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课后强化作业111走近细胞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3003950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课后强化作业111走近细胞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考生物课后强化作业111走近细胞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考生物课后强化作业111走近细胞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考生物课后强化作业111走近细胞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考生物课后强化作业111走近细胞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课后强化作业111走近细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课后强化作业111走近细胞(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选择题1下列四组生物中,都属于真核生物的一组是()A噬菌体和根霉 B细菌和草履虫C蓝藻和酵母菌 D衣藻和变形虫答案D解析病毒是非细胞结构生物,分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噬菌体)。原核生物主要类群有细菌和蓝藻等。真核细胞包括绝大多数生物,如衣藻、酵母菌、根霉、草履虫、变形虫等。2(2012郑州)有关“生命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不是一个生命系统,因为它们不能完成生命活动B一个病毒不是一个生命系统,因为病毒不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C单细胞生物一个细胞就是一个生命系统,而多细胞生物中的一个细胞不是一个生命系统D一个细菌属于生命系统中的细胞、个体结构层次,同时也参与构成种群

2、、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这些结构层次答案C解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单细胞生物既属于生命系统中的细胞、个体结构层次,同时又参与构成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这些结构层次;生命系统的判定依据是能否独立完成一定的生命活动,因此分子、原子、病毒不是生命系统;多细胞属个体层次,其一个细胞也能完成相应的生命活动,是生命系统中的细胞层次。3(2012广州)下列是关于几类生物的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菌和蓝藻在结构上有统一性,具体体现在它们都有细胞壁、细胞膜、核糖体及相同类型的遗传物质等B硝化细菌与变形虫结构上的根本区别是前者有细胞壁,

3、营养方式属自养型,后者无细胞壁,营养方式属异养型C颤藻与发菜的共同点是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但颤藻含光合色素,而发菜细胞中含叶绿体D一个动物体的不同细胞形态和功能有其多样性,本质上是由于不同细胞的遗传物质是不同的答案A解析硝化细菌与变形虫在结构上的根本区别是硝化细菌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B项错误;颤藻与发菜都属蓝藻,是原核生物,无叶绿体,C项错误;一个动物体的不同细胞遗传物质是相同的,细胞形态和功能有其多样性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项错误。细菌和蓝藻虽然各自的遗传信息不同,但都以DNA为遗传物质,A项正确。4在以下描述中,可以将病毒与其他微生物相区别的是()A能够使人或动、植物患病B没有细胞核,仅

4、有核酸C具有寄生性D由核酸和蛋白质装配进行增殖答案D解析病毒是不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具有寄生性,在宿主细胞中进行繁殖。5(2012潍坊)如果把细胞搅碎,细胞将死亡;如果把病毒搅拌,病毒也将失去活性 。这说明()A细胞和病毒失活是因为破坏了它们的化学成分B单细胞生物和病毒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差C细胞和病毒被搅拌后都失活,可见两者的结构特点一致D细胞和病毒都要有一定的结构基础,才能完成正常的生命活动答案D解析除了病毒以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6下列有关生物的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酵母菌、乳酸菌都是细菌,且都能进行有丝

5、分裂,遗传都遵循遗传规律B酵母菌、乳酸菌、硝化细菌都不含叶绿素,且都是分解者,都能进行有氧呼吸C乳酸菌、硝化细菌、蓝藻都是原核生物,且都有细胞壁,体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分子D乳酸菌、硝化细菌都是异养型生物,在电镜下可观察到核糖体附着在内质网上答案C解析A项错,酵母菌是真核生物,不属于细菌,乳酸菌是原核生物,不能进行有丝分裂,且孟德尔遗传定律只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B项错,硝化细菌能够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属于生产者,乳酸菌是厌氧型细菌,进行无氧呼吸;D项错,硝化细菌是自养型生物,乳酸菌和硝化细菌均为原核生物,细胞内无内质网等细胞器。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型H1N1病毒不具有细胞

6、结构,所以不具有生命特征B草履虫无细胞结构C精子不具有细胞结构,只有形成受精卵,才具有细胞的结构和功能D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生命活动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答案D解析病毒也属于生物,具有繁殖等生命特征;草履虫和精子细胞都具有细胞结构。8(2013天津一中月考)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硝化细菌、霉菌、颤藻的细胞都含有核糖体、DNA和RNA细胞学说揭示了“老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柳树叶肉细胞的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中均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现象胆固醇、磷脂、维生素D都属于固醇蛙红细胞、人肝细胞、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并不都有细胞周期,但这些细胞内的化学成分都不断更新A BC D答案A解析细胞学说的建立揭示了

7、细胞统一性的生物体结构的整体性,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磷脂不属于固醇。与此题意不符。9(2013山西汾阳)生命世界多姿多彩,既统一又多样。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有()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是病毒光合作用不一定要在叶绿体中进行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一定有DNA的复制单倍体生物的细胞中不一定只有一个染色体组人为因素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物种多样性越高的生态系统,其营养关系就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都是DNA,体现了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统一性A一项 B两项C三项 D零项答案D10对下列生物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酵母菌 乳酸菌硝化细菌 衣藻金鱼藻 烟草花叶病毒A都是原

8、核生物,且都能发生突变B都不含叶绿素,且都是分解者C都是异养生物,且都能进行有氧呼吸D都具有细胞结构,且都有细胞壁答案D解析A项中,烟草花叶病毒不是原核生物;B项中,硝化细菌是生产者;C项中,硝化细菌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是自养生物。11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到一细胞之后,欲换用高倍显微镜进一步观察,下列操作步骤中不正确的是()A将要观察的细胞移至视野的中央B将小光圈调整为大光圈C转动转换器,将高倍物镜正对通光孔D先使用粗准焦螺旋,后使用细准焦螺旋将物像调整清晰答案D解析高倍镜的使用过程为:先用低倍镜找到所要观察的物像;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镜;调节细准焦螺旋,注意只需要调整细准焦

9、螺旋即可;增大光圈或者用凹面镜聚光,增加亮度。所以D选项不正确。12据中新网2011年10月26日报道,因为食用遭李斯特菌(一种常见的土壤腐生细菌)污染的香瓜,全美死亡人数已经上升到28人。这是美国10多年来最严重的食物中毒事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李斯特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B在生命系统的层次中李斯特菌只属于细胞层次C李斯特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型D李斯特菌可通过染色体变异来产生新类型答案C解析李斯特菌是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其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拟核中,故A项错;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李斯特菌既属于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故B项错;李斯特菌无染色体,因此不可能通

10、过染色体变异来产生新类型,故D项错。二、非选择题13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种细胞或组织图像(D中细胞取自猪的血液),请据图回答:(1)上图中,图_是幽门螺杆菌结构模式图,其区别于酵母菌的最主要的结构特点是_。幽门螺杆菌可产生脲酶、蛋白酶、磷脂酶,其中的_可直接破坏胃黏膜的完整性,进而破坏人体的第一道防线。要得到图C细胞的原生质体,需要用_来处理细胞。(2)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_(填标号),A、B所示细胞都有的细胞器是_。(3)B、E两类生物主要区别:B类生物一般含_,能进行光合作用,故其代谢类型是_型。答案(1)E没有以核膜为界线的细胞核蛋白酶和磷脂酶纤维素酶和果胶酶(2)B、C核糖体(3

11、)光合色素(藻蓝素和叶绿素)自养解析(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大的区别在于有无以核膜为界线的细胞核,因此B、E是原核细胞,E为鞭毛,是细菌,B有光合作用片层结构,是蓝藻。胃黏膜中含磷脂和蛋白质,因此幽门螺杆菌产生的蛋白酶和磷脂酶可破坏胃黏膜的完整性。除去植物细胞的细胞壁需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2)具叶绿体的植物细胞与蓝藻能进行光合作用,真核细胞与蓝藻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3)B图蓝藻细胞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属自养型生物。14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判断以上甲、乙两图,其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属于真核细胞的是_。判断依据为_。(2)甲、乙两细胞相似之处为_。由此看出原核细胞与

12、真核细胞具有_性。(3)甲、乙两细胞的不同之处有_。由此可知,两种细胞存在_性。(4)常见的由甲种细胞组成的生物有_,由乙种细胞构成的生物有_。答案(1)甲乙甲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而乙有(2)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DNA分子统一(3)甲无核膜,无染色体,而乙有;甲只有核糖体,而乙还有其他细胞器差异(4)细菌、蓝藻、放线菌动物、植物、真菌解析(1)图甲是原核细胞,图乙是真核细胞,它们的最大差别在于原核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2)它们的统一性表现在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DNA分子。(3)它们的差异性表现在原核细胞无核膜、染色体。(4)常见的原核生物有细菌、蓝藻、放线菌,由真核细

13、胞构成的生物有动物、植物、真菌等。15探究细菌细胞壁的化学成分。原核细胞细菌具有细胞壁,为探究其化学成分,某课题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已知糖类加硫酸水解后用碱中和,再加斐林试剂加热有砖红色沉淀生成;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作用,生成紫色物质;且二者单独检验时互不干扰)(1)将细菌细胞粉碎后,用高速离心机分离得到细菌细胞壁。(2)将细菌细胞壁分成两等份,编号为A、B。(3)取A加硫酸水解后用碱中和,再加斐林试剂并加热,取B加双缩脲试剂,摇匀。(4)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5)现象及结果分析:现象:A_,B_;结论:_。现象:A_,B_;结论:_。现象:A_,B_;结论:_。现象:A_,B_;结论:_。答案(5)出现砖红色沉淀出现紫色细菌细胞壁中含有糖类和蛋白质出现砖红色沉淀不出现紫色细菌细胞壁中含有糖类而不含蛋白质不出现砖红色沉淀出现紫色细菌细胞壁中含蛋白质,不含糖类不出现砖红色不出现紫色细菌细胞壁中不含糖类和蛋白质解析糖类加硫酸水解后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