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3037561 上传时间:2023-09-05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油茶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油茶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油茶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油茶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油茶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油茶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茶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第一、 油茶项目基本情况2一、油茶介绍:2二、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4三、 项目建设方案:51. 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53 、技术、设备5四、项目投资及资金来源6五、 项目效益6六、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6七、 综合评价7第二、背景及必要性8一、项目建设的背景与由来8二、应用需求与项目必要性分析111、当前我国油茶产业化发展呈现的机遇112.我省油茶良种选育及推广应用12第三、项目建设方案13一、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布局原则131.区域化原则132、规模化原则133、产业化原则134、标准化原则135、社会化原则14二、项目建设总体布局14三、项目建设内容14四、基地建设技术措施141、

2、林地选择152、良种壮苗153、科学整地154、合理密度155、科学栽植156、强化抚育157、合理间种168、控形修剪169、合理施肥1610、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措施1711、果实采收1712、果实处理17第四、 项目组织管理17一、组织机构18二、合作社的管理181、合作社的责、权、利182、入社油茶种植户的责、权、利18一、投资估算19二、项目资金来源19第六、 效益分析19第一、 油茶项目基本情况一、油茶介绍: 油茶是常绿小乔木,寿命达几十年至数百年、油茶的个体发育划分为童期、壮年、衰老三个阶段,在栽培上根据各阶段特点,可制定相应的农业技术措施。茶树浑身是宝,一次栽种受益百年,可以说茶树

3、的生命周期有多长其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周期就有多长。 山茶油俗称山茶,俗称野茶、建茶、白花茶,学名Camella-oilfera Abel、英文名Oiltea Camellin,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之一,它生长在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的高山及丘陵地带,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纯天然高级油料。主要集中在浙江、江西、湖南、广西四省,全国年产量仅为20万吨左右。新研良种三年挂果,五年进入旺产期。本土果树至少要种五年以上才能开花结果,果实生长周期长达十二个月之久。 山茶籽生长过程中不需要施化肥喷农药,其营养成份完全来自天然无污染的空气和肥沃土壤。常年在连绵叠嶂的群山之中天然孕育,从开花结果到采摘,历经冬、春、夏

4、、秋四季的云滋雾养,包含日月精华和天地灵气,营养成份自然也就不同于一般的植物油,营养价值非常高,古时被视为山珍贡品。山茶花开于秋季,果实成熟于次年花开时节,采摘时分山茶花已是盛开怒放,花果并存,同株共茂,堪称自然界一大奇观,民间因此有“抱子怀胎”说法。 发展油茶产业可缓解耕地资源日益短缺的矛盾。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丘陵山地约占70左右,人均耕地仅为世界人均耕地的1/3左右。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全国净减少耕地253.74万公顷,人均耕地已由2002年的0.098公顷下降为0.095公顷。其中生态退耕是耕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因素。油茶生长在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地带,不与粮棉争地,且能很好地

5、发挥土地的边际效应,因此发展油茶经济林产业是缓解土地资源和人口承载量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对于我国有效利用有限耕地资源意义深远。 油茶产业是支柱性营养健康产业。2004年,我国卫生资源消耗已超过8000亿元,用于心脑系统疾病的卫生消耗约为3000亿元。因此,增强预防意识、改变不合理的膳食结构成为必然选择。茶油能有效防治心脑血管疾病、降低胆固醇和空腹血糖、抑制甘油三脂的升高,集营养、保健、美容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油茶产业属于国家“十一五”支柱产业计划中所列的“营养产业”,随着中国居民健康改善条例的出台,茶油生产和消费必将迎来一个大发展的局面。 茶油可为发展生物质能源提供保证。国土资源部顾问、国家行政

6、学院教授方克定指出,油料作物既是经济作物也是能源作物,其加工产品系列都将构成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伴随能源问题的日益突出,为解决能源危机,各国都增加了能源作物。优质食用油供应食用,低标准食用油用于工业,成为未来各国解决能源问题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油茶林面积5500万亩,占我国木本食用油料面积的80%以上。若干年后,当我国目前亩产70100公斤的低改油茶技术得到普遍推广的时候,以野茶油替代低质食用油,不仅能让百姓用上优质食用油,更能使低标准食用油脂转化为生物质油,为解决能源短缺开辟出一条新路。因此,部署两江(长江、珠江)油茶产业带的发展意义深远。 油茶民族产业极具全球竞争力。油茶产业在国际市场上

7、具有核心竞争力,我国加入WTO以后,由于技术壁垒等方面的原因阻碍了我国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但油茶产业在国际竞争中难以被任何国家设置技术壁垒,在国际上具有绝对竞争力,对区域经济、国民经济、出口创汇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此外,作为世界上食用植物油第一消费大国,我国的食用油自给率只有60%70%,有大于1/3的缺口,已成为食用植物油第一大进口国,茶油产量的提高可替代进口。二、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宁乡县青山桥镇栗狮村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是2012年2月经长沙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宁乡县青山桥栗狮村创业培训后由村领导:李春贵书记、胡运华主任、喻国红会计等村镇领导牵头以合作社作为依托,并通过“专业合作社加农

8、户”的形式,促进合作社与广大农户逐步结成利益共同体,使整个布局纳入到产业化经营的轨道。有广大入社农户,入社山地面积广阔,如合作社成立,积极组织社员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技术培训和现场观摩,实行油茶标准化生产,可使农户亩增收达2400元以上。同时要聘请两位林业主管部门高级工程师担任该社的技术顾问,为该社提供技术指导和技术咨询服务。该社旨在带领广大林农,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及能源战略改变传统的种植模式,利用当代林业科学种植技术,优质的改良品种,先进的管理方法,实现林木、林地的快速发展和高效的经济收益,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贡献。三、 项目建设方案:1. 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 项目建设名称:青山

9、桥镇栗狮村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油茶基地项目。建设性质:新建。 建设地点:宁乡县青山桥镇栗狮村2. 建设规模及产品(或经营)方案引进优良无性系列油茶品种,建设高品质油茶基地10000亩。3 、技术、设备本项目参照油茶种植工艺技术来源于中国林业科学院,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油茶行业标准以及湖南省林科院取得的科技成果规划设计。中国林科院研发的油茶芽砧嫁接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油茶无性系的推广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通过常规技术与生物技术相结合,组织培养、扦插繁殖等技术取得了良好的进展。这些技术技术来源可靠。且适宜于宁乡气候条件及种养殖环境,具有可行性。建设高品质油茶基地10000亩,修筑农用道路、防火线,购置挖掘

10、机一台,建蓄水池。该项目建设期限四年,从2012年10月至2016年9月。四、项目投资及资金来源建设高品质油茶基地10000亩,项目总投资1800万元。其中申请中央、省财政补助,合作社自筹、贷款,农户投工投劳折资。五、 项目效益经济效益:高产油茶盛产期平均每亩可产茶油40公斤,每亩可创产值2400元,项目年产值2400万元。生态效益:可绿化、改选荒山10000亩,有利于恢复植被、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项目品种种植和培育油茶林,有利于提高区域绿化覆盖率,生态效益较好。社会效益:该项目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一是开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局面,形成新的农村经济增长点,二是农民增收,并为农村劳

11、动力转移新增就业岗位1000多个,不离乡离土可就业获得收益。三是有利于开发荒山,是实实在在的绿色产业,符合环境保护的产业。四是弥补和增加市场中、高档食用油品种和供应量,改善城乡人民生活。六、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2009年产业化经营项目实行财政补贴的指导意见(【2008】208号)国家林业局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意见(林造发【2006】274号)油茶栽培技术规程LYT 13282006。造林作业设计规程LYT16072003。油茶工程更新改造技术规程DB4300B64033?189。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DB430942005。林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定(试行)

1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湖南省油茶产业基地建设技术方案湖南省油茶造林工程管理办法湖南省油茶低产林改造工程管理办法七、 综合评价本项目通过建设高产油茶基地,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壮大农业经济,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不仅可以增加产区群众收入,而且对培育优势主导产业,发展绿色食品,促进劳动力转移,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与省、市、县发展规划相衔接,项目建设起点高,技术先进,布局合理,设施齐全,建设单位资金实力雄厚,项目区地理位置优越,水电充足,气候适宜,交通便利,产品市场需

13、求旺盛,项目技术成熟,方案可行,项目投入少,资金周转灵、机制活,种植成效大,投资报酬高,环境污染小;辐射带动强,项目建成后能取得明显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有利新型生态农业建设,有利产业化进程,有利增加农民收入。本项目是一项见效快,经济效益高,风险性少的项目,符合生产绿色食品要求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优势产业项目。项目投资较大,油茶种植见效期较长,建议上级部门给予政策扶持,以使项目尽早实施。第二、背景及必要性一、项目建设的背景与由来在全球性粮油安全问题步步紧逼之下,如何确保不突破18亿亩耕地红线,又有效解决13亿人口吃得饱、吃得好、吃得健康的问题?中国的决策高层已把目光投放到18亿亩耕地红线之外的

14、广阔山地,聚焦在木本粮油树种上。在众多的绿色油料植物中,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油茶,注定将担负起维护油料安全的历史使命。我国油茶主产区湖南、江西、广西、福建等省(区)长期以来不懈地组织油茶良种选育攻关和先进科技推广,开展油茶基地建设和产品精深研发,为丰富我国食用油生产和消费结构、提升食用油营养品质、维护食用油料安全展现了一幅幅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光明图景。油茶在我国已有2300多年的栽培历史。以油茶籽加工生产的茶油,因其风味佳、油质好、营养价值高、绿色无公害,具有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等保健功效,而深受市场的欢迎和群众的喜爱,与棕榈油、油橄榄油和椰子油并称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料,被誉为“东方橄榄

15、油”、“油中软黄金”,国际粮农组织已将其作为重点推广的健康型高级食用植物油。据统计,全球茶油产量的90%以上来自中国,而我国茶油产量的近50%来自湖南。作为全国油茶中心产区,湖南有4600多万亩山地适宜栽培油茶,现有油茶林面积达1778万亩,占全国油茶林总面积的1/3强,茶油年产量10.4万吨,占了全国茶油总产量的近一半,油茶面积和茶油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位。2007年,湖南茶油年产值突破了50亿元。全省124个县(市、区)中,油茶面积在5万亩以上的有68个;在全国14个被授予“中国油茶之乡”的县(市、区)中,湖南占了6个。发展油茶产业,湖南的地位举足轻重,有优势为维护国家粮油安全担当重任,有潜力为全国油茶产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湖南油茶产业发展也受到了中央领导和国家林业局及湖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关注和重视。今年7月,国家林业局决定,以湖南省林科院为依托,成立国家林业局油茶研究开发中心,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也选定在湖南召开。最近,湖南省人民政府正式出台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规划到2015年,全省发展油茶林2000万亩,其中建设丰产林基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