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准则下资产减值对上市公司业绩影响文献综述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2945749 上传时间:2023-12-0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会计准则下资产减值对上市公司业绩影响文献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新会计准则下资产减值对上市公司业绩影响文献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新会计准则下资产减值对上市公司业绩影响文献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新会计准则下资产减值对上市公司业绩影响文献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新会计准则下资产减值对上市公司业绩影响文献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会计准则下资产减值对上市公司业绩影响文献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会计准则下资产减值对上市公司业绩影响文献综述(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写作大纲1. 绪论2资产减值的基本理论21 资产及资产减值的内涵22 资产减值理论的发展及资产减值会计的形成23 我国新旧资产减值准则的对比24 我国与国际资产减值准则的趋同及存在的差异25 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3新会计准则下资产减值准备的实施现状 31长期资产减值不得转回的实施 32新会计准则下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其他问题4对资产减值准备存在问题的相关分析41 可收回金额的计量存在问题的分析42 折现率的确定方面存在问题的分析43 资产组的确定方面存在问题的分析44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原因分析5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分析6防止上市公司利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

2、管理的措施6. 1 健全和发展资产信息和价格市场6. 2 加强对资产处置和相关方面的监管6. 3 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的作用6. 4 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及设置合理的考核评价指标6. 5 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二、文献综述新会计准则下资产减值对上市公司业绩影响文献综述2006年2月1 5日,我国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以下简称“新资产减值准则”)等相关会计准则,这些准则详细地规范了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对企业客观地反映企业资产的质量、提高会计信息的有用性有着重要意义。新的资产减值准则与原准则有较大差异,主要在适用范围、资产的确认计量以及信息的披露方面有较大

3、差异,势必对企业财务活动造成一定的影响。新准则使企业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难度加大,对商誉计提减值对企业利润也有较大影响。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日新月异,经营前景充满了风险和不确定因素,资产盈利能力也失去了以往的稳定性。会计应当反映这种盈利能力的变化。新资产减值准则的发布,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减值的处理进行了规范,标志着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企业计提资产减值是处于稳健性的考虑,然而因为在计提减值的过程中涉及大量估计和判断,从而导致计量误差和盈余管理的交互存在、交错影响,使得公司可以在稳健性的名义下进行盈余管理。赵春光在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论资产减值准则的政策

4、涵义中研究了上市公司的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发现减值前亏损的公司存在以转回和计提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一方面是为了避免亏损,另一方面是为了进行大洗澡(big bath);同时有较弱的证据说明减值前盈利的公司也存在以转回和计提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一方面是为了利润平滑化,另一方面是为了达到盈余增长。鉴于此他从分析新旧资产减值准则的基础上,指出新准则的实施可能对企业财务产生的影响,建议企业转变对资产减值的认识,完善减值计提的内部控制,使计提的减值能真正反映资产价值的减损。长期资产与流动资产相比,由于其使用期限长,公允价值更难寻觅,因此其减值政策的应用不仅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深远,而

5、且主观性更强,因此长期资产减值准备就成为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工具。然而王跃堂、周雪、张利在长期资产减值:公允价值的体现还是盈余管理行为中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在长期资产减值政策实施当年,普遍进行了长期资产的减值,并且证实不仅减值总额真实反映了长期资产未来收益能力的下降,而且追溯调整后计入当年损益的减值数额也真实反映了长期资产未来收益能力的下降。这一研究结果说明追溯调整政策为公司夯实长期资产,如实反映长期资产的公允价值提供了政策途径,并未演化成公司盈余管理的工具。长期资产减值到底是公允价值的体现还是盈余管理?企业是否是根据准则的要求出于资产的稳健性考虑来计提长期资产减值准备?张冰彬, 陆正飞, 张

6、然在资产减值:稳健性还是盈余管理中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减值的计提动机。之前很多研究已发现减值准备的两种计提动机:经济因素和盈余管理因素,但他们通过研究发现,稳健性因素也能影响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在同样的毁损情况下,“坏消息”公司将比“好消息”公司计提更多的减值准备。此外,他们还发现,在利用减值准备进行利润操纵时,盈余管理动机的不同会影响减值类型的选择。扭亏和大清洗公司会采取各种类型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而平滑和管理层变更公司只使用长期资产减值准备,而且是不影响营业利润的减值准备。对于新资产减值准则的执行效果学者们所见不一,但从会计准则的变化趋势上看,会计的发展方向是留给企业会计当局越来越大的

7、会计政策选择空间以便进行盈余管理,从而使会计信息更加有用,更有利于企业相关利益各方做出正确的决策,更好地保护其利益。同时我们也会看到,新会计准则还有一些不完备的地方,因此,进一步发展完善资产减值会计成为必然。同时,我国的财会工作者,尤其是上市公司的管理当局,一定要正确运用会计政策,把企业的利益及相关利益人的利益放在首位,通过盈余管理,使企业及相关利益人的利益最大化。三、文献摘要1、 题名: 浅谈资产减值准则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作者: 李春铃 来源: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6年第12期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日新月异,经营前景充满了风险和不确定因素,资产盈利能力也失去了以往的稳

8、定性。会计应当反映这种盈利能力的变化。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 号资产减值(以下称资产减值准则) 的发布,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减值的处理进行了规范,标志着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资产减值准则定:可收回金额的计量结果表明,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资产减值损失涉及到确认和转回两个环节。资产减值是否允许转回将对企业的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2、 题名: 上市公司长期资产减值动因实证研究作者: 祝焰 顾伟敏 来源:武汉大学学

9、报,2007年第9期长期期资产与短期资产相比,由于其使用期限长,公允价值难以计量,一旦发生减损,会对资产的账面价值和会计收益产生巨大影响。为提高会计信息的有用性,财政部制定资产减值会计政策,力求真实反映企业资产的质量。企业会计制度实施以后,上市公司长期资产减值情况如何,计提时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是否存在盈余操纵的现象,是本文的研究重点。研究结果表明公司规模、负债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首次亏损和审计意见在上市公司长期资产的减值行为中影响显著,并通过对2002、2003两年发生首次亏损公司第二年行为的后续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在首次亏损年度倾向于计提更多的长期资产减值,存在以后年度进行“巨额冲销”以实

10、现盈利的动机。3、 题名: 基于盈余管理的长期资产减值会计实例研究作者: 姜崧 来源:会计之友,2009年第6期上市公司执行新的资产减值会计政策能够更加谨慎地确认当期收益,夯实资产价值,更加公允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但另一方面,资产减值会计政策赋予了企业更多的职业判断空间。企业完全可以相对主观地决定资产减值计提的比例和动机。因此资产减值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往往成为上市公司通过选择会计政策操纵盈余的工具之一。从会计准则的变化趋势上看,会计的发展方向是留给企业会计当局越来越大的会计政策选择空间以便进行盈余管理,从而使会计信息更加有用,更有利于企业相关利益各方做出正确的决策,更好地保护其利益。

11、同时我们也会看到,新会计准则还有一些不完备的地方,因此,进一步发展完善资产减值会计成为必然。同时,我国的财会工作者,尤其是上市公司的管理当局,一定要正确运用会计政策,把企业的利益及相关利益人的利益放在首位,通过盈余管理,使企业及相关利益人的利益最大化。4、 题名: 会计操纵与交易规划的配合使用来自长期资产减值的经验证据作者: 李享 来源:财经研究,2009年第35(2)期文章认为,资产减值可以与资产处置交易配合使用,形成一条“前期超额计提,后期伴随交易转出”的减值(盈余)操纵通道。其经验证据表明,亏损上市公司在亏损年度通过超额计提长期资产减值进行“大洗澡”;如果计划下一年处置长期资产,则会加大

12、亏损年度的超额计提;亏损的下一年能否扭亏与该年是否发生资产处置(减值转出)正相关。研究结果还说明,会计操纵可以与交易规划在纵向上配合使用;新准则条件下应当加强对资产减值计提和转出行为的监控。本项研究不仅提出了一种新的观点及证据会计操纵可以与交易规划在纵向上配合使用,而且也为公司通过交易设计以规避规则导向的会计规则提供了补充证据。本文实际上揭示了另外一种长期被忽视的减值操纵模式“前期超额计提,后期转出”。5、 题名: 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论资产减值准则的政策涵义作者: 赵春光 来源:会计研究,2006年第3期2006年2月15日我国颁布了资产减值准则,规定已确认的资产减值不得转回。本文研究了上市

13、公司的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发现减值前亏损的公司存在以转回和计提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一方面是为了避免亏损,另一方面是为了进行大洗澡(big bath);同时有较弱的证据说明减值前盈利的公司也存在以转回和计提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一方面是为了利润平滑化,另一方面是为了达到盈余增长。允许转回资产减值可能有利于反映资产的真实状况,也为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渠道,在我国目前强调会计信息可靠性的情况下,不允许转回资产减值是现实的选择,有利于防止公司滥用资产减值的会计政策调节利润。对于长期资产来说,不允许转回资产减值更符合我国的现状。对于短期资产来说,由于流动性较强,其减值往往不那么

14、重要了,而会计政策的一贯性更加重要,应该更加注重对会计政策变更的限制。6、 题名:浅析新资产减值准则及其对企业财务的影响作者:张晓燕 来源:现代商业,2009年第29期2006年2月1 5日,我国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以下简称“新资产减值准则”)等相关会计准则,这些准则详细地规范了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对企业客观地反映企业资产的质量、提高会计信息的有用性有着重要意义。新的资产减值准则与原准则有较大差异,主要在适用范围方面,资产的确认计量以及信息的披露方面有较大差异,势必对企业财务活动造成一定的影响。新准则使企业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难度加大,对商誉计提

15、减值对企业利润影响较大,鉴于此,本文从分析新旧资产减值准则的基础上,指出新准则的实施可能对企业财务产生的影响,建议企业转变对资产减值的认识,完善减值计提的内部控制,以期对企业积极开展财务活动有所帮助。7、 题名:浅析我国资产减值准备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作者:范敏 来源:会计之友,2008年第26期由于我国企业界普遍存在高估资产价值的现象,因此,资产减值问题已越来越受到普遍的重视。企业通过确认资产减值。可将长期积累的不良资产泡沫予以消化提高资产的质量,使资产能够真实地反映企业未来获取经济利益的能力,规避风险。同时,企业对外披露的会计信息中通过确认资产减值可使利益相关者相信企业资产已得到优化。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更具信心本文结合国内外对资产减值会计的研究和相关规定,阐述了资产减值的确认及开展资产减值会计的必要性。全面分析了我国现行资产减值的确认、计提的标准、减值迹象的判断等方面的现状及问题。并结合我国资本市场的现行阶段,通过合理划分资产组、统一计量标准、加强企业对相关信息的披露、建立完善的企业效绩考评体系等相关对策,以期完善我国的资产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