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清众教育国考教师资格证语文教学设计教学过程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2944427 上传时间:2024-01-0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清众教育国考教师资格证语文教学设计教学过程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5年清众教育国考教师资格证语文教学设计教学过程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5年清众教育国考教师资格证语文教学设计教学过程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5年清众教育国考教师资格证语文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清众教育国考教师资格证语文教学设计教学过程(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教学设计之教学过程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语文教学是以信息传递为渠道,促进学生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特殊认识活动。教师要对语文教学活动的基本过程有一个整体的把握,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有效的教学手段,实施可行的教学评价,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语文的教学过程,又称为教学程序或教学流程。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从授课类型来看,包括识字教学过程、阅读教学过程、习作教学过程、口语交际教学过程等。从授课流程来讲,一篇完整的教学设计,应该包括课题、课型、教具、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贯穿着导入、新授、巩固、小结和作业等环节。下面我们依次介绍不同文体的语文教学模式。一、 散文

2、的教学过程模式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因此在散文教学中,首先要抓住散文的特点。例如白杨礼赞,它的中心词就是“赞”,无论作者怎么写,形式怎么变化,最终都要归结到“赞”上。然后,要把握文中的情感。感知文章的形象只是对文本内容的形式感知,接着要深入解剖,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旨及作家的情感。如春这篇著名的散文,文中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热情洋溢、清新明快的春景图,给人一种活泼向上、轻松惬意的感觉。接着,在探究中鉴赏文本表达的技巧,训练学生从中品味出散文中的情感,善于从语言表达中发现美。最后,抓住细节,品出其味。从总体上来说,散文教学的模式如下:(1)导语设计,激发美。(2)朗读美文,理清思路,归纳课

3、文提纲。(3)学生自读,体会景物特点,体会自然之美。(4)季度课文,品味语言美。(5)细处研读,感悟写法美。(6)从文学作品和记忆中总结美、寻找美,创造美。(7)分层作业,美的训练,美的迁移。二、文言文的教学过程模式文言文对现代中学生来说,似乎是“天书”,许多学生不喜欢文言文,读不懂,甚至望而生畏。因此,文言文的教学也是我们探究的重要问题之一。新课标要求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的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应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有关工具书,自行解决阅读中的障碍。文言常识的教学要少

4、而精,重在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在突破阅读障碍之后,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准确理解文章主旨。同时要局部研读。当然,文言文的构思和表达技巧方面,也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例如:小石潭记以游踪和视线为顺序,线索明确。在写景上,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结合。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结合。采用多种修辞手法。如果能借鉴这些描写的方法,举一反三,写景就变得灵活起来。概括来说,文言文教学的模式如下:(1)导入及解题。(2)疏通文章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整体把握文意。(3)注重分析第XX段落。(4)课内巩固练习。(5)布置作业。三、诗歌的教学过程模式 诗读百遍,其义自明,其情自见。在古诗教学上,要首先引导

5、学生会读诗。传授方法,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诵读的形式要变化多样,可以交替使用散读、齐读、指名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方式。然后,读懂诗题、人物,体会诗歌的整体含义。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体会诗歌的意境。诗歌的整个教学流程如下:(1)导入新课,激发兴趣。(2)读懂诗题,读懂人物,读准诗文。(3)抓字眼,明诗意,知情景。(4)体会诗境,诵读情感。(5)拓展延伸,布置作业四、记叙文的教学过程模式 记叙文从写作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写人的记叙文,叙事的记叙文,写景的记叙文,状物的记叙文。以记人为主的记叙文,主要是通过典型事件的记叙和描写来表现人物。例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是按照时间的推移写的。教学时,要和学生

6、一起分析所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和细节,帮助学生理解人物形象,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写景为主的记叙文,通过准确生动的描写,表现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社会风貌,并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草原一文。这类文章的教学,要引导学生把握所写景物的基本特征,理解描写的顺序,领会情与景的关系。以状物为主的记叙文,通过具体、细致的描绘,把事物的特点再现出来,并以此传达作者的感情。例如:猫、翠鸟等课文。在教授这类课文时,要引导学生理解描写对象的具体特征,理解作者的情感,教给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学习描写事物的语言。从宏观角度来看,记叙文的教学流程如下:(1)创境设疑,揭示课题。(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3)研读课文,读中感悟。(4)联系生活,拓展延伸。(5)深化情感,主题升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