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 新人教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2946950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89.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 新人教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 新人教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某学生在测量记录中忘记写单位,下列哪个数据的单位是mm()A普通课本一张纸的厚度是7B茶杯的高度是10C物理书的长度是252D他自己的身高是16.722012年11月23日,国产歼15舰载机首次在航空母舰“辽宁号”上成功起降如图所示,飞机起飞时,若说该飞机上的飞行员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A航母B该飞行员驾驶的飞机C海水D航母上的工作人员3小云同学在一次测量木块长度时,用两把刻度尺进行了测量,如图所示,则以下测量结果最接近木块真实值是()A3.2 cmB3.30 cmC3.3 cmD3.5 cm4“神舟飞船”与“天

2、宫一号”成功对接后,遨游太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神舟飞船”相对于“天宫一号”是运动的B“神舟飞船”和“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C“神舟飞船”和“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D“神舟飞船”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5如图所示,是香香同学在相等时间间隔里运动的情景,可能做匀速运动的是()6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车的速度分别为15m/s和10m/s,则两车都运动10s时间后的路程之比为()A1:1B3:2C2:3D1:3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真空不能传声B纸屑在发声的音箱上跳动,可以表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课堂上听到老师的讲话声,说明声音可以

3、在空气中传播D物体不振动可能也会发出声音8有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5s内通过了35m,则该物体在第3s内的路程为()A6mB7mC14mD21m9如图,正在发声的音叉多次将悬挂的乒乓球弹开,这样做是为了()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C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10正常人平时步行的速度大约是()A1.2 m/sB12 m/sC1.2 cm/sD1.2 km/s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11如图,铅笔的长度为12红星中学一节课45min=h=s13为响应“低碳生活”的号召,小明每天骑自行车上学他看到路边的小树向后“飞过”,是以为参照物的如

4、果他在平直的公路上骑过3km用了10min,则他骑车的速度为km/h14以地球为参照物,同步卫星是的,以月亮为参照物,同步卫星是的15一辆汽车在上海到南京的高速公路上行驶,汽车上的速度表指针如图所示的,则汽车从图中位置行驶到南京还需 h16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通常为340m/s,一同学对着远处的大山高喊,4s后听到回声则该同学与大山相距m17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它的传播离不开18一辆汽车以25m/s的速度匀速行驶,该车在20s内行驶的路程是m19在4100m接力比赛中,为使交接棒顺利进行,交接棒时两运动员尽可能做到20如图,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路线向东做直线运动,其中速度较大的

5、物体是,其速度为若以甲为参照物,乙是的,方向为三、实验题(21题8分,22题10分)21某同学欲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A用刻度尺测出铅笔杆上铜丝线圈的宽度L;C用铜丝线圈的宽度除以铜丝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D将细铜丝紧密缠绕在铅笔杆上;E数出缠绕在铅笔杆上细铜丝的圈数n(1)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2)细铜丝直径的数学表达式为22如图所示,这是小明设计的“测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利用这个装置测小车在斜面上做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1)这个实验的原理是;(2)实验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是和;(3)如图,若秒表每格为1s,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m/s;实验中小车

6、通过上半路程的平均速度 小车通过下半路程的平均速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四、解答题(23题8分、24题6分、25题6分)23xx年2月,首批“长鼻子”校车在南京投入使用,如图所示(1)校车行驶过程中,以司机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是(填“运动”或“静止”)的(2)校车驾驶员安全管理规定中明确指出车速不得超过40km/h,“40km/h”是指校车在行驶过程的(填“平均速度”或“最大速度”)(3)小明早晨7点乘校车去上学,7点30分到达学校,设校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30km/h,则小明乘车地点到学校的距离是km24一列火车长200m,以72km/h的速度匀速通过一座长为1.8km的大桥,问火车

7、全部通过该大桥需要多长的时间?25海洋中的旗鱼堪称游泳高手,最快速度可达100km/h,照此速度,三分钟时间旗鱼可以游出多远?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乐安中学xx学年八年级(上)第一次段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某学生在测量记录中忘记写单位,下列哪个数据的单位是mm()A普通课本一张纸的厚度是7B茶杯的高度是10C物理书的长度是252D他自己的身高是16.7【考点】长度的估测【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长度单位的认识,选出符合实际的选项【解答】解:A、7mm接近一本书的厚度,普通课本一张纸的厚度约为0.

8、07mm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B、茶杯的高度是10cm=100mm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C、物理书的长度约为25cm左右,即252mm左右,故C符合题意;D、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7dm=1670mm左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以mm为单位,将各个物体的长度换算,看其是否符合实际长度情况22012年11月23日,国产歼15舰载机首次在航空母舰“辽宁号”上成功起降如图所示,飞机起飞时,若说该飞机上的飞行员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A航母B该飞行员驾驶的飞机C海水D航母上的工作人员【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专题】应用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判断物体的运

9、动和静止,首先确定一个参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被研究的物体是静止的,否则是运动的【解答】解:飞机起飞时,飞行员相对于航母、海水、航母上的工作人员都有位置的改变,飞行员是运动的;飞机起飞时,飞行员相对于该飞行员驾驶的飞机没有位置的改变,是静止的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3小云同学在一次测量木块长度时,用两把刻度尺进行了测量,如图所示,则以下测量结果最接近木块真实值是()A3.2 cmB3.30 cmC3.3 cmD3.5 cm【考点

10、】长度的测量【专题】基本仪器的使用专题【分析】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之前,要明确其分度值;注意长度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从0开始的,读出末端刻度值即为物体长度,同时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解答】解:由图知:上面刻度尺上1cm之间有2个小格,所以1个小格代表的是0.5cm=5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5mm;木块左端与0刻度线对齐,右端与3.3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3.3cm下面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木块左端与0刻度线对齐,右端与3.30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3.30cm因为下面刻度尺的准确程度较高,所以木块的长度更接近于3.30cm故选B【点评】一般说,测量工具的分度

11、值越小,测量的准确程度越高所以我们要根据具体测量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4“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后,遨游太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神舟飞船”相对于“天宫一号”是运动的B“神舟飞船”和“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C“神舟飞船”和“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D“神舟飞船”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解答】解:A、“天宫一号”和“神舟飞船”对接后,“神舟飞船”与“天

12、宫一号飞行器一起运动,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神舟飞船”相对于“天宫一号”飞行器来说是静止的BCD、“神舟飞船”和“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的位置在不断发生变化,所以“神舟飞船”和“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故BD错误,C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5如图所示,是香香同学在相等时间间隔里运动的情景,可能做匀速运动的是()【考点】匀速直线运动【专题】信息给予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经过的路线是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运动【解

13、答】解:A、在相等时间间隔里位置没有变化,即静止;B、已知时间间隔相同,每个时间段内通过的距离也相同,说明物体在这一时间内可能做匀速运动;C、已知时间间隔相同,相同时间段通过的距离越来越大,说明物体做变速运动;D、已知时间间隔相同,相同时间段通过的距离越来越小,说明物体做变速运动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真正的匀速直线运动包含两层意思:相同时间通过的路程相同,相同路程所用时间相同物体作绝对匀速直线运动的情况很少,大部分情况下都作变速运动6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车的速度分别为15m/s和10m/s,则两车都运动10s时间后的路程之比为()A1:1B3:2C2:3D1:3【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已知甲乙两车的速度和运动时间,根据速度公式变形s=vt分别求出10s经过的路程,然后比较即可【解答】解:由v=得:甲车经过的路程为s甲=v甲t=15m/s10s=150m;乙车经过的路程为s乙=v乙t=10m/s10s=100m=故选B【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速度公式,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真空不能传声B纸屑在发声的音箱上跳动,可以表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课堂上听到老师的讲话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D物体不振动可能也会发出声音【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音的产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