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知识大汇总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2943988 上传时间:2023-10-1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色彩知识大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色彩知识大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色彩知识大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色彩知识大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色彩知识大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色彩知识大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色彩知识大汇总(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色彩知识大汇总一、颜料的混合为了方便学习,我们通常用色相环表示出常用色,色相环分十二色相环与二十四色相环等等等。所谓颜料的混合,就是具体解决人们在作画时如何调色的问题。自然界的色彩是十分复杂的。我们必须学会用种类有限的颜料调成丰富多样的色彩,为此,我们要了解颜料混合的规律。1、原色(颜料):颜料中最基本的三种色为红、黄、蓝色,色彩学上称它们为三原色,又叫第一次色。一般在绘画上所指三原色的红是曙红(品红)、黄是柠檬黄、蓝是湖蓝。光的三原色和颜料三原色不同,这里我们只研究颜料的色彩知识。颜料中的原色之间按一定比例混合可以调配出各种不同的色彩,而颜料中的其它颜色则无法调配出原色来。为了方便,作画时应

2、该充分利用现成的颜料,这样可以节省调色时间。2、间色:三原色中任何两种原色作等量混合调出的颜色,叫间色,亦称第二次色。红十黄橙 黄十蓝绿 蓝十红紫注:如果两个原色在混合时分量不等,又可产生种种不同的颜色。如红与黄混合,黄色成分多则得中铬黄、淡铬黄等的黄橙色,红色成分多则得桔红、朱红等橙黄色。3、复色:任何两种间色(或一个原色与一个间色)温合调出故颜色称复色,亦称再间色或第三次色。橙十绿橙绿(黄灰)第三次色橙十紫橙紫(红灰)复色紫十绿紫绿(蓝灰)由于混合比例的不同和色彩明暗深浅的变化,使复色的变化繁多。等量相加得出标准复色,两个间色混合比例不同,可产生许多纯度不同的复色;三个原色以一定比例相混合

3、,可得出近似黑色的深灰黑色。所以任何一种原色与黑色相混合,也能得到复色。即凡是复色都有红、黄、蓝三原色的成分,例如:橙绿橙第三次色绿(红黄)(蓝黄)(红黄蓝)黄灰黑色黄黄灰橙紫橙紫(红黄)(蓝红)(红黄蓝)红灰黑色红红灰紫绿紫绿(红蓝)(黄蓝)(红黄蓝)蓝灰黑色蓝蓝灰复色是一种灰性颜色,在绘画和工艺装饰上应用很广,善于运用复色的变化,就能使画面色彩丰富并得到色彩格调韵味的艺术效果。4、补色:就是原色中的任何一个色彩和对应两个原色混合出的间色,如红色与绿色、黄色与紫色、橙色与蓝色等色组。补色的调和和搭配可以产生华丽、跳跃、浓郁的审美感觉,然而,倘若补色以高纯度、高明度、等面积搭配,会产生比对比色

4、组更强烈的刺激性,使人的视觉感到疲劳而无法接受。5、邻近色:在24色相环上相邻的二至三色对比,色相距离大约30度左右。二、色彩三要素1色相顾名思义即色彩的“相貌”,各种颜色,呈现出各种不同的“相貌”,便叫“色相”。如红、橙、黄、绿等,也就是颜色的种类和名称,它是色彩显而易见的最大特征。自然界的色彩难以数计,许多色彩也难以叫出它的名称,只能大致地说:这是偏黄的灰绿,那是暗枣红等,观察色相时要善于比较,即使相似的几块颜色,也要从中比较出它们不同的地方。如红颜色有朱红、曙红、玫瑰红、深红的区别。同时又要分辨出朱红(红中偏黄)、大红(红中偏橙)、曙红(红中偏紫)、玫瑰红(红中偏蓝)、深红(红中带黑)的

5、不同色相;再如黄色就有淡黄(黄中偏白)、柠檬黄(黄中偏绿)、中黄(黄中偏橙)、土黄(黄中带黑)、桔黄(黄中带橙);蓝色有钴蓝(蓝中带粉)、湖蓝(蓝中带绿)、群青(蓝中带紫)、普蓝(蓝中带黑)等。2色度系指色彩的明度和纯度。明度:即颜色的明暗、深浅程度,指色彩的素描因素。它有两种含义:一是同一颜色受光后的明暗层次,如深红、淡红、深绿、浅绿等。二是各种色相明暗比较,如黄色最亮,其次是橙、绿、红,青较暗,紫最暗。画面用色必须注意各类色相的明暗和深浅。颜色除在明度上的差别外还有纯度的差别。颜色除在明度上的差别外还有纯度的差别。纯度:是指一个颜色色素的纯净和浑浊的程度,也就是色彩的饱和度。纯正的颜色中无

6、黑白或其他杂色混入。未经调配的颜色纯度高,调配后,色彩纯度减弱。此外,用水将颜料稀释后,水彩和水粉色亦可降低纯度,纯度对色彩的面貌影响较大。纯度降低后,色彩的效果给人以灰暗或淡雅、柔和之感。纯度高的色彩较鲜明、突出、有力,但感到单调刺眼,而混色太杂则容易感觉脏,色调灰暗。3色性即色彩具有的冷暖倾向性。这种冷暖倾向是出于人的心理感觉和感情联想。色彩的冷暖都是相对而言的。暖色通常指红、橙、黄一类颜色。冷色是指蓝、青、绿一类颜色。所谓冷暖,是由于人们在生活中,红、橙、黄一类颜色使人联想起火、灯光、阳光等暖热的东西;而蓝、青、绿一类颜色则使我们联想到海洋、蓝天、冰雪、青山、绿水、夜色等。生活中物象色彩

7、千变万化,极其微妙复杂,但无论怎么变都离不开冷暖两种倾向,色彩的这种冷暖不同倾向称之为色性。色相、色度、色性在一块色彩中是同时存在的。观察调合色彩时三者必须同时考虑到,要三者兼顾。最好的办法是运用互相比较的方法,才能正确地分辨出色彩的区别和变化,特别是对于近似的色彩,更要找出它们的区别。三、色彩的对比与调合自然界的色彩,充满着对比与调合的辩证统一关系。色彩的配合既要有对比?又要有调合,只有调配得当,才能给人以美感。“对比”与“调合”是画面上处理色彩常用的手法,“对比”给人以强烈的感觉;“调合”则给人以协调统一的感觉。凡是成功的色彩画,都在某些方面存在着对比,而在整体上看又是调合与统一的。在具体

8、运用时,要根据主题内容和画面效果的需要,有时着重于对比,有时着重于调合,这二者是对立的统一。但强调对比时,要注意调合,强调调合时,也要适当运用对比。(一)对比色彩对比是色彩绘画上一种经常使用的重要手法。它主要是研究色与色之间的相互关系,特别是研究两种颜色并列时所产生的变化及其特殊的效果。在运用色彩时,孤立的一块颜色是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的。利用色彩的对比,就可提高色彩韵朋度或纯度,或降低其明度和纯度,扩大色彩的表现范围。色彩对比有“同时对比”与“连续对比”之别。两种以上的颜色并列或邻近时,各色同时作用于我们的眼睛,所形成的对比称“同时对比”;看了一个颜色之后再转看另一个颜色,与先看的色形成对比,

9、色彩不同时作用于我们的眼睛,这种对比称“连续对比”。绘画的色彩多采用同时对比,即两块以上的颜色并列在画面上,产生对比效果,引起色彩感觉的变化,致使互相类似的成分减弱,互相不同的成分增强了。色彩上常用的对比手法有以下几种:1色相对比在绘画中,色相对比是最简单最容易的一种,它是单指“色”的变化。即两种纯色(饱和色)或未经掺和的颜色,在它们充分强度上的对比。两种纯色等量并列,色彩相对显得更为强烈。我国民族民间的服饰、年画、剪纸、建筑装饰,以及现代绘画诸流派,都使用强烈的色相对比,形成鲜明突出的色彩对比,产生美的效果。当两种不同的色相并列在一起时,给人的色彩感觉,和两色分开放置时不一样。两色并列时,双

10、方各增加对方色彩的补色成分。如红、紫两色并列时,红色增加紫色的补色(即黄色)成分,感觉红色微带橙色意味;而紫色则增加了红色的朴色(即绿色)成分,感觉紫色略带青色意味。红、紫两色接近边缘的部分对比更为显著。而红、紫分开放在不同位置时,两色不发生对比变化。位于不同色相背景上的同一色彩,就会由于对比而产生色的变化。在由两个原色混合而成的间色与这两个原色之间的对比最为明显。由蓝色和黄色混合而成的绿色,处于蓝色背景上时,感到偏黄绿色,而处于黄色背景上,则感到偏翠绿色。2明度对比指的是黑、白、灰的层次,即素描关系上明暗度的对比。包括同一种色彩不同明度的对比和各种不同色彩的不同明度对比。如明色与暗色,深色与

11、浅色并置,明的更明,暗的更暗,深的更深,浅的更浅,即是明度对比的作用。色彩的配置必须有明度对比,对比要有强有弱,以增加色彩的层次和节奏。在色彩画中,为突出主体或造成画面鲜明生动的色彩层次和环境气氛,常运用色彩的明度对比这一手法。位于明度不同的背景上的同一色彩,看上去往往感到在明亮背景上就偏暗,而在暗背景上就偏明,这实际上是由于对比而产生的感觉上的差异。3纯度对比即灰与鲜艳的对比。用纯度较低的颜色与纯度较高的颜色配置在一起,达到灰以衬鲜的效果,则灰的更灰,鲜艳的更鲜艳。以灰色调为主的画面,可局部运用鲜明色,鲜明色就很醒目,灰色调更显得明确。以鲜艳色为主的画面,间用少量的灰性色,鲜艳色会更鲜艳,效

12、果更明亮。绘画上有时不一定依靠色相而是靠纯度和明度来突出主体的。纯的色总是鲜明的、实的、重的、跳跃的。灰的色是不鲜明的、虚的、轻的、隐伏的,这是一般的规律。两种纯度都很高的色彩,对比强烈,感觉不协调。如将其中一色的纯度减弱,则另一色彩感觉纯度更高,主次分明,就觉得画面比较协调。一般降低纯度的办法有三种,一是调入灰色,该色会变得柔和些。二是调入白或黑色,明度变了,纯度也变了。三是调入补色,使其变得灰暗一些。在一张绘画里,纯度高的色彩不能太多,以致看不出色彩的主调,造成鲜明的色彩互相不协调。画面有一个纯度高的主色,其他为纯度低的颜色,易使画面色调统一。位于纯度不同的背景上的同一色彩,在纯度比它低的

13、背景上,看上去就显得较鲜艳,而在纯度比它高的背景上,该色就显得较灰暗,这是由于纯度对比所产生的感觉上的差异。4冷暖对比色彩冷暖是写生色彩的精华,它可以表现出最细致的写生色彩变化。色彩上要能生动地表现对象,关键在于冷暖关系的处理。色彩的冷暖对比是最普遍的一种对比。各种色彩对比都可说是冷暖对比的特殊形式。通过对比冷的更显冷,暖的更显暖。欲使某一暖色更暖,可在其周围配置对比的冷色。运用冷暖色对比,两色亦应有主有次,并以明度纯度的不同加以调节。但色彩的冷暖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比较而言的。因为色彩不是孤立的,要在色彩的相互关系中,才能确定它的性格和作用。也可以说,色彩离开了相互关系就无所谓冷暖,无所谓正

14、确与否了。位于冷暖不同的背景上的同一色彩,看上去感到在冷色背景部分偏暖,在暖色背景部分则偏冷。这是由于冷暖对比产生的感觉上的差异。5补色对比补色对比是一种最强烈的冷暖对比,其色彩效果是非常鲜明的。三原色中任何二色调合成的间色和另一原色的关系是互为补色的关系,意思是指它们互相补足三原色的成分。亦是指在色轮中互相成直径对立的色彩都是互为补色的。如橙(红加黄)与蓝,绿(黄加蓝)与红,紫(红加蓝)与黄,是三对最基本的互补色。补色并列时,就可使其相对色产生最强烈的效果。如红与绿色相对,红的更红,绿的更绿。而黄色与紫色相对,就会加强紫色,黄色亦更显鲜明。但对比时应该在色彩的份量及纯度、明度等方面进行适当变

15、化,使其在对比中又感到和谐自然。每对互补色混合时都呈灰黑色。同时每对互补色还有其独特性,如黄与紫这一对互补色呈现出极度的明暗对比;红与绿这一对互补色,都有着相同的明度;红橙与蓝绿这一对互补色是冷暖的极度对比。由于视觉上的反馈现象,当你注视红色时,会感到周围的白色泛出绿色。当你注视蓝色时,会感到周围的白色泛出橙色。将一个纯灰色的圆环,放在两种不同的鲜艳底色上,我们就会看出这个灰色圆环的左右两端,各自呈现出底色的补色倾向。6面积的对比色彩面积的对比。色彩对比还要顾及面积的大小,即用色面积要有大小、主次。画面上色彩面积配置不当,可使调合的色彩过分调合而趋于单调,也会使过分刺激而破坏整体色彩的协调。为了提高画面色彩的效能,可采取色彩面积大小不同的对比。“万绿丛中一点红”即是色量(面积)对比的一个配色实例。“万绿”与“点红”的色量对比,冲缓了红与绿刺激性的对比。在大片的涂色或统一色调中采用小面积的对比,互相陪衬,面积小的色彩引入注目,有画龙点睛之妙。由此可见,利用对比是色彩表现的关键,画面缺少对比,就会失去表现力。因为,颜料色总比不上自然界色彩那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