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性评价案例四则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2967700 上传时间:2023-12-3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性评价案例四则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发展性评价案例四则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发展性评价案例四则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发展性评价案例四则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发展性评价案例四则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展性评价案例四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性评价案例四则(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发展性评价案例四则酒泉师范学校 张 静一、努力关注个体差异分层次评价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随 着进一步的研究、探索,我发现学生对同一类型的评价语言的满意程度是因人而 异的,因此,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考虑到评价对象的不同需求,对学习能 力不同的学生评价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从学习效果、学习态度、学习信心等各 方面做出针对学生个体实际情况的、具有激励作用的分层次评价,使每个学生都 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产生乐于求知、积极向上的情感,形成主动、健康的学习心 理。1、赞誉鞭策优秀生。这部分学生已经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课本上的 知识对于他们是轻而易举的事,他

2、们所需要的是超越课本难度的新知,所要体会 的是学识上超越同龄人的快感,所要享受的是获得更高水平知识的乐趣。因此, 教师的评价,不能停留在简单肯定所学课本知识的层次上,而要选择独特视角, 开阔学生视野,激发深入思考、探究的欲望,使他们的学习进入更高层次。可以 采取如下的方法,以期激励学生。1、从学习内容评:如,在教学海滩上的小姑娘一文时,有学生提出“心肠”一词不懂,另 一个学生说:“老师,我能否说句话让他懂这个词呢?”我喜出望外:“太好了, 你试一试。”他便说:“老奶奶总是做好事,心肠很好。”谁知提问的学生还是遗 憾地摇头。我便说:“别泄气,再想想!”另一个学生受到启发后立即站起来说: “老奶奶

3、收养了一个孤苦伶仃的孤儿,心肠真好!”提问的学生兴奋地说“我懂 了!”由此可见,评价语言虽然语不惊人,但只要富有启发性,利于激发学生思维, 正确地进行评价,学生创造潜能是可以激发的。2、从学习方法评:如针对识字多的学生,启发说:“你是怎么认识这么多字的?”引导学生说 平常留心生活中的字,赞扬“你是个有心的孩子,希望你能继续在生活中识字。”3、从学习习惯评:有的学生课外阅读面非常广,能将课内外知识融会贯通,思考问题比较深刻。如教学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一学生能当堂回答出“是岳飞墓 前的对联”,并说出含义,全班满是惊叹的眼神。老师及时肯定:“你不但在课外 阅读中得到了乐趣,而且获得

4、了那么丰富的知识。你能边读书边思考。真是会学 习的孩子,值得大家学习。”4、从学习方式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老师发现一些可取的做法,马上肯定:“第一组组长 按照题目的难易程度,给本组同学分了工,而且组织本组同学模拟训练。很有工 作方法。”“第二组同学的合作意识很好,好同学充分利用时间帮助本组学习有困 难的同学,大家共同进步。”“第三组同学讨论非常深入,他们善于动脑思考,不 轻易相信别人的观点,大胆发表不同见解,通过辩论,对问题理解更深刻。”5、从思维角度评:在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研究“如果父母都说巴迪的诗糟糕透 了,会产生怎样的后果”时,大家纷纷谈出许多不良后果,一个优生却独树一帜

5、: “其实后果不是一定的,如果我听到这样的评价,也许会更加努力,非把这件事 做好不可,偏不让别人说糟糕透了。”老师马上肯定他:“你太棒了!不随波逐流, 能从相反的角度思考问题。你怎么会想到这一点的?”对尖子生的表现,不但给予直接的肯定,同时能让其他同学从他们富有个性 的学习方法中体会到些什么。这样的评价语言不仅给其他学生指出学习的目标, 还给了优生继续奋斗的目标,避免使其满于现状。教师抓住这些个别现象进行评 价,往往能收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2、肯定鼓励中等生。这部分学生在班内占多数。他们有向尖子生靠拢的愿 望,但学习积极性不持久,学习的潜力还没有最大限度的发挥。卡耐基曾说:“使 一个人发挥

6、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美和鼓励。”儿童天生喜欢鼓励和赞美。教师丰 富、生动的评价语言能让这些孩子处于一种积极亢奋的状态。同时他们也需要听 到恰如其分的评价,通过老师的评价,了解自己的长处、短处,从而取长补短, 完善自我。课堂评价就应侧重对他们学习态度的鼓励与欣赏,对知识正误及学习 方法的点评。1、等待时机在他们表现好的时候给予最大限度的表扬。“这句子你读得多好呀!请你再给大家读一遍吧!”“很欣赏你读书时专注、 入神的样子。” “你读得真好听。看,袋鼠妈妈冲你微笑了。 ”“老师都被你 读得感动了,你念得比老师还要棒!”“到目前为止,你是念得最出色的一个!” “老师觉得,你长大肯定能当一个播音员!”“

7、你在等待机会发言,老师帮你一把, 你就站起来了!”通过激励性的语言,让学生充满信心,从而自信愉快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这样,学生的创造力就会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2、对学习过程进行客观点评。 在学习“珠”字时,一学生说“珠”这个字,还是“宝莲珠”的“珠”。教 师马上评价:“你能把识字与生活了解起来,真了不起!”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 们的思维更活跃了起来。“招字还可以用换偏旁的办法记住它。把展昭的昭 的日子旁换成提手旁就是这个字。”教师接着不失时机地在黑板上写出了昭这 个与本课无关的新字,继而评价:“从人名也能认字,真棒!谢谢你,又帮我们 多认识了一个新字。”学生听到了切合自己实际情况的评价,感到

8、比较满意时,自然会产生积极向 上的愿望。有良好的学习愿望,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前提。随着学生学习能力的提 高,教师的评价层次也会相应改变。伴随评价层次的变化,学生的学习习惯、学 习品质、学习能力将发生巨大的变化。3、宽容激励后进生。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 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在我们的校园里有许多在各方面和别人存在 差距的孩子,他们属于“弱势群体”中的一员。这部分学生通常理解能力、记忆能 力及主动学习意识等方面存在问题。在课堂上常处于不参与或被动参与的状态,存 在着一定的自卑和依赖心理。这些学生的内心更渴求别人对他们的认同和肯定,更 需要老师对他们的关爱和鼓励。

9、在评价中对他们的评价是最难的,“左倾”了, 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右倾”了,又无法起到评价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评价 时更应该小心谨慎,切不可敷衍了事,要从他们身上去发现让他们自己认同的优 点,使他们打消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激发努力学习的愿望。1、可侧重在学习态度方面: 如,“虽然你没有把问题答对,但你能举手发言就很了不起,勇气可嘉!”“你 真有毅力,一次次读错,一次次重读,一次次克服困难,终于读对了!” “今天 你读文没有重复词,一定是认真预习了。”2、可为他设置失败台阶: “你可能因为紧张答错了,平静一下心绪,你一定能回答得非常好。” “你 经过自己的努力,能正确地读出这一段话,真不错!

10、如果你再多练几遍,相信你 会读得更流利。”“老师看得出你不是一个笨孩子,你回答不出这个问题是因为你 刚才没有认真地听讲,漏学了知识,现在老师帮你补回来,希望不要犯同样的错 误了。” 刚柔并济的评价语言不仅能让后进生心服口服,还为他们的进步指明方 向。3、可“化腐朽为神奇”: “这位同学的错误可帮了我们的大忙!不少同学也是这样错的,老师借这个 机会提醒大家注意肺字的右边千万别写成市。”总之,在评价中教师要本着“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理念,因人而 异,因时而异,因发生的情况而异,用爱心正确评价。让我们恰如其分的表扬、 恰到好处的批评、满怀希望的鼓励,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创造一方和谐、融洽的 真

11、情空间。二、从评价内容上建构时刻关注学生发展 语文课堂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 全面提高,因此应特别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努力程度和发展状况。过去,我 们一直习惯于只从“知识和能力”上评价学生的语文学习,所以很多教师总觉得 评价“知识和能力”是“实”的,容易操作。而评价“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虚” 的,难以操作。其实,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在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中,无论他们 从事什么样的言语实践活动,他们总得借助一定的办法,伴随着一定的情感态度, 具有一定的价值取向,这是一种客观存在,对它们的评价应该是语文课程评价的 题中之义,而不是外加的。新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

12、部分明确指出:评价 要“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这些评价内容集中体现着一个重要的评价原则: 立足过程,促进发展。促进发展是课程评价的核心理念与必然要求,也是课程评 价的出发点与归宿。课程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业,更要重视学生的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不仅要了解学生的现实发展,更 要关注他们未来发展的方向、速度及特点,把学生的现实发展与潜在发展结合起 来。对学生来说,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获得的只是短暂的虚荣和满足,而重过 程、轻结果的评价得到的是思维的快乐。因而,课堂教学评价的重点是过程而非

13、结果,过程评价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 、“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评价,要求教师关注学生是否学会了语言知识, 掌握了一定的语言技能。比如,对学生的朗读评价,就要看看学生是否真正做到 了有感情。学完走进大自然这一课,一位教师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生站起 来声音很大的朗读起来,但他没有投入自己的感情,读得很苍白,读完后,师是 这样评价他的:“你的声音很洪亮,敢第一个站起来给大家读,你真勇敢!如果 你真的走进了这么美丽的大自然,会怎样?”“高兴、快活”生抢答。“你有没有 把这种高兴、快活表现出来呢?再读一次吧!相信你会读的更好的!”教师鼓励 着。通过这样的评价,委婉的指出了学生朗读中的不足,引导学生掌

14、握朗读要读 出感情这种技能,评价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2、“过程与方法”方面的评价,要求教师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真正 理解了课文内容,全身心地参与过讨论,从而获得自己的情感体验。在课堂上, 要全方位地关注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以此来找准评价学生的“点”。在学习小萝卜头的故事时,一位老师让学生认真读课文,看一看小萝卜 头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们开始读书了,师就巡视观察,她发现有些学生 读的不认真,并没有认真地思考这个问题。了解到这个信息,在全班交流自己的 体会时,就故意叫到刚才没认真思考的同学,结果他们站起来支支吾吾答的一塌 糊涂,师顺势评价到:“刚才我看到你读了课文,就是欠缺一点思

15、考,看来小萝 卜头还没有走进你的世界,再读读课文吧!小萝卜头在召唤你呢!”老师又给了 他一些时间去认真读书,结果这一次他主动的举起了小手:“我觉得小萝卜头很 有爱心,不忍心让小虫子关进火柴盒,因为他不想让小虫子和他一样失去了自由。 我体会到小萝卜头非常渴望自由。”“你谈得太好了!你一定会是小萝卜头的知 心朋友。”老师带头为他鼓掌。通过两次不同的评价,一种是引导性的评价,委婉的指出学生的缺点;一种 是激励性的评价,让学生感到自己的价值,这样学生由不认真读书到深入理解文 本,上升了一个层次,这都要归公于评价呀!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评价,要求教师关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 性,关注学生的自信

16、心,以及对学习的兴趣等方面。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观察 每一个学生,关注他们的一举一动,领会他们的心声。对那些课堂上表现积极踊 跃的同学要及时表扬鼓励。“看#同学听得多认真呀!他在积极的思考呢!”“# 同学的头脑反应真灵活,它的思维多敏捷呀!”稳固他们的学习热情。对那 些缺乏自信心,自卑胆小的学生,要鼓励他们敢想、敢说。“你读的真棒!真有 感情,就是声音小了点,能再大点声吗?”“老师相信你会说得更棒!” 激起 他们学习的热情。对那些上课爱走神,缺乏学习兴趣的同学,要时不是时的提醒 他一下“#同学,外面的风景好美呀!咱们课堂上少了你就不精彩了,快回过神 来吧!”“喂,你该加入我们的行列了,大家都在等你呢!”让他自己感到不好意 思,从而“回心转意”,培养他们的学习热情。评价就是这样,适合不同的学生, 能激励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引导学生投入到课堂中来,积极思考。事实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