方案的学习之后,才解除心中的疑惑,才懂得教材编排戏曲教学的意义。戏曲,尤其是京剧,它是中华文化艺术的瑰宝,京剧艺术是形象思维高度开展的精品。学唱京剧,不仅可以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而且它通过“形于美,动于情、达于礼、至于和”来“泄导人情”,到达平衡各种人心理与疏导情绪的作用,以“润物细无声”的方法起到稳定社会的功能。在我之前仅有的几次戏曲教学中,有几点粗浅的认识和体会,说出来,请老师批评指正。由于程度有限,还望谅解。去年,在小学生元旦文艺汇演中,我选了黄梅戏

3、唱段到底人间欢乐多。在教这段戏时,我先讲了牛郎织女的故事梗概,然后把它分为三个段落,第一段唱山河风光,节奏较慢,唱腔温顺委婉,略带隐忧。它表现织女热爱山川美景,向往人间生活,却又害怕无情天条天规的复杂心情;第二段唱家人,唱腔较为舒展,满怀深情;第三段,唱腔欢快流畅,到达高潮。表现出织女抛却顾忌,尽享人伦的喜悦心情。虽然可以完成教学,学生唱得也很纯熟,但最大的遗憾是:学生们唱不出戏的韵味。像甘洒热血写春秋这段戏,唱前三句略好一点点,最后一句怎么唱怎么象唱歌。这也是我在教学中最大的困惑。另外,我在教唱到底人间欢乐多时,因为唱腔曲折委婉,音节较为复杂,我差不多是一小节一小节地教,所以花了大量精力和时

4、间。试问,在教学中有没有更好的教法?从戏剧的理论来说,戏剧教学应该侧重于让学生理解戏剧的冲突,从冲突中领会人物形象和戏剧主题,同时也要通过阅读体会戏剧的语言魅力。在教学中,我严格按照戏剧理论内在的规律和学生的详细情况开展教学,获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发现很多的问题:钱梦龙在教学经历总结时说:“把求知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在老师指导下由学生求知的过程,为了求知,学生必须运用智力,认真探究,因此,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就相应地开展了智能。”老师应在新课程理念下扮演“多重角色”。学会充当导演。为了让学生深化领悟戏剧的精华,老师除了向学生介绍戏剧的相关常识外,还要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

5、,明确写作意图,指导学生通过、舞台提示及潜台词等仔细揣摩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表现,为学生的舞台展示作好准备。学会甘当配角。为学生提供自我体验、自我展示的平台,让学生作主角,让他们在登台表演中去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兴衰际遇,体察人物的内心世界。老师当学生的观众,作为配角,对学生的表演活动进展评议,引导学生对作品的主题及艺术性的理解。学会乐当总结者。当学生活动完毕后,及时对作品进展总结与归纳,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成功所在,如日出一文,作者就是运用了高超的创作技巧,通过富有性格化的人物语言描写,很好地展示出不同层次人物的思想性格,从而到达了表现和深化主题的效果。总之,要努力为学生提供一个易于

6、产生问题、考虑问题、解决问题的情景,老师就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环节,及时地调整适宜的位置。当然,教无定法,但为了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我认为我们应该在“新课改”精神的指导下,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多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学习空间,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戏曲是极具魅力的一种艺术文化形式,特别是我国的戏曲,更是种类繁多,形式多样。但随着时代的开展,这些优秀的传统艺术渐渐被孩子们遗忘。很多孩子由于没有接触戏曲时机,根本不懂得如何欣赏这种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所以,如何帮助学生们理解欣赏戏曲,并通过感受戏曲的魅力而激发他们对祖国传统艺术的热爱,成了我研究的问题。这节课的总体要求是让孩子们对戏曲知识有个初步的理解,并

7、通过学习让他们翻开思路使戏曲中的知识融入到活动中,体验艺术的独特魅力。本次活动主要是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中国戏曲人物及脸谱艺术的特点、谱式、色彩等方面的根底知识,培养他们的合作探究才能和综合美术才能,使他们感受中国戏曲的魅力,唤醒他们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热爱,激发他们关心、热爱中国脸谱艺术的情感,理解中国戏曲艺术独特的美。根据这个活动目的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首先,游戏导入,让老师带着他们轻松进入教学活动。其二,汇总学生搜集的资料,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其三,由老师归纳总结并通过课件介绍有关京剧脸谱的知识。(由京剧中脸谱应用的角色引入,从脸谱色彩与人物性格;脸谱的图案构造;脸谱图案与人物特征几个方面分

8、别讲授)其四,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欣赏各种戏曲视频,激发其对戏曲艺术的热爱。其五,布置作业:用带来的材料把自己打扮成戏曲中物。让学生随音乐表演的形式完毕活动,在欢快愉悦的情绪中体验戏曲的魅力。本次活动从选材、设计、方法到活动的整个过程的开展都充分表达着创新与改革这个教育教学中的主旋律。由于四年级学生处于向高年级过渡的阶段,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浸透一些知识性的东西,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有兴趣,又学到了知识,还能进展美妙的情感体验。我选择的这节课,恰巧可以到达这个目的。另外,在活动过程中,穿插的游戏、表演、欣赏活动可以促进学习理解欣赏戏曲,感受戏曲的独特魅力。单纯而机械的教给学生知识,让他们去

9、画某一物体,学生们往往会因为缺乏兴趣,而去机械的临摹,这样会严重阻碍其创造性的开展。所以,本次活动我着重从吸引学生兴趣入手,以多媒体形式进展知识传授,并参加视频等文件,向学生们展示了几段耳熟能详的戏曲资料,特别是我们的地方黄梅戏选段活泼了课堂气氛,翻开了他们的思路。另外,设计完成后,让学生通过集体表演展示作品,进步了制作兴趣。这些方法都突出表达了美术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老师语言精炼严谨,负责引导总结。而学生们那么兴趣浓重、思维活泼、主动创新。在设计环节,每一位孩子都有独特的想法;在评价环节,每个人都掌握了评价的标准;在表演展示环节,大家都积极主动的勇于展示自己,使活动到达了高潮。本次制作过程中老师最好需要详细的演示一个戏曲道具的制作步骤,这样可以给学生一个明晰的指导过程。由于是一节录像课,学生和老师都有些过于紧张,很多环节没有放开,没有把最正确状态表现出来。总的来说,这一课的教学流程,是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经探究理解之后进入想象和创作的过程,符合学生的认识和创作过程。学生琳琅满目的作品也表达了他们充满想象力的创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