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家长注意事项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2971259 上传时间:2024-02-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前家长注意事项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考前家长注意事项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考前家长注意事项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考前家长注意事项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考前家长注意事项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考前家长注意事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前家长注意事项(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前家长注意事项一、考前生理准备考试前一天晚上早点儿睡,考试当天不起早。饮食以清爽、可口、易消化吸收为原则。二、考前物质准备考试前一天要整理好学习生活用具。首先是准考证;其次是钢笔、铅笔、圆规、直尺、量角器、三角板、橡皮等;再次是必要的如手绢、清凉油。三、考前心理准备成绩优秀的考生应记住:“没有常胜将军”、“不以一次成败论英雄”;成绩不太好的考生要有“破釜沉舟”的决心。四、中考当天早晨,应有良好的心理暗示如“我很放松,今天一定能正常发挥”、“今天我很冷静,会考好的”等。五、注意早餐早晨一定要吃丰盛的早饭,但不能过于油腻。六、浏览笔记、公式、定理和知识结构主要是浏览一下重要的概念、公式和定理,或

2、记一些必须强记的数据。七、自信地前往考点,要暗示自己有信心暗示语如:全部科目我已做好复习;今天考试,我一定能正常发挥;对此我充满自信八、进考场前10分钟在考室外最好是一人平静地度过,可就近找个地方坐一会儿,或看一下笔记,再次浏览知识结构。设法避开聊天。九、入场前提醒自己作到“四心”一是保持“静心”,二是增强“信心”,三是做题“专心”,四是考试“细心”。十、见老师,问声好以消除对监考老师的敬畏感,获得一种和谐的亲近感。十一、不要一心想“捞满分”特别是对平时成绩中等上下的同学来说,一心想“捞满分”是大忌。当然,应该捞的分一定要捞,该放弃的敢于放弃。如果有时间再攻暂时放弃的题。十二、试卷到手,首先填

3、好个人资料要按照考试要求,认真、准确、规范地填好准考证号码、姓名等相关内容。认真倾听监考老师宣读有关规则和注意事项,以免事后惹麻烦。十三、答题前要纵览全卷领到试卷后,先用几分钟浏览一两遍,做到胸有全局,起到稳定情绪、增强信心的作用。十四、认真审题,明确要求答题前,一定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快速、准确地从头至尾认真读题,一句一句地读。对不容易理解的或关键性的字句,要字斟句酌,反 复推敲。要做到:1.认真揣摩题意,明确题目要求;2.对容易的题要仔细考虑是否有迷惑因素。防止麻痹轻敌;3.对难题、生题要注意冷静分析题目本身所提 供的条件和要求之间的关系,防止心情紧张造成思维障碍。审题时,一是不看错题目,客观

4、准确地把握题意;二是分析要清楚,要善于将问题进行解剖,将那些比较 复杂的综合题分解成若干部分,找出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之间的关系;三是善于联系。在分析题目的基础上,将题目所涉及到的各个知识点都联系起来挖掘出尽可能 多的潜在条件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十五、先易后难,增强自信心要先做基本题,即填空题、判断题,再做中档题,最后做综合题;或者先做自己擅长的题,最后再集中精力去做难题。十六、做题时要避免两种不良倾向一是思想静不下来,心神不定,不知从哪个题目做起,误了时间;二是在某一题上花过多的时间,影响做其他题目。十七、力求准确,防止欲速不达对答题速度的追求,应该建立在保证准确性的基础之上。如果对试题的要

5、求、解答方案、解题步骤胸有成竹时,便可一气呵成。十八、卷面整洁,不让扣分。答卷字迹工整,书写规范美观,会引起阅卷老师愉悦感,增加评定的分数;反之则会导致印象不好而扣分(特别是作文)。十九、尽量做完试题,分分必争。要做到会多少答多少,即使是没有把握也要敢于写,碰碰运气也无妨。在标准化考试中,敢于猜测的考生有时也会取得较好的分数。二十、认真检查,把好最后一关要检查试卷要求、检查答题思路、检查解题步骤、检查答题结果,千万不要提前交卷。成功地走过第一天,第二天的胜利又会属于你。2014年高考前家长注意事项介绍五要:一要情绪稳定。家长情绪稳定有助于考生情绪稳定。家长心情紧张,不利于考生良好心态的建立。二

6、要心情愉快。家长对考生考试充满信心,情绪饱满,会对考生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强化考生的信心。三要告诉考生只要尽力就行。这有利于减轻考生压力,轻轻松松上考场,认认真真做答卷。四要搞好孩子的饮食卫生。考生吃平常的饭菜就可以了,不必再去加强营养。若在外面吃饭,注意饮食安全。五要做好必要的督促检查。对考生的考试用品、准考证、身份证等携带做必要的督促,对去考场的路线,赴考场时间做必要的提示。五不要:不要给孩子定每门课考试分数指标;不要经常问孩子的成绩;不要规定孩子考上什么大学;不要在考前和孩子谈志愿的事,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不要让孩子加夜班。五忌:2014年高考前家长注意事项:一忌贪多求全。考前的

7、“题海战术”其实于事无补,应该指导孩子有选择地做习题,找准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训练。二忌督促过头。有些家长没有辅导能力,只能无休止地督促孩子,成天逼着孩子学习,甚至采取陪读的方式。这种督促过头的做法往往适得其反。适当放松更容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忌日夜颠倒。为求清静,一些家长将孩子的复习时间拖延到深夜甚至凌晨,白天让孩子适当睡觉。这种做法非常错误,容易颠倒“生物钟”。应该尽量同高考当天的时间靠拢,让兴奋时段集中在白天,只有步调一致才能考得好。四忌恶补家教。通过家教的“大运动量”恶补练习,未必会有很好的收效。不如安排孩子和前几届的高考录取者聊聊天,学些“实战经验”。这样的“家教”时间不长,却更

8、有针对性,同时也能稳定情绪。五忌攀比刺激。高考前夕,家长拿别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进行攀比或埋怨,只能是乱上添乱。重要的是执行自己的复习计划,用平常心对待就可以了。温馨提示1、考前准备不能越俎代庖。经历高三本身对学生就是一次人生洗礼,父母千万不可为尽责任而丢弃教育的机会。考前准备依赖家长而误考、误事的例子并不鲜见。2、是否送考要因人而异。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心理。有些会因为家长的送考而备感安慰,有些则平添无限压力。家长要和学生商量是否需要送考。3、考后要帮助调整状态。每考完一科,家长要和考生一起立即恢复情绪调整状态,“堤内损失可以堤外补”。4、督促孩子注意人身和交通安全。叮嘱考生不能下河塘游泳,禁止

9、去网吧上网;注意饮食安全,出外面吃饭不要到无证摊点或餐馆。5、6月7日至8日,家长要安排子女午休,晚上不加夜班,早睡一些,早晨晚起一点,充分休息好。下午考完后,可以邀请孩子去散步,但不谈考试的事。一年一度的高考又要到了,学子们经过12年寒窗苦读,即将奔赴高考考场,接受国家的检阅,实现个人乃至整个家庭的梦想。为了让考生有一个良好的身体、心理状况,发挥出最佳水平,作为家长就注意把握好以下七个问题:一是考前家里气氛要和平时一样。家长应该同平常一样,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尽量不要给孩子施加压力,他们本身压力就不轻,作为家长应该淡化高考气氛,让孩子自己去复习,如果过分地关心,会让孩子产生要是考不好对不起父母

10、的想法,增加孩子的思想负担,不利于孩子考试的发挥。二是家长的心情一定要愉快。家长心情好,家里气氛才能好,也才能为孩子创造良好的考前氛围。“考试焦虑”在有些家长身上,体现得比孩子还明显,有的变得比平时更严厉,有的变得比平时更亲切,有的食不甘味、夜不安寝,而家长的“不安”,最终会造成考生的“不安”。因此,高考前家长一定要保持愉快的情绪、平和的心态,要为孩子营造宽松、自然、愉快的家庭氛围,坚决避免家庭纠纷,父母之间有什么不同的意见不要发生口角,确实有什么问题要解决也要等到高考后再说。父母少一分争论就会给孩子多一分温馨。三是不要考前大幅调整孩子原有的饮食习惯。不要贸然给孩子添加营养品或从未吃过的“特别

11、食物”,绝对不要吃海鲜,避免闹肚子。有些家长误认为高考前应该给孩子加强营养,给孩子吃大鱼大肉。其实根本没有必要,孩子平时吃什么就吃什么,孩子爱吃什么就吃什么,只要孩子食欲好,营养就会得到满足,关键是要做到营养平衡,合理。市场上各种标榜着提神醒脑的产品家长选择时必须要慎重。四是要满足孩子的基本心理需要。家长要多表扬、鼓励孩子,多倾听、多鼓励、多疏导、学会欣赏孩子,用孩子优势去激励他们弥补劣势。切忌临阵前过多的叮嘱和唠叨,考前家长在言辞上应该适度地“冷淡”高考话题。家长如果能用放松的心情陪孩子做做简单的运动,散散步,聊一些与学习无关的话题,会有很好的效果。五是考前家长要做好必要的督促检查,对孩子的考试用品,如准考证、文具等要仔细检查,对考场的路线、赴考时间做好必要的提示。六是考试期间的关心也要适可而止。考完一门以后,家长也不宜详细地问孩子考得怎么样,更不要去问哪道题怎么怎么样,问得太多反而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考得不错,家长不要表现得大喜,即使考砸了家长也要鼓劲,切忌露出不悦与沮丧。考试期间的关心也必须适可而止,只要让孩子感觉到家长在关心他们就可以了。七是考试前夕及考试期间,家长最好不要和孩子谈填报志愿的事,否则易引起孩子敌对情绪,影响考试成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