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释放南京科教优势,发展区域优势产业集群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3036186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充分释放南京科教优势,发展区域优势产业集群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充分释放南京科教优势,发展区域优势产业集群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充分释放南京科教优势,发展区域优势产业集群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充分释放南京科教优势,发展区域优势产业集群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充分释放南京科教优势,发展区域优势产业集群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充分释放南京科教优势,发展区域优势产业集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充分释放南京科教优势,发展区域优势产业集群(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充分释放南京科教优势,发展区域优势产业集群南京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方案南京市科技局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融合创新主体、创新环境和创新机制于一体,经济、科技和教育体制有机结合,形成适应特定区域特征与要求的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创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的开放型网络系统。“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重要任务,作为我国沿海经济发达省份的省会城市、南京都市圈的核心城市和长三角中心城市之一,我国重要的工业、金融、商贸、科技研发和高等教育基地,南京科教优势明显,产业基础雄厚,而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越来越依赖于科技创新,南京要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

2、,紧紧抓住国际产业与国际资本加速向长江三角洲转移的历史性机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城市沿江开发战略的实施、都市圈的共同繁荣和长三角一体化,当前最为紧迫和重要的任务就是要集成国内外创新资源,将南京科教优势转化和形成为产业竞争优势和经济快速增长优势,加快建设有南京特色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一、建设南京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战略基础(一)科教优势突出2003年,南京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2万人,高等院校37所,国家、省、市独立科研机构105家,博士点200多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8个、国家级重点学科64个,在校大学生30多万,依托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建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2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

3、省级重点实验室14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2个,省级公共技术平台8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8个,两院院士75人次。 2003年,全市科技创新成果获国家、省、市科技进步奖共268 项;专利申请量3215件,其中发明专利1264件,同比分别增长51.8%、83.2%;新建技术贸易机构158家,实现技术交易额36.3 亿元。 (二)产业基础雄厚新型工业化作为第一方略加快发展。南京在“电子、汽车、石化、钢铁和电力”五大支柱产业拥有较强基础和实力,2003年,五大主导产业实现增加值390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61.1,同比增长22.1,对整个工业增长的贡献率高达68.4;占全市工业总量的比重

4、达65.7,五大产业的发展不仅凸显支柱产业在我市经济中的强势地位,更不断提升整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世界一流的石化基地,全国一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汽车制造基地、优特钢生产基地正加速形成。 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壮大。2003年,以电子信息(包括软件)、生物工程与医药、新材料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703亿元,占全市工业销售产值28%。其中高新区“一区多园”实现技工贸收入1100亿元,增长28%;软件及系统集成实现销售收入71亿元,增长69%;民营科技企业实现技工贸收入220亿元,增长30%。全市认定市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590家,认定软件企业累计达251家。产业化平台趋向集中。江北国家级南京

5、化工园、浦口国家级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江宁开发区四大开发区正在成为五大主导产业和规模产业化阶段的高新技术产业的产业化平台,也正在成为国际产业在我市转移的重要载体。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初步形成网络效应。全市拥有22家科技孵化机构,其中,综合性孵化器13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3家,专业孵化器6家,孵化面积45万m2,在孵企业1400余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在南京开始加快建设研发基地,引进规模以上国内外研发机构10多家。农业科技产业化发展迅速,全市共建有各类农业科技园区69个,总面积34万亩,累计投入4.3亿元,初步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多类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创新平台体系,为郊县农

6、业结构优化、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进一步整合全市农业科技资源,发展南京都市农业,一个现代化农业科技大平台正在按“一区多园”的模式,分核心区、专业园和辐射区三个层面规划建设中。(三)经济实力增强根据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3年,全市GDP达1576.2亿元,同比增长15.1 %,高于全国增幅6个百分点;实现财政收入335.03亿元,增长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54.04亿元,增长58.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0.24亿元,增长14.4 %;实际利用外资22.1亿美元,地方外贸出口38亿美元。(四)创新环境改善政策环境。2000年以来,

7、南京市先后出台了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意见、南京市加速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意见、南京市重奖科技功臣办法、南京市技术市场管理办法、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办法、南京市高新技术风险投资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南京市振兴软件产业行动纲要(2003-2005)、南京市鼓励软件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关于鼓励在宁设立研发机构若干意见、南京市专利试点工作方案、南京市引进海外留学人员和智力的若干规定、南京市软件企业高级人才专项奖励实施暂行办法等一系列鼓励科技创新政策文件,从政策制度上进一步优化了南京科技区域创新和创业环境。到2003底,全市共有8个区(县)通过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区)的考核,其中4个县(区

8、)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区)称号。服务环境。通过“开明开放、诚朴诚信、博爱博雅、创新创业”市民精神的塑造和“民主评议机关”活动的有效开展,市民创新创业的思想观念有了改进,服务型政府的形象得到认同,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服务软环境正在不断改善。(五)创新机制深化区域经济市场化、国际化、民营化已初步显现,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市属工业企业“三联动”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市属经营性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进入全面深化改革阶段,全市微观经济基础大改革、大调整、大发展的氛围正在形成,体制机制活力正在释放。投融资体制改革初见成效,国资、城建、交通、土地储备四大投融资平台开始运作,以投资主体多元化为重点、政府引导

9、、市场主导、多方参与的投资建设新局面开始初步形成。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全面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为目标,在国家创新体系框架内,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立足整体设计,释放并集成区域社会创新力量,以培育和发展区域主导和特色产业集群为核心,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开放配置创新资源、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创新主体、创新环境、创新机制建设为重点,全面构建开放互动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框架,使创新成为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第一动力,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促进“两个率先”目标的顺利实现。发

10、展目标:南京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坚持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主导相结合,坚持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相结合,坚持统一规划与分类实施相结合,坚持构建框架与突出重点相结合,坚持立足南京区域与开放互动相结合。到2010年,初步建成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和科技进步发展规律,对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发挥引导和支撑作用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增强产业竞争力为目标的技术创新体系;以我市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领域为重点,科研院所、重点高校、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和引进的国内外知名研发中心为主体的科技研发体系;以促进知识与技术有效转移为核心的社会化、网络化的创新服务体系;以体制机

11、制创新和环境建设为重点的政府宏观调控体系;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市场配置为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创新投融资体系。完成区域创新结构调整的任务和较大幅度地提高整体创新效率,形成开放、竞争、激励、协作的创新机制,南京区域创新人才队伍、创新基地、创新环境、创新能力建设得到明显优化和增强,涌现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区域特色产业集群。三、主要措施(一) 加强组织领导,形成推进全市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合力一是把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作为南京市科技工作的一项中心任务来抓,切实加强和改进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领导,发挥政府在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二是设立由科技、经济、管理等方面的高层次的战略专家组成的技术创新研

12、究会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咨询专家库,充分发挥专家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的决策参谋作用,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和决策水平;三是将创新体系建设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尤其是主要负责人的目标责任制,完善考核奖惩制度,系统、扎实地全面推进我市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工作。(二)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建立和健全区域宏观调控体系,强化创新机制和创新文化的建设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加强政府各部门对区域科技创新工作的协调与集成,建立起符合现代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政府部门各有侧重、分工协作的机制;抓紧研究政府科技主管部门实现由科技计划的执行主体向全社会科技活动宏观管理和调控主体的角色转变,加强中长期发展战略和规划的研究,定期制定和发布区域产

13、业技术政策,支持五大主导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特色产业集群共性关键技术创新,形成协作机制。推进创新法制化进程。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WTO规则,针对创新主体制度设计、创新资源配置、创新环境营造、创新投入机制、创新评价方法等问题,不断健全和完善法规体系,一方面抓紧已出台的支持科技创新、创业政策的落实,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相关政策、法规,为创新活动提供制度和政策保障。加快科技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科技计划项目的立项申报、评审评估、过程监控、验收评价等环节管理,建立良性的运行管理机制和操作规范,扩大项目的招投标,规范程序,公开运作;改革科技投融资方式,发挥政府各类科技资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吸引和聚

14、集区县、部门和社会资金投入科技产业,探索部分财政专项资金的有偿回收、滚动使用及与社会资金的捆绑运作;建立和完善科技评价制度,规范科学技术评价活动,正确引导科学技术工作健康发展。健全创新绩效评价体系。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倡导敢于创新、勇于创新、宽容失败、开放包容、崇尚竞争,建立开放、诚信、富有活力和凝聚力的创新文化,对我市五大主导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根据领域、创新活动的不同阶段以及财政资助的科技计划项目绩效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健全考评指标体系,改革成果奖励制度,激发创新活力,引导创新方向和创新资源的合理配置。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把知识产权法制环境建设作为建立和完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作为鼓励和

15、推进科技创新的重要措施,进一步制定我市地方性知识产权法规,完善相关政策,发挥市知识产权联席会议的作用,强化知识产权司法和行政执法,确保知识产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同时进一步推进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建立和完善知识与科技综合管理相结合的机制,提升高校、科研单位和企业知识产权战略运用能力,推进专利技术的申请和实施。构建高层次创新人才高地。根据我市五大主导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要求,进一步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重奖科技人员,造就一批科技创新拨尖人才和科技创新创业复合型人才;通过优化政策环境,加强创新基地建设,提供事业发展机会等办法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人才来宁创新创业;建立科学的人才价值评价体系,冲破“论

16、资排辈”思想观念,让创新人才成为创新利益主体,充分释放人才在创新活动中这一主导要素的活力。 (三)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增强产业竞争力,推进主导和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加快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制度建设。以产权多元化和分配制度改革为核心,进一步推进市属工业企业“三联动”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确立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形成企业追求技术创新的内生机制。加快市属经营性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改制,释放创新活力。支持企业建立和发展创新战略联盟。通过政府引导、重大项目带动和市场化利益共享机制,鼓励五大主导产业骨干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重点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合,高起点高标准建立企业研发机构,培育和形成技术创新联盟,促进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优势互补和利益共享,提高企业开放配置创新资源的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使五大主导产业骨干企业、高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