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房基坑支护土方开挖安全专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2973937 上传时间:2023-08-02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3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厂房基坑支护土方开挖安全专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厂房基坑支护土方开挖安全专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厂房基坑支护土方开挖安全专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厂房基坑支护土方开挖安全专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厂房基坑支护土方开挖安全专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厂房基坑支护土方开挖安全专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厂房基坑支护土方开挖安全专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川庆鑫源工程技术生产基地项目A厂房基坑支护土方开挖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精华建筑工程川庆鑫源生产基地项目A厂房基坑项目部二一六年一月 目 录一、工程概况与编制依据2二、支护说明 6三、项目组织机构9四、施工布署12五、人工挖孔桩技术要求12六、锚索施工技术要求与质量控制要点16七、基坑支护变形观测17八、工期控制与保证措施21九、冠梁施工工艺要求23十、土方开挖施工25十一、喷射砼锚杆注浆、施工工艺 27十二、质量保证措施 28十三、基坑监测31十四、安全施工措施36十五、文明施工措施45十六、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计划配备表48附:基坑支护监测图平面布置图一、工程概况与编制依

2、据1项目概况本工程为川庆鑫源工程技术生产基地项目,位于市汉新区六路以东,兰池三路以南,咸铜铁路以北区域。本工程由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公司设计。北侧基坑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和锚索支护,人工挖孔灌注桩桩径D1200与D900相间分布,桩芯砼标号为C25,桩间距为1850,D900桩间距1900,单排,桩的实际长度16.50m,桩顶设置冠梁,D1200桩对应冠梁尺寸6001200(hb),D900桩对应冠梁尺寸6001000(hb),不同截面冠梁连接处以45角相连。砼标号C25,要求桩主筋入冠梁550。南侧基坑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和锚索支护,人工挖孔灌注桩桩径D1200,桩芯砼标号为C25,桩间距为187

3、5,桩顶设置冠梁,冠梁尺寸6001200(hb),砼标号C25,要求桩主筋入冠梁550。2工程地质概况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提供的川庆鑫源生产基地项目A厂房拟建场地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书,与基坑有关的地层野外分布与特征自上而下依次描述如下:(1)人工填土(Qml):褐红,局部褐灰、灰黑色,组成物主要为粘性土,局部地段含植物根茎与建筑、生活垃圾。稍湿,松散状态,未完成自重固结。(2) 新近冲积粉质粘土(Q4al):灰黑色,含有机质和植物根茎,稍具腥臭味。捻面光滑,干强度与韧性中等,摇震反应无。湿饱和,软塑可塑状态。(3) 第四系冲洪积(Q4al+pl)层(4) 粉质粘土:灰黄色,略具

4、网纹状结构,局部地段为褐灰色,含铁锰质结合。捻面光滑,干强度与韧性中等,摇震反应无。稍湿湿,可塑软塑状态。(5) 粘土:褐黄、褐红色,具网纹状结构。捻面光滑,干强度中等偏高韧性中等,摇震反应无。稍湿,硬塑坚塑状态。(6) 第四系残积(Q4el)粘土:褐红色,由下伏基岩风化残积而成,可辨原岩结构。捻面光滑,干强度中等偏高,韧性中等,稍湿,可塑硬塑。(7)第三系强风化()泥质粉砂岩(E):褐灰色,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粘土矿物等,大部分矿物已风化变质,粉细粒结构,薄中层状构造,泥质胶结。为极软岩,岩体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岩芯主要呈短柱状,次为长柱状,含少量岩块。以上各地层的分布情况详见

5、“工程地质柱状图”。地下水勘察期间对钻孔地下水位进行了测量,根据测量结果结合含水层的性质与赋存条件,场地地下水主要为上层滞水,赋存于人工填土与新近冲积粉质粘土中,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基岩裂隙水,水量少,对工程意义甚微,未测得其稳定水位。勘察测得场上层滞水初见水位埋深为0.2011.50m,相当于标高47.3668.00m之间;稳定水位埋深介于0.50m11.00m之间,相当于标高介于47.36m67.70m之间。场地上层滞水对混凝土结构不具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不具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场地各地层均为弱透水性地层。场地环境类型为类。3、编制依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工程设计图纸

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50007-200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建筑基坑支护工程技术规程(DBJ/T15-20-97);.建筑深基坑支护技术规(SJG05-96);.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2005);.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GB50086-2001); .建筑桩基技术规(JGJ94-2008);.钢筋焊接与验收规程(JGJ18-200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与验收规(GBJ201);.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2-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

7、204-2002);.岩土工程验收和质量评定标准(YT9091-98);.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JGJ 106-2003);.工程测量规(GB50026-2007);.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JGJ80-9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21).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04);(22).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GB/T 50326-2001);(2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GB50194-93);(24).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GB/T50358-2005);(2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

8、技术规(JGJ46-2005);(26).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JGJ/T77-2003);(27).国务院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建设部第15号令);(28).我公司管理文件(公司质量体系文件,项目施工管理文件);(29).我公司多年类似工程施工经验与现场实际情况。4、编制说明编制原则:1)严格执行施工过程中涉与的相关规、规程和设计标准。2)遵守、执行招标文件与合同各条款的具体要求,确保实现业主要求的工期、质量、安全、环境保护、文明施工和造价等各方面的工程目标。3)在认真、全面理解设计文件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应用新技术成果,使施工组织设计具有技术先进、方案可靠、经济合理的特点。

9、4)充分研究现场施工环境、妥善处理施工组织与周边接口问题,使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5)施工组织编制尽可能做到总体施工部署和分项工程施工组织相结合、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相结合、特殊技术与普通技术相结合,总体上使施工组织设计具有重点突出、容全面、思路清晰的特点。编制说明: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是通过组织专业工程人员进行仔细的对现场情况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本公司现有的实际施工实力和能力,围绕着确保安全、保证质量、保证工期的前提下来编写的。在本施组的编制中除了遵守业主提供的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要求外,还参照了国家与省的有关规要求,并结合了我司在全国各地的土方施工、基坑支护与桩基础工程施工方面的成功经

10、验和科研成果。5基坑支护的围本工程为川庆鑫源工程技术生产基地项目,位于市汉新区六路以东,兰池三路以南,咸铜铁路以北区域。基坑开挖深度达8.5m,有可能造成原有钢柱基础的破坏, 为达到喷漆室循环池的安全施工,需进行基坑支护。根据支护设计方案分为二个独立的支护体系,第一体系为北侧基坑支护长度约39m,第二个体系为南侧基坑支护长度约36m。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和锚索支护,人工挖孔灌注桩桩径D1200与D900相间分布,二、支护说明1.采用的支护形式根据设计方案与建设单位提供的总平面图,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提供的拟建场地岩土工程详勘报告书和周边环境条件与基坑开挖深度确定。基坑支护施工前应根据建

11、筑结构图复核基坑尺寸。1.1地面一般附加荷载为q=10kPa,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一级,重要性系数r0取值为1.10。1.2该段基坑为临时性支护,基坑使用年限为基坑支护竣工后一年。 1.3设计所需参数系根据勘察报告并结合工程经验确定,相关指标值如下表:指 标地 层天然重度(kN/m3)凝聚力C(kPa)摩擦角(度)土体与锚固体极限摩阻力标准值qsik(kPa)人工填土19.9121010新近冲积粉质粘土20.0181415粉质粘土20.1491925粘土19.7712332残积粘土19.4571925强风化泥质粉砂岩21.536261801.2基坑支护方案根据周边环境条件、岩土工程条件与喷漆室循

12、环池与钢柱基础距离的不同,将本基坑分为北侧与南侧两段 ,分为四个剖面进行施工。1.2.1北侧基坑1.2.1.1北侧基坑采用人工挖孔锚索支护,人工挖孔灌注桩桩径D1200与D900相间分布,详见基坑支护平面图,桩芯砼标号为C25,桩间距为1850,D900桩间距1900,单排,桩的实际长度16.50m,桩的配筋详见结构大样图。1.2.1.2 桩顶设置冠梁,D1200桩对应冠梁尺寸6001200(hb),D900桩对应冠梁尺寸6001000(hb),不同截面冠梁连接处以45角相连。砼标号C25,要求桩主筋入冠梁550,冠梁配筋详见结构大样图。1.2.1.3 桩上设置三排锚索,锚索施工参数如下表:排

13、号垂直间距(mm)水平间距(mm)锚索孔径(mm)锚索长度(m)水平倾角()拉筋规格(mm)砂浆强度第一排20001850(1900)D15037.00(36.50)303j15M25第二排22001850(1900)D15033.00(33.00)303j15M25第三排22001850(1900)D15028.00(28.00)303j15M25注:括号数据为D900桩对应的锚索支护参数。1.2.1.4 锚索锁定在支护桩,当锚固体达到75的强度时,可进行锁定,锁定荷载值控制在0.500.65Nu。1.2.1.5 桩间土采用铺设钢筋网后喷砼进行处理,喷射砼C20,厚度100mm,置6.5200200钢筋网,钢筋网采用膨胀螺栓锚固在桩上,垂直间距0.50m,水平间距2.00m。1.2.2南侧基坑1.2.2.1 南侧基坑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和锚索支护,人工挖孔或旋挖孔灌注桩桩径D1200,详见基坑支护平面图,桩芯砼标号为C25,桩间距为1875,桩的配筋详见结构大样图。1.2.2.2 桩顶设置冠梁,冠梁尺寸6001200(hb),砼标号C25,要求桩主筋入冠梁550,冠梁配筋详见结构大样图。1.2.2.3 桩上设置三排锚索,锚索施工参数如下表:排号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