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古代诗词三首》同步练习苏教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2973525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古代诗词三首》同步练习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古代诗词三首》同步练习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古代诗词三首》同步练习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古代诗词三首》同步练习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古代诗词三首》同步练习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册《古代诗词三首》同步练习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册《古代诗词三首》同步练习苏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诗词三首课后练习基础题1辨字组词。2填空。(1)木兰诗选自宋朝_编的_,这是_的一首民歌。(2)观刈麦选自_,作者_。(3)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之作者_,号_。3解释句子中加粗的词语。(1)昨夜见军帖:_(2)愿为市鞍马:_(3)雄兔脚扑朔:_(4)雌兔眼迷离:_(5)双兔傍地走:_(6)观刈麦:_(7)妇姑荷箪食:_(8)白氏长庆集:_(9)八百里分麾下炙:_(10)五十弦翻塞外声:_4写出下列诗句的意思。(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2)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3)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5诗句默写。(1)万里赴戎机,_。(2)_,寒光照铁衣。(3)木兰不用尚书郎,_

2、,_。(4)田家少闲月,_。(5)_,梦回吹角连营。(6)马作的卢飞快,_。6观刈麦中“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能力题7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今天,大家在讲科技的时候都要讲创新,“创新”在中国已经是一个非常流行的名词,在报上经常可以看到。究竟怎样才能鼓励创新呢?这(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个人有深深的感受。因为我是在中国出生、成长,念完了中学、大学,还拿到了一个硕士学位之后才到美国去的,博士学位是在美国拿的,然后做研究、教书,到现在已经五十多年。我觉得自己对中国、美国的教育都有相当深入的认识。这两个教育是相当不一样的,这两个不同的教育在怎样鼓励创新这件事

3、情上的差异,值得我们沉思。到底这两种教育哪个好?这(乙)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要用一分为二的方法来仔细了解和探讨。我认为,这两种教育都能够鼓励创新,不过它们各自对不同类型的学生产生的最大效应是不一样的。我觉得,美国的教育对排在前面3040的学生是有益的,因为这些学生不需要按部就班地训练,他们可以跳跃式学习,给了他自由,他可以自己发展出很多东西,当然他的知识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很多漏洞,但是如果他真是很聪明的话,将来他自己可以弥补这些漏洞。所以这种学生受到美国式的教育训练,会比较快,比较容易成功。可是亚洲的教育对排在后面3040的学生有益处,为什么呢?因这些学生通过按部就班的训练,可以成才,而且成

4、才之后可以跟其他聪明的学生竞争,因为他有扎实的知识,可以了解很多不是几天就可以学会的东西。这方面我有亲身的体验。记得我刚到美国芝加哥大学念研究院,两三天后就看见很多同学都非常聪明,随便讲什么题目好像都知道,当时我觉得美国的学生很厉害。可是过了两个月之后,我发现不是那么一回事了,因为他们对名词知道得很多,可是如果你连问他三个问题,他就回答不上来了。所以到了考试的时候,我们的分数比他们的高得多。回到刚才那个问题上,究竟哪一种教育比较好呢?或者说对于学生来讲,应该着重哪一种教育?我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如果你讨论的是一个美国的学生,那就鼓励他多进行一些有规则的训练,如果你讨论的是一个亚洲学生,他的教育是

5、从亚洲开始的,那么就需要鼓励他去挑战权威,以免他太胆怯。(1)文中(第一段和第二段)加粗的“这”指代的内容各是什么?甲处:_乙处:_(2)第二段中加粗的“这种学生”是指_。加粗的“他”是指_。(3)作者认为中国和美国在教育方式上的差异是_。(4)选出对第三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三段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B美国学生对什么问题都懂。C其实美国学生不擅长解答问题。D美国学生考试分数比我们的高。(5)作者在第三段中写自己“亲身的体验”其目的是:_。(6)怎样才能鼓励创新呢?作者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既要_,又要_。(7)你在生活中有“创新”的成功事例吗?它给你的感受是什么呢?请写下来。(8)对中国式

6、和美国式的教育,你更喜欢哪一种?并用一句话说明理由。创新题8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广为流传,大家纷纷赞美花木兰,请你从“诚信”的角度来谈谈木兰从军。9从古至今,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广为流传,其故事已改编成话剧、歌剧、戏曲、电视剧等,前几年美国将花木兰拍成卡通片轰动全球,赢得了极高的票房,对此请你从不同的角度谈谈自己的看法。参考答案基础题1略2(1)郭茂倩 乐府诗集 北朝(2)白氏长庆集 白居易(3)辛弃疾 稼轩3军中的文告 买 爬搔 眯着眼 跑 割 担 唐穆宗年号 部下 乐器4(1)将士们经过上百次的战斗,有的牺牲了,有的经过十多年的征战,胜利归来了。(2)一年领取三百石米的薪俸,到了年底还有余粮。

7、(3)多想完成君王统一国家的大业,自己也赢得一世乃至死后的英名。5(1)关山度若飞(2)朔气传金柝(3)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4)五月人倍忙(5)醉里挑灯看剑(6)弓如霹雳弦惊6官吏的舒适富裕与农民的辛劳贫困形成对比,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能力题7(1)甲处:怎样才能鼓励创新 乙处:两种教育哪个好(2)排在前面3040的且很聪明的学生 排在后面3040的学生(3)美国的学生可以跳跃式的学习,而中国的学生需要按部就班的训练(4)C(5)证明与美国的教育相比,中国的教育也有成功之处(6)进行有规则的训练 敢于挑战权威(7)略 (8)略创新题8如果从“诚信”的角度看,木兰从军是个错误。因

8、为冒名顶替在古代是欺君之罪,要满门抄斩,在现代不诚实也有失社会公德乃至触犯法律,言之成理即可。9文化资源可以转化为财富;我国花木兰形象深受世界人民喜欢;我国的影视拍摄技术有待提高。木兰诗课时练习(一)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1用一句话概括这两段文字的段意。2填出相应的动词:(1)描写爷娘:(2)阿姊:(3)描写小弟:(4)描写木兰:3选段表现了木兰怎样的心情?选出正确的

9、一项( )A表现了木兰立功受赏、骄傲自豪的心情。B表现了木兰与家人团聚、重温和平的女儿生活的喜悦心情。C表现了木兰不图荣华富贵的朴素心理。4选段运用了( )修辞方法。A比喻;B排比;C拟人;D对偶;E反问(二)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1为画线字注音。(1)溅溅( )(2)胡骑( )(3)燕山( )2解释下列诗句中画线的字词。(1)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3)

10、朔气传金柝3对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按东西南北的顺序逐一去买B操办急切而井然有序C家人和木兰分头去买D出征前的急切心情和紧张操办4句照应前面的“_”;句可用后面的“_”来概括。5对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描写木兰想早日到达战场的急切心情B描写征途遥远,表现不畏艰难的决心C描写征途遥远,表现出跃马飞奔,驰骋沙场的英雄气概D像飞一样渡过千山万水,表现了木兰欢快的心情6对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写北方苦寒,用战场的艰苦环境来衬托出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B以写景来表现北方战场的环境气氛C描写边塞阴森、凄凉的战场环境D运用对偶写环境,衬托出战地生活的艰辛7“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两句的含义是什

11、么?答:8写木兰的征途和战地生活时,诗中渲染了怎样的气氛?这跟表现木兰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关系?答:9木兰替父从军表现了( )A古代北方劳动妇女的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B古代战争的残酷和对统治阶级战争政策的否定C古代人民要求男女平等的愿望D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古代人民对男尊女卑的封建礼教的抗议参考答案(一)1木兰回家的欢乐情景及对木兰的赞颂。2(1)扶将;(2)理;(3)磨;(4)开、脱、著、理、帖3B4ABDE(二)1(l)jin (2)j(3)yn2(1)水流声(2)过(3)北方3B4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万里赴戎机,关山庭若飞5C6A7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8写征途,渲染悲凉气氛,借以烘托木兰思念亲人的感情;写战地生活,渲染紧张森严的气氛,借以烘托木兰的豪情壮志。9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