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分娩的因素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2945924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影响分娩的因素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影响分娩的因素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影响分娩的因素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影响分娩的因素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影响分娩的因素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影响分娩的因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影响分娩的因素(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年“创新杯”说课比赛影响分娩的因素教学设计课 程:妇产科护理教 材:妇产科护理 高教出版 林珊主编章 节:第四章第一节授课对象:护理专业二年级NO:1授课时间2012年3月16日3,4节课 程妇产科护理总 学 时76学时专业年级护理二年级课 题影响分娩的因素授课学时2学时 班级人数10护理(1) 60人章 节第四章第一节课 型理论课教 材妇产科护理,高等教育出版社,第2版,主编 林珊参考资料1、妇产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7版,主编 乐杰2、母婴护理,高等教育出版社,第2版,主编 林珊3、网络资源教学内容分析1、 妇产科护理是护理专业临床主干课程,国家护理执业考试必考科目。妇产科是医院

2、主要临床科室2、 职业能力要求:学生通过在校课程学习,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熟悉基本操作技能及临床问题思维模式3、 妇产科护理主要分为产科护理和妇科护理两部分,本节内容属于产科护理的部分,主要讲述了分娩相关定义、影响分娩的四个因素及其特点,这部分知识能帮助判断分娩的开始及分析分娩是否正常进行,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正常分娩及异常分娩护理的入门基础。是第四章的重点内容。4、 课本对影响分娩的因素及特点进行了清晰明了的讲述,但这些因素的特点对分娩的影响却没有进一步的说明,不利于学生的知识运用。因此在授课时需要进行补充和说明。学生分析1、知识结构及能力:已进行过骨盆结构特点、女性妊娠诊断的理论和实践学习,对于

3、本次内容的学习有理论和实践基础。具备一定的文字阅读、理解能力。2、学习能力、习惯:学习被动,缺乏有效方法,停留在简单低效的记背模式。3、心理:对分娩过程好奇,具备求知欲望。但学习热情持续性不强。教学重点1、定义:分娩、早产、足月产、过期产、正常分娩2、产力的分类及特点3、软产道的分类及分娩时的变化教学难点1、产力的分类及特点2、运用理论知识依据产妇表现分析判断分娩能否正常进行并说出依据NO:2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掌握分娩、早产、足月产、过期产的定义2、准确说出决定及影响分娩的四个因素3、掌握产力的分类及特点4、熟悉理解软产道的分类及分娩时的变化5、了解胎儿因素、产妇心理因素对分娩的影响过程方法

4、1、通过阅读学习,感受自主学习2、通过任务学习,锻炼知识的整合能力3、通过讨论分析,能根据产妇表现分析判断分娩能否正常进行,并说出依据情感价值1、通过病例的分析,认识产科工作需要严谨、细致、认真的重要性2、通过小组学习,体会协作配合的重要性3、通过课堂学习的过程,理解产妇分娩的痛苦,并给予必要的关怀教学方法 1、 任务教学法:设计递进任务链,实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2、 讲授、举例、演示法:体现教师在学习中的主导作用,引导新知学习3、 练习法:师生互动,检查学习效果,进行知识回顾教学资源 多媒体教室、胎儿及骨盆模型教学板书NO:3教学流程病例切入,教师导学10分钟自学任务学习

5、导入环节1阅读反馈,阐述定义3分钟17分钟7分钟22分钟31分钟成果展示,评价小结师生互动教师导学师生互动,小结归纳成果展示,讨论评价小组任务学习三任务拓展教师导学小组任务学习一成果展示,评价小结小组任务学习二教师导学小结拓展知识运用新知学习环节5环节4环节2环节3环节6NO:4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步骤设计说明环节1:学习导入(10分钟)步骤一:病例导入,多媒体展示目标,提出阅读要求【病例】:一位准妈妈入院了,产程进行6个小时。产妇表现焦虑、恐惧、精神紧张,不吃、不喝、不睡觉,继而出现宫缩乏力、胎位异常及产程延长被确诊为难产。你想知道为什么吗?这就是本节的重点内容。步骤二:完成自学任务

6、【自学任务】:找出决定和影响分娩的因素,划出分娩、早产、足月产、过期产的定义步骤三:根据学生阅读反馈情况完成板书第一部分,阐述定义(重)1、病例导入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明确学习主题1、 目标教学 明确学习目标2、 引导自学感受自学方法,快速熟悉新课内容框架3、 阅读反馈,阐述定义了解学生阅读情况,及时阐明定义,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环节2:“产力因素”学习(31分钟)步骤一:多媒体及胎儿模型演示配合讲解产力的分类及特点(重、难),举例讲解产力的特点对分娩的影响 【内容】: 一、产力:(一)主要产力(子宫收缩力): 1、节律性:宫缩期逐渐变长、间歇期逐渐变短、宫缩逐渐变强 2、对称性和极性:起自于

7、两侧宫角处,宫缩形成左右对称,上段收缩强于下段收缩 3、缩复作用:每次间歇子宫都不能恢复上一次大小(二) 辅助产力(腹压、肛提肌收缩力):协助胎儿娩出【补充说明】:1、 主要产力与辅助产力的区别(1) 主要产力贯穿全产程 辅助产力只存在于第二、三产程1、产力的分类和特点是教学重难点。临床分娩中,是变化最复杂、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因素。不仅需通过多媒体及模型演示配合讲解让学生生动直观的了解宫缩的特点,更应该联系临床举例,对课本知识进行补充,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产力特点与分娩能否顺利进行之间的联系。为今后正常分娩和异常分娩护理的学习打下基础。2、设计小组任务一,通过制作图表,调动学习主动性,锻炼学生对知识

8、的总结归纳能力。NO:5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步骤设计说明(2) 主要产力:自主收缩,不受大脑意识支配 辅助产力:随意肌,由大脑意识支配收缩时 间和强度2、 宫缩特点对分娩的影响:(1) 节律性 缓解胎儿缺氧状态(2)对称性、极性 分娩的方向及速度(3)缩复作用 胎儿有效下降【临床举例】:1、 部分截瘫的病人可以自然分娩,有宫缩而无辅助产力。说明宫缩的自主性2、 教产妇分娩用力方法与大便一样(辅助产力)3、 子宫强直收缩导致血管受压,供血供氧减少,胎儿缺氧死亡。说明节律性可缓解胎儿缺氧状态4、 宫缩乏力,极性减弱,胎儿下降减缓步骤二: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小组任务一【小组任务一】: 制作产力的

9、分类及特点图表【指导】: 给出小组组建建议(前后排4人一组,选定小组长一名,组长安排任务及发言顺序,并进行讨论记录和小结),给出表格模版,巡视小组执行情况。步骤三:选取12个小组代表课堂汇报成果,教师将其成果板书在黑板上。3、根据学生任务完成情况,教师完成“产力因素”的板书,对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学习成就。环节3:“产道因素”学习(22分钟)步骤一:运用骨盆模型快速复习回顾女性骨盆的解剖知识步骤二:运用多媒体图片及动画展示软产道的结构及分娩期变化,并进行具体讲解(重)【内容】:二、 产道:(一) 骨产道(真骨盆):入口平面、中骨盆平面、出口平面软产道:子宫下段、子宫颈、阴道、盆底及

10、其软组织 1、充分运用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快速回顾已学知识,生动直观感受软产道变化。NO:6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步骤设计说明 1、分娩期子宫上下段交界处出现生理性缩复环 2、子宫颈管消失 3、子宫颈扩张步骤三: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小组任务二【小组任务二】: 制作产道的分类及特点图表【指导】: 巡视小组任务执行情况步骤四:选取12个小组代表课堂汇报制表结果,教师板书在黑板上完成产道因素的板书部分。2、通过小组任务二的完成, 再次锻炼学生团体合作及对知识的总结归纳能力。3、根据学生任务完成情况,教师完成“产力因素”的板书,对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学习成就。环节4:“胎儿因素”及“产妇精神心

11、理因素”的学习(7分钟)步骤一:用图片、模型讲解胎儿对分娩的影响【内容】:三、 胎儿(一) 胎儿大小:胎头最大,需小于骨盆径线(二) 胎位:纵产式、头位分娩可顺利娩出(三) 胎儿是否畸形:胎头或胎体发育异常导致过大不能通过产道步骤二:故事导入,联系临床讲解产妇精神心理因素对分娩的影响【内容】:四、 产妇的精神心理因素 恐惧、焦虑、紧张可引起胎儿缺氧、宫缩减弱或消失、产程延长等导致难产发生。步骤三:根据讲解内容与学生一起填写完成板书中胎儿因素及产妇心理因素部分。 内容难度不大,通过教具的使用和故事的引入可以很好的帮助说明胎儿因素和产妇精神心理因素对分娩造成的影响。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产妇分娩的痛苦

12、,意识到护理工作给予关怀的重要性。NO:7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步骤设计说明环节5:知识运用(17分钟)步骤一:给出病例,提出问题【病例1】:一位准妈妈入院了,产程进行6个小时。产妇表现焦虑、恐惧、精神紧张,不吃、不喝、不睡觉,继而出现宫缩乏力、胎位异常及产程延长被确诊为难产。请你说说这几个因素之间是怎样相互影响的?【病例2】:李某,足月分娩进行10小时,表现烦躁不安。测宫缩可持续30s,间歇期7分钟,触诊下腹疼痛,宫底收缩弱于下段。请问这个女性的分娩状况如何?请说出依据步骤二: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小组任务三(难)【小组任务三】:小组合作,讨论完成病例分析,并书写结论和依据【指导】: 巡视小组

13、任务执行情况步骤三:选取12个小组代表课堂阐述讨论结果,并说出依据。师生共同讨论并进行相应评价(难) 通过对病例的讨论,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锻炼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同时熟悉临床思维模式。环节6:小结拓展(3分钟)步骤一:师生共同完成练习,进行小结【练习】: 1、定义:分娩、早产、足月产、过期产、正常分娩 2、决定和影响分娩的因素有 、 、 及 。 3、产力分为 和 。子宫收缩力具备有 、 和 的特点。 4、产道分 和 。软产道包括 、 、 和 。 5、子宫下段由 变化而来,分娩时子宫上下段交界处出现 。分娩时 消失, 扩张。步骤二:布置并指导完成课外小组任务四,告知结果阐述时间。【小组任务四】: 通过什么方法能够了解分娩时宫缩、产道及胎儿情况是否正常?【指导】: 1、给出提示(复习第三章第三节、参考预习第四章第二节) 2、给出建议(三名组员各负责一个方向,组长总结)1、 通过快速互动,师生集体对本次学习要点进行回顾2、 布置课后拓展任务,督促学生的课后学习,保证下次课堂学习的连续性。NO:8教学反思亮点:1、 本次授课采用任务教学和教师导学相互穿插的方式进行,教学过程张弛有度。2、 任务要求具体、形式多样。课堂中学生参与性强,能有效锻炼知识整合及运用能力。3、 板书图表化,是学生课堂学习的成果展示,也方便与学生课后复习。4、 布置拓展任务,促进学生课后总结和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