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监督协管工作规范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2954150 上传时间:2023-11-2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卫生监督协管工作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卫生监督协管工作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卫生监督协管工作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卫生监督协管工作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卫生监督协管工作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卫生监督协管工作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生监督协管工作规范(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卫生监督协管工作规范 饮用水卫生安全巡查 饮用水卫生安全巡查 n突发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是指因物理、化学、生物因素污染生活饮用水,短时间内使水质感观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细菌学指标、放射性指标发生改变,超过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规范的限值或要求,造成或可能造成危害公众健康、生命安全的事件。包括饮用水生物性污染(介水传染病和藻类污染)、化学性污染和物理性(热、放射性)污染事件。 n发生环节:取水、制水、输配水、贮水 原因。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生活垃圾或工业废渣的乱排放、水源卫生防护不利、水净化和消毒不彻底、输配和贮水环节的卫生管理不善,造成污染物质进入水中,

2、使水质理化特性和生物种群的特性、组成发生改变,造成水质恶化。 饮用水介水传染病 n指通过饮用或者接触病原微生物污染的水而传突然出现大量病例,而且绝大多数病例的发病日期,都染的疾病,又称水性传染病.法定介水传染病有霍乱(甲集中在同一个潜伏期内。如果水源是经常、多次的被污类)、病毒性肝炎(甲肝、戊肝)、脊髓灰质炎、细菌性染,呈现流行趋势,病例终年不断;()病例分布与被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钩端螺旋体、血吸虫污染水源的供水范围一致,绝大多数病例都有饮用同一病,感染性腹泻(丙类)。水源的历史;(3)一旦饮用水的污染源被控制,饮用水n污染来源加强净化和消毒后,疾病的流行便会迅速种子。介水传n介水

3、传染病的病原体主要有三类:(1)细菌染病传播范围的大小和发病率的高低,与水源的种类、,如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霍乱弧菌、痢疾杆菌、致病性供水的范围(或水体污染的范围)、水被污染的程度和频大肠杆菌、钩端螺旋体等;(2)病毒,如甲型和戊型肝率、病原体的种类、居民的卫生习惯、饮用水的净化和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人类轮状病毒消毒措施等,有密切关系。和腺病毒等;(3)原虫、如贾第虫、溶组织阿米巴原虫、n介水传染病之所以来势凶猛,波血吸虫等。它们主要来自人畜粪便、生活污水、医院污及面广,危害较大的发病特征,水以及畜牧屠宰、皮革和食品工业废水。及其原因:n发病原因n(1)饮用同一水源的人比较多

4、; n含有病原体的污水、粪便等污染水源后,未经有效净n()病原体在水中生存虽受多种化和消毒处理即供居民饮用或处理后的饮用水在输配水因素影响,但一般仍能存活数日,和储水过程中重新被病原体污染。此外人们在游泳、劳甚至数月,有的还能繁殖生长;动、抗洪时,接触了被病原体(如钩端螺旋体、血吸虫n(3)肠道病毒、特别是原虫卵囊尾蚴)污染的水体,直接通过皮肤或者粘膜进入体内引(如家底鞭毛虫、隐孢子虫)不起疾病的传播流行。发病特点易被常规消毒所杀灭; n介水传染病的发生,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1)水源n(4)地面水体和浅层地下水极其若为一次性严重污染,呈现暴发流行状态,可在短期内容易受病原体污染。 饮用水化学

5、性污染事件n饮用水化学性污染事件是指水体受到大量有害化学物质污染后,通过饮水或食物链传递引起人群发生急、慢性中毒,甚至引起公害病或诱发癌症的事件。 n化学性污染的特点 n主要来自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上使用的杀虫剂、除莠剂和饮用水消毒副产物等,其他还有如施肥后经径流和渗透进入水体,大气中有机物(如硝酸盐)的沉降等,水被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污 染后,人们通过饮用水或食物链的途径进入人体,引起中毒和元气危害(致癌、致畸、致突变)。水中化学性污染物种类繁多,包括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农药、花肥、藻毒素、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等。 n化学性污染的影响 饮用水卫生安全巡查 降。从经济发展角度讲,水污染加剧城市

6、供水紧张,影响工业产品的数量、质量和成本,影响水产事业的发展,使水产品数量、质量下降,恶化生活环境, 影响农产品的质量,甚至传播疾病。 饮用水物理性污染事件 热污染放 指大量的含热废水(如冷却水)不断排入水体,使得射性物质通过降雨、岩石风化、采矿和选矿等过程中进入水水体,另外来自核战争、核试验、核燃料加工再处理以温生高,影响水质。危害水生物的生产和繁殖,从而直接或及放射者间接影响人体健康。其主要来源来自工业企业的冷却水,性核素应用过程中产生的含有人工放射性物质的废水、废渣其中以电力工业为主,其次为冶金、化工、石油、造纸和机废气,经过淋洗、渗漏或者沉降而造成的对水体的污染,人械工业等。体接近含高

7、浓度放射性物质的水可引起外照射,而饮水或者 n放射性污染摄入受到放射性污染的水生物则造成内照射,均对人体健康 指水体中来自地球中放射性元素及其衰变产物的天然产生影响,还可能诱发癌症发生。 n饮用水污染发生的原因和途径主要包括水源污染、供水污染和二次供水设施污染。 n水源污染 n污染物随着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直接排放、泄露、生活废弃物(垃圾)、工业固体废弃物(废渣)不彻底的无害化处理、或降水、山洪暴发等原因进入水源。 n水源污染包括地下水水源污染和地表水源污染。地下水水源污染 n地下水源污染大多数发生在工业发达的城镇及其郊区,其污染发生原因: 、水源井单井及及井群的影响半径范围内,有排放工业废水

8、、生活污水的渗水坑(井)、渗水厕所(旱厕);堆放生活垃圾、工业废渣;农田使用工业废水、生活废水灌溉;使用难降解或有毒有害的农药、化肥; 、在水源井的影响半径范围内,破坏深层土层,如修建没有防渗措施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排水渠、购;修建垃圾、粪便处理厂;填埋工业废渣、生活垃圾;挖沙、挖土;修建养鱼池等; 、水源井井壁裂缝渗漏,使得污染物通过裂缝、渗漏处进入水源井; 4、用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回灌,使用流经生活垃圾堆放物或工业废渣堆放物的地面径流回灌。地表水源污染 n地面水源污染大多数发生于流经城镇及城镇工业区的河段,或者位于郊区的湖泊、水库。地面饮用水水源取水口附近水域的污染,其发生原因: 1、饮

9、用水取水口上游、下游及沿岸卫生防护范围内,有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渣、生活垃圾排入。包括工业生产事故和运输有毒有害物发生交通事故处理不当,致使大量有毒有害物排入地表水; 2、 饮用水取水口卫生防护范围内,河流沿岸堆放工业 废渣、生活垃圾;修建有毒有害物仓库;修建装卸垃圾、粪便和有毒有害物的码头。因为雨水冲刷、泄露流进河流而污染; 3、饮用水取水口卫生防护范围的两岸农田,利用工业废水、生活废水灌溉;使用难降解或有毒有害的农药; 4、饮用水源输水(引水)明渠沿岸,有以上污染源,特别是近距离 修建养鱼池、放牧等。n饮用水管网污染 n由供水单位至用户的管网要穿越城镇地上、地下的 各种污染源,被污染

10、的危险性很大。饮用水管网污 染发生原因: n 1、管材质量差,因锈蚀、渗漏引发管网污染;n 2、管道施工时由于连接前和连接后不冲洗,使得 管道中积存的污染物长时间、不间断地污染饮用水;或施工时管道连接不严,造成接口处渗漏,一旦停水,水管内便形成负压,水管外的污水、污染物就会渗入水管内,一旦恢复供水,水管内的污染 物便污染了饮用水; n 、管道埋设在垃圾堆放场、有毒有害物化学品仓 库、家禽家畜饲养场、污水暗沟、污水阴沟或暗渠等污染区内,若没有采取相应的卫生防护措施,饮 用水非常容易遭受污染; n 4、饮用水管道设计不合理,如饮用水管与消防用 饮用水卫生安全巡查 形成负压,污水便可以进入饮用水管;

11、 n 5、用户未经供水部门同意,未加卫生安全措施,将饮用水管与其他水管连接,一旦自来水停水,饮 用水管内产生负压,便会把其他水管内的污水吸入 饮用水管内。 二次供水设施污染 n二次供水设施包括水箱、进水管、溢水管、排水管、人孔等,都会造成饮用水的污染,其发生原因包括: n 1、二次供水设施设计不合理。如二次供水管线与消防用水管线、工业用水管线连接,水箱的溢水管和排水管直接与下水道管线连接,水箱内壁防 护涂料不符合要求等; n 、水箱机构不合理,如水箱内壁不光滑,不利于 清洗,水箱未加锁加盖,溢水管无网罩等; 3、管理不善,如二次供水设施未定期清洗、消毒,周围 环境脏乱,未定期进行水质检测等。

12、饮用水卫生安全巡查 第一节相关法律法规 n1传染病防治法第十四条和二十九条要求各级政府改善饮水条件和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及涉水产品应当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规范,供水单位要依法取得卫生许可证。 n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第二条规定,本办法适用于集中式供水二次供水单位及其涉水产品的卫生监督管理。第二节饮用水卫生巡查流程 一饮用水安全巡查。掌握辖区内农村集中式供水单位城市二次供水单位城乡学校供水设施基本底数,填写卫生监督协管巡查记录表,报卫生监督机构。 二饮用水水质卫生现场检测:对供水设施出水口居民家庭龙头水 学校龙头水进行检测,填写卫生监督协管巡查记录表,报卫生监督机构。 三异常情况报告:现场

13、水质检测不合格接到水质感官异 常报告 24小时发现三例以上有共同饮水史的疑似病例,填写卫生监督协管巡查信息报告登记表报卫生监督机 构。 说明;1基本情况包括农村集中供水单位城市二次供水 单位和城乡学校的数量位置许可,做好登记。 2每年协助卫生监督机构对辖区内农村集中供水单位城市二次供水单位和城学校的供水设施开展两次巡查,同时对设施出水口和学校龙头水的水质进行现场检测,每个供水设施检测一件,现场检测项目包括感官性状(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h值和消毒剂余氯测定。3每个机构每月对五户居民家庭龙头水进行现场检测,项 目同上。 4发现2小时出现三例以上应立即报告。 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的分级 n特别重大事件

14、(i级):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级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 (1)由国务院及其卫生部门依据有关规定确定的特别重大的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 (2)省级人民政府或卫生部门请求国家给予支援的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 ()跨省的有严重人员伤亡的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 n重大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级):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为重大级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 (1)因水源污染导致日供水能力10万立方米以上供水企业出厂水水质指标超限值,使当地经 3 济、社会生活等受到重大影响; (2)因生活饮用水污染,导致出现100人及以上并出现死亡病例,或出现例以上死亡和危重 病例; (3)跨市(地)的有严重人员伤亡的生活饮用 水污染事件; ()省级人民政府及其卫生部门确定的其它特 别重大的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较大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级):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为较大级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 (1)因水源污染导致日供水能力-10万立方米供水企业出厂水水质指标超限值,或较大范围内供水水质指标超 限值,使当地经济、社会生活等受到较大影响; 饮用水卫生安全巡查 或出现死亡病例; (3)市(地)级人民政府及其卫生部门确定的其它较大的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