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系统培训双计量单位实现大全 目 录一、双计量单位业务背景及SAP系统操作导航 - 3 -二、双计量单位配置方案 - 6 -1检查计量单位 - 6 -2激活特定批物料的测量单位 - 9 -3编辑特定批物料的测量单位 - 12 -4定义来自比例数量的基准数量计算 - 14 -5定义采购值关键字 - 16 -三、双计量单位应用方案 - 19 -1编辑特性 - 19 -2编辑类 - 22 -3 创建物料主数据 - 25 -4创建信息记录 - 33 -5创建独立需求 - 37 -6显示库存/需求清单 - 40 -7创建采购订单 - 42 -8创建批次 - 45 -9采购订单收货 - 47 -10显示物料凭证 - 52 - 一、双计量单位业务背景及SAP实现方案(一)双计量单位业务背景驲达企业的一次停产事件,促使SAP系统的“双计量单位”及“容差”的全面应用该企业生产过程中涉及一种铜管的物料,实物为长、圆状,实物计量单位为根,供应商只能接受以KG计价的供货方式,所以该物料存在两种计量单位:根和公斤(KG)。
由于加工工艺等因素,该物料允许长度与直径的误差范围,加上每批次铜材密度的不同,存在不同批次铜管的平均重量不同该物料根据工艺测试出理论平均重量(KG)体现在物料主数据及物料清单中故通过订单运行MRP后,产生以KG为计量单位的采购订单需求,供应商以KG组织送货并入库实物以根形式出库并不再过磅称重,根据领料单的数量,以平均重量核算出库数量假设铜管出现工艺允许范围的“正偏差”(直径偏大、长度偏长)或铜管密度偏大,就会存在相同重量的铜管,入库数量(根数)偏减;反之“负偏差”,入库数量(根数)变多实际加工以“根”形式领料出库加工,在“正偏差”的情况下,实际铜管投入量大于ERP系统耗用量,出现“盘亏”;反之“盘盈”同时,某批次“正偏差”的铜管,在满足入库重量的情况下(因供应商按重量送货,且仓库只验收入库重量),将出现“数量”不足;而在生产领料出库时以数量“根”为准,铜管的出库数量不足,是导致“停产”的直接原因以上原因根源在于铜管的换算关系并不固定,需寻求一种机动的可调整单位换算关系这正是SAP提供的“双计量单位”解决方案同时开启“容差”功能,正偏差允许超采购订单重量送货,负偏差允许少于采购订单重量送货,但均需满足数量要求。
例如标准“重量/根”比为1KG=50根,即1根=0.02KG(正负偏差:±5%),现需求量为10000根,采购订单为200KG(按1根=0.02KG换算),根据不同的容差范围,供应商的供货范围(190KG~210KG)将可能满足采购数量10000根的要求无须通过修改采购订单重量来实现不同的入库重量,设置收货“容差”是实现此类问题的SAP标准解决方案二)双计量单位SAP系统操作导航步骤SAP系统操作导航T-CODE相关说明1定义计量单位CUNI定义计量单位KPC,该计量单位作为KG/根换算的单位2激活特定批物料的测量单位OMWS将特定批物料的测量单位功能激活3编辑特定批物料的测量单位BWA1将需要换算的单位KG、根定义4定义来自比例数量的基准数量计算BWA4将第1步CUNI定义的计量单位KPC换算关系,即KPC=KG/根5编辑类编辑特性CT04自定义aweight作为平均重量的特性,其单位取KPC6CL02自定义aweight-1作为平均重量的类,将aweight分配给aweight-17定义采购值关键字SPRO定义采购值关键字代码CS,其中不足交货、超量交货范围为5%8创建物料主数据MM01创建物料主数据,基本计量单位为KG,将CL02定义的aweight-1分配到分类视图中,激活批次管理标志,将定义的采购值关键字CS分配给采购视图采购价值码中。
在附加数据“计量单位”视图中定义标准KG/根换算比例值,比例/产品计量单位视图中定义特征值aweight9维护信息记录ME11维护信息记录,物料主数据定义的容差将带入至信息记录中,并可在信息记录中进行修改10创建采购订单ME21N创建采购订单,信息记录中的容差将带入采购订单中,并可在采购订单中进行修改11创建批次MSC1N创建批次,将每批KG/根值进行维护12采购订单收货MIGO在采购订单收货过程中,容差范围将被允许同时输入第14步通过T-CODE:MSC1N定义的批次号,将KG/根带入收货中13显示物料凭证MB03查询第16步通过T-CODE:MB1B过帐后产生的物料凭证,将显示每批次KG/根不同的值二、双计量单位后台实现方案SAP中和计量单位有关的表TablesT006 计量单位T006_OIB 计量单位,附加定义T006A 分配内部到语言相关单位(内部单位转换到外部贸易、技术单位用T006A表,比如要显示CAR则把数据库中的KAR在次表中转换)T006B 贸易分配到内部测量单位(外部贸易单位和转换到内部单位就是用T006B表,比如 PC转到ST,CAR转到KAR等)T006C 外部技术到内部测量单位的分配T006D 尺寸T006D_OIB 附加维数T006E 计量单位系统(组件,映射)T006EE 计量单位系统(实用程序)T006ET 计量单位系统(使用程序 -> 文T006I 计量单位的 ISO 代码T006J ISO 测量文本单位码T006M 计量单位组T006T 维数文本1 EA = 1000 PEA 1检查计量单位通过以下路径进入“检查计量单位”后台系统界面。
菜单路径SAP NetWeaver>General Settings>检查计量单位事务代码CUNI1.1检查计量单位后台路径屏幕◆ 操作或检查说明点击,进入“计量单位:初始屏幕”界面1.2计量单位:初始屏幕◆ 操作或检查说明点击,进入“修改计量单位范围 没有维:概览”1.3修改计量单位范围 没有维:概览◆ 操作或检查说明点击,进入“建立计量单位范围 没有维:细节”界面1.4建立计量单位范围 没有维:细节◆ 屏幕输入或检查要求 字段名称描述R/O/C操作/数值/显示注释内部度量单位定义内部度量单位代码RKP自定义商业定义商业代码RKP技术定义技术代码RKP度量单位文本定义文本OKG/根自定义(说明:表格中的 “R/O/C”列: “R” = 必填, “O” = 可选, “C” =视条件而定)回车,屏幕左下角出现,可忽略,点击,完成“计量单位”定义2激活特定批物料的测量单位通过以下路径进入“激活特定批物料的测量单位”后台系统界面菜单路径后勤-常规>批次管理>激活特定批物料的测量单位事务代码OMWS2.1激活特定批物料的测量单位后台路径屏幕◆ 操作或检查说明点击,进入“激活特定批物料测量单位”界面。
2.2激活特定批物料的测量单位后台路径屏幕◆ 操作或检查说明选中“激活”选项,点击,完成“激活特定批物料测量单位”后台配置3编辑特定批物料的测量单位通过以下路径进入“编辑特定批物料的测量单位”后台系统界面菜单路径后勤-常规>批次管理>编辑特定批物料的测量单位事务代码BWA13.1编辑特定批物料的测量单位后台路径屏幕 ◆ 操作或检查说明点击,进入“修改视图 批次特定计量单位(比例单位/生成单位):总览”界面3.2修改视图 批次特定计量单位(比例单位/生成单位):总览◆ 操作或检查说明点击,进入“新条目:已添加条目概览”界面3.3新条目:已添加条目概览◆ 操作或检查说明输入以数量计量的单位“根”、以重量计量的单位“KG”回车后,点击,完成“编辑特定批物料的测量单位”后台配置4定义来自比例数量的基准数量计算通过以下路径进入“定义来自比例数量的基准数量计算”后台系统界面菜单路径后勤-常规>批次管理>编辑特定批物料的测量单位>计算比例因子事务代码BWA44.1定义来自比例数量的基准数量计算后台路径屏幕◆ 操作或检查说明点击,进入“修改视图 批次特定计量单位(比例单位/生成单位):总览”界面4.2修改视图 来自比例/产品数量的基础数量计算:总览◆ 操作或检查说明点击,进入“新条目:所添加条目的细节”界面。
4.3新条目:所添加条目的细节◆ 屏幕输入或检查要求 字段名称描述R/O/C操作/数值/显示注释贸易形式输入特性测量单位RKP选择CUNI定义的KP定义,本步骤定义表示:KP=KG/根基本计量单位输入基本计量单位代码R根批次特定物料单位输入换算单位RKG(说明:表格中的 “R/O/C”列: “R” = 必填, “O” = 可选, “C” =视条件而定)点击,完成“定义来自比例数量的基准数量计算”后台配置,建立批次特定物料单位与基本计量单位的换算关系接下来进行容差参数的后台配置5定义采购值关键字通过以下路径进入“定义采购值关键字”后台系统界面菜单路径物料管理>采购>物料主数据>定义采购值关键字事务代码SPRO5.1定义采购值关键字后台路径屏幕◆ 操作或检查说明点击,进入“修改视图 缺省值:物料主数据:总览”界面5.2修改视图 缺省值:物料主数据:总览◆ 操作或检查说明点击,进入“新条目:所添加条目的细节”界面5.3新条目:所添加条目的细节◆ 屏幕输入或检查要求 字段名称描述R/O/C操作/数值/显示注释购买值键值输入购买值键值RCS未交货容差输入容差(%)范围O5超量交货容差输入容差(%)范围O5无限制过量交货是否允许无限制过量交货O不√(说明:表格中的 “R/O/C”列: “R” = 必填, “O” = 可选, “C” =视条件而定)点击,完成“定义采购值关键字”后台配置。
三、双计量单位前台实现方案1编辑特性通过以下路径进入“编辑特性”前台系统界面菜单路径交叉应用组件>分类系统>主数据>特性事务代码CT041.1编辑特性前台路径屏幕◆ 操作或检查说明点击或在输入CT04,进入“特性”界面1.2特性◆ 屏幕输入或检查要求 字段名称描述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