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搭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陈成就)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3016704 上传时间:2022-07-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修改搭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陈成就)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修改搭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陈成就)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修改搭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陈成就)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修改搭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陈成就)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修改搭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陈成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修改搭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陈成就)(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基本信息学 科语文年 级四年级教学形式导学教 师陈成就单 位江海区外海街道中心小学课题名称人教版第七册搭石第二课时学情分析分析要点:1.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3.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1.教师主观分析:在老师平日的教学,从课文整体入手,有意识让学生给课文分段,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所提高,思考方式发生改变,会从会整体入手用自已的话语回答问题,不再纠缠在细碎不着边际的无效回答中,在学文

2、过程中显得细心、用心。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部分学生会个性化朗读课文,会随着句子内容的变化相应调整自己朗读的语音、语调,一部份学生读书语气平淡。缺点体现:学生回答问题的声音比较小声,未能响亮地答,这体现出学生对自己的信心不足。学生整体品质好,因此对于赞美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的事迹有所同感,能与文中的作者产生心灵上的共鸣。3.学生认知障碍点:在理解“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等重点词语会有点困难,需要老师引导。例如人影绰绰,师导:一行人走踏石,人的影子自然比较(生答),再朗读句子: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师:你觉得一行人走踏石的动作很(生答)教学目标

3、分析要点:1.知识目标;2.能力目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知识目标(一)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脱鞋绾裤、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的意思。(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文中流淌着的和谐美、人性美。二、能力目标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教学重点: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其中的人性美。教学难点: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感受乡亲们之间无私奉献、乐做好事的精神。(二)学习作者用心感受身边琐碎的美好事物。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

4、石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到人性之美教学过程一、回顾课题导入寻找作者记忆中的美师:作者的家乡,民风纯朴,在众多美好的回忆中,令人难以忘怀的却是摆放在一条不起眼小溪的(生答:搭石),我们再来回顾一下什么是搭石?(生答)师:如果没有搭石,山洪过后,人们过小溪出工必须(生答)人们下班过小溪收工必须(生答)人们赶集必须(生答)人们访友必须(生答)人们来来去去必须(生答)师:一次又一次的脱鞋绾裤让你感到(生答),人们必须要靠搭石过小溪了。师导:但这普普通通的搭石,在作者看来,那是构成了(生答)为什么会这样?我们默读课文的第二、三、四自然段,寻找美的画面。设计思路:点题引入,先让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入手,为体验作

5、者认为: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埋下伏笔。二、分别用“ ”划出描写家乡风景线美的句子,用“ ”划出描写人物心灵美的句子预设学生找准句子(一)欣赏描写人物美好心灵的句子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指导学生想象画面谈谈感受:你仿佛见到什么?(1)老人一脚踩到不稳的搭石,心里会怎么想?然后又会怎样做?(2)在挑选到合适的石头时,表情神态如何?(3)满意离去时,会说什么?让学生找出联接词:无论只要一定直到才,再来读中感悟(二)赏析描写家乡风景线美的句子1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

6、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这样设计可以做到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基本功的训练,在文本教学中突出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结合的学科特点,发挥学生想象乡亲们走搭石情景。2出示课件,将这句话演变为: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设计意图:这样的文字排列,让学生看上去,特别有节奏感,文字的排列像一首小诗,为理解“像轻快的音乐”打好视觉上的基础。师引读: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

7、生答)师:后面的(生答)第二次重复:师读的速度加快:前面的(生答)师:后面的(生答)第三、四次重复:师读的节奏更加快:前面的师:后面的(生答)师问:“你为什么要走这么快?”(生答)师:用课文的话来说就是(生答)引出课文的句子“紧走搭石慢过桥”,在提问中让学生顺其自然理解这句俗语的意思。3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师:“理所当然”什么意思?为什么人们会把这些礼让的行为看成“理所当然”?回顾老人搬搭石的镜头,师:年轻人尊敬长者,长者搬搭石替其人着想,从这可以看出乡亲们人与人之间怎样的品质?4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

8、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1)学生个性化朗读(2)在句子未尾插入这句话: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学生个性化再读: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师;你感受到乡亲们怎样的品质?这样设计朗读,有助学生理解感受乡亲们无私奉献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三、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描写美师:你觉得还有哪些句子写得很美,说出你的内心感受?四、概括归纳,升华情感提问:作者围绕搭石主要写了哪些事件?生答师:一排不起眼的搭石,散发着乡亲们互敬互助,尊老爱幼的气息。透过一幅幅和谐的画面,大家可以感受到人们美好的心灵。因此作者才会在文章结尾处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情生答。搭石既有我们看得见的景美,也有我们看不见但能感受到的人情美。五、课外拓展:寻找生活中的美设计意图:学文学文,学以致用,让学生体会自己日常当中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带来的温暖和快乐,并学习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板书设计搭石风景线: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人情美:奉献 和谐 谦让 敬老作业或预习继续寻找生活中的美,以文字的形式记载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