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一统”教学设计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2945647 上传时间:2022-07-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秦朝一统”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秦朝一统”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秦朝一统”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秦朝一统”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秦朝一统”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秦朝一统”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秦朝一统”教学设计兰溪市石渠初中 陈连明u 课程标准:1、 了解主要王朝的兴替和疆域的变化,认识中国历史的连续性特点和统一的趋势。2、 知道中国古代皇权政治的演变,探究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u 教学设计思想教材分析:本课时是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第一课第四课时,讲述了秦朝一统的过程。“秦朝一统”承接“变革与争霸”和“百家争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秦并天下建基于商鞅变法,而君主中央集权制的确立与发展,则是法家思想的应用和发展。教材从不同方面描述了秦朝采取的中央集权的各种措施,突出了秦的统一对中国历史产生的巨大的深远的影响。本课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方法

2、。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秦朝统一的过程、秦始皇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法指导,培养学生阅读质疑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自评互判能力。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秦始皇陵兵马俑”“秦长城”等图片的展示,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对秦始皇的评价和分析,使学生树立伟大的志向,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教学重点:秦始皇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教学难点:措施对后世影响的分析,评价秦始皇的是非功过。教学方法:采用“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创设情境、揭示课题、自主阅读、合作质疑、互动探究、综合实践、深华主题。教学准备:(教具与学具准备)Powerpoi

3、nt课件,圆形方孔铜钱等。u 学与教的流程一、原初体验(创设情境)【观赏】 英雄片段:打下一个大大地疆土。【体验】观看了影片之后,你能从中获得哪点信息?(预测:片名、时代背景、人物、剧中扮演者等)。【承转】那么,秦朝是什么时候建立的,由谁建立呢?给后人留下了些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共同探究“秦朝一统”!【展示】课题:秦朝一统。【承转】请大家翻开课本,带着老师提供的几个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秦朝”。二、走进秦朝(自主阅读)【展示】:问题组:1、 秦是哪一年统一中国的?(公元前221年)2、 中国最早的“皇帝”是谁?(秦始皇嬴政)3、 能再现当年秦朝军队统一六国的威风场面是什么?4、 秦朝时建造的防

4、御工程是什么? (让学生看书,思考,稍后由学生抢答)【提问】秦是哪一年统一中国的?(抢答)(公元前221年)【演示、叙述】(边演示课件,引导学生思考统一过程中,秦用了什么方法,边讲述下列内容)1、 秦统一的经过:战国末年,七国连年征战,民不聊生,百姓生活困苦不堪,人民厌倦了“战乱”的生活,渴望统一。秦王嬴政顺应了历史的潮流,完成了国家的统一,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秦王朝。秦采用“远交近攻”的方法,先后灭了韩、赵、魏、楚、燕、齐,完成了统一。2、 秦统一的意义:1、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2、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了广大人民的愿望。3

5、、 秦统一的统一者、统一时间、定都:秦王嬴政;公元前221年;咸阳4、 统一后的秦朝疆域四至:东到东海,西至陇西,北到长城,南达南海。【提问】中国最早的“皇帝”是谁?(嬴政)【展示】秦始皇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书本插图秦始皇【叙述】“皇帝”一词的由来【提问】能再现当年秦朝军队统一六国的威风场面是什么?(秦陵兵马俑)【展示】秦陵兵马俑图片、弓强箭快影视片段【提问】秦朝时建造的防御工程是什么? (万里长城)【展示】秦长城遗址三、寻根究底(合作质疑):【质疑】1、为什么秦国能强大起来,并最终统一中国?(学生合作小组讨论,教师适当提示,最后教师在屏幕上展示答案)【质疑】2、秦王的“忧虑”,谁能为千古一帝分

6、“忧” ?(小组合作讨论,引出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分析】(此处是本课重点,要认真分析)御史大夫皇帝县郡丞相政治上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太尉统一度量衡经济上统一货币大修弛道文化上统一文字焚书坑儒抗击匈奴军事上筑长城、凿灵渠四、唇枪舌剑(互动探究):【探究】有人说:秦始皇是个“暴君”;也有人说秦始皇是个“英雄”。你是怎么认为的?(此处是本课难点,通过小组讨论,自由辩论,使学生明确:秦始皇的功绩与过错)【总结】秦始皇,是我国第一位建立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的皇帝;就其统一中国来看,这当然是他的历史功绩,“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那时的劳动人民已经饱受了战乱之苦,“统一”顺应了历史的潮流,是历

7、史发展的必然。他,统一了文字,度量衡,促进了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然而,秦始皇大兴土木,穷兵黩武,建造“万里长城”、“阿房宫”“郦山陵墓”等,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这当然是他的过错。课堂小结与知识拓展:【总结】通过了今天的学习,我们懂得了“万里长城”、“秦始皇陵兵马俑”等等伟大的工程,你是否觉得有种自豪感,有没有啊?(有)这是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的骄傲!大家是否考虑过,这需要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付出多少血汗啊!秦始皇花费了这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建造“万里长城”、“秦始皇陵兵马俑”,最后会导致怎样的结果呢?我们将在下一课中继续探讨。自我评判:你认为,在今天的课

8、堂中,谁的表现最好?你认为,在今天的课堂中,哪个组的表现最佳?这堂大家的表现都非常积极,今后,大家要继续发扬这种积极向上的求学态度,不管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要互相帮助,你们说,好不好?五、心想事成(综合实践):实践:尝试撰写小论文:(参考题目:浅议秦始皇的功过)期望:教师把课堂教具(即铜钱)赠送给课堂参与最好的同学,并激励他继续努力,希望将来能更多地探索关于秦朝的秘密,成为历史学家、考古学家。u 问题研讨本课涉及有关秦的统一和秦朝巩固统一中国的措施的知识。许多学生对“兵马俑”“秦始皇”等问题有着浓厚的兴趣。教师在适当的情况下,多收集一些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感性材料,继续培养学生的兴趣。涉及到有关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评价问题上,教师可放开手脚,广开言路,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004年12月21日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