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性质教学设计与评析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3002651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数的性质教学设计与评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数的性质教学设计与评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数的性质教学设计与评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数的性质教学设计与评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数的性质教学设计与评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数的性质教学设计与评析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小数的性质,正确理解小数的末尾的含义,并会运用小数的性质将小数化简或把一个数改为具有指定小数位数的小数。2通过例1、2的教学,培养学生根据小数的意义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引导学生发现小数性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教 具:米尺图、正方形等投影片。学 具:每生绘有同样大小的正方形图纸两张,一张把正方形等分成10个长方形,一张等分成100个小正方形。教学过程:一、 复习120.58表示( ),它是由( )个0.1和( )个0.01组成的;0.45里面有( )个0.01;( )个0.01等于0.1。评:学习小数性质的基础是学生深刻理

2、解小数的意义,上面的复习为新课作了必要的知识准备二、导入新课1创设问题情景。投影出示课本上手套和毛巾图及其标价,指名学生说明标价的意义。2设疑导入。2元5角用小数表示是2.5元,为什么能写成2.50元;3元为什么可以写成3.00元(教师随即将这两个小数末尾的0用红色彩笔描出)?也就是说,在小数的末尾为什么可以添写几个0?学习了小数的性质,你就明白了。(板书课题:小数的性质)3揭示学习目标。问:看到小数的性质这个课题,你认为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什么内容?(结合学生回答,板书性质、应用)评:思源于疑,设疑导入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让学生说说要学什么,渗透了学法指导。三、进行新课1教学小数的性质。(1

3、)教学例1。投影出示例1,让学生读题,明确要求。启发学生根据小数的意义把0.1米、0.10米、0.100米所表示的长度在米尺上标出来(教师投影米尺图),并用整数表示。如果学生有困难,教师以0.10米为例示范:0.10表示10/100米,也就是1/100米,即10厘米,如图:关于0.1米、0.100米,让学生独立或讨论完成。反馈学生完成情况,并把形成的一致意见投影出示:教师肯定学生的学习活动,并把三幅米尺图投影重叠两次,让学生观察后问:你认为0.1米、0.10米、0.100米的大小关系是怎样的?请把道理讲出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学生不难得出,0.1米=0.10米=0.100米(板书)。关于道理

4、,应启发学生从两方面说明:一、直观看出;二、因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引导学生观察等式0.1米=0.10米=0.100米,问:比较这三个小数,你发现了什么?启发学生从左往右、再从右往左观察,初步得出结论: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板书)(2)教学例2。承前导入。在上面例子中,同学们发现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小数的大小不变。这一发现是否具有普遍意义呢?(教师在上面板书后加?)请再看下面的例子。(投影出示例2)学法激疑。问:谈谈你准备怎样比较0.30和0.3的大小?A.启发学生从直观图上看0.30和0.3的大小。a.让学生从直观图上看0.30和0.3的大小?b.让学生在两

5、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纸上画阴影,分别表示0.30和0.3。(让一优生做在投影仪上);c.技影学生所画投影片,验证评价同学们的结论:0.30=0.3(板书)B.启发学生根据小数的意义直接说明0.30和0.3是相等的。(因为0.30是30个0.01,也就是3个0.1;0.3是3个0.1,所以0.30=0.3)问:观察0.30=0.3,你有什么想法?启发学生从左往右,再从右往左观察得出:这个例子说明前面的发现是正确的。(教师把前面板书的?画掉,并指出这就是小数的性质)(3)让学生回忆上面的学习过程,并熟记小数的性质。2教学小数性质的应用(1)教学例3。设问导入。问:你认为小数的性质有什么作用?学生很容

6、易回答出小数性质的第一个作用。教师强调,一般地,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使小数化简。(板书化简)投影出示例3,让学生尝试练习。 设疑评价。105.0900小数点后面9前面的0能去掉吗?为什么?(2)教学例4。让学生解答导入新课中提出的问题,结合学生回答,教师说明:利用小数的性质,根据需要可以把一个数改写成具有指定小数位数的小数。(板书改写)投影出示例4。让学生尝试练习。评价。说明任何整数都可以看作小数部分是0的小数。强调把一个整数改写成具有指定小数位数的小数时,不要忘记在个位的右下面点上小数点。3学生看书质疑。评:在例1、2的教学中,教师确切的设问和演示,诱发学生积极主动地研究问题,实现了主导与主体的优化结合;例3、4放手让学生尝试,享受自学成功体验,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重要意义。四、巩固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