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复习总结(提纲加参考答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2970131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管理复习总结(提纲加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质量管理复习总结(提纲加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质量管理复习总结(提纲加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质量管理复习总结(提纲加参考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质量管理复习总结(提纲加参考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质量管理复习总结(提纲加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管理复习总结(提纲加参考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质量管理复习第一章 质量管理概论 P1质量的定义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P6现代质量观1) 朱兰的质量观:质量是一种适用性,而所谓适用性是指使产品在使用期间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2) 戴明的质量观:目标不变,持续改善和知识渊博3) 克劳士比的质量观:“零缺陷”观点4) 田口玄一的质量观:产品质量首先是设计出来的,其次才是制造出来的,检验并不能提高产品质量。 P9质量管理大致经历了哪四个发展阶段?1) 质量检验阶段2) 统计质量控制阶段3) 全面质量管理阶段4) 标准化质量管理阶段 P11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由哪几位质量管理专家先后提出? 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是由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和美国通用电气

2、公司质量总经理费根堡姆等人先后提出来的。 P12对比质量管理的四个发展阶段有什么不同? 比较项目质量检验统计质量控制全面质量管理标准化质量管理管理对象产品和零件质量过程质量寿命循环全过程质量质量管理体系管理范围产品及零部件工艺过程全过程和全体人员各种过程管理重点制造结果制造过程一切过程要素过程运行质量评价标准产品技术标准设计标准用户满意市场满意程度涉及技术检验技术数理统计技术及控制图PDCA循环、QC小组过程控制技术管理方式事后把关事中控制寿命循环全过程控制事前预防管理职能剔除不合格品消除产生不良品的工艺原因全面控制缺陷的产生全面提高管理水平涉及人员检验人员质量控制人员全体员工全体员工 P18

3、质量文化的三个层次1) 表层(物资层):厂容、厂标、厂貌、厂服2) 幔层(规范层):组织机构、质量标准、质量法规、质量管理体系3) 深层(精神层):质量意识、质量观念、质量精神第二章 全面质量管理 P26全面质量管理的定义,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全面质量管理: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的一种管理途径,目的是通过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1) 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2) 全过程控制的质量管理;3) 管理对象的全面性;4) 管理方法的全面性;5) 经济效益的全面性 P30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观点1) 用户至上的观点;2) 一切凭数据说话的观点;3)

4、预防为主的观点;4) 以质量求效益的观点;5) 以零缺陷为目标的观点。 P36现场管理与质量管理的联系现场文明生产管理是制造过程管理的重要内容,良好的生产秩序、整洁的工作场所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必要条件,是消除质量隐患的重要手段。 P40戴明环(PDCA循环)含义及特点 PDCA循环: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总结、处理(Action)。PDCA循环就是按照这四个阶段的顺序来进行管理工作的。特点:1) 大环套小环,小环保大环,相互促进;2) 不断转动,逐步提高;3) 推动PDCA循环的关键是A(总结、处理)阶段。第三章 质量管理体系 P64 ISO9000:2000系列标

5、准的结构2000版ISO 9000系列的标准由4个核心标准、1个其他标准、7个技术报告、3个小册子四大部分组成。(一) 4个核心标准:ISO 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本原理和术语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SO 9004:2000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ISO 19011:2001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二) 1个其他标准:ISO 10012测量控制系统(三) 7个技术报告:ISO/TR10005质量计划编制指南ISO/TR10006项目管理指南ISO/TR10007技术状态管理指南ISO/TR10013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指南ISO/TR10014质量经济性管理

6、指南ISO/TR10015教育与培训指南ISO/TR10017ISO 9001:1994中的统计技术指南(四) 3个小册子:质量管理原则、选择和使用指南、小型组织实施指南 P68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的内容1) 以顾客为中心;2) 领导作用;3) 全员参与;4) 过程方法;5) 管理的系统方法;6) 持续改进;7) 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8) 互利的供方关系。 P70 什么是质量管理体系?指导和控制组织的关于质量的管理体系。 P71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与产品要求的区别产品要求:针对具体产品在性能、安全性、可靠性和环境适应性等方面的要求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体现了一个组织管理产品实现及其支持过程的要求,是一

7、种通用的要求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不能代替产品要求,只是对产品要求的补充第四章 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 P96 随机性变异与非随机性变异;计量值数据与计数值数据(定义)随机性变异:由偶然因素引起,会使产品的质量特征值发生微小的变化,这种变异是无法避免的。非随机性变异:由于生产过程中出现某种异常现象引起的,通常会使产品质量发生周期性或规律性的变化。计量值数据:连续且可测量的数据。计数值数据:离散、分类或属性数据。P96质量管理的老七种工具与新七种工具(书上有误)老七种工具:调查表、分层法、排列图、因果图、直方图、散布图、流程图。新七种工具:关联图、亲和图、系统图、矩阵图、矩阵、数据分析法、PDPC法。 P

8、97什么是调查表?(定义)调查表是为了调查事物的客观情况而按照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其分类预先设计的表格,可用来收集关于某些具体事件出现的频率数据。 P98什么是分层法?(定义)分层法就是把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合理的分类,将相同性质或同一生产条件下的数据归纳为一个组,从而找出根本影响因素的方法。 P99什么是排列图?(定义,根据自己的理解表述)排列图(巴雷特图)是为寻找主要问题或影响质量的主要原因所使用的图。是由两个纵坐标、一个横坐标、几个按高低顺序依次排列的长方形和一条累计百分比折线所组成的图。 排列图有什么作用?(根据自己的理解表述)1) 寻找产品质量的改善重点;2) 验证改善产品质量的效果;3)

9、对产品质量进行分层研究; P101 排列图的画法。(例42) P101什么叫因果图?(定义) 因果图(也称为石川馨图或鱼骨图)是用来展示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原因与结果之间关系的一种工具。 P101 5M1E的含义人(Man)、机(Machine)、材料(Material)、测量(Measurement)、方法(Method)、环境(Environment) P102 什么是直方图?(定义)以坐标横轴表示组距,坐标纵轴表示频数,所画出的矩形图称为频数直方图,简称直方图。 P102 直方图及其主要作用直方图以频率的形式提供数据的分布状况,找出其统计规律以便对总体的分布特征进行推断。主要作用:1

10、) 显示质量波动的状态;2) 较直观地传递有关过程质量状况的信息;3) 通过研究质量波动状况之后,就能掌握过程的状况,从而确定在什么地方集中力量进行质量改进工作。计算题 P103 掌握直方图的画法(计算过程),并能根据数据作出直方图。(理解,例43, 注意:组距尽可能取为10、5、1、一类的数)P103-P107 P106 直方图的观察与分析。(理解)P106 的常见直方图的形状,并知道每种直方图的原因。(一个图对应一种原因)-期中考试正态型:生产正常;偏态型:由于控制了公差上限、遗弃部分样本数据或剔除废品后造成的分布形状;孤岛型:由于工艺条件如人、设备、材料、环境或测量方法等发生突变或者记录

11、错误造成的;锯齿型:由于分组过多或测量数据不准确等原因造成的;平顶型:工序失控,控制参数与输出失调,不同规格产品混杂,抽样非随机;双峰型:混料,数据源于不同的生产条件或者是供应商在供货之前进行了分检。 P107 什么是散布图,散布图的类型及其观察。散布图是通过分析两种变量之间的关系来控制影响产品质量相关阴虚的一种有效方法。散布图的类型:(图P108)1) 强正相关:X增加,Y也增加,表现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2) 弱正相关:这个时候X增加,一般Y也会曾加,但非相对性,也就是就X除了受Y的因素影响外,可能还有其他因素影响着X;3) 强负相关:当X增加,Y明显的随之减少;4) 弱负相关:当X增加,Y

12、减少的幅度不是很明显,这时的X除了受Y的影响外,尚有其他因素影响X;5) 不相关:当X增加,Y的变化趋势不明显(或者说没有规律性);6) 曲线相关:当X增加,Y以某种曲线的形式随之变化。第五章 过程能力分析P118什么是过程能力?(定义)过程能力是指过程处于受控状态或稳定状态下在加工精度方面的实际能力。过程能力体现了过程稳定地实现加工质量的范围。P120 多变异分析的分类计算题 P123P124 Cp、Cpk、k的计算公式,(例5-2,例5-3)算完之后进行评价,P130表格P125 Cp、Cpk的值反应的质量问题 P128 过程能力指数与不合格品率之间的关系(式5-9,式5-10,例5-5)

13、 书上 P129 DPU与DPMO的含义及其关系 (式5-12,例5-6)单位产品缺陷数,又称DPU或D/U,是对质量的通用度量。例1职能: 财务产品: 财务报表缺陷: 记录不准确 单位缺陷数(DPU)的公式为: 缺陷数: 56个 在任何检查点发现的缺陷数单位: 每个条目 通过该检查点的单位数 单位数: 50,000百万缺陷机会缺陷数DPMO:例P129例2职能: 财务产品: 财务报表缺陷: 记录不准确 百万机会缺陷数(DPMO)的公式为缺陷数: 56个 单位缺陷数1,000,000单位: 每个条目 每单位中出错机会 单位数: 50,000出错机会:2DPMO=(0.0011,000,000)

14、/2=500 P130 过程能力评价(表5-2)计算完Cp、Cpk、k之后运用评价表进行评价。第六章 测量系统分析 P134 测量系统的定义,测量系统的基本要素测量系统是指测量中的仪器及其操作方式和方法、其他设备、软件、人员等的总称。测量系统的组成包括了测量者、参照标准、测量方法以及测量仪器及其等基本要素。影响过程质量的六个基本因素 :人 员、设 备、方 法、材 料、环 境、测 量 系 统。 P136 测量系统的基本概念(偏倚,重复性,再现性,稳定性,线性,测量系统能力)测量系统的误差包括偏倚,重复性,再现性,稳定性,线性,测量系统能力。偏倚:是同一测量对象测量结果的观测平均值(或称测量值)与基准值的差值。重复性:是由一个测量者,采用一种测量仪器,多次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值差异。再现性:是由不同的测量者,采用相同的测量仪器,测量同一测量对象的同一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平均值变差。稳定性:是指采用同一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