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计算月平均人数时应注意14393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2941610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533.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计算月平均人数时应注意14393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在计算月平均人数时应注意14393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在计算月平均人数时应注意14393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在计算月平均人数时应注意14393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在计算月平均人数时应注意14393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计算月平均人数时应注意1439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计算月平均人数时应注意14393(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 (2020年统计年报和2021年定期统计报表)国家统计局制定福建省统计局印制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本制度由国家统计局负责解释。- 2 -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目 录一、总说明2二、报表目录3三、调查表式4

2、(一)基层年报表式4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102-1表)4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I102-2表)5(二)基层定报表式6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202-1表)6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I202-2表)7四、附录8(一)职业分类与代码表(GB/T 6565-2015)8 (二)指标解释13 (三)非一套表法人单位抽样调查方法和组织实施17一、总说明(一)为及时、准确地搜集、整理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人数及工资总额等方面的资料,为政府监测、调控工资分配格局、进行宏观决策提供数据,为国民经济核算和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制定本制度。(二)本制度是国家统计报表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统计局对省、

3、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局(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下同)在劳动工资统计方面的综合要求,各地区应按照全国统一规定的统计范围、计算方法、统计原则,认真组织实施,按时报送。(三)调查对象本制度的统计调查对象是法人单位,包括统计上认定的视同法人单位的产业活动单位。调查对象不包括一套人马多块牌子、寺庙、宗教场所、协会、学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虽然有人员,但没有工资发放行为的单位。(四)调查范围、内容及原则1.调查范围。统计范围为全部地域的一套表法人单位和非一套表法人单位。2.调查内容本制度的统计调查内容是调查对象单位中的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等情况。3.统计原则本制度以“谁发工资谁统计(劳务派遣人员除

4、外)”为基本原则,劳务派遣人员按照“谁用工谁统计”的原则统计。调查对象在本地区以外的产业活动单位,其人员和工资应包含在法人单位数据中。(五)调查方法一套表法人单位采用全面调查方法,非一套表法人单位采用抽样调查方法。调查单位可以直接通过国家统计联网直报门户的一套表企业登录入口和劳动工资非一套表调查单位登录入口报送数据。没有联网直报条件的非一套表调查单位可以通过其他形式报送报表,由统计机构按规定流程代录数据。国家铁路运输业法人单位要按照一套表统计调查制度报送数据,劳动工资专业数据由国家统计局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取得后反馈各省。(六)本制度各报表的报送时间、报送方式、填报方法、各级验收截止时间

5、及其他有关事项,请按照制度中各项具体说明和规定执行。(七)计量单位从业人员指标以“人”为计量单位,工资总额指标以“千元”为计量单位,均保留整数位。(八)各设区市统计局应在以下规定时间内,将材料加密后报送至省统计局人口和就业处: 2021年3月20日17:00前,报送数据变动说明等材料;季度报表市级验收截止日的第二日17:00前,报送季度数据调查情况说明。(九)统计资料公布本制度取得的主要统计资料,由国家统计局反馈后,将通过福建省统计局网站、福建统计年鉴等方式公布。劳动工资统计在公开发布及各类出版物中的“在岗职工”相关数据包含“劳务派遣人员”相关数据。- 18 -劳动工资统计报表制度二、报 表

6、目 录表号表名报告期别填报范围报送单位报送日期及 方 式设区市统计机构数据审核验收、上报截止时间页码(一)基层年报表式102-1表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年报辖区内规模以上工业、有资质的建筑业、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有开发经营活动的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规模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法人单位次年3月10日24:00前网上填报次年3月20日24:004I102-2表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年报辖区内除规模以上工业、有资质的建筑业、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有开发经营活动的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规模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以外的抽中样本法人单位法人单位次年2月25日24:00前网上填

7、报或通过其他形式报送次年3月15日24:005(二)基层定报表式202-1表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季报辖区内规模以上工业、有资质的建筑业、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有开发经营活动的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规模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法人单位一季度季后8日,二季度季后7日,三季度季后9日12:00前网上填报(四季度免报)一季度季后9日,二季度季后8日,三季度季后11日12:00(四季度免报)6I202-2表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季报辖区内除规模以上工业、有资质的建筑业、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有开发经营活动的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规模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以外的抽中样本法人单位

8、法人单位一季度季后8日,二季度季后7日,三季度季后9日12:00前网上填报(四季度免报)一季度季后8日,二季度季后7日,三季度季后10日12:00(四季度免报)7三、调 查 表 式(一)基层年报表式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表 号:表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定机关:国家统计局尚未领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填写原组织机构代码-文 号:国统字2020105 号单位详细名称: 年有效期至:年月指标名称计量单位代码本年上年同期指标名称计量单位代码本年上年同期甲乙丙12甲乙丙12一、从业人员 从业人员期末人数 其中:女性 按人员类型分在岗职工劳务派遣人员其他从业人员按职业类型分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

9、人员 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从业人员平均人数按人员类型分在岗职工劳务派遣人员其他从业人员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0102050607717273747508091011 按职业类型分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 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二、工资总额从业人员工资总额按人员类型分在岗职工劳务派遣人员其他从业人员按职业类型分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 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人人人人人千元千元千元千元千元千元千元千元千元7677787980121318198182838485单位负责人: 统计

10、负责人: 填表人: 联系电话: 报出日期:2 0 年 月 日说明:1.统计范围:辖区内规模以上工业、有资质的建筑业、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有开发经营活动的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规模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2.报送日期及方式:一套表平台次年1月20日0:00开网;调查单位次年3月10日24:00前独立自行网上填报;设区市统计机构次年3月20日24:00前完成数据的审核、验收、上报。3.本表中“上年同期”数据统一由国家统计局在数据处理软件中复制,调查单位和各级统计机构原则上不得修改;本期新增的调查单位自行填报“上年同期”数据。4.审核关系:(1)0102 (2)01=05+06+

11、07 (3)01=71+72+73+74+75 (4)08=09+10+11(5)08=76+77+78+79+80 (6)12=13+18+19 (7)12=81+82+83+84+85 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表 号:表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定机关:国家统计局尚未领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填写原组织机构代码-文 号:国统字2020105 号单位详细名称: 年有效期至:年月指标名称计量单位代码本年上年同期甲乙丙12一、从业人员 从业人员期末人数 其中:女性 按人员类型分在岗职工劳务派遣人员其他从业人员从业人员平均人数按人员类型分在岗职工 劳务派遣人员其他从业人员二、工资总额从业人员工资总额按人员类型分在岗

12、职工劳务派遣人员其他从业人员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千元千元千元千元01020506070809101112131819单位负责人: 统计负责人: 填表人: 联系电话: 报出日期:2 0 年 月 日说明:1.统计范围:辖区内除规模以上工业、有资质的建筑业、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有开发经营活动的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规模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以外的抽中样本单位。2.报送日期及方式:网络平台次年1月4日0:00开网;调查单位次年2月25日24:00前通过网络平台报送数据,无法进行网络直报的单位可通过其他形式报送,再由统计机构代录至平台;设区市统计机构次年3月15日24:00前完成数据的审核、验收、上报。3.本表中“上年同期”数据统一由国家统计局在数据处理软件中复制,调查单位和各级统计机构原则上不得修改;本期新增的调查单位自行填报“上年同期”数据。4.审核关系:(1)0102 (2)01=05+06+07 (3)08=09+10+11 (4)12=13+18+19 (二)基层定报表式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表 号:表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定机关:国家统计局尚未领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填写原组织机构代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