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02943985 上传时间:2023-09-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讲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学习目标:1掌握运用牛顿三定律解决动力学问题的基本方法、步骤2学会用整体法、隔离法进行受力分析,并熟练应用牛顿定律求解3理解超重、失重的概念,并能解决有关的问题4掌握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一、牛顿运动定律在动力学问题中的应用1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的动力学问题常常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两类动力学基本问题):(1)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要求物体的运动情况如物体运动的位移、速度及时间等(2)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要求物体的受力情况(求力的大小和方向)但不管哪种类型,一般总是先根据已知条件求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然后再由此得出问题的答案两类动力学基本问题的解题思路

2、图解如下: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a运动学公式运动情况第一类问题受力情况加速度a另一类问题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学公式可见,不论求解那一类问题,求解加速度是解题的桥梁和纽带,是顺利求解的关键。我们遇到的问题中,物体受力情况一般不变,即受恒力作用,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故常用的运动学公式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如等.2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1)认真分析题意,明确已知条件和所求量,搞清所求问题的类型.(2)选取研究对象.所选取的研究对象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几个物体组成的整体.同一题目,根据题意和解题需要也可以先后选取不同的研究对象.(3)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4)当研究对象所受的外力

3、不在一条直线上时:如果物体只受两个力,可以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其合力;如果物体受力较多,一般把它们正交分解到两个方向上去分别求合力;如果物体做直线运动,一般把各个力分解到沿运动方向和垂直运动的方向上.有时分解加速度会给解题带来很大的方便。(5)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列方程,物体所受外力、加速度、速度等都可根据规定的正方向按正、负值代入公式,按代数和进行运算.(6)求解方程,检验结果,必要时对结果进行讨论.3应用例析【例1】一斜面AB长为10m,倾角为30,一质量为2kg的小物体(大小不计)从斜面顶端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如图所示(g取10 m/s2)(1)若斜面与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

4、求小物体下滑到斜面底端B点时的速度及所用时间(2)若给小物体一个沿斜面向下的初速度,恰能沿斜面匀速下滑,则小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是多少? 【例2】如图所示,一高度为h=0.8m粗糙的水平面在B点处与一倾角为=30光滑的斜面BC连接,一小滑块从水平面上的A点以v0=3m/s的速度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向右运动。运动到B点时小滑块恰能沿光滑斜面下滑。已知AB间的距离s=5m,求:(1)小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小滑块从A点运动到地面所需的时间;【例3】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的质量为2 kg,在水平恒力F推动下开始运动,4 s末它的速度达到4m/s,此时将F撤去,又经6 s物体停下来,如果物

5、体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不变,求F的大小。二、整体法与隔离法1整体法:在研究物理问题时,在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时,有时为了方便,可以取一组物体(一组质点)为研究对象。这一组物体一般具有相同的速度和加速度,但也可以有不同的速度和加速度。以质点组为研究对象的好处是可以不考虑组内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这往往给解题带来很大方便。使解题过程简单明了。把所研究的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的方法称为整体法。采用整体法时不仅可以把几个物体作为整体,也可以把几个物理过程作为一个整体,采用整体法可以避免对整体内部进行繁琐的分析,常常使问题解答更简便、明了。运用整体法解题的基本步骤:明确研究的系统或运动的全过程.画出系统的受

6、力图和运动全过程的示意图.寻找未知量与已知量之间的关系,选择适当的物理规律列方程求解2隔离法:把所研究对象从整体中隔离出来进行研究,最终得出结论的方法称为隔离法。可以把整个物体隔离成几个部分来处理,也可以把整个过程隔离成几个阶段来处理,还可以对同一个物体,同一过程中不同物理量的变化进行分别处理。采用隔离物体法能排除与研究对象无关的因素,使事物的特征明显地显示出来,从而进行有效的处理。运用隔离法解题的基本步骤:明确研究对象或过程、状态,选择隔离对象.选择原则是:一要包含待求量,二是所选隔离对象和所列方程数尽可能少.将研究对象从系统中隔离出来;或将研究的某状态、某过程从运动的全过程中隔离出来.对隔

7、离出的研究对象、过程、状态分析研究,画出某状态下的受力图或某阶段的运动过程示意图.寻找未知量与已知量之间的关系,选择适当的物理规律列方程求解.3整体和局部是相对统一的,相辅相成的。隔离法与整体法,不是相互对立的,一般问题的求解中,随着研究对象的转化,往往两种方法交叉运用,相辅相成.所以,两种方法的取舍,并无绝对的界限,必须具体分析,灵活运用.无论哪种方法均以尽可能避免或减少非待求量(即中间未知量的出现,如非待求的力,非待求的中间状态或过程等)的出现为原则4应用例析【例4】如图所示,A、B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A、mB,在水平推力F作用下沿光滑水平面匀加速向右运动,求A、B间的弹力FN。【例5】

8、如图,倾角为的斜面与水平面间、斜面与质量为m的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木块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加速下滑时斜面始终保持静止。求水平面给斜面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解:以斜面和木块整体为研究对象,水平方向仅受静摩擦力作用,而整体中只有木块的加速度有水平方向的分量。可以先求出木块的加速度,再在水平方向对质点组用牛顿第二定律,很容易得到:如果给出斜面的质量M,本题还可以求出这时水平面对斜面的支持力大小为:FN=Mg+mg(cos+sin)sin,这个值小于静止时水平面对斜面的支持力。【例6】如图所示,mA=1kg,mB=2kg,A、B间静摩擦力的最大值是5N,水平面光滑。用水平力F拉B,当拉力大小分别是F=1

9、0N和F=20N时,A、B的加速度各多大?AB F【例7】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箱放在水平面上,木箱中的立杆上套着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开始时小球在杆的顶端,由静止释放后,小球沿杆下滑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的,即a=g,则小球在下滑的过程中,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为多少? 三、临界问题在某些物理情境中,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过程中,由于条件的变化,会出现两种状态的衔接,两种现象的分界,同时使某个物理量在特定状态时,具有最大值或最小值。这类问题称为临界问题。在解决临界问题时,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找出临界状态是解题的关键。【例8】一个质量为0.2 kg的小球用细线吊在倾角=53的斜面顶端,如图,斜面静

10、止时,球紧靠在斜面上,绳与斜面平行,不计摩擦,当斜面以10 m/s2的加速度向右做加速运动时,求绳的拉力及斜面对小球的弹力.四、超重、失重和视重1超重现象: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 大于 物体所受重力的情况称为超重现象。产生超重现象的条件是物体具有 向上 的加速度。与物体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无关。产生超重现象的原因:当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a(向上加速运动或向下减速运动)时,支持物对物体的支持力(或悬挂物对物体的拉力)为F,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gma所以Fm(ga)mg由牛顿第三定律知,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F mg.2失重现象: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

11、小于 物体所受重力的情况称为失重现象。产生失重现象的条件是物体具有 向下 的加速度,与物体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无关.产生失重现象的原因:当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a(向下加速运动或向上做减速运动)时,支持物对物体的支持力(或悬挂物对物体的拉力)为F。由牛顿第二定律mgFma,所以Fm(ga)mg由牛顿第三定律知,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F mg. 完全失重现象: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等于零的状态,叫做完全失重状态.产生完全失重现象的条件:当物体竖直向下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时,就产生完全失重现象。注意:(1)在地球表面附近,无论物体处于什么状态,其本身的重力Gmg始终不变

12、。超重时,物体所受的拉力(或支持力)与重力的合力方向向上,测力计的示数大于物体的重力;失重时,物体所受的拉力(或支持力)与重力的合力方向向下,测力计的示数小于物体的重力.可见,在失重、超重现象中,物体所受的重力始终不变,只是测力计的示数(又称视重)发生了变化,好像物体的重量有所增大或减小。(2)发生超重和失重现象,只决定于物体在竖直方向上的加速度。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时,处于超重状态;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时,处于失重状态;当物体竖直向下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超重、失重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无关。3应用例析【例9】质量为m的人站在升降机里,如果升降机运动时加速度的绝对值为a,升降机

13、底板对人的支持力F=mg+ma,则可能的情况是A.升降机以加速度a向下加速运动B.升降机以加速度a向上加速运动C.在向上运动中,以加速度a制动D.在向下运动中,以加速度a制动【例11】下列四个实验中,能在绕地球飞行的太空实验舱中完成的是A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B用弹簧秤测物体的重力C用温度计测舱内的温度D用水银气压计测舱内气体的压强五、针对训练:1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框架放在水平地面上,一轻弹簧上端固定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上下振动时,框架始终没有跳起。当框架对地面压力为零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A.g B. g C.0 D. g2如图所示,A、B两小球分别连在弹簧两端,B端用细线固定在倾角为

14、30的光滑斜面上,若不计弹簧质量,在线被剪断瞬间,A、B两球的加速度分别为A都等于 B和0C和0 D0和 3.如图,质量为m的物体A放置在质量为M的物体B上,B与弹簧相连,它们一起在光滑水平面上做简谐振动,振动过程中A、B之间无相对运动,设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当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为x时,A、B间摩擦力的大小等于A0BkC()kD()k4质量为 m的物块B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A的质量为2 m与地面间的摩擦不计。在已知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A、B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对B的作用力为_。5质量为60 kg的人站在升降机中的体重计上,当升降机做下列各种运动时,体重计的读数是多少?(1)升降机匀速上升(2)升降机以4 m/s2的加速度上升(3)升降机以5 m/s2的加速度下降(4)升降机以重力加速度g加速下降(5)以加速度a=12 m/s2加速下降6 A的质量m1=4 m,B的质量m2=m,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开始时将B按在地面上不动,然后放手,让A沿斜面下滑而B上升。A与斜面无摩擦,如图,设当A沿斜面下滑s距离后,细线突然断了。求B上升的最大高度H。7质量为200 kg的物体,置于升降机内的台秤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